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考研政治全程热门预测三十题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考研政治 >> 正文 2010年考研政治全程热门预测三十题

考研试卷库
2010年考研政治全程热门预测三十题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发展历程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内涵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精神。

  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叫做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的局限性。(观点)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解释物质本原问题上具有了科学性和抽象性的特点。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二者的区别在于对“精神”的不同规定,但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性质)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内容)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功能)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根本特征)    。

  (5)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理论贡献)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原理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1、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的说,它可以划分为三观二原理,即物质观、实践观、意识观、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2.实践观

  实践的含义: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或者说主观见诸于客观的行动。这是人特有的对象化活动、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意义: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性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践。

  实践的结构:主体、客体、中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的根本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分化和统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界

  3.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在实践中,人把自然界既作为自己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又作为自己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分化出来之后,就从总体上、根本上更深刻、更全面地依赖于自然和社会的物质运动规律。因此,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他们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要面对的永恒主题。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么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吕、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不的严重失衡。恩格思早就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马克思也认为应该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实践的规律与人类不断自觉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是一致的。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三、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是由基本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基本范畴: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形式和内容、可能和现实;四种思维方法。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四个方面:

  (1)普遍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普遍联系的观点,形而上学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或只承认事物的外部联系而否认其内部联系。

  (2)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至多只承认事物的量变。

  (3)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去研究、观察和解决问题,而形而上学则片面地去观察、研究问题。

  (4)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区别。

  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种基本性质。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基本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重性,二者既区别又联系。①二者是有区别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吸引的那种性质和趋势,而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那种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②二者又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同一是斗争的同一,是包含对立差异的同一;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因为,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场所和条件,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辩证法要求在斗争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斗争。

  4、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有两方面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①二者是有区别的。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矛盾的不同方面都有其特点,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共性离不开个性,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另一方面,个性也离不开共性,个性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一定范围、时间内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时间内则变成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5、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二者的相互关系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及二者的相互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方法论上要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四、认识的本质与结构,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1、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首先,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受意识支配的,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性决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其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再次,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认识可以使主体了解、把握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认识可以使主体在实践活动之前,确定符合自身需要以及客观实际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对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认识可以使主体根据变化了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还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最后,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首先,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的进程;其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再次,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5、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理由是认识的真正任务是要达到理性认识才能有效的指导实践。第一次飞跃的条件是要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并对感性材料进行辩证思维的加工。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理由是认识的需要和要求,实践的需要和要求。而第二次飞跃的条件主要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发动与停止、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认识运动的飞跃上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表现在动力作用、诱导作用与激发作用。

  由于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所以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7、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①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以至无穷。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其公式是实践——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②意义: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实践以理论为指导。

  坚持尊重群众的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公式是群众——领导——群众。

  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是统一的,特殊——普遍——特殊、实践——认识——实践、群众——领导——群众是一致的。

  五、运用认识论理论说明真理的属性及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1、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备多重属性,主要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真理发展的过程,不仅是相对不断趋近绝对的过程,而且还是不断同谬误作斗争并战胜谬误的过程。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但是,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又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真理和谬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和相互转化,是促进真理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真理的无限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作斗争。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所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对象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这种情况决定了检验标准既不能在纯粹主观范围内去寻找,也不能在纯粹客观范围内去解决,而只能是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3、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历史和多维性的特征。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区别的:①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②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③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差异和矛盾,说明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之间具有矛盾性。这种矛盾,一方面给人类的生活、活动造成了困难和困境;另一方面,这种矛盾的不断出现和解决又不断地推动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来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坚持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既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又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六、运用唯物史观相关原理分析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历史观,其基本原理是要提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关于人的发展方面,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肯定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意义在于以下几方面:

  1、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作为历史观,它强调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观,它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

  2、以人为本的“人”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作为价值观,以人为本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建立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把对客观规律的运用服从于以人为本的目标,充分体现了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七、运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的原理分析全球金融危机

  1、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的能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就越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2、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但是这仅仅是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使企业倒闭、生产下降,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这必然再一次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呈现出周期性特点,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经济危机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同时又是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暂时的、强制性的解决形式。危机的爆发缓解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对立,通过破坏生产力这种强制性方式实现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暂时平衡,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得以继续。但是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反而使资本主义矛盾在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上发展。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3、华尔街金融危机表明,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社会中的各种问题,根本矛盾仍然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西方发达国家虽然可以通过改革和调整一次次缓和这些矛盾,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矛盾,反而使这种矛盾扩及全球范围,具有传播更快、周期更短、破坏性更强的特点。华尔街金融危机凸显了金融资本贪婪和欺诈,攫取最大利润是由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本性造成的,而不是什么道德批判的问题。美国往往借金融全球化之机,运用汇率、美元、债券、抵押债券等种种金融手段向其它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

