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武汉工程大学840《有机化学》考研大纲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考研试卷库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19年武汉工程大学840《有机化学》考研大纲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理工大学各学院博士生导师联系方式
普通文章 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录取研究生学费标准
普通文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2016年硕士博士研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张文忠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阎国栋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新新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丽丹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宏印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传英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苏立昌教授简介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系2012
普通文章 华南师大光学、光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
普通文章 关于报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12年硕
普通文章 广西中医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公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桂林医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艺术学院2012拟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

2019年武汉工程大学840《有机化学》考研大纲

武汉工程大学
《有机化学》考研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化工、制药、材料、应化等专业
试题总分:150 分
答题时间:3 小时
参考教材: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一、考试目的和要求
《有机化学》课程考试旨在考查学生的有机化学基本知识以及运用有机化学
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基本知识,
熟悉有机化学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的规
律,了解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术,能够较熟练地解决有机化学的基本问题。
二、题型及分布
1.完成反应式(填空方式,包括中间产物、最终产物、试剂和重要反应条
件,内容涉及基本反应),约 30 分;
2.综合题(填空、选择或排序,涉及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
本性质、基本规律等),约 40 分;
3.简答题(包括反应机理、实验现象分析等),约 25 分;
4.鉴别或分离,约 15 分;
5.合成题,约 30 分;
6.结构推导,约 10 分。
难易分布:较易题型 40%;中等题型 40%;较难题型 20%
三、考试范围
(一)命名与写结构式
1. 系统命名法:烷、烯、炔,螺及双环化合物,含 1 个手性碳的手性分子,
取代芳烃,卤代烃,醇,醚(含冠醚),酚,苯醌萘醌衍生物,醛酮(及其衍生
物如肟、腙等),羧酸及其羧酸衍生物(取代酸如羟基酸、卤代酸,酯、内酯、
酸酐、酰胺、内酰胺等),硝基化合物,胺(包括季铵盐、季铵碱),偶氮化合物,
五元六元杂环衍生物。
2. 典型结构
构造异构: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互变异构;
立体异构:顺反异构及 Z/E 异构;乙烷丁烷构象,环己烷衍生物构象(椅式、
船式、平伏直立键及最稳定构象);对映异构及 R/S 构型的标记
与命名,手性分子的 Fischer 投影式、透视式、Newman 式及其转
换。
熟悉常见基团的结构与名称,熟悉伯仲叔季碳、伯仲叔氢、伯仲叔卤、
伯仲叔胺等的特征;了解衍生命名法和习惯命名法。
能够名称写出结构式。
(二) 基本概念
1. 杂化轨道:sp3
、sp2
、sp 杂化轨道特征;
2. 共价键:σ 键、π 键,键的极性,极化度;
3. Brônsted 酸碱、Lewis 酸碱、共轭酸碱对;
4. 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共轭体系(π -π 共轭、p-π 共轭、σ
-π 超共轭)、芳香体系与芳香性;
5. 手性、手性分子、对映体、外消旋体、内消旋体、外消旋化、构型转化;
6. 构造异构、构型异构、互变异构、构象异构、对映异构;
7. 亲电试剂、亲核试剂、亲电性、亲核性;
8. 活性中间体:自由基、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苯炔;
9. 定域轨道、离域轨道、成键轨道、反键轨道;
10. 旋光度、比旋光度、对称面、对称中心;
11. 屏蔽效应、去屏蔽效应、化学位移(δ 值)、偶合常数、伸缩振动、弯曲
振动;
12. 了解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糖。
(三)基本规律
1. 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关系:沸点、熔点、溶解度的变化规律,氢键与分子间
作用力;
2. 次序规则,芳烃亲电取代定位规律,马氏规则,过氧化物效应,查衣采夫
规则,霍夫曼规则,休克尔规则;
(四)基本理论
1. 酸碱理论,化合物酸碱性比较
2. 电子理论,利用电子效应(共轭效应、诱导效应、超共轭效应等)和空间
效应分析和比较反应活性(亲电加成、亲电取代、亲核加成、亲核取代、消
除、自由基取代、自由基加成等)、活性中间体的稳定性(自由基、碳正离
子、碳负离子)、反应机理、反应取向、取代苯的定位规律、-H 的活性、
