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544训诂学考研复试大纲
新闻资讯
考研查分
调剂信息
院校信息
考研试卷
考博试卷
考研动态
同等学力
报考指南
分数线
招生简章
专业介绍
考研心路
考研故事
考研经验
考研复试
考研政治
考研英语
考研数学
专业课
法律硕士
工程硕士
会计硕士
帮助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544训诂学考研复试大纲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544训诂学考研复试大纲
第 1 页,共 5 页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 543 训诂学
适用专业: 050100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06 汉语言文字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 及 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 训诂学相关概念的解释,约 20 分
第二部分 对训诂材料的解读,约 50 分
第二部分 文言文的翻译,约 8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约 20 分
简答题(简述题):约 50 分
古文翻译题(综合题):约 80 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训诂学科目考试内容涵盖训诂学基础课程所包括的
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
方法分析、解决古代文献阅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部分:训诂、训诂学及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训诂的内容
1.保存在注释书和训诂专书中的训诂内容
2.保存在文献正文中的训诂内容
第三部分:训诂的方法
1.因形说义
2.因声求义
3.核证古代文献语言
第 2 页,共 5 页
4.考察古代社会
第四部分:训诂的运用
1.古代文献的注释工作
2.了解和研究古代社会及其文化
3..工具书的编纂
4..指导阅读和语文教学
第五部分:训诂学的源流
1.先秦的训诂
2.两汉的训诂
3.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训诂
4.宋代的训诂
5.元、明两代的训诂
6.清代的训诂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陆宗达 王宁合著 《训诂与训诂学》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4 年版
2.洪诚 《训诂学》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4 年版
3.赵振铎,训诂学纲要 巴蜀书社 2000 年版
四、样卷
第 3 页,共 5 页
浙江师范大学汉语史研究生训诂学样卷(复试)
复试科目代码: 135 复试科目名称: 训 诂 学
提示:
1、请将所有答案写于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的不给分;
2、请填写准考证号后 6 位:____________。
卷面分数共 150 分。
一、概念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形训 2.互训 3.读破 4.读为 5.析言 6 犹 7.衍文 8.摄 9.等 10.反切
二、简答题(共 50 分)
1.下列句子采用了何种训诂方式?(共 9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7 分)
①《説文·一部》:“天,顛也。”
②《荀子·勸學篇》“天見其明”,楊倞注:“明謂日月。”
③《九章·惜頌》:“又衆兆之所咍。” 王逸《章句》:“咍,笑也。楚人謂相啁笑曰
咍。”
④《韓非子·五蠹篇》:“古者蒼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厶,背厶謂之公。”
⑤《悲回風》:“掩此哀而不去。”王逸《章句》:“心常悲慕。”案:以“悲慕”釋“哀”,
慕亦哀之意。相反爲義。
⑥《爾雅·釋言》:“山頂曰冡。冡,腫也。言腫起也。”
⑦《離騒》:“帝高陽之苗裔兮。”王逸《章句》:“苗,胤也。裔,末也。”
又:“朕皇考曰伯庸。”王逸《章句》:“朕,我也。皇,美也。”
⑧《釋名·釋天》:“木,冒也。華葉自覆冒也。”
⑨《周禮·大司徒》“知仁聖義忠和”,鄭注:“忠,言以中心。”
2、仔细阅读下列《说文段住》中对“喜”“憙”“嚭”三字的训释,回答如下问题:
(共 23 分)
(1)“喜”“憙”“嚭”分别属于六书造字的那一种?(3 分)
(2)“憙”与“嚭”在结构方面有何不同?(3 分)
(3)简要说明段注对“喜”字的分析。(17 分)
《説文》“喜”“憙”“嚭”注
[1]
第 4 页,共 5 页
喜,樂也。
樂者,五聲八音緫名
[2]