  4、中国政府面对美国金融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基本主张。

  (1) 金融危机,责任在美国,是美国政府缺失监管和华尔街放纵金融投资甚至欺诈的结果,是由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金融体制所造成的恶果和灾难,西方尤其是美国政府应该对此深入反思、承担责任,任何嫁祸他人的想法都是不可取的。

  (2)中国的首要任务是保持本国经济的一稳较快增长,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本身就是对“世界救市”的最大贡献。

  (3)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相互依存日益加深,金融和经济危机虽然根在美国,但是包括美国在内,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单独解决这次由美国波及到世界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世界各国应该同舟共济,抱团取暧,共度时艰,反对“购买美国货”之类的贸易保护主义。

  (4)发展中国家是这次危机最大、最无辜的受害者,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义务,做出更大努力帮助发展中国家战胜危机走出困境,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也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做出力 所能及的努力。

  八、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创造价值的劳动更多地归结为工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资本家则被看成是没有参与劳动,完全是不劳而获。今天我们逐步认识到管理也是一种劳动,因此劳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当然是体力劳动。但除此之外,策划、管理、组织等活动也创造价值,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才创造价值。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应通过深化对马克思的关于“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的认识,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1.当代劳动的内容、形式和结构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①现代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使得服务型劳动种类增加,比率上升;

  ②科技型劳动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③管理型劳动在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提高;

  ④以上分析表明,随着分工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总体劳动”和“总体工人”的范围也在扩大。这表现在:一方面,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在增加,从直接生产劳动到间接生产劳动;另一方面,创造价值的劳动领域在增加,从物质生产领域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

  2.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生产中的自动化程度加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它们参加商品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总体工人”中的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从而成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劳动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3.财富的物质内容由使用价值构成,而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的创造以财富的生产为前提。一切生产价值的劳动必然创造财富。但生产使用价值即财富的劳动,并不必然产生价值。在一切自然经济中的劳动,都生产财富,但不形成价值。财富同人类社会并存,是一个永恒的范畴;而价值则是商品经济的范畴,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生产价值必须首先生产使用价值,因而生产使用价值的条件也是生产价值的条件。没有物质条件,就生产不出使用价值,也生产不出价值。因此,一切生产要素也是生产价值的必备要素。但不能把生产财富的必要条件同形成财富的源泉等同起来,更不能把生产价值的物质条件同创造价值的源泉混同起来。财富是由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在财富生产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是不可或缺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的同等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的,这就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分配提供了经济依据。

  价值则不同,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也就是说物质要素仅仅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它不创造任何价值原子。所以,不能把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混为一谈。

  4.(1)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价值创造属于生产领域的问题,而价值分配则是属于分配领域的问题。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价值创造总额等于价值分配的总额,没有价值创造也就没有价值分配。

  (2)价值分配又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财产制度是价值分配的前提,价值分配采用的是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的多种分配方式。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源泉,但价值分配采用的则是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的多种分配方式。在雇佣劳动关系中,产品最终归资本家所有。工人获得工资形式的价值分配,也是根据其劳动力所有权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

  (3)价值创造的唯一决定因素是劳动,价值分配决定了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是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条件下,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5.(1)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差距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具有收入差距扩大的客观必然性。主要原因是:

  ①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②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甚至市场有导致两极分化的天然倾向。

  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距,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后三个方面不仅是产生收入差距的经济条件,而且必然在一定时期内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

  ⑤分配制度不健全,改革不彻底,分配秩序混乱,权钱交易、以公谋私等是导致贫富差距过大和人民群众不满的直接原因。

  (2)为了解决贫富差距过分悬殊的问题,应该正确处理哪些关系?

