考研政治理论新增考点例题精解(二)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考研政治 >> 正文 考研政治理论新增考点例题精解(二)

考研试卷库
考研政治理论新增考点例题精解(二)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新增考点典型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在于

  A揭示经济规律B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C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D明确建立怎样的生产关系以及采取什么形式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答:(D)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B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C从低级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到高级社会经济形态D先进社会经济制度取代落后社会经济制度答:(B)

  3推动社会变革最根本的动力是A生产方式的变革B生产力的发展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答:(C)

  4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A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B实行按劳分配C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D实现共同富裕答:(C)

  5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实行按劳分配B实现共同富裕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A)

  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最终实现目标是A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B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C全面实行按劳分配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D实现共同富裕答:(D)

  7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A新科技革命B生产国际化C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D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答:(C)

  二、多项选择题

  1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A经济制度B经济规律C经济运行D经济体制E经济基础答:(AD)

  2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A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 B经济体制受经济制度的制约C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D经济制度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而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E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经济制度可以采取不同的模式答:(ABCDE)

  3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A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而商品经济是一种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B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C自然经济是同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而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D自然经济存在于原始社会,而商品经济存在与资本主义社会E商品经济是发达的自然经济形态答:(ABC)

  4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表现为A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经济形态B商品经济存在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市场经济存在于现代资本主义时期C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D商品经济是一种经济形式,而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E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同一层面上的概念,两者之间可以相互取代

  答:(CD)

  5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需要突出处理好收入分配中的几个关系是A提倡奉献精神与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B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的关系C初次分配注意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D一部分先富和共同富裕的关系E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答:(ABCDE)

  6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是A商品输出和商业资本国际化B新科技革命的发展C生产的高度社会化D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E国际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

  答:(BC)

  7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重要标志有

  A世界经济的信息化B世界经济的市场化C世界经济的自由化D国际经济联系的主体是国家E现代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答:(ABCDE)

  8我们需要的经济全球化应该是A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B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C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D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E世界个国自由的经济全球化答:(ABCD)

  三、辨析题现阶段我国既要求坚持按劳分配,又要求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两者是相互排斥的。

  【答案要点】(1)我国当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2)在公有制经济中,仍然要继续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要尊重和保护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应当得到承认和尊重,按劳分配,多劳多得。(3)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这就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各类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辨析题

  1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具有时代性,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如何认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正确认识上述问题对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有哪些启示?

