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北石油大学 2018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自命题科目
考研大纲
命题单位: 化学化工学院
考试科目代码: 815
考试科目名称: 物理化学二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热力学 30%,动力学 20%,电化学 18%,化学平衡 20%,相平衡 6%,胶
体与表面 6%
四、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题型结构为:单选题 15 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填空题 10 小题,
每题 2 分,共 20 分;解答题(包括证明题)6 小题,共 100 分。
五、考试内容知识点说明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认识理解)
系统与环境;强度性质与容量性质;状态、状态函数;过程、途径、过程量、
热、功;内能、焓;热容;反应进度;热效应、标准生热、标准燃烧热;可逆
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二、基本定律与基本理论(掌握及应用)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文字表述与数学表达式;盖斯定律与基尔戈夫定律。
2
三、基本计算与基本方法(掌握与应用)
热化学计算;简单状态变化过程中 Q、W、△U、 △H 的计算;相变过程中 Q、
W、△U、 △H 的计算;化学变化过程中 Q、W、△U、△H 的计算。
热力学第二定律
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理解与掌握)
过程方向与限度;卡诺循环与热机效率;热温商、熵、规定熵;吉布斯自由能
及特定条件下△G 的物理意义;偏摩尔量、化学势;气体的逸度、逸度系数;
理想溶液、非理想溶液;活度及活度系数;系统中各物质的标准态。
二、基本定律与基本理论(理解与掌握)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文字表述;卡诺定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熵增
加原理;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方程;吉布斯--赫姆霍
兹方程;限度的判据;偏摩尔量集合公式;气体化学势表示式;拉乌尔定律与
亨利定律;溶液中物质的化学势表示式;稀溶液的依数性
三、基本计算与基本方法(理解与掌握)
有关热机效率的计算;简单状态变化过程中各热力学量 的计算;相变过程中
各热力学量的计算;化学变化过程中各热力学量的计算;规定熵的计算。
化学平衡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认识掌握)
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学反应的△ rGm 和△ rGӨ
m;物质的标准生成吉
布斯自由能△ fGӨ
m;各种平衡常数(KӨ
、Kp、Kc、Kf、Kx)的表达式及它们间的
关系;固体的分解压及分解温度。
3
二、基本定律与基本理论(理解掌握)
化学平衡的热力学条件;化学反应等温方程;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范特一
荷甫公式;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范特一荷甫公式;各种因素对反应方向及
平衡产率的影响。
三、基本计算与基本方法(理解掌握)
平衡常数与平衡组成的计算;由Δ fGӨ
m、Δ fHӨ
m、SӨ
m、Cp.m 等计算化学反应的
Δ rGm 及 KӨ
;固体分解压、分解温度的计算。
相平衡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认识掌握)
相、物种数、独立组分数、自由度;相点、物系点、结线、液相线、气相线、
固相线;恒沸混合物、低共熔混合物;临界会熔温度、相合熔点;不相合熔点、
转熔温度;步冷曲线;单组分体系的 P-T 图;双液体系的 T-X 图及 P-X 图;二
元凝聚体系 T-X 图;三元体系相图(二盐一水体系)。
二、基本定律与基本理论(掌握)
相平衡的热力学条件;相律;克拉贝龙方程及克拉贝龙-克劳修斯方程;杠杆
规则。
三、基本计算与基本方法(掌握)
有关相数、独立组分数和自由度数的计算;单组分两相平衡体系 P-T 关系的计
算;热分析法及二元相图的绘制;溶解度及二元相图的绘制
4
电化学
Ⅰ 电解质溶液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 (认识掌握)
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离子淌度、离子迁移数、离子摩尔电导度;电解
质活度、离子平均活度、平均浓度、平均活度系数
二、基本定律与基本理论(认识理解)
浓度、温度对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影响;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德拜一
尤格尔离子互吸理论、离子氛模型。
三、基本计算与基本方法(理解掌握)
电导的测定方法与有关计算;离子强度、用 D-H 公式计算 r±及异离子效应对
溶解度影响的计算;电导测定的应用
Ⅱ 原电池热力学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掌握与应用)
原电池、电解池、电极命名;可逆与不可逆电池、化学电池、浓差电池、单液
与双液电池、标准电池;相间电势差、接触电势、液接电势、盐桥;可逆电极
分类。
二、基本定律与基本理论(理解掌握)
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可逆电池热力学;电动势及其测定原理、能斯特方
程。
5
三、基本计算与基本方法(掌握及应用)
根据电池符号书写电极、电池反应,根据化学反应设计电池;反应设计电池;
电极电势计算;电池电动势的计算;应用电化学方法测定、计算热力函数;应
用电化学方法计算平衡常数;电动势测定的其它应用——PH 测定等。
Ⅲ 不可逆电极过程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理解分析)
分解电压;极化、极化曲线、超电势;
二、基本定律与基本理论(掌握与应用)
电化学极化塔菲尔公式;电化学极化塔菲尔公式;浓差极化;析出电势与析出
顺序;
三、基本计算与基本方法(分析理解)
超电势测定方法;实际析出电势的计算及电极反应的判断。
七 化学动力学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
掌握与综合应用:反应速率、速率常数;速率方程;反应级数;活化能、指前
因子;基元反应、基元步骤、反应分子数;基元反应活化能、阈能、势能垒;
活化分子、势能面、马鞍点;活化焓、活化熵点;反应机理、决速步骤
认识与理解:对持反应、平行反应;连续反应、链反应;催化反应。
二、基本定律与基本理论(掌握和应用)
具有简单级数反应动力学特征;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阿累尼乌斯方程;气相
反应简单碰撞理论要点及基本公式;过渡状态理论要点与基本公式;各类典型
6
复杂反应动力学特征;稳态近似法与平衡浓度近似法;表面质量作用定律在多
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表面反应为决速度的动力学特征。
三、基本计算与基本方法(掌握)
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和计算方法;反应级数和活化能的实验测定;具有简单级
数反应的动力学计算;与阿累尼乌斯方程有关的计算;由反应机理推导速率方
程;典型复杂反应动力学计算。
八 界面现象与胶体分散系统
Ⅰ 界面现象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认识与理解)
比表面、比表面吉布斯自由能、表面张力;吸附作用(物理吸附、化学吸附、
吸附量、吸附热、吸附曲线、吉布期吸附超量);表面活性剂(分类、性质);
润湿、铺展、接触角、毛细现象。
二、基本定律与基本理论(掌握与应用)
掌握朗格缪尔吸附理论及吉布斯吸附等温式;理解 BET 多分子层吸附理论及弗
兰德里希吸附等温式
三、基本计算与基本方法(掌握与应用)
掌握表面热力学有关计算;表面热力学有关计算;吸附等温式的有关计算;与
曲率半径有关的计算(附加压力、蒸气压、溶解度)
7
Ⅱ 胶体分散系统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认识与理解)
分散相、分散介质、各种分散系统;溶胶的基本特征与胶团结构;布朗运动、
扩散、沉降;丁达尔现象、光的散射;电泳、电渗、电动现象、电动电位;
大分子保护作用、敏化作用;溶胶的制备与净化;大分子溶液的唐南平衡
二、基本定律与基本理论(掌握与应用)
胶团结构的双电层理论;胶体稳定性理论;胶体聚沉规律;光散射的雷莱公式。
三、基本计算与基本方法
电动电势计算;大分子的各种平均分子量
六、参考资料(参考书目或文献)
1.《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刘俊吉等修订。
2.《物理化学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桑希勤等编,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