  ①“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先富是手段,共富是目的,先富为共富服务,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实现共富的现实之路,体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和本质要求。

  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十七大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主要价值目标和本质要求。

  ③既要解决贫富差距过分悬殊的问题,也要反对平均主义,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解决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问题,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差距尽可能控制在合理和适度的范围内。

  (3)公平和效率的相互关系。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方针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和鼓励“先富”。党的十四大以来,相继提出了兼顾公平和公平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把公平问题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社会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应该也能够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

  (4)解决贫富差距过分悬殊的政策措施。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内。为此,一方面要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社会公平,健全社会保障;另一方面必须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队伍,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和经济繁荣的成果,促进共同富裕。

  九、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在生产和流通领域起支配作用的是自由竞争原则,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经济,政府对经济活动基本采取“自由放任”政策。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形成。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就开始形成,在两次大战期间得到一定的发展。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现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结果。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四种:一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二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三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四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兴办了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巨大新型工业企业。其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加快了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新变化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由最初的个体资本所有制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而二战后,则是国家资本所有制成并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在劳动关系上由劳动从形式上隶属于资本转变为实质上隶属于资本。在分配关系上资本家也开始采取一些缓和缓和劳资关系的制度,促使工人自觉服从资本家意志;三是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表现在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以及知识型、服务型劳动者数量的增加。四是经济调节机制和危机形态的变化。其中经济调节机制变化主要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第五是政治制度的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为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旧的生产关系,新的适应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必然将不断出现和发展。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生产资料私有制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矛盾,但并没有改变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周期性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首先,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然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同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一样,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资本主义的这种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最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资产阶级由生产力的解放者变成阻碍者。无产阶级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是真正革命的阶级,随着生产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无产阶级必将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统治,逐步建立消灭一切阶级、确保人人得以自由发展的联合体。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进程。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其次,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尽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

  十、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1、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史上的历史飞跃。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

  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从此,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便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揭开了伟大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篇章。

  3、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第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诸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表现。

  4、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时候,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但是,革命的实践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预期,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相继取得了胜利。主要原因是: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5、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广阔前景。但是,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其原因主要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以及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6、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以及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首先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其次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最后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一样,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会发生曲折,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第三,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曲折性,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和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7、马克思政党产生的条件和性质。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阶级基础,即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思想基础,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只有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作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

  十一、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1、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在阶级本质上,它是对少数剥削者和反人民的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广大劳动人民破天荒第一次成了国家的主人。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工人阶级对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作用是通过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核心。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由于各国的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关系、民族传统习惯不同,社会主义各国采取的国家形式也不同,因而使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呈现多样性。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第二,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任务是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改造旧社会,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实现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第三,无产阶级专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随着专政职能的逐渐缩小,民主职能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最后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也将归于消亡。

  2、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但是,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是人民革命长期奋斗和追求的目的。只有把社会主义民主同时也当作目的,作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来认识,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其历史联系表现在:首先是某些民主原则的历史联系,如主权在民的原则、服从多数意志的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等。其次是某些民主形式的历史联系,如普选制、代议制等。但是,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又存在着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不同、阶级本质不同、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同等。与资本主义民主相比,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的当家作主地位。广大劳动人民享受广泛的民主权利,并对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犯罪分子实行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不仅是广泛的,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它的原则和实践是一致的。因而,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最高类型的民主,具有资本主义民主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历史过程。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和不断发展着的。要实现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目标,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要在不断实践和探索、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而只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十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理论成果的精髓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是它们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2、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1978年12月邓小平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的南方谈话,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进入21世纪,江泽民继续强调解放思想,他还进一步提出,要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继续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实现理论创新,必须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十三、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

  1、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是什么关系?毛泽东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话,他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革命进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它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伟大使命。它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且代表着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根本利益。

  2、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

  在中国建设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既有有利的条件,也有特殊的困难。有利的条件是:①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指导,有一个好的思想基础;②中国工人阶级革命最彻底,使中国共产党又有了一个好的阶级基础;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十分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并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同中国共产党的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特色的建党理论。正如邓小平所说,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特殊的困难是:①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准备不足,党成立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时间还不长,党成立后又忙于实际斗争,理论的学习与研究落后于实践;②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特别是1927年中国共产党以农村作为主要战略阵地以后,党的建设遇到了更为严重的困难;③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使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相当严重,并会侵入到中国共产党内;④共产国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教条主义倾向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不适当干预,也给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带来了特殊困难。

  党的建设主要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毛泽东特别强调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各方面建设的首位。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帮助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更要在思想上入党,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同时,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结合起来。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需要由党在组织上的统一来加以巩固。为此,就必须在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结合。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实行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其中,全党服从中央是这一原则的核心。

