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复试笔试)植物学专业植物生物学考研大纲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复试笔试)植物学专业植物生物学考研大纲

考研试卷库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复试笔试)植物学专业植物生物学考研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复试笔试科目 考试科目名称:植物生物学
一、试卷结构
1) 考试时间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 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 题型结构
a: 客观题(含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50%
b: 主观题(含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50%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一)菌类植物
考试内容
粘菌门和真菌门。
考试要求
1)简要了解粘菌门主要特征、形态结构、繁殖方式、代表植物种类和生活史
特征;
2)熟练掌握真菌门主要特征、主要类群代表植物种类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
和生活史特征;掌握子囊菌和担子菌的主要区别特征;
3)掌握接合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卵囊、精子囊、受精丝、产囊体、
产囊丝、子囊果、钩状构成、子囊和子囊孢子、单核菌丝、双核菌丝、担子和担
孢子、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核、菌丝组织体等名词概念;
4)了解研究真菌的巨大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苔藓植物门
考试内容
苔藓植物门特征、形态结构、生活史特征、分类和主要类群。
考试要求
1)了解和掌握苔藓植物门主要特征、分类和主要类群(苔纲和藓纲)代表植
物种类(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特征;
2)掌握苔纲(地钱)和藓纲(葫芦藓)的主要区别特征;
3)了解胚、颈卵器在苔藓植物门中的起源和发展及重要生物学意义;
4)了解苔藓植物在植物界的地位及研究苔藓植物的巨大科学意义和应用价
值。
(三)蕨类植物门
考试内容
蕨类植物门特征、形态结构、生活史特征、分类和主要类群。
考试要求
1)了解和掌握蕨类植物门主要特征、分类和主要类群(石松亚门、楔叶亚门
和真蕨亚门)代表植物种类(孢子体和配子体)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和生活
史特征;
2)掌握石松亚门(卷柏属)、楔叶亚门(木贼属)和真蕨亚门(水龙骨属)
的主要区别特征;
3)了解维管组织在蕨类植物门的起源和发展及相关名词概念;
4) 了解蕨类植物在植物界的地位及研究蕨类植物的巨大科学意义和应用价
值。
(四)裸子植物门
考试内容
裸子植物门特征、形态结构、生活史特征、分类和主要类群。
考试要求
1)掌握裸子植物门主要特征;
2)了解并识别裸子植物门 5 个纲的主要代表植物(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
红豆杉纲和买麻藤纲),了解松科、杉科和柏科的分类特征并识别代表植物,了
解罗汉松科、粗榧科和红豆杉科的分类特征,识别代表植物;
3)了解种子及花粉管在裸子植物门的起源及其生物学意义;
4)了解裸子植物在植物界的地位,及研究裸子植物的巨大科学意义和应用价
值。
(五)被子植物门
考试内容
被子植物门主要特征、形态结构和功能、生活史特征。
考试要求
1)掌握植物(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和叶)形态结
构及发育特征;了解和掌握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特点及发育过程;
2)掌握被子植物繁殖器官结构特征,了解和掌握雌蕊和雄蕊的结构和发育
过程和无性生殖及有性生殖过程,了解种子和果实形成的一般过程;
3)了解和掌握植物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结构和发育的多样性;
4)掌握被子植物生活史特征。
(六)被子植物的主要类群
考试内容
植物分类鉴定基础知识;被子植物常见类群及种类识别。
考试要求
1)掌握植物分类单元及等级系统、植物命名方法、植物学名的使用及科学
意义等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
2)掌握木兰科、毛茛科、樟科、壳斗科、锦葵科、葫芦科、十字花科、蔷
薇科、豆科、大戟科、芸香科、五加科、伞形科、马鞭草科、玄参科、唇形科、
茜草科、忍冬科、菊科、禾本科、百合科、兰科等被子植物科的分类特征并识别
主要代表植物;
3)初步了解丰富的被子植物资源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实用价值。
(七)被子植物的形态发生和发育
考试内容
(1)种子的休眠与萌发、花器官的发生于发育、传粉与受精、种子和果实
的形成;
(2)植物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考试要求
(1)了解植物种子休眠的原因及种子萌发的过程与控制;
(2)掌握植物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发育;
(3)掌握植物的出生生长和出生结构、植物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八)植物的物质与能量代谢
考试内容
(1)植物的水分代谢;
(2)植物的矿质营养与营养物质的再分配;
(3)呼吸作用;
(4)光合作用。
考试要求
(1)掌握植物细胞的水势、蒸腾作用及其调节、水分的吸收与运输;
(2)掌握溶质跨膜运动的原理、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运输;
(3)掌握植物有氧呼吸和发酵、植物光合作用的机制,植物不同二氧化碳
同化途径的特征及适应意义。
三、主要参考书目
杨继,植物生物学(第 2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