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卫生基础综合》2023年考研大纲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天津医科大学《卫生基础综合》2023年考研大纲

考研试卷库
天津医科大学《卫生基础综合》2023年考研大纲

天津医科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卫生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考试性质

卫生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

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

试考生是否具有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预防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预防医学类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

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考查目标

卫生基础综合考试范围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

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能,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应用问题。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考核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40 分;

简答题——60 分;

问答题——50 分。

根据情况可适当调整比例。


 

.考查内容

流 行 病 学

(一)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特征。

2.流行病学的原理、应用和研究方法。

3.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疾病的分布

1.疾病频率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患病率、感染率、死亡率、病

死率、生存率。

2.疾病流行强度:散发、暴发、流行。

3.疾病的分布概念。

4.人群分布:疾病在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方面的差异和分布,以及影

响人群分布的因素和分析方法。

5.地区分布:疾病在国家间、国家内、城乡的分布,地方性疾病及判断地方

性疾病的依据。

6.时间分布: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7.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移民流行病学。

(三)描述性研究

1.描述性研究的概念、种类、特点、用途。

2.现况研究的概念、种类、特点、设计与实施要点、常见偏倚及其控制方法、

优缺点。

3.生态学研究的概念、种类、优缺点。


 

(四)队列研究

1.队列研究的概念、基本原理、特点、研究目的和类型。

2.研究设计与实施:研究因素、研究结局、研究人群、样本量,资料的收集

与随访、质量控制。

3.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累积发病率、发病密度、SMR、SIR、SPMR概念及计

算方法、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RR、AR、AR%、PAR、PAR%)的概念、意义

及计算方法。

4.常见的偏倚及控制。

5.优点及局限性。

(五)病例对照研究

1.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基本原理、特点、研究类型。

2.研究的实施步骤:研究对象的来源与选择、样本量、研究因素、资料的收

集、质量控制。

3.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描述性统计、统计性推断(OR、OR95%可信限、病因

分值的概念、意义及应用)、分层分析、研究功效。

4.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

5.优点与局限性。

(六)实验流行病学

1.实验流行病学定义、基本特点、主要类型及用途。

2.临床试验:概念、目的、分期、特点,设计和实施要点(研究人群、样本

量、设立严格的对照、随机分组、盲法的应用),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偏倚

及其控制。

3. 现场试验和社区实验:概念、目的、设计类型及设计实施中应注意的问

题,评价效果的指标。


 

4. 优缺点和注意的问题。

(七)筛检

1.筛检的概念、目的、应用、类型、实施原则及伦理学问题。

2.筛检试验的评价方法,真实性和可靠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指标、预测值,筛

检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的确定。

3.筛检效果的评价指标,筛检评价中存在的偏倚。

(八)病因与因果推断

1.病因的概念、病因的分类、病因模型、病因的作用方式。

2.病因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3.因果关联的推断步骤、因果推断的标准。

(九)预防策略和公共卫生监测

1.健康、影响因素及医学模式。

2.预防策略与措施,疾病三级预防,健康保护与健康促进,高危策略与全人

群策略。

3.公共卫生监测的概念、目的和意义、种类与内容、方法与步骤。

(十)传染病流行病学

1.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定义、传染病的流行概况。

2.传染过程及感染谱、流行过程及其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

感性)、疫源地、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与类型、影响因素。

3. 传染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

(十一)分子流行病学

1.分子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关系。


 

2.生物标志及其分类。

3.主要研究方法:研究设计和分析、生物标本采集、生物标志的选择和检测。

(十二)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1.循证医学的概念、实施循证医学的意义。

2.循证医学证据的来源,证据的收集、评估,获取证据的策略。

卫生统计学

一、 绪论

(一) 医学中统计思维的进化

1、 Laplace的远见与Louis的实践

2、 统计学与医学统计学的开端

3、 从第一个随机化有对照的临床试验到法制化

(二) 统计学与公共卫生互相推进

1、 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得力工具

2、 现代公共卫生领域对统计学的挑战

(三) 统计学的若干概念

1、 总体与样本

2、 同质与变异

3、 变量的类型

4、 参数与统计量

5、 设计与分析

6、 因果与联系

二、定量变量的统计描述


 

(一) 频率分布表与频率分布图

1、 离散型定量变量的频率分布

2、 连续型定量变量的频率分布

3、 频率分布表(图)的用途

(二) 描述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算数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和众数。

(三) 描述变异程度的统计指标:极差、四分位间距、方差、标

准差和变异系数。

(四) 描述分布形态的统计指标: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

(五) 统计表和统计图

(六) 案例讨论

(七) 计算机实验

三、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

(一) 定性变量的频率分布

1、 多分类变量的频率分布

2、 二分类变量的频率分布

(二) 常用相对数指标有频率型指标、强度和相对比。

1、 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

(三)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1、 医学人口统计资料的来源

2、 描述人口学特征的常用指标

3、 生育和人口死亡的常用指标


 