  3、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执政党建设的根本任务。对此,全党要认识到,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世界历史上一些大党、老党、执政党失去执政地位甚至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自身建设,不能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历史的教训值得借鉴,能不能始终带领人民走在时代前列,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对党的最根本的考验。要经受住这个最根本的考验,关键是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十四、中国革命中的统一战线及其历史经验

  1、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统一战线问题,就是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争取同盟军的问题。毛泽东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必要的,这是由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2、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几个阶段。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在不同的阶段也有着不同的内容的特点:

  (1)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发展。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正式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新三民主义。国民党进行了改组,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改组后的国民党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形成,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步伐,胜利地进行了北伐战争。但是,由于共产党犯了右的错误,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国民党右派集团1927年背叛了革命。这样,革命统一战线因国共合作的破裂而宣告结束。

  (2)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发展。由于1927年国民党右派集团的叛变,民族资产阶级暂时附和了反革命,所以统一战线营垒中只剩下了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基本上是这三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为主要目标。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革命政权。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忽视了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犯了“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正式确定,最终实现了由国内战争到国内和平、由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转变。

  (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发展。1937年9月,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为标志,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包括了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其共同目标是抵抗日本的侵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它是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并且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中国共产党总结了以前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制定和执行了一整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贯彻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对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坚持了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巩固和维护了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内容和特点。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是以推翻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权为主要目标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与前几个时期的统一战线相比,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这个统一战线规模广大,包括了全体中国人民在内;二是这个统一战线非常巩固,具备了战胜任何敌人和克服任何困难的坚强的意志和源源不竭的能力。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最基本的政治条件。

  3、革命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其一,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这是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这是由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

  其二,坚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扩大非劳动人民的联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是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在阶级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劳动阶级的联盟,是统一战线的主体,是基本的、主要的联盟。第二个联盟是被剥削者与剥削者之间的联盟,是非基本的、次要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处理两个联盟的关系。

  其三,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所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它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即对其革命性的一面,采取联合的政策,对其动摇妥协的一面,进行必要的斗争。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部分大资产阶级也会推行两面政策,也应与其建立一定程度的暂时的联盟,同时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中国革命是在同资产阶级长期的复杂关联中走过来的,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十五、农民问题与土地问题

  1、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战争。”这就要是由于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具体地说:首先农民是中国革命是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是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第二,农民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最后,中国革命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广大农民所在的广大农村,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战略基地。

  2、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在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没有实行土地革命,这也是国民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中央在1927年召开了八七会议,制定了土地革命与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先后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土地法》等,《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有一个原则的修正,就是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只没收地主的土地及一切公共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它采取了没收地方土地分给农民,并实行了“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政策

  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绩的需要,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实行这个政策一方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争取地主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发族统一战线一边。

  在解放战争时期,又把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政策。1947年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经纲》是一部彻底的土地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新中国建立后,在新解放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土地制度的改革,至1952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意义:一是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消灭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广大农民获得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翻身;二是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巩固了工农联盟,推动了农村人民政权建设;四是为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发展农业合作经济,创造了必要的前提;五是为国家工业化的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3、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进行,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农民的个体所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这是我国农业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的必由之路。

  在中国这样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短短几年时间里,全国亿万农民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主要经验是: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正确掌握农村的阶级政策,充分调动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始终认为,党的领导是搞好农村合作化的关键,而正确执行党的阶级路线和方针政策是搞好合作化的重要保证。 第二,把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结合起来,把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结合起来,以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 第三,坚持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再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使农民在集体化过程中,逐渐适应生产关系的变化,逐步摆脱私有制,从而避免引起思想波动,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4、  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

  在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一些农村出现“包产到户”的做法,刘少奇、陈云、邓小平、邓子恢等以不同的方式表示肯定。它成了1978年以来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先声。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保障基层干部和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的自主权,发挥其主动性。在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开来。它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各级性和集体经济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因而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5、  新时期推动解决“三农”问题

  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十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执政经验,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做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2、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保证了人民以国家和社会主人的身份充分发挥建设国家、管理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但它还很不完善,党和国家现行的具体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还存在一些缺陷。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3、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第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第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十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来说,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必须转变关于发展的传统观念,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和探索的认识成果,又包括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观念的增强。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十八、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7年底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以其巨大的理论力量、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凝聚人、感召人、鼓舞人,成为我们的主心骨。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它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提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保证。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它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能够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力,能够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十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  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党的十六大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大以来,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4、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在民生方面要着重把握以下几方面: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二是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三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四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五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六是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二十、从洋务运动到维新运动再到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

