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 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入学
考博大纲
《原子核物理》科目考试范围
一、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了解原子核的基本性质;熟悉原子质量、核半径的测量原理,熟悉原子核
自旋、磁矩、电四极矩及其基本测量方法;掌握原子质量、质量数、核半径计
算。
二、 放射性和核的稳定性
了解原子核放射性的一般现象、稳定性的经验规律、液滴模型的基本物理
思想、人工放射性的生长及放射性鉴年法;熟悉放射性平衡与递次衰变规律、
放射性活度及其单位,熟悉基于液滴模型的原子核结合能半经验公式及其在核
素质量、稳定线计算中的应用;掌握放射性衰变的指数衰减规律,半衰期、衰
变常量与放射性活度的关系,掌握质能关系,原子核质量与质量亏损、结合能
的物理概念及计算。
三、 核辐射测量
熟悉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制及规律,熟悉核辐射能谱测量与能量分辨、
符合测量与时间分辨;了解核辐射测量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三种(气体、闪烁
体、半导体)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四、 核力
掌握核力的主要性质,熟悉核力的主要研究途径。
五、 α 衰变
掌握 α 衰变中粒子能量、衰变能、核能级的关系,熟悉 α 衰变的实验规律
及实验测量方法,了解 α 衰变的基本理论、质子及重离子放射性。
六、 β 衰变
掌握 β 衰变的三种类型及其衰变能计算,衰变纲图,跃迁分类和选择定则,
熟悉 β 衰变谱特点及中微子的特性,衰变常量和比较半衰期,库里厄描绘,了
解 β 衰变的费米理论,宇称不守恒。
七、 γ 衰变
掌握原子核γ 跃迁能量、角动量、宇称和多极性的定义,跃迁几率及选择
定则,内转换系数,熟悉级联γ 辐射角关联及衰变纲图的建立,了解同质异能
态和穆斯鲍尔效应。
八、 核结构模型
了解幻数及幻数存在的实验依据;熟悉原子核壳模型的基本思想、单粒子
能级及自旋轨道耦合的影响;掌握用壳模型单粒子能级确定原子核的基态角动
量和宇称、衰变级次以及核磁矩等性质,掌握集体运动的物理内涵以及集体转
动与振动的物理图象、原子核转动带和振动带能级规律。
九、 原子核反应
了解核反应过程的三阶段描述,光学模型与复合核模型的基本思想,几种
主要核反应的机制与特点;熟悉核反应截面及其分波分析法、核反应过程中的
主要守恒定律、细致平衡原理;掌握反应能、Q 方程、实验 Q 值、核反应阈能、
实验室系与质心系转换、核反应产额计算。
十、 中子物理
熟悉中子的基本性质,中子衍射的布喇格公式,中子平均自由程,慢化本
领与长度;了解几种中子源方法,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慢化与扩散,中子衍
射的原理与应用。
十一、 原子核裂变和聚变
了解原子核裂变和聚变的物理原理和应用,裂变类型与裂变后现象,了解
液滴模型与壳修正对裂变现象和机制的解释,可裂变参数;熟悉裂变能、裂变
阈能、聚变能计算。
十二、 原子核的亚核子物理
了解粒子的分类,物质结构与相互作用分类,标准模型及其发展;熟悉对
称性与守恒定律。
十三、 核天体物理学基础
了解早期宇宙中的粒子相互作用与原初核合成,恒星中核素形成与恒星演
化,太阳中微子及其对宇宙演化的影响。
要求考生具有运用上述各章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本
考博大纲未列内容不
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