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 2017 年博士研究生初试科目
考博大纲
科目代码:3035 科目名称:农业气象学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基本概念:
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要素、大气、干洁大气、大气污染、雾霾、
气候变化、温室效应、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太阳总辐射、
大气逆辐射、有效辐射、辐射平衡、光能利用率、光和有效辐射、
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光周期现象、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
温度、气温、日平均气温、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热容量、
热导率、热扩散率(导温率)、气温垂直梯度(气温直减率)、大
气层结、大气稳定度、逆温、农业界限温度、三基点温度、生物
学下限温度、积温、活动积温、有效积温、温周期现象、感温性、
春化作用、空气湿度、水汽压、饱和水汽压、露点温度、饱和差、
相对湿度、绝对湿度、蒸发、蒸腾、蒸散、可能蒸散、水汽凝结、
凝结核、露、霜、雾凇、雨凇、云、雨、雪、霰、雹、降水量、
作物需水量、作物耗水量、作物水分临界期、作物水分关键期、
最大吸湿水量、萎蔫系数(凋萎系数)、田间持水量、土壤最大
蓄水量(饱和含水量)、气压、气压场、低气压、低压槽、高气
压、高压脊、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科里奥利
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力、地转风、梯度风、摩擦风、海陆风、
山谷风、焚风、峡谷风、副热带高压带、盛行西风带、大气活动
中心、季风、湍流、天气、气候、保证率、变率、气候变化、农
业气候资源、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农
业气候区划、农业气象灾害、干旱、洪涝、湿害、冷害、冻害、
霜冻、热害、沙尘暴。
基本方法:
农业气象要素观测方法;农业气象平行观测方法;分期播种法;
地理播种法;农业气候分析方法;农业气候区划方法;农业气象
预报方法;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风险分析与管理方
法;农业气象模型研究方法等。
主要理论重点及解决问题能力:
辐射基本定律;太阳高度角计算;温室效应原理;辐射收支平衡
方程;热量收支平衡方程;气温日变化年变化规律;积温理论与
计算;逆温与雾霾关系分析;可能蒸散理论与计算;农田水分平
衡方程与作物耗水量计算与分析;高、低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与
原因;三圈环流基本状况;气候形成及气候变化原因;农业气候
相似理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途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减灾
对策。
二、考试内容
1.农业气象学基本概念
2.农业气象学主要究方法
3.农业气象学主要理论
4.农业气候资源利用
5.全球气候变化与农业
6.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7.农业气象研究进展
三、考试形式
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为 3 小时,满分 100 分。
四、试卷结构
1. 概念题(20 分)
2. 简答题(50 分)
3. 论述题(30 分)
五、参考书目
1.农业气象学,姜会飞主编,科学出版社,2015 年,第 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