  1.(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或者基本主张是“中体西用”,在此前提下,洋务派一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二主张“自强”和“求富”,通过国家政权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并为此培养了一些通晓洋务的人才,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某些促进作用。

  (2)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他们鼓吹民权并提出开议院的主张,也就是要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未能成功地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其颁布的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措施也未能生效,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纲领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内容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内容为“平均地权”。与维新派的分歧是: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根本分歧是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2.(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试图“稍分洋商之利”,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洋务运动中,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与此同时,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翻译馆还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商为‘四民’之末”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被视为模仿、学习的对象。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2)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一是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但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地发展起来的。二是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已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正是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它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官僚却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兴办的企业一切仰赖外国。三是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创办的一些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基本上仍是封建衙门式的。大小官员既不懂生产技术,又不懂经营管理,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

  3.(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它规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府组织机构以及人民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利。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

  《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临时约法》是革命的产物,带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它不仅具有现实的进步意义,在中国宪政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局限性。

  南京临时政府也有它的局限性。例如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告友邦书》中,就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也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4.(1)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尽管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真诚地希望把中国建设成为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帝国主义决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使自己失去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1/4的剥削、奴役的对象。因此,它们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财政等各种手段来破坏、干涉中国革命,扶植并支持它们的代理人袁世凯夺取政权。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2)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

  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致使一些汉族旧官僚、旧军官也混入革命的营垒。受当时政治局势的左右和妥协退让思想的支配,革命党人最后甚至还把政权拱手让给了袁世凯。

  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在革命的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也曾经联合新军(多数是穿起军装的农民和学生)和会党(以游民和破产农民为主体的秘密结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动员了群众的力量,但在清政府被推翻之后,他们便把群众抛弃了。他们不但不去领导农民进行反封建的斗争,反而指责农民“行为越轨”,并派兵加以镇压。正因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没有被动员起来,这个革命的根基就相当单薄。

  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同盟会内部的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正因为如此,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二十一、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五四爱国运动的伟大转变

  1.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即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以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和与传统观念彻底决裂的激烈姿态,对封建专制主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迷信愚昧进行了无情地批判,唤醒了一代青年,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广大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它在社会上掀起的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从而为外国各种思想流派传人中国敞开了大门,激励着人们去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正是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和影响下,中国涌现了一批青年革命民主主义者。其中的先进分子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和文化条件。

  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但是,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这种形式主义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3.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在这场运动中,提出了“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样的口号。这表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了。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到运动中。特别是“六五”以后,中国工人阶级以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政治大罢工,显示了伟大的力量,表现出高度自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坚定性和彻底性,对五四运动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事实表明,五四时期的中国工人阶级,已经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走上领导中国革命的新阶段。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有力地打破了人们对于资本主义列强的幻想。一些人经过比较,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集合起来。在五四运动中,那些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潮、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他们发挥了某种先锋和桥梁的作用。而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这样,五四运动就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4)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五四运动具备了上述新的历史特点,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5.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中得到传播。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当时形势的推动下,一批爱国的进步青年,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各自的摸索,逐步划清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继承了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民主不再是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科学,除自然科学外,就对社会的研究来说,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没有中断或取消五四以前开始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唯物史观为武器,从反对封建思想人手,进而提出必须反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制度;把反封建思想的斗争的立足点,从争取个人的个性解放,扩展到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的高度;把反封建的斗争方式,从少数人进行的思想批判,逐步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启蒙者的弱点,有力地推进了反封建的启蒙运动。

  如果说,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那么在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

  6、2009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纪念大会上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功绩。他指出,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成为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李长春指出,五四运动以来90年的历史昭示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是推动我国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推动我国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唯一正确的选择;青年始终是我国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

  二十二、在新时期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体现在:首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其次,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第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最后,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新时期的家国主义要做到以下四方面的统一:

  第一、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社会主义在中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集中代表着、体现着、实现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说,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主要是对生活在祖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要求,那么,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

  第二、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更是挑战。现实情况表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不仅要面对经济方面的挑战,而且也必然要面对政治和文化上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竭力输出它们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

  第三、   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爱国主义始终发挥着民族精神的核心作用。热爱祖国是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中华民族的辉煌历程中,爱国主义在观念上和实践中,都发挥了作为发族精神核心作用。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服务于爱国兴邦这一主题。

