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南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森林经理学》
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性质
西南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森林经理学》考试是为招收森林
经理学及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森林经理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三、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四、试卷的内容结构
森林经理学(含测树) 100%
五、试卷的题型结构
一、名词解释 20%
二、简答题 40%
三、计算题 10%
四、论述题 30%
2
第二部分 考察的知识及范围
一、考试主要内容
1.森林经理的概念和准则
2.森林资源
3.森林区划
4.森林调查
5.森林成熟与经营周期
6.森林收获调整
7.森林资源评价
8.森林经营类型与模式
9.森林经营方案
10. 森林经营决策方法与技术
二、考试要求
1. 理解森林经理学概念和定义,了解在现阶段其定义中的主要内
涵及在森林资源的企业和事业单位中,森林经理学的作用。掌握森林
经理学内容的主要方面,在现实生产和资源管理中地位和作用;了解
与测树学、生态学、森林培育学和营林学的关系,在林学专业课程体
系中的位置;国内外森林经理的发展状况,不同尺度空间森林经营的
目标。了解国内外森林可持续经营产生的原因,主要的过程;掌握森
林可持续经营评价的主要进程和指标体系,及主要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类型、特点和应用条件。
2. 掌握森林资源的概念的分类,中国森林资源的现状、森林资源
3
的各种结构,主要包括年龄结构(含年龄、龄级和龄组的划分标准)、
树种或树种组结构、权属结构、蓄积结构、直径结构等;各种结构的
特点,存在的问题和调整改善的方法等。了解全球的森林资源数量、
质量和分布,主要国家森林资源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与我国森林资
源比较的差异等。
3. 了解森林区划、林业区划、经济区化、自然区划、行政区划的
概念和关系,以及我国林业区划的作用,区划系统和现实状况明确森
林区划的作用,掌握森林区划系统,能够针对国有林、集体林和其他
所有制森林不同的区划原理和方法。从最大到最小的森林资源经营单
位中,重点掌握森林区划的条件、方法,特别是林班、小班(或细班)
的区划的原理和方法。熟练掌握林种区、经营类型、小班经营法的定
义和内涵,重点掌握其划分的依据和条件,并了解各自的特点和应用
方法。
4. 了解中国森林资源调查的种类、用途,建立调查体系的基本概
念和内涵。掌握一类调查的目的、任务、布设方法、精度要求。并了
解掌握一类调查的方法、技术标准、资源统计,它是我国森林资源宏
观控制的主要方式。了解二类调查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林业生产条
件调查。重点掌握小班调查和专业调查的内容、方法,难点是选择适
当的小班调查方法。要了解森林多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景观、
经济植物、水资源、放牧资源、野生动植物等的调查方法、内容和统
计分析。了解一般的二、三类调查的成果。
5. 掌握数量成熟、工艺成熟的确定方法,熟练掌握常用的经济成
4
熟方法,重点是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增值指数、土地收益最高成熟
龄、指率式等方法的计算原理和案例,难点是计算原理和适当公式的
选择。掌握轮伐期和择伐周期(回归年)的定义和常用的方法,并会
依据现有条件进行相关计算。了解森林成熟基本内涵和作用,了解竹
林成熟、防护成熟和经济林成熟的确定方法。了解人工林和天然林经
营方式的差异。
6. 掌握区划轮伐法、材积配分法、平分法、龄级法、法正蓄积法、
生长量法、成熟度法、林况法和林龄公式等方法及其应用条件。掌握
景观规划的层次、构成要素是难点,了解土地利用的区域综合规划,
不同尺度空间的整理。了解同龄林、异龄林的调整和合理年伐量的概
念、目的。了解森林调整的时空尺度、特征、演替、干扰的一般状况
和内涵。
7. 掌握常用的林地评价的条件、理论、种类和方法,做到给出条
件能够正确选择相关的方法并计算出结果。要求熟练掌握常用的林木
评价的理论、种类和方法,并能做到根据现实森林资源的条件,选择
正确相关的方法对资源价值计算,并进行评价。了解森林环境评价的
依据,重点是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游憩的的评价理论和方法。
了解森林评价的概念、内容、林业利率和常用算法。
8. 理解森林经营的宏观模式,主要有回归自然的林业、森林生态
系统经营的理论与实践,重点是如何与我国的实践相联系。熟练掌握
森林经营的微观模式,主要是人工同龄林和天然异龄林的经营理论和
方法,包括平分法、法正林模型和评价、检查法、完全调整林等。做
5
到根据现实森林资源条件正确选择和建立经营模型。理解并熟练掌握
人工林和天然林的森林经营过程。
9. 掌握森林经营方案与总体设计、作业设计的关系及差异,熟练
掌握森林经营方案的要点、内容和方法。掌握集体林区编制经营方案
的特点。了解森林经营计划的种类、用途、内容、程序和方法,知道
森林经营计划与规划的差异。了解长期和短期森林经营计划的内容、
程序和方法。了解森林经营方案的用途,规划设计的程序、依据、深
度和广度。
10. 掌握森林结构调整模型常用方法,重点是数学模型和解法,
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目标规划和多目标规划等。了解企业生产
计划模型一般形式,理解森林资源多目标规划决策模型和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