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兰州理工大学石化学院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17年兰州理工大学石化学院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考研试卷库
2017年兰州理工大学石化学院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传热学》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硕士
考试科目代码:801
适用招生专业: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
考试主要内容:
1、绪论 传热的基本方式(包括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
2、稳态导热 基本概念(包括温度场、付立叶定律、导热系数、导热微分方程、定解条件),
一维稳态导热(包括平壁导热、圆筒壁导热、球壳导热、变截面或变导热系数问题、内热源
问题、肋片导热)
3、非稳态导热 非稳态导热过程,集总参数法,一维非稳态导热分析解(一维平壁非稳态
导热、非稳态导热的正规状况阶段、一维圆柱及球体非稳态导热、近似算法及海斯勒图)
4、对流换热原理 对流换热概述(包括对流换热过程、对流换热过程的分类、换热系数和
换热微分方程式),层流流动换热的微分方程组(包括连续性方程式、动量方程式、能量方
程式、层流流动换热的微分方程组),对流换热过程的相似理论(无量纲形式的对流换热微
分方程组、无量纲方程组的解及换热准则关系式的形式、特征尺寸,特征流速和定性温度),
边界层理论(包括边界层的概念、边界层微分方程组、边界层积分方程组)
5、对流换热计算 管(槽)内流体受迫对流换热计算,流体外掠物体的对流换热计算(包
括流体平行流过平板时的换热计算、流体横向掠过圆柱体(单管)时的换热计算、流体横向
流过管束的换热计算),自然对流换热计算(包括大空间自然对流的流动与换热特征、竖直
平板自然对流换热的微分方程组、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计算、受限空间自然对流换热计算),
液体沸腾换热计算(包括液体沸腾过程的分类和特征、液体中汽泡存在的条件、大容器沸腾
曲线分析、大容器沸腾换热计算),蒸汽凝结换热计算(包括蒸汽凝结过程及其换热性能、
凝结换热的分析与计算、影响膜状凝结换热诸多因素的讨论)
6、热辐射基础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黑体辐射和吸收的基本性质(包括辐射力、普朗克定
律、维恩定律、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兰贝特定律、波段辐射和辐射函数、黑体的吸收特
性),实际物体的辐射和吸收(包括实际物体的辐射、实际物体的吸收、实际物体辐射与吸
收之间的关系)
7、辐射换热 被透明介质隔开的黑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包括角系数的概念、角系数的
性质、角系数的求解),被透明介质隔开的灰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包括有效辐射、两个灰
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灰表面之间辐射换热的网络求解法、辐射屏)
8、传热过程和换热器 传热过程(包括通过平壁的传热过程、通过圆筒壁的传热、通过
肋壁的传热),换热器的类型,换热器的传热计算,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强化和削弱(包括传
热过程的强化、传热过程的削弱)
建议参考书目:
1、杨世铭,陶文铨,《传热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于承训,《工程传热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兰州理工大学样题
《工程热力学》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硕士
考试科目代码:811
适用招生专业:化工过程机械,制冷及低温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可再生能源与环境工程
考试主要内容:
1.热力学概念 ①热力系统;②热力状态与状态参数;③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④功与热量;⑤热力循环。
2.热力学第一定律 ①热力学能;②焓;③膨胀功、技术功、流动功、内部功;④能
量传递与转换;⑤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能量方程式;⑥开口系统的能量方程式;⑦稳定流
动能量方程式;⑧能量方程式应用。
3.气体与蒸汽性质 ①理想气体概念;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③理想气体比热容、热
力学能、焓、熵;④水的定压气化过程;⑤水与水蒸气的状态参数;⑥水蒸气表与图。
4.气体基本热力过程 ①定容过程、定压过程、定温过程、绝热过程、多变过程;②
热力过程计算;③水蒸气基本过程。
5.热力学第二定律 ①热力学第二定律;②卡诺循环与卡诺定律;③熵;④第二定
律数学表达式;⑤熵方程式;⑥孤立系统熵增原理;⑦火用;⑧热量火用、工质火用;⑨作
功能力损失或火用损。
