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大纲
新闻资讯
考研查分
调剂信息
院校信息
考研试卷
考博试卷
考研动态
同等学力
报考指南
分数线
招生简章
专业介绍
考研心路
考研故事
考研经验
考研复试
考研政治
考研英语
考研数学
专业课
法律硕士
工程硕士
会计硕士
帮助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18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大纲
2018年南京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大纲
无机化学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无机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工类有关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使化学化工类本科生掌握必备
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课程内容包括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和元素的单质
及化合物的性质变化规律及无机化学实验。化学反应原理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基础
和化学平衡,物质结构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固体结构和配合物结构;无机化学实验部
分重视基本技能训练。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 教学目标
《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基础、物质结构基础、元素化学三部分,
其中元素化学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为掌握好这些内容以及为后续化学课程打好基础,要求
掌握一些化学原理和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了解化学热力学和现代物质结构理论。
2. 基本要求
(1) 了解和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在化学平衡中的应用;
(2) 了解并掌握现代结构理论基本,掌握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和相关理论,主要是原子
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和配合物结构基础;
(3) 掌握元素化学方面的知识;
(4)通过化学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实验知识,巩固元素化学的课程内容。
三、主要内容(△:重点 ★:难点)
第一篇 化学反应原理
1 气体
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的应用
1.2 分压定律及其应用
2 热化学
2.1 基本概念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3 △化学反应热效应
2.4△盖斯定律
3 化学动力学基础
3.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3.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4 反应速率理论和反应机理简介
4 化学平衡 熵和 Gibbs 函数
4..1 化学平衡及其特征
4.2 △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4.3 标准平衡常数的应用
4.4 化学平衡的移动
4.5★ 自发变化和熵
4.6★ Gibbs 函数
5 酸碱平衡
5.1 酸碱质子理论概述
5.2 水的解离平衡和溶液的 pH 值
5.3△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5.4△缓冲溶液
5.5 酸碱电子理论
5.7 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
5.8 配位反应和配位平衡
6 沉淀溶解平衡
6.1 溶解度和溶度积
6.2△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6.3 两种沉淀之间的平衡
7 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
7.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7.2 电化学电池
7.3△电极电势
7.4△电极电势的应用
2.3.2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原子参数
第二篇 物质结构基础
8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8.1 氢原子结构
8.1.1 氢原子光谱、波粒二象性、薛定谔方
程、△四个量子数、★原子轨道与电子云
8.1.2 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电子云角度分
布图
8.2 多电子原子结构
8.2.1 核外电子排布、最低能量原理、泡利
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及特例
8.3 元素周期律
8.3.1 △长式周期表、周期、族、元素分区
9 分子结构
9.1 化学键、共价键形成及特点、★分子轨
道理论及要点、杂化轨道理论要点
9.1.1 键参数
9.2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9.2.1 △分子间偶极矩、★极化率
9.2.2 分子间相互作用、△范德华力、★氢
键
10 晶体结构
10.1 晶体内部结构与分类
10.1.1 晶体的基本概念
10.1.2 四种晶体的分类
10.2 离子晶体
10.2.1 三种典型的离子晶体
10.2.2 △★离子极化及应用
11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基本概念和命名
11.1.1 配合物组成、形成体、配位数、配体
11.1.2 命名:习惯命名法、△系统命名法
11.2 配合物空间结构和磁性
11.2.1 △配合物的空间结构
11.2.2 磁性与空间结构关系
11.3 价健理论
11.3.1 △价键理论要点
11.3.2 △杂化轨道的类型与配合物的结构
11.4 晶体场理论
11.4.1 ★晶体场理论要点
11.4.2 △晶体场理论与配合物结构
12 s 区元素
12.1 s 区元素概述
12.1.1 s 区元素共性
12.1.2 s 区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12.2 s 区元素的化合物
12.2.1 氢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
12.2.2 ★ROH 理论
12.2.3 锂铍的特殊性、△对角线规则
13 p 区元素(一)
13.1 P 区元素概述
13.1.1 p 区元素共性、△四个特征
13.1.2 惰性电子对效应
13.2 硼族元素
13.2.1 △硼及其化合物
13.2.2 铝及其化合物
13.3 碳族元素
13.3.1 碳族元素概述
13.3.2 碳、硅及其化合物
13.3.3 锡、铅及其化合物、△★二价锡的还
原性和四价锡的氧化性
14 p 区元素(二)
14.1 氮族元素
14.1.1 氮族元素概述
14.1.2 △氮及其化合物
14.1.3 △★磷及其化合物
14.1.4 砷、锑、铋及其化合物
14.2 氧族元素
14.2.1 氧族元素概述
14.2.2 氧及其化合物
14.2.3 △硫及其化合物
15 p 区元素(三)
15.1 卤素
15.1.1 卤素元素概述
15.1.2 卤素单质及其性质
15.1.3 △氢化物、氧化物
15.1.4 △★卤素含氧酸及其盐
15.1.5 P 区元素性质变化的一般规律
16 d 区元素(一)
16.1 d 区元素概述
16.1.1 d 区元素通性
16.2 铬
16.2.1 铬(Ⅲ)的化合物
16.2.2 △铬的(Ⅵ)化合物
16.3 锰
16.3.1 锰(Ⅱ)的化合物
16.4 铁、钴、镍
16.4.1 铁、钴、镍的通性
16.4.2 铁(Ⅱ)、钴(Ⅱ)、镍(Ⅱ)的化合物
16.4.3 △铁(Ⅲ)、钴(Ⅲ)、镍(Ⅲ)的化
合物
17 d 区元素(二)
17.1 铜族元素
17.1.1 铜族元素的通性
17.1.2 铜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17.1.3 铜(Ⅰ)和铜(Ⅱ)的相互转化
17.2 锌族元素
17.2.1 锌族元素的通性
17.2.2 锌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17.2.3 汞(Ⅰ)和汞(Ⅱ)的相互转化
上一篇文章:
2018年南京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
下一篇文章:
2018年南京理工大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研大纲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网站地图
|
购买指南
考博
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
咨询
QQ 33455802
邮箱:
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