(四) 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1、 疾病和死因分类

2、 疾病统计指标

(五) 粗率的标准化法

1、 标准化法的意义和基本思想

2、 标准化率的计算

3、 应用标准化法的注意事项

(六) 动态数列及其指标

1、 绝对增长量

2、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3、 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4、 动态数列统计图

(七) 定性变量统计图

1、 直条图

2、 百分条图

3、 园图

4、 线图

5、 统计地图

(八) 案例讨论

(九) 计算机实验

四、常用概率分布

(一) 二项分布


 

1、 二项分布的概念与特征

2、 二项分布的应用

(二) Poisson分布

1、 Poisson分布的概念

2、 Poisson分布的特征

3、 Poisson分布的应用

(三) 正态分布

1、 正态分布的概念

2、 正态概率密度曲线下的面积

3、 正态分布的应用

(四) 案例讨论

(五) 计算机实验

五、参数估计基础

(一) 抽样分布与抽样误差

1、 样本均数的抽样分布于抽样误差

2、 样本频率的抽样分布于抽样误差

(二) t分布

1、 t分布的概念

2、 t分布的图形与特征

(三) 总体均数及总体概率的估计

1、 参数估计的基本理论

2、 总体均数及总体概率的区间估计


 

(四) 案例讨论

(五) 计算机实验

六、假设检验基础

(一) 假设检验的概念与原理

1、 假设检验的思维逻辑

2、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二) t检验

1、 单样本资料的t检验

2、 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

3、 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

4、 两独立样本资料的方差齐性检验

(三) 二项分布与Poisson分布的Z检验

1、 二项分布资料的Z检验

2、 Poisson分布资料的Z检验

(四) 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的关系

(五) 假设检验的功效

1、 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

2、 假设检验的功能

3、 应用假设检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六)正态性检验:图示法和统计检验法

(七) 案例讨论

(九) 计算机实验


 

七、方差分析基础

(一)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1、 总变异

2、 组间变异

3、 组内变异

(二) 方差分析的步骤

1、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方差分析得步骤

2、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得步骤

(三) 多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

1、 SNK法

2、 Dunnett法

3、 Bonfferroni法

(四) 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和数据变化

1、 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

2、 方差齐性检验

3、 残差图

4、 数据变换

(五) 案例讨论

(六) 计算机实验

八、χ2检验

(一) 独立样本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

1、 2×2列联表χ2检验的基本思想


 

2、 2×2列联表χ2检验的基本步骤

3、 2×2列联表χ2检验的专用公式

4、 2×2列联表χ2检验的注意事项

(二) 多个独立样本R×C列联表资料的χ2检验

1、 R×C列联表χ

2检验的基本思想和计算步骤

2、 多个独立样本频率的比较

3、 多个独立样本频率分布的比较

4、 多组间的两两比较

5、 R×C列联表χ

2检验的注意事项

(三) 配对设计资料的χ2检验

1、 配对2×2列联表资料的χ

2检验

2、 配对R×R列链表资料的χ

2检验

(四) 列联表资料的确切概率法

1、 Fisher确切概率法的基本思想

2、 确切概率法的基本步骤

(五) χ2检验用于拟合优度检验

1、 拟合优度χ2检验的基本思想

2、 拟合优度χ2检验的计算步骤

(六) 案例讨论

(七) 计算机实验

九、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一) 配对设计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


 

(二) 两组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1、 两组连续性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

2、 两组有序分类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

(三) 多组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1、 多组连续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

2、 多组有序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

(四) 堆积区组设计资料的秩和检验

(五) 多个样本间的多重比较

1、 完全随机设计多样本间的多重比较

2、 随机化区组设计资料的多重比较

(六) 案例讨论

(七) 计算机实验

十、两变量关联性分析

(一) 线性相关

1、 线性相关的概念及其统计描述

2、 线性相关系数的意义及计算

3、 线性相关系数的统计推断

4、 线性相关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5、 简单线性相关的样本含量估算

(二) 秩相关

1、 秩相关的概念及其统计描述

2、 秩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


 

(三) 分类变量的关联性分析

1、 交叉分类2×2表的关联分析

2、 2×2配对资料的关联性分析

3、 R×C表分类资料的关联性分析

4、 两有序分类变量的关联性分析

5、 Kappa指数

(四) 案例讨论

(五) 计算机实验

十一、简单线性回归

(一) 线性回归

1、 线性回归的概念及其统计描述

2、 线性回归的适用条件

3、 回归参数的估计

4、 总体回归系数β的统计推断

(二) 线性回归的应用

1、 统计预测

2、 统计控制

(三) 残差分析

(四) 非线性回归

1、 非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策略

2、 曲线直线化

(五) 案例讨论


 