  第四、   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要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实求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二十三、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个体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通过努力自我完善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比较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做到以下四个坚持:第一,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第二,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第三,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第四,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有社会条件和个人条件两方面,在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有两方面,第一,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第二,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是,第一,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第二,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第三,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人生价值的实现首先要结合社会条件的实际,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其次,人生价值的实现要结合个人条件,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最后,要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要走与人民群众要结合的道路,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二十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基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经济前提;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共产党为执政党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政体,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政治前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文化前提。

  3.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而从本质上看,二者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

  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的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正是这种竞争中的合作和合作中的竞争,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要鼓励竞争、提倡竞争、保护竞争,同时又要提倡合作,提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二十五、联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明确当代青年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当代青年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这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论前提。当代青年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遇波澜和坎坷。只要树立必胜的信念,坚持科学的态度,逆境不但不会把人打倒和压垮,反而能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迸发出来,创造出乎意料的奇迹。

  2.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当代青年立志,就要正确处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在理想的实现过程中,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可以做出最大的自我牺牲,使个人的理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3.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4.当代青年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到以下几点是十分必要的:

  (1)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职业活动是人谋生的方式和手段,但职业对于人来说并非只有工具的意义,它还具有目的性,即它是人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不仅是为了拓展职业的价值领域,更是为了提升人生观、价值观的境界。

  (2)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青年人在就业问题上要更多地考虑到社会的需要,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着眼现实,面向未来,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消极被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就业问题。

  (3)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打牢专业基础,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完善自我。机会总是垂青于有所准备的人。一个人有了真才实学,能够适应多种岗位,就更有利于自己的就业。

  二十六、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1、“法制”通常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强调依法治国,是法治的本质特征之一。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2、自由平等观念。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树立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权利的观念。一方面,善于行使和运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权,充分表达和实现个人的意愿和追求,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种制度和程序行使自由权,不得超越法定的范围和界限;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一方面,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另一方面,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3、公平正义观念。树立公平正义观念一方面要坚持立法公正与执法公正并重。立法公正是执法公正的前提。如果立法是不公正的,执法就很难做到公正。立法公正主要表现为:立法机关按照民主的程序制定法律,充分听取和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法律充分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充分体现社会的公正原则和标准。执法公正是法律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形式。执法公正包括坚持合法合理原则、及时高效的原则和程序公正的原则。

  树立公平正义观念另一方面要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在法律中,实体公正是指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之设定、分配的结果是否正当合理。程序公正是指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之设定、分配的过程或程序是否正当合理。我们在参与或从事法律活动时,既要重视实体公正,也要重视程序公正。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程序不公正往往会导致实体不公正。以诉讼为例,不公正的审判程序容易导致不公正的审判结果。因此,我们特别要增强程序公正观念,重视程序方面的制度建设。

  4、权利义务观念。正确的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包括正确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把握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懂得如何适当行使法律权利,正确履行法律义务。

  二十七、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1、  政治多极化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了新旧格局转换的时期。两极格局的终结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其中是根本的原因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从而最终决定了旧格局的终结,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迄今,美国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力求维护和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这既引起了世界各种力量对多极化的强烈要求,也使多极化趋势出现曲折。

  欧洲仍是世界最为关注的战略重点,欧盟的成立与发展大大加强了欧洲的一体化,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重大因素。在苏联的威胁消失之后,美欧争夺欧洲主导权的斗争随之突显。作为欧盟首富的德国也加快了扮演大国的角色,努力从政治、经济、军事上树立其大国形象。

  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它立足亚太、着眼全球,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日美关系为基轴,通过与各国积极发展关系加强对话,向亚太和世界扩大势力和影响,以跻身于亚太与世界政治大国的行列。

  俄罗斯经济、政治转轨基本完成,目前虽有许多困难,但从中长期看仍是一个世界大国。它不甘于在国际政治中无所作为的局面,特别是普京任总统后,转而采取日趋强硬和独立的外交政策。

  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也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力量。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目的是为争取和平、稳定的、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

  从以上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的政策走向、力量对比可以看出,世界正朝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多极化趋势必然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种力量都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绝不会牺牲或放弃自己的国家利益,屈服于别国利益。

  另外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构建单极世界的图谋,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最大障碍。其次,世界上冷战思维的继续、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民族分裂和宗教纠纷等,也会对多极化趋势产生各种干扰和冲击。最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由此将产生多种不确定因素,世界多极化进程将充满矛盾和斗争。