6.理想气体混合物与湿空气 ①理想气体混合物比热容、热力学能、焓与熵;②湿
空气;③湿空气状态参数;④湿空气焓-湿图;⑤湿空气热力过程及应用。
7.气体与蒸汽流动 ①稳定流动基本方程式;②喷管计算及选型;③扩压管计算;
④绝热节流。
8.压气机热力过程 ①单级活塞式压气机工作原理与理论耗功量;②余隙容积影响;
③多级压缩与级间冷却;④叶轮式压气机工作原理。
9.动力循环 ①简单蒸汽动力循环—朗肯循环,再热循环、回热循环;②汽油机循环;
③柴油机循环;④燃气轮机循环。
10.制冷循环 ①压缩空气制冷循环;③压缩蒸汽制冷循环。
建议参考书目:
[1]《工程热力学》,沈维道、童钧耕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版)
[2]《工程热力学》,曾丹苓、敖越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版)
兰州理工大学样题
《化工原理》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硕士
考试科目代码:814
适用招生专业: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化工过程技术与系
统工程、高分子化学工程与技术及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考试主要内容:
1.绪论 ①化工过程;②单元操作;③单位及单位换算;④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2.流体流动 ①压力、密度;②流速、流量;③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④连续性方
程、机械能衡算方程及应用;⑤粘度、流动型态、边界层的概念;⑥管内流体流动的速度分
布和因次分析方法;⑦直管阻力计算、局部阻力计算和管路计算;⑧流量测量。
3.流体输送机械 ①离心泵的构造、类型、操作原理;②压头、性能参数、特性曲
线、工作点、流量调节;③气缚、汽蚀现象;④安装高度以及离心泵选用、安装和操作。
4.机械分离与固体流态化 ①重力沉降速度、离心沉降速度;②重力沉降设备和离
心沉降设备;③过滤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程和过滤计算;④板框过滤机、转筒过滤
机的结构和操作方法。
5.传热与传热设备 ①传热基本方式、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定律;②传热速率、
传热系数、平均传热温差、给热系数的计算;③流体热交换过程的分析和影响给热系数的因
素;④传热效率、传热单元数;⑤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⑥换热器的基本类型;⑦列管换热
器的结构、种类及特点,列管换热器的选用及校核计算;⑧传热过程的强化途径和新型换热
器的结构、特点。
6.蒸发 ①蒸发操作的原理、流程、分类和特点;②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温度差
损失的计算;③多效蒸发的流程、效数限制;④主要节能措施及典型设备的结构。
7.传质过程导论 ①浓度表示方法;②分子扩散、涡流扩散和菲克定律;③膜模型、
单向扩散、双向扩散;④填料塔和板式塔的结构和特点。
8.吸收 ①吸收(脱吸)操作的原理;②相平衡和亨利定律;③传质速率方程;④
双模模型和双膜理论;⑤气膜控制、液膜控制;⑥传质单元,最小液汽比、适宜溶剂用量;
⑦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9.蒸馏 ①精馏的原理;②相平衡,挥发度、相对挥发度、平衡关系。③理论塔板
和板效率;④精馏塔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⑤最小回流比、理论板块数和汽液组成的计算;
⑥回流比的影响,操作线方程的求法和画法;⑦简单蒸馏、平衡蒸馏、平衡级蒸馏的原理和
特点。
10.气液传质设备 ①板式塔的主要类型、结构与特点;②填料塔的结构和塔填料
的类型;③液泛、液沫夹带、漏液、塔板压力降、填料比表面、空隙率和填料因子;④板式
塔和填料塔的设计和校核计算(液泛气速、塔径、塔高和塔板效率的计算,塔器各结构尺寸
的确定,水力学性能的计算和核算)。
11.干燥 ①湿度图及其应用;②干燥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③干燥曲线和干
燥速率曲线;④精干燥时间的计算;⑤常用干燥设备的结构和特点。
建议参考书目:
[1] 《化工原理》,谭天恩等.(第四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
[2] 《化工原理》,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等. (第三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3]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马江权. (第二版).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兰州理工大学样题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硕士
考试科目代码:842
适用招生专业:环境工程
考试主要内容:
1、绪论:1) 微生物的概念及特点;2)微生物的主要类群;3)微生物的分类系统和
命名原则;4) 三域学说主要内容。
2、病毒:1) 病毒的一般特征及化学组成;2)病毒的结构和三种对称形式;3)病毒的
