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
840-《地球物理学基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试卷的内容结构
地震学 60%
地磁学 30%
地电学 10%
三、试卷的题型结构
填空题 20%
分析题 1 80%
四、考察的知识及范围
1、地磁学和地电学
地磁场的构成、地磁标势 U 的通解、高斯系数的确定方法、高
斯分析的本质内容;主磁场的起源、分布特点、西向漂移,磁极、地
磁极;地壳磁异常特征、地磁异常的正演和反演、海底磁异常特征、
居里温度;影响地磁场变化的因素、变化磁场的分类、地磁指数、
Sq 傅里叶系数确定球谐系数、典型磁暴的发展过程、核旋仪的测量
原理。
大地电场和自然电场的成因、观测方法、场源性质、计算方法和
应用;岩石和矿物的电性特点、直流电场法的物理基础、视电阻率测
量方法,电剖面法和电测深法原理。大地电磁测深原理、水平二层和
三层介质大地电磁测深曲线的特点、大地电磁测深理论曲线与直流电
测深理论曲线的区别。
2、地震学
正确理解地震烈度、震级、地震频度、震中距、震源、震中、波
阵面、射线、入射角、出射角、视入射角、视出射角、费马原理、球
对称介质、本多夫定律、SNELL 定律、高速层、低速层、正演、反
演、传播速度、质点振动的位移、质点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面波频
散、相速度和群速度等概念。
在无源的情况下,建立无限均匀弹性介质中的波动方程及其解,
掌握均匀平面波,非均匀平面波以及球面波之间的关系、矢量场分解
及其运算,球面波的分解。掌握平面波在介质表面的折射和反射,非
均匀平面波叠加形成面波的理论基础,以及自由表面瑞利面波和勒夫
面波的频散特性。
以几何地震学为基础,分析近震射线及走时方程,建立首波的形
成相关概念及波阵面方程。分析球对称介质中的射线特征与走时曲线
的关系,确定地球内部速度分布的公式。
地震学以观测为基础,应了解地震仪的主要组成及工作原理,掌
握摆的固有运动与地面运动之间的关系。另外,掌握地方震、近震、
远震的射线传播路径、以及各类震相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学会识
别简单的震相,以及利用地震记录定性判地震类别。再次,在测震学
中,震级标定和用一个台或三个以上台进行地震定位是必须掌握的内
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