(六) 计算机实验

十二、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

(一) 多重线性回归的概念及其统计描述

1、 数据与模型

2、 偏回归系数的估计

(二) 多重线性回归的假设检验

1、 整体回归效应的假设检验(方差分析)

2、 偏回归系数的t检验

(三) 复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

1、 决定系数与复相关系数

2、 偏相关系数

(四) 自变量筛选

1、 自变量筛选的标准与原则

2、 自变量筛选的常用方法

(五) 多重线性回归的应用

1、 多重共线性问题

2、 自变量间交互效应的回归模型

3、 非同质资料的合并问题

4、 样本量估算

5、 通径分析

(六) 案例讨论

(七) 计算机实验


 

十三、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

(一) 统计设计的基本要素

1、 研究假说

2、 研究对象

3、 研究因素

4、 调查表

(二) 统计设计的基本原则

1、 对照

2、 随机化

3、 重复

(三) 误差来源及其控制

1、 误差来源

2、 控制方法

(四) 资料统计分析

1、 原始数据录入与数据库的建立

2、 数据核查与离群数据的处理

3、 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4、 统计分析方法前提条件

(五) 案例讨论

(六) 计算机实验

十四、实验研究的设计与分析

(一) 实验设计中的对照设置与随机分组方法


 

1、 对照设置

2、 随机分组方法

(二) 常用实验设计方案与统计分析

1、 完全随机设计

2、 配对设计

3、 随机区组设计

4、 交叉设计

5、 析因设计

6、 重复测量设计

(三) 样本含量的估计

1、 实验研究样本含量估算的四要素

3、 样本含量估算的方法

(四) 案例讨论

(五) 计算机实验

十五、临床试验设计与分析

(一) 临床试验概述

1、 临床试验的概念与意义

2、 多中心临床试验

3、 研究方案与病例报告表

(二) 临床试验设计的原则

1、 随机化

2、 对照


 

3、 盲法

(三) 临床试验设计的基本类型

1、 平行组设计

2、 交叉设计

3、 析因设计

4、 成组序贯设计

5、 动态设计

(四) 统计分析计划

1、 分析集的定义

2、 缺失值的处理方法

3、 敏感性分析

(五) 临床试验中的三种试验类型

1、 非劣效性试验

2、 等效性试验

3、 优效性试验

(六) 样本量估计

1、 非劣效性试验

2、 等效性试验

3、 优效性试验

(七) 案例讨论

(八) 计算机实验

十六、观察性研究的实施与分析


 

(一) 观察性研究概述

1、 描述性研究

2、 分析性研究

(二) 横断面研究的实施与分析

1、 单纯随机抽样调查的实施与分析

2、 分层抽样调查的实施与分析

3、 一阶段整群抽样调查的实施与分析

(三) 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与分析

1、 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

2、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分析

3、 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量估计

(四) 队列研究的实施与分析

1、 队列研究的实施

2、 队列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

3、 队列研究的样本量估计

(五) 案例讨论

(六) 计算机实验

十七、寿命表

(一) 基本概念

1、 年龄组

2、 平均存活年数

3、 年龄组死亡率


 

4、 年龄组死亡概率

5、 尚存人数

6、 死亡人数

7、 生存人年数

8、 生存总人年数

9、 期望寿命

(二) 简略现时寿命表的编制

1、 基本数据

2、 年龄组死亡概率

3、 尚存人数与死亡人数

4、 生存人年数

5、 生存总人年数

6、 期望寿命

(三) 去死因寿命表的编制

(四) 健康期望寿命表的编制

1、 老年人群健康期望寿命表的编制

2、 全人群健康期望寿命表的编制

(五) 寿命表有关指标及其分析

1、 年平均人口数

2、 寿命表尚存人数lx

3、 寿命表死亡概率q

x

4、 期望寿命e

x


 

5、 生存率

(六) 其他相关指标简介

1、 减寿人年数

2、 质量调整生存率

3、 疾病负担指标

4、 模型寿命表

(七) 案例讨论

(八) 计算机实验

十八、logistic回归分析

(一) logistic回归模型

1、 logistic回归模型

2、 模型参数的意义

(二) logistic回归的参数估计及假设检验

1、 logistic回归的参数估计

2、 logistic回归的假设检验和回归系数的区间估计

3、 logistic回归中自变量筛选

(三) 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

(四) logistic回归的样本含量估算

(五) logistic回归的应用及注意的问题

1、 logistic回归的应用

2、 logistic回归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六) 案例讨论


 