  2、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加快、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把世界的生产、贸易、金融等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开放。

  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国际投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贸易国际化,贸易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环节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比生产的增长速度高得多,它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基本特征;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交易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趋势。其突出表现为:第一,国际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第二,国际投资,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资本流动已经国际化。第三,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第四,跨国公司遍布全球,产品的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第五,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

  经济全球化具有明显的两重性。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成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优势互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它们更多地获得资金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快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有利于它们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有利于它们更快地得到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跨越。但经济全球化也有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剧了各国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尤其是使南北的发展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使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影响。特别是当发达国家有意利用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干预时,问题就更严重。发展中国家既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又要趋利避害。当今世界需要的是各国“共赢”、平等、公平、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并行不悖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经济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活动国际化加深和国际经济竞争加剧的产物。它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争夺世界市场成了国际竞争的热点。现在主要是按经济实力分割世界市场,得失的标志已经不是占领多少领土或势力范围,而是对市场占有的广度和深度,其手段更多的是依赖资本输出。

  二十八、中美关系

  1.奥巴马政府接收了布什政府单边主义外交和华尔街金融危机两大政治遗产,并且面对着中国成为美国最大债权国的新情况,中美关系在经贸合作、国际反恐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共同应对金融和经济危机等新的合作基础上,在终结单边主义奉行“多边合作伙伴外交”、“巧实力外交”和应对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美关系开始走出了“对抗—缓和—再对抗—再缓和”的怪圈,奥巴马政府上任伊始,就有人提出“G2”构想,美国政府也把小布什时期的“经济战略对话机制”提升到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新高度,奥巴马成为执政第一年就访问中国的首个美国总统。把中国作为中美以至一系列重大世界问题的“非盟友战略对话”国家,并且提出中美关系是“合作与竞争”关系,要求共同促进“全面的积极的合作的中美关系”;是“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在应对金融危机,开展气候外交、倡导新能源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比较重大的战略互助和合作,出现了走向两国“霸权/挑战”关系的窠臼。

  2.一方面美国政府提出中国是美国的利益相关者,参与美国所代表的资本主义全球体系,遵守这个体系的游戏规则,与美国及其体系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另一方面中国政府提出,中美双方不只是利益相关者,而且是建设性合作关系,有竞争有分歧甚至有斗争,是建设性合作中的竞争关系。

  3.胡锦涛就进一步推进中美关系发展,提出五点重要主张:

  (1)持之以恒增进中美战略互信。

  (2)保持密切高层交往和其他各级别对话磋商。

  (3)加强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协调。

  (4)继续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

  (5)共同应对各种地区和全球性挑战。

  4.所谓G2“中美国”,原意是指当今世界最大消费国美国和最大储蓄国中国的中国制造产品供美国消费,美国印制美元以发行美国国债及其他债券的形式换取中国财富的利益共同体,以及这个利益共同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即中国以产品制造及其巨量的资源消耗,美国以高水平的国内消费及其外贸逆差、财政赤字共同引领世界经济增长,中国成为美国主导全球经济体系和中美利益共同体中的合作者、被驯服者。

  对于国际上G2的议论,中国领导人始终保持低调,中国愿意加强与美国和整个国际社会的合作,同舟共济,共度时艰,但是中国主张世界多极化、民主化的立场不动摇。中国在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始终主张的是从整体上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站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不当头,不搞霸权,对“两国集团”不感兴趣。中国主张世界多极化、民主化,反对由一二个大国决定世界重大问题,操纵中小国家命运;不搞大国集团,更不搞“合作霸权”。中国代表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主张和根本利益,对争取本国的世界领导权以至大国霸权并不热心。

  二十九、欧盟一体化与中欧关系

  1.一方面,以法国、荷兰为代表的西欧各国人民对本国政府的经济和改革政策不满意,迁怒于欧盟宪法;另一方面,西欧各国人民对欧盟迅速扩大影响本国的工作岗位、生活水平和社会秩序不满,对欧盟现状不满,所以否决了欧盟宪法,使欧盟发展进入了一段艰难的调整期。

  2.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有助于生产要素在本地区的自由流通与优化配置,促进本地区市场的扩大与经济增长。

  (2)使经济集团和组织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和尖锐,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规模和层次空前提高。