酸碱性等;理解空间效应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如顺反异构及 a/e 键异构体
的相对稳定性,对亲核取代的影响,对醛酮的亲核加成的影响等;
3. 反应类型与反应机理
(1) 自由基取代反应机理:不同结构烷烃卤代,烯丙位(α-H)的选择
性与活性;
(2)自由基加成反应机理:烯烃与 HBr 的自由基加成
(3) 亲电加成反应机理:正确判断不对称烯和炔的加成取向、反应难易,
正确写出主要产物;
(4)亲电取代反应机理,一取代、二取代芳烃的取代定位规律,反应的
主要产物;
(5) 饱和碳上亲核取代反应历程:SN1、SN2 历程及其特征,影响亲核
取代反应的主要因素,能够比较不同结构卤代烃 SN1 或 SN2 反应的活性及立
体化学;
(6)消除反应历程:E1、E2 反应历程、立体化学及其影响因素;
(7)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亲核加成反应活性;
(8)分子重排:掌握碳正离子重排、嚬那醇重排 、Beckmann 重排,
了解 Wagner-Meerwein 重排、Hofmann 重排、Claisen 重排等;
(9)了解酯化和水解历程;
(五)基本反应(化学性质及制备方法)
1. 烷烃:卤代反应,烷烃的制法(武慈反应,不饱和烃加氢);
2. 烯烃:加成反应(催化加氢,加 X2、HX、H2SO4、H2O、HOX),硼氢
化-氧化反应,臭氧化-还原反应,KMnO4 氧化,环氧化,α-H 卤代、过
氧化物效应;
烯烃制法:炔烃选择性加氢,RX、ROH 的消除,Wittig 反应
3. 炔烃:加成反应(加氢,加 X2、HX、ROH、HCN、CH3COOH),氧化,
金属炔化物的生成及烃基化;
4. 共轭二烯烃:1,2-加成和 1,4-加成,双烯合成(Diels-Alder 反应);
5. 脂环烃:卤代,环丙烷衍生物的开环加成(如加 HX);制法:双烯合成;
β -二羰基化合物的应用;
6. 芳烃:环上亲电取代(卤代、硝化、磺化、傅-克烷基化和傅-克酰基化、
氯甲基化),氧化(侧链氧化,环的破裂);烷基苯 α-H 的卤代;烷基苯
制法;
7. 卤代烃:亲核取代(水解、醇解、氨解、与 NaCN 的反应、与 AgNO3 的
反应、卤素置换),SN1、SN2;消除反应(E1、E2);与金属的反应(格
氏试剂及其应用、武慈反应、与锂的反应);
卤代烃制法:由烯烃制备,由醇制备;
8. 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与 HX、PX3、PCl5、SOCl2 的反应,分子内脱
水,分子间脱水,酯的生成,氧化和脱氢,α-二元醇的反应(HIO4 氧化、
Pinacol 重排);
醇的制法:烯烃水合,硼氢化-氧化反应,卤代烃水解、格氏合成,醛酮、
羧酸、酯的还原
9. 醚:羊盐的生成,醚键的断裂;环氧乙烷制法及性质;
醚的制法:醇分子间脱水,Wiliammson 合成法;
10. 酚:酸性,氧化,酚醚、酚酯的生成,环上取代,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
应;
酚的制法:异丙苯氧化法,磺化碱熔法,重氮盐水解;
11. 醛、酮:亲核加成反应(加 HCN、NaHSO3、ROH、RMgX、氨及其衍生
物),Wittig 反应,α-H 的反应(卤代、卤仿反应、羟醛缩合),氧化(K2Cr2O7
或 KMnO4 氧化、银镜反应、铜镜反应),还原(金属氢化物还原、
Clemmensen 还原、Wolf-Kishner-黄鸣龙反应),Cannizzaro 歧化反应(包
括交叉歧化及分子内歧化);
醛、酮制法:炔烃水合,醇氧化,傅-克酰基化,Rosenmund 还原,乙
酰乙酸乙酯及丙二酸酯的应用等;
12. 羧酸:酸性,衍生物的生成,脱羧反应,α-H 的卤代,二元酸的反应;
卤代酸的反应;羟基酸的性质;
羧酸的制法:不饱和烃、醇、醛的氧化,腈的水解,格氏试剂与 CO2 的
反应,丙二酸二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法;羟基酸的制法;
13. 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的水解、醇解、氨解,酯的还原,
Claisen 缩合(包括交叉缩合和分子内缩合),酯与 RMgX 的反应,酰胺
的 Hofmann 降级反应;
14. 腈:水解,还原,制法;
15. 硝基化合物:硝基烷烃的弱酸性;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硝基的还原,芳环
上的取代;
16. 胺:胺的碱性,烃基化,酰基化,磺酰化,与亚硝酸的反应,芳胺环上
的取代;季铵碱的 Hofmann 消除;
胺的制法:氨的烃基化,硝基化合物还原,还原胺化,Hofmann 降级反
应,盖布瑞尔合成法;
17. 重氮盐:制法;应用:放氮反应(重氮基被氢、羟基、卤素、氰基取代),
保留氮的反应(偶氮化合物的生成);
18. 杂环化合物:五元杂环的亲电取代,六元杂环的亲电、亲核取代;
(六)化合物的鉴别
要求熟悉不同类型化合物常见的鉴别方法。每组 3~4 个化合物的鉴
别,所用方法必须有明显的直观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气体的生成、沉淀
的出现等),格式简单明了。
(七)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能够熟练运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及基本实验技术进行常规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每组 2~4 个化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即从混合体
系中将化合物一一分离出来或除去化合物中少量的杂质。
(八)结构推导
1. 据性质及反应现象推导有机物结构,并能写出各步反应式;
2. 了解红外和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能够熟练运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变
化规律及 IR、NMR 光谱数据推导有机物结构,并能写出各步反应式。
(九)有机合成
能够较熟练地运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设计合成路线,解答常
规多步有机合成问题。
1. 由指定原料合成目标化合物;
2. 自选适当原料合成目标化合物
内容涉及烷烃、烯烃、炔烃、酚、RX、ROH、醛酮、羧酸、胺等;
要求合成路线合理可行,反应式和反应条件正确,。
(十)基本实验技术
掌握蒸馏、分馏、水蒸气蒸馏、萃取、重结晶等基本技术及应用;能够
解答常见的实验问题(如如何提高酯化产率、制备格氏试剂时为何要用绝对
乙醚做溶剂等类似问题)。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