(七) 计算机实验

十九、生存分析

(一) 生存分析基本概念

1、 生存时间

2、 死亡概率与生存概率

3、 生存函数与风险函数

(二) 生存曲线的估计

1、 寿命表法

2、 Kaplan-Meier法

3、 生存率的区间估计

(三) 生存曲线的比较

1、 log-rank检验

2、 log-rank检验应用注意事项

(四) Cox回归

1、 Cox回归模型

2、 实例分析

3、 Cox回归应用注意事项

(五) 案例讨论

(六) 计算机实验

二十、meta分析

(一) meta分析概述

1、 问题的提出


 

2、 meta分析的含义

3、 meta分析的基本步骤

4、 meta分析的用途

(二) meta分析的统计方法

1、 定量结局变量的meta分析方法

2、 分类结局变量的meta分析方法

(三) meta分析的偏倚

1、 抽样偏倚

2、 选择偏倚

3、 研究内偏倚

(四) 案例讨论

(五) 计算机实验

营养学

一、营养学基础

(一)基本概念

1.食物成分:营养素种类及分类、水及其他膳食成分

2.人体营养需要:平衡膳食机器要求人体的营养需要、膳食营养素参

考摄入量

(二) 分子生物学在营养学中的应用

1.分子营养学概念、研究方法、

2.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3.营养素对基因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


 

4.营养素与基因相互作用在疾病发生中的应用

(三) 流行病学在营养学中的应用

1.营养流行病学概述

2.膳食暴露的测量

3.营养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四) 蛋白质

1.氨基酸

2.蛋白质的功能

3.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4.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

5.蛋白质营养不良及营养状况评价

6.蛋白质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五) 脂类

1.脂肪及其功能

2.脂肪酸的分类及功能

3.类脂及其功能

4.脂类的消化、吸收及转运

5.膳食脂肪的营养学评价

6.脂类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六) 碳水化合物

1.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2.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及功能


 

3.碳水化合物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七) 能量

1.概述

2.人体的能量消耗

3.人体一日能量需要量的确定

4.能量摄入的调节

5.能量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八) 矿物质

1.矿物质概念、分类、特点、缺乏与过量

2.钙、磷、镁、钾、钠、铁、锌、硒、铬、碘、铜、锰、氟、钴、钼、

镍的生理功能、吸收代谢、缺乏与过量、营养学评价、参考摄入量、

食物来源。

(九) 维生素

1.维生素概念、命名、分类、缺乏与过量、与其他营养素的关系

2.维生素 A、维生素 D、维生素 E、、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烟酸、

泛酸、维生素B6、生物素、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的理化性质、

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营养状况评价、参考摄入量与

食物来源

二、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一) 概述

1.植物化学物的分类

2.植物化学物的生物活性


 

3.植物化学物吸收、代谢与排泄

(二) 类胡萝卜素

1.结构与分类

2.生物学作用

(三) 植物固醇

1.结构与分类

2.生物学作用

(四) 皂苷类化合物

1.结构与分类

2.生物学作用

(五) 芥子油苷

1.结构与分类

2.生物学作用

(六) 多酚类化合物

1.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2.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学作用

(七) 蛋白酶抑制剂

1.结构与分类

2.生物学作用

(八) 单萜类

1.结构与分类

2.生物学作用


 

(九) 植物雌激素

1.结构与分类

2.生物学作用

(十) 有机硫化物

1.结构与分类

2.生物学作用

(十一) 植酸

1.结构与分类

2.生物学作用

(十二) 其他动物性来源的生物活性成分

1.辅酶Q

2.硫辛酸

3.褪黑素

三、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一) 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及意义

1.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及常用指标

2.评价食物营养价值的意义

(二)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1.谷类及薯类

2.豆类及其制品

3.蔬菜、水果类

4.畜、禽、水产品


 

5.乳及乳制品

6.蛋类及其制品

7.坚果类

(三) 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

1.加工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

2.烹调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

3.食物保藏对食物价值的影响

(四) 食物成分数据库

1.食物成分数据库概念和基本原则

2.食物成分主要研究内容和出版

3.食物成分数据应用

四、 公共营养

(一)公共营养的特点、公共营养的目标和工作内容、公共营养问题

的解决途径

(二) 居民营养状况调查

1.营养调查的目的、内容与组织

2.营养调查方法:膳食调查、生化检验、体格检查、人体测量资料分

3.营养调查结果的分析评价

(三) 公共营养监测

1.营养监测系统

2.营养监测内容


 

(四) 营养干预

1.营养教育

2.营养配菜与食谱制定

3.食品强化与新资源食品开发

4.慢性病的营养干预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