  (3)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赋予世界经济多极化以新的内容,使欧美国家能够在全球化与区域化之间最大限度地寻找一种利益均衡。

  3.欧盟一体化的实质是西欧至整个欧洲各国联合自强、独立自主的发展过程,是使整个欧洲“用一个声音说话”的重大战略举措,有利于欧洲成为世界重要一极并在世界大国舞台上继续发挥重要大国的作用,有利于维护欧洲各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有利于制约和抗衡美国单极霸权,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4.2009年3月17日,法国国民议会通过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决定,结束了该国自1966年以来仅保有政治成员身份而与北约“半脱离”的状态。

  1966年7月,时任法国总统的戴高乐将军担心美国对北约的控制有损法国军事独立性,宣布退出军事一体化机构,但保留北约政治成员身份。

  总理菲永发表讲话说,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只是外交政策的一个“调整”,不牵涉法国外交战略改变,法国也不会因此而成为美国的“附庸”。

  值得注意的是,萨科齐在阐述关于全面回归北约的主张时强调了四点:一是法国政府坚持戴高乐总统的独立核威慑原则,法国的核力量不接受其他国家的指令;二是法国虽然加入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但是对其军队调动和是否参与某项军事使命依然拥有自主决定权;三是法国回归北约的先决条件是美国认可独立的欧洲防务建设;四是法国改善同美国的关系并不意味着法国完全听命于美国,而是一个“独立的盟友”。

  5.一方面,中国与欧盟没有领土争端,不存在严重历史问题。中欧都主张世界多极化,都强调和平发展,不存在根本的世界战略冲突。因此,在发达国家中,西欧与中国的技术合作比较积极,比较开明,中欧关系基本上没有出现严重挫折;另一方面,欧盟又对中国和平崛起存在严重的恐惧心理和失落感,担心中国和平崛起影响西方主导的国际旧秩序和出现不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力量对比。因此,欧洲往往与美国一起企图以“人权”为借口打压中国,干涉中国内政;企图以西方价值观改造中国,逼使中国接受西方主导的国际旧秩序;企图以新贸易保护主义挫折中国的经济发展,遏制中国的强劲发展,企图以各种“中国威胁论”妖魔化中国,对冲和抵消中国和平崛起的巨大影响,保持西方价值观的世界独霸地位;在美国和日本的牵制下,继续维持对中国的“军售技术限制”,继续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等等。

  6.矛盾:任何地区合作都具有排他性,对集团以外的国家采取不平等待遇,采取歧视的政策,在这个意义上不利于经济全球化。

  区域集团都是在集团内部实行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政策,在本质上是和经济全球化一致的。

  当今世界,地区合作组织之间相互交叉,相互重叠,从而使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组织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环节、一个中介、一个阶梯,表现为地区合作与经济全球化的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

  三十、中国推动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理念

  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5年4月22日雅加达亚非峰会上第一次提出来的。在2005年7月1日签署的《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和谐世界”第一次被确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2005年9月15日,在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理念的深刻内涵。此后,“和谐世界”这个充满东方智慧的新名词,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

  提出建设和谐世界,一方面向世界表明,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会妨碍和威胁其他任何国家。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来说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之福而非冲突之患。另一方面也表明,随着中国的发展,我们将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胡锦涛主席用八个字来描述和谐世界的美好图景——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具体来说,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民主平等的世界,和睦互信的世界,公正互利的世界,包容开放的世界。

  第一,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是和谐世界的基本前提。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大家庭的平等一员,都享有自主、自立的权利和应有的尊严。各国平等相待,尊重彼此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各国的内部事务由本国人民自己决定。国际事务应由各国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而不是由一两个大国说了算,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应得到重视,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也应得到维护。

  第二,各国互信合作、和睦相处是和谐世界的重要保障。进入新世纪,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冲突和紧张局势不仅没有缓和迹象,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战争和冲突不符合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各国摒弃冷战思维,通过公平、有效的安全机制,以协商、谈判的方式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地区冲突,才能有效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也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成功应对恐怖主义、跨国犯罪、传染病、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人类面对的共同课题。

  第三,各国普遍发展、共同繁荣是和谐世界的坚实基础。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努力缓解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逐渐减少和消除贫困,世界各国和谐相处才能真正实现。

  第四,不同文明平等对话、共同发展是和谐世界的鲜明特征。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有6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 500多个民族,6 000多种语言,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多种宗教。各种文明只有既竞相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又加强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才能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