。《樂記》:“樂者,
樂也。”古音樂與喜樂無二字,亦無二音。从壴、从口。
壴 , 象陳 樂, 立而 上
見。从口者,“笑”下
曰:“喜也。”聞樂則笑,故从壴、从口,
會意。虛里切
[3]
,一部
[4 ]
。凡喜之皆从喜。㰻,古文喜,
葢古文作㰻,
轉 寫 誤 耳 。與歡同。
同下當有“意”,
謂 皆 从 欠 也 。
憙,説也。
説者,今之悅字。樂者,無所箸之䛐
[5]
。悅者,有所箸之䛐。《口部》“嗜”曰:“憙欲
之也。”然則憙與嗜義同,與喜樂義異
[6]
。淺人不能分別,認爲一字,喜行而憙廢矣。
顔師古曰:“喜下施心,
是好憙義。音虛記切
[7]
。”从心、喜,喜亦聲。
許 記 切。 一部 。古 有通 用喜 者, 如
《封禪書》
[8]
:“天子心獨喜其事。”
嚭,大也。从喜否聲。
按,訓大,則當从丕。《集韻》
[9]
“一
作 噽 ”是 也。 匹鄙 切, 十五 部
[10]
。《春秋傳》:“吳
有大宰嚭。”
見《左
傳》。
三、简答及翻译(共 80 分)阅读《史记三家注》节选,问题如下:
1. 【史记索隱】、【史记集解】、【史记正義】的三位作者分别为何人?(共 10 分)
2. 参照“三家”的注释材料,翻译此段古文。(共 70 分)
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一〕積仁絜行
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爲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二〕而卒
蚤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蹠日殺不辜,〔三〕肝人之肉,〔四〕暴戾恣睢,〔五〕
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六〕是遵何德哉?〔七〕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八〕
若至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而終身逸樂,〔九〕富厚累世不絕。或擇地而蹈之,〔一
0〕時然後出言,〔一一〕行不由徑,〔一二〕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
〔一三〕余甚惑焉,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一四〕
〔一〕 【索隱】又敘論云若夷、齊之行如此,可謂善人者邪,又非善人者邪,亦疑也。
〔二〕 【索隱】厭者,飫也,不厭謂不飽也。糟糠,貧者之所餐也,故曰「糟糠之妻」
是也。然顏生簞食瓢飲,亦未見「糟糠」之文也。
〔三〕 【索隱】「蹠」及注作「跖」,並音之石反。按:盜蹠,柳下惠之弟,亦見莊子,
爲篇名。 【正義】按:蹠者,黃帝時大盜之名。以柳下惠弟爲天下大盜,故世放古,號
之盜蹠。
〔四〕 【索隱】劉氏云「謂取人肉爲生肝」,非也。按:莊子云「跖方休卒太山之陽,
膾人肝而餔之」。
〔五〕 【索隱】暴戾謂兇暴而惡戾也。鄒誕生恣音資,睢音千餘反。劉氏恣音如字,睢
音休季反。恣睢謂恣行爲睢惡之貌也。 【正義】睢,仰白目,怒貌也。言盜蹠兇暴,惡
戾,恣性,怒白目也。
第 5 页,共 5 页
〔六〕 【集解】皇覽曰:「盜跖冢在河東大陽,臨河曲,直弘農華陰縣潼鄉。」按:盜
跖即柳下惠弟也。 【索隱】直音如字。直者,當也。或音值,非也。潼音同。按:潼,
水名,因爲鄉,今之潼津關是,亦爲縣也。 【正義】括地志云:「盜跖冢在陝州河北縣
西二十里。河北縣本漢大陽縣也。又今齊州平陵縣有盜跖冢,未詳也。」
〔七〕 【索隱】言盜蹠無道,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其人遵行何德而致此哉?
〔八〕 【索隱】按:較,明也。言伯夷有德而餓死,盜蹠暴戾而壽終,是賢不遇而惡道
長,尤大著明之證也。
〔九〕 【索隱】謂若魯桓、楚靈、晉獻、齊襄之比皆是。
〔一〇〕【索隱】謂不仕暗君,不飲盜泉,裹足高山之頂,竄跡滄海之濱是也。 【正義】
謂北郭駱、鮑焦等是也。
〔一一〕【索隱】按:論語「夫子時然後言」。
〔一二〕【索隱】按:論語澹臺滅明之行也。
〔一三〕【索隱】謂人臣之節,非公正之事不感激發憤。或出忠言,或致身命,而卒遇禍
災者,不可勝數。謂龍逢、比干、屈平、伍胥之屬是也。
〔一四〕【索隱】太史公惑於不軌而逸樂,公正而遇災害,爲天道之非而又是邪?深惑之
也。蓋天道玄遠,聰聽暫遺,或窮通數會,不由行事,所以行善未必福,行惡未必禍,故
先達皆猶昧之也。 【正義】儻音他蕩反。儻,未定之詞也。爲天道不敢旳言是非,故云
儻也。
上一篇文章: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545中国古典文献学知识考研复试大纲
下一篇文章: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543应用语言学考研复试大纲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网站地图
|
购买指南
考博
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
咨询
QQ 33455802
邮箱:
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