繁殖及培养特征;4)亚病毒。
3、原核微生物:1)细菌形态大小,细胞的特殊结构和一般结构,细菌繁殖及在固体培
养基上的特征。2)古菌特征及主要类群应用;3)放线菌细胞形态、构造、繁殖、菌落特征;
4)蓝细菌形态构造、特征;5)菌胶团与活性污泥、产甲烷菌与污泥消化、放线菌处理难降
解工业废水、蓝细菌与水体富营养化等。
4、真核微生物:1)原生动物概念及一般特征,鞭毛虫、变形虫、纤毛虫形态及特征,
原生动物胞囊;2)微型后生动物,轮虫、线虫、漂体虫等形态特征,环境分布;3)藻类一
般特征,藻类与水体富营养化;4)酵母菌细胞形态、构造、繁殖方式;5)霉菌细胞的形态、
构造和繁殖方式;6)活性污泥指示生物的指示作用;藻类与氧化塘、藻类与水体富营养化。
5、微生物生理:1)微生物酶组成、分类、催化特性及机理、 酶促反应动力学(米—
门方程);2)微生物营养物质及营养类型;3)培养基类型及应用、微生物运送营养的方式;
4)异养微生物产能代谢及呼吸类型:发酵、好氧呼吸,无氧呼吸的特点;5)自养微生物的
生物氧化;6)污水生物降解动力学公式—莫诺特公式与米—门方程之间的关系;产甲烷菌
的合成代谢与污泥消化;好氧活性污泥;厌氧生物处理;生物脱氮除磷原理。
6、微生物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1)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2)微生物一步生长曲线
及特点;3)不利因子对于微生物影响;4)微生物之间关系。
7、微生物生态及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1)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种类、分布及土壤修
复技术;2)水体微生物生态及水体的自净作用;3)微生物在碳循环、氮循环中作用,微生
物降解有机污染物机理。
8、实验部分:1)显微镜光学原理及操作技术;2) 固体培养基的制备、灭菌技术;3)
细菌纯种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4)活性污泥微生物活体形态观察方法和现象;5)活性污
泥淀粉酶活性测定技术。
试题类型:名词解释题、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
建议参考书目:
[1] 周群英,王士芬编.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 2008,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2002,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兰州理工大学样题
《物理化学》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硕士
考试科目代码:831
适用招生专业:化工过程技术与系统工程、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
工业催化、高分子化学工程与技术
考试主要内容:
1.气体 ①理想气体及其状态方程;②混合理想气体定律;③真实气体及其状态方
程、压缩因子;④真实气体的液化、临界状态及参数、对应状态原理
2.热力学第一定律 ①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②功和热,体系的内能,第一定律
的数学表达式;③恒容热,恒压热及焓,热容;④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及焓;⑤热力学第一
定律对理想气体、相变过程的应用;⑥热化学:物质的标准态及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
燃烧焓;⑦反应焓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方程式 ;⑧节流膨胀
3.热力学第二定律 ①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熵增原理,熵变的计算;②热力学第
三定律,规定熵;化学反应熵变的计算;③Helmoltz函数、Gibbs函数及等温过程Gibbs函
数变的计算;④热力学四个基本方程
4. 多组分体系热力学 ①偏摩尔量、化学势、化学势判据;②理想气体和真实气体的
化学势;③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④理想液态混合物各组分化学势的表示和热力学性质,
理想稀溶液各组分化学势的表示;⑤稀溶液的依数性;⑥真实气体逸度和逸度因子、活度与
活度因子
5.化学平衡 ①化学反应自发、平衡的条件、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②化学反应标
准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③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④其它因素对理想气体化学平衡的影

6.相平衡 ①相律、相数、独立组分数、自由度等概念;②单组分系统相图的分析、
Clapeyron方程与Clapeyron-Clausius方程的应用计算;③二组分气-液、液-固各种类型
平衡相图的绘制、分析和应用;④杠杆规则计算
7.电化学 ①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及法拉第定律,离子的迁移数,电导,电导率和
