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研大纲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研大纲

考研试卷库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研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代 码:829
一、考试性质
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以
及基础理论的应用。以“成烃理论”和“成藏理论”为核心内容,涵盖油气藏的基本要素、
油气藏形成理论、油气分布控制因素及其油气资源评价。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
理解,以及各部分内容的融会贯通。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以上
水平,选拔优秀人才。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 答卷时间:180 分钟
3. 题型比例:满分 150 分,分值比例为:名词解释(20~30%),选择题(或填空题)
(20~30%),简述和题论述(60~70%),图件分析题(10~20%)。
三、考查要点
1. 油气藏中流体成分和性质
石油、天然气和油田水的相关概念;石油化合物组成,石油的分类,海相和陆相石
油的基本区别及石油物理性质;天然气的产状类型及物理性质;天然气与石油成分
和性质的差别;油田水的产状和类型;油气同位素组成及特点。
2. 储集层和盖层
储集层物理性质;影响储集层储集性的主要因素;盖层封闭机理及其评价。
3. 圈闭和油气藏
圈闭和油气藏相关的基本概念及识别;圈闭和油气藏分类;油气藏成因类型各级次
油气藏形成机理、特点及主要类型。
4. 油气成因理论与烃源岩
油气成因学说;沉积有机质的基本特征;干酪根的概念;沉积有机质的成烃演化阶
段与油气生成;天然气成因类型;油气成因理论进展;烃源岩评价。
5.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
油气运移、初次运移、二次运移、排烃效率概念;油气初次运移机制与模式相关知
识;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和条件;油气二次运移的机制与模式相关知识。
6. 油气藏形成与破坏
油气聚集方式与聚集过程;油气聚集机理;油气藏形成条件;油气藏形成时间与期
次;各类非常规油气藏成藏机理、条件及模式;油气藏破坏作用。
7. 油气聚集单元与油气分布
油气聚集单元类型及概念;油气资源和油气储量相关概念;控制油气分布的主要因
素;复式油气聚集特点;不同聚集单元的石油地质特点。
8. 油气资源评价
油气资源评价概念、层次及方法;油气储量计算。
四、参考资料
陈昭年主编,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第二版),北京:地质出版社,2013,ISBN: 978—
7116—08478—0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