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信息资源建设考研大纲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信息资源建设考研大纲

考研试卷库
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信息资源建设考研大纲

1
《信息资源建设》考试大纲
注意:本大纲为参考性考试大纲,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一、适用报考的专业: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二、考试要求 :
要求考生较为全面地掌握信息资源建设及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
理论与基本技能,并具备一定的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基本内容:
第一章 信息资源建设概论
一、 信息及信息资源的概念;信息资源化的成因及意义;信息具有的经济资源
的一般特征
二、信息资源的类型;各类型信息资源的概念及特点;现代信息资源的特征及发
展趋势。
三、信息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区别;信息资源概念的演变过程;信息资源建设的内
容及意义。
第二章 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
一、系统理论与方法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应用、经济学理论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
应用
二、信息资源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资源建设始终是图书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信息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信息资源的利用。
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的“拥有”与“获取”的关系。
三、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各种原则的内涵及要求。
第三章 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因素
一、新的信息环境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二、社会知识信息需求的变化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发展体系产生的影响。
2
三、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政策环境。
四、知识产权制度对信息资源建设的积极意义;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涉及的知
识产权问题;利用政策与法律的力量促进信息资源建设。
五、目前世界及我国出版行业的发展呈现出的特点;国内外文献出版发行状况对
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网络书店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第四章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
一、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概念及作用;国内外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研究情况。
二、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内容。
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政策的意义及体系内容。
四、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原则、程序。
第五章 文献采访的理论与方法
一、零增长理论的涵义;藏书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重点藏书及一般藏书的概念及
关系;印刷型文献与数字化文献的关系。
二、国外选书理论的价值论、需要论、社会调查选择说、使用概率论、藏书复选
理论的涵义。
二、国家图书馆文献采访的原则及特点;省(市、自治区)图书馆及市县图书馆
文献采访的特点;高校图书馆及专业图书馆文献采访的特点、要求;版本图书馆
的概念及文献采访特点。
三、《全国新书目》、《全国总书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释义;图书馆各
种文献采集方式的概念;文献采集的流程。
第六章 印刷型文献的采访
一、图书选择标准的概念及内容;复本的概念及确定依据;图书采访工作的组织
方法;对图书采访人员的素质要求。
二、新的信息环境对期刊采访工作的影响;OA 期刊、CSCI、CSSCI、引文分析法
的概念;期刊评价的方法;期刊采访的原则及标准。
三、文献交换、文献赠送的概念及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意义;文献交换的
3
形式及原则;文献赠送的类型及特点。
第七章 数字信息资源建设
一、电子出版物的概念、类型及采访原则;电子出版物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电子资源集团采购的概念及模式。
二、书目数据库、特色文献数据库、CALIS 的概念;我国书目数据库的建库模式
及每种模式的涵义;提高书目数据库质量的措施;特色文献数据库的类型及建设
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措施;数据库集团采购通行的方式。
三、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及方式;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
四、开放存取的概念及开放存取资源的类型;开放存取期刊的发展现状;图书馆
对开放存取资源的利用政策。
五、数字资源整合的概念及整合的原理和方式。
第八章 馆藏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
一、馆藏文献组织整理的内容及方法 。
二、馆藏文献布局的依据及要求;展开式水平布局、塔式垂直布局、藏借阅一体
化布局的涵义;三线典藏布局的涵义及特征;馆藏文献排列的目的与要求;馆藏
文献排架的方法。
三、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原因及意义;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标准;储存图书
馆的概念及作用。
四、数字馆藏的概念及特点;数字馆藏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策略。
五、馆藏信息资源评价的标准及方法;网络环境下馆藏信息资源保障能力、馆藏
信息资源质量、信息资源共享性的评价标准。
第九章 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
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兴起的时代背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实原因及意义。
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及内容;OPAC 及学科信息门户的概念。
三、图书馆联盟的概念、特征、功能、类型及构建模式;图书馆联盟的发展趋势;
图书馆联盟建设的重要意义。
4
第十章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一、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概念及建设意义。
二、IFLA、UBC、UAP、格林威计划、法明顿计划、480 号公共法案及 NPAC 的概
念;OCLC 的涵义及其所提供的主要产品和服务。
三、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构建的原则。
五、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结构模式。
六、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实现条件。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