摩尔电导率;②电解质离子的平均离子活度及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③可逆电池(定义,
表示)电动势Nernst方程式、可逆电池热力学函数计算,④,电极电势,电极的种类 ,原
电池的设计,⑤不可逆电极过程,分解电压,极化现象与过电位
8.界面现象 ①界面张力,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和毛细现象;②润湿,铺展,润湿角
(杨氏公式)、铺展系数;③朗格缪尔吸附等温式计算及应用条件;④溶液表面的吸附Gibbs
吸附公式,表面活性剂
9.胶体溶液 ①分散体系的分类;②胶体的光学性质、动力性质、电学性质③胶团结构、
溶胶的稳定与聚沉
10.化学动力学 ①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及速率方程;②简单反应速率方程的微分和
积分形式、动力学特征及反应级数;③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能;④典型复合反应的
速率方程、动力学特征;⑤复合反应速率方程的近似处理方法 (稳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
11.统计热力学 ①统计热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定位体系与非定位体系、独立粒子体
系与相依粒子体系、微观状态、分布、最可几分布与平衡分布、等概率原理);②玻兹曼统
计、配分函数;③单原子理想气体的配分函数和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建议参考书目:
[1]《物理化学》(上、下),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主编,高教出版社,2010 年(第 5
版)。
[2]《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印永嘉主编,高教出版社,2007 年(第 4 版)。
[3]《工科物理化学》,徐惠主编,兵器出版社,2010 年
兰州理工大学样题
《有机化学》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硕士
考试科目代码:867
适用招生专业:环境工程、食品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工程
考试主要内容:
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①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桥环烃、螺环烃、杂环不做考
试要求);○2楔形式表示分子的立体结构;○3锯架式、纽曼投影式、菲舍尔投影式三者的相
互转化;○4双键和环上顺反异构的Z/E命名;○5手性碳上对映异构的R/S命名。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①物理性质仅考核沸点;○2共价键的属性;○3反应中
间体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自由基;○4酸碱电子理论、酸碱性强弱的判断;○5氢化热与相对
稳定性;○6诱导效应;○7共轭效应; ○8环己烷的构象;○9共振论;○10定位效应;○11芳香性;
○12对映异构(苏式、赤式);○13SN2、SN1、E2、E1间的竞争因素;○14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
3.有机化学反应 ①烯烃和环烯烃的催化加氢、亲电加成、自由基加成、硼氢化氧
化、氧化反应、α-H的反应;②炔烃末端氢的酸性、催化加氢及产物的顺反异构、亲电加
成;③共轭二烯烃的1,4-加成、双烯合成;④小环烷烃的加成开环;⑤单环/非苯芳烃和萘
的亲电取代;⑥单环芳烃的氧化反应;○7卤代烷的亲核取代、消除反应、格氏试剂;○8醇的
酸性、取代反应、脱水反应、氧化反应;○9醚链的断裂、取代环氧乙烷的反应;○10酚羟基以
及芳环上的反应;○11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α-H的反应、Cannizzaro
反应(包括杂环);○12羧酸的酸性、酯化和脱羧反应;○13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取代、三解,Perkin
缩合;○14胺的碱性、烃基化、酰基化,季胺盐和季胺碱;○15重氮化反应、芳香族重氮盐的性
质。
4.反应机理 ①反应过程中电子迁移的箭头表示方法;②亲电加成及加成过程中的
立体化学;③亲核取代;○41,2-消除反应机理及E2消除的立体化学;○5Pinacol重排;○6Fries
重排;○7霍夫曼酰胺降解;○8安息香缩合;○9Claisen酯缩合;○10Claisen重排。
5.有机合成 ①单官能团化合物的制备方法;②逆合成推导方法;③有机化合物基
本化学反应的综合运用;○4定位效应对合成路线的指导;○5格氏试剂、乙酰乙酸乙酯、丙二
酸二乙酯、重氮盐等特殊试剂在合成中的应用;○6Zelinsky反应、Reformatsky反应、Michael
共轭加成、Robinson关环等特殊反应在合成中的应用;○7常见官能团的保护;○8极性翻转。
6.结构推断 ①有机波谱解析不做考试要求。
建议参考书目:
[1]《有机化学》,徐寿昌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2版)。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