  【答案要点】(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因而体现出时代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根据情况的变化,新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2)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必须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①要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随着分工的发展,生产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是由许多劳动者的分工合作完成的。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实际上已经突破只是由单个劳动者创造的状况,理应认识为由“总体工人”共同创造价值而且,社会分工越发展,“总体工人“的范围日益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科技劳动、管理劳动与直接生产劳动的分离和相对独立化,要求我们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不断扩展。不能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只局限在工人的直接生产劳动上面。②要拓展创造价值的领域。价值与财富联系在一起,当今不仅财富的数量迅速增加,而且财富的存在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精神财富也可更快的迅速增长。特别是科技劳动创造的非物质形态的财富,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全面进步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也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一样,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3)要正确认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相互联系在一起,二者都是生产活动的结果。①创造价值的是人类的抽象劳动,生产财富即生产使用价值是人类具体劳动,而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二者是统一的,是人类劳动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②价值的创造以财富的生产为前提。价值要以使用价值即财富为物质承担者,在商品经济中,价值与使用价值是统一的,生产价值必须首先生产使用价值,因而生产使用价值的条件也是生产价值的条件。没有物质条件,生产不出使用价值,也生产不出价值。因此,一切生产要素,也是生产价值的必要要素。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又不能完全等同。①价值创造是一个历史范畴,财富生产是一个永恒范畴。价值创造必须具备社会条件,即必须是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而财富生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人类的劳动和一切自然经济中的劳动都生产财富,但不形成价值。财富是同人类社会并存的。②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因素是不同的。创造价值的唯一因素是人类的抽象劳动。生产财富的因素是多种的,生产使用价值的因素,除人类的具体劳动之外,还必须有生产资料(自然物质)。没有生产资料,仅有人类的具体劳动,是不可能生产出商品的使用价值的。③价值的创造与财富的生产,两者并不是始终同比例增长。财富的增长与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正比例增长。而价值的增长并不一定与财富的增长成正比。因为从单个商品看,它所包含的价值是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这就表明价值量与数量是两个具有不同变化规律的量。从社会角度看,单个商品所包含的价值要能够转化为社会价值,还必须经过交换环节,要受到供求关系、竞争等的影响,这又使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4)关于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原理,对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启示①这一原理告诉我们,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在社会主义生产中,即要肯定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人类劳动,又要看到创造价值与创造财富是有区别的,财富的生产需要多方面的条件。②这一原理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既然社会财富是多方面因素参与才能创造的那么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在社会财富分配中,也应该参加社会主义的分配,得到相应的回报。(5)党的十六大报告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的深化及现实发展。在这一问题上,党的十六大有下列新突破。①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都应该受到鼓励。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②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③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2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请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实出发分析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答案要点】(1)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可以看到,一方面,这一全球化的趋势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生产社会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表现。另一方面,这一趋势归根到底是和资本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可以说,经济全球化进程首先和主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动的。当代经济的全球化实质上是在当代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因此,这一趋势不能不具有二重性,从而对世界经济产生双重影响。(2)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它具有促进生产力提高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是一般的经济国际化所不能比拟的。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水平提高和全球经济的发展,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在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可望在全球经济密切交往中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各国在面向统一的全球大市场,参与世界市场竞争中,可望促使各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可望科技成果在全球快速传播;可望为当今世界为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实现“后发优势”的宝贵机遇;可望更好的解决环境、资源、人口等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等。(3)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进行的,它不可避免的带有资本主义的印记、局限性和弊端。这表现在:(1)经济全球化使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全球化了。(2)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必然利用经济全球化推行经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局部危机及易引起全球化的动荡甚至危机。因此,经济全球化中的矛盾和风险也是巨大的。(4)经济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在把社会化生产扩大到世界范围的同时,也把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这个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带到国际领域。在这里,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与形成为国际势力的垄断资本家私有制的矛盾。随之,资本主义各种固有矛盾也在国际范围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其中以国家间关系的形式表现为:新形式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条件,但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正确的对策应该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发展自己。对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是扩大对外经济开放、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迎接挑战、防范风险、维护自身安全和争取自身发展的根本保证和最大优势。


  3请结合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影响说明应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应如何应对?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答案要点】(1)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又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它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新的科技成果在全世界更快的传播,让世界各国人民都有可能享受生产发展的成果。(2)同时也应看到,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是在旧的世界经济秩序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这也使得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3)我们既不盲目的赞同或反对全球化利大于弊的论断,也不轻率一般的赞成或反对全球化弊大于利的论断。经济全球化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关键取决于发展中国家自己,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①对全球化有没有全面的和足够的认识。②对全球化给本国带来的利弊得失有没有符合实际的估计。③对本国融入全球化有没有充分的准备。④有没有趋利避害的切实措施。(4)面对经济全球化,全面拒绝,将本国孤立于经济全球化之外,是完全错误的;全面迎合全球化,更是错误的。我们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②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中,一定要反对私有化,自由化和非调控化。尤其要反对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名义下在中国推行私有化的图谋。③在扩大对外开放中,一定要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团结一致的进行有效的斗争。(5)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它对于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许多机遇,一是国际贸易的加快发展,有利于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对外贸易,尤其是中国入世后,这方面的促进是明显的。二是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的发展,使得国际资本流动迅速增加,再加上跨国公司的大发展,是我国能够更好的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一方面可以引进更多资金、技术及先进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走出去”参与跨国投资,利用海外资源,2002年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直接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三是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中国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向全球转移的机会,加速自己工业化、信息化的进程,是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和升级。四是可以利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机会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等。然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还意味着挑战和风险,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制定正确政策,发展自己。我们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做好参与国际市场合作与竞争的各项工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