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6级第1学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理论研究》教学大纲——赵培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6级第1学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理论研究》教学大纲——赵培

考研试卷库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6级第1学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理论研究》教学大纲——赵培

1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2016 级上海(交大)班思想政治教育(含马基本)专业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理论研究》教学大纲
课程主持人:赵培
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理论研究的教学,使学员系统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
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并能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课程共设 10
讲: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概论;《共产党宣言》与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德意志意
识形态》与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
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恩格斯晚年思想研究;列宁晚年社会主
义建设思想;《》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讲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是研究什么的
二、人类社会发展有哪些规律
三、资本主义向何处去
四、共产主义是什么样子的社会
五、列宁在哪些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六、如何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
思考题:
1、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 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主要内容?
3、 在当代中国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
第二讲 《共产党宣言》与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一、《共产党宣言》的影响和时代背景
二、《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三、对待《共产党宣言》的正确态度
思考题:
1、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2、 简述“两个必然”论断的基本内容。
3、 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对“两个必然”的理解。
2
第三讲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唯物史观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和历史地位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地位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
(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实出发点
(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实基础
(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意识形态理论
(四)唯物主义历史观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及价值目标
思考题:
1、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怎样论述现实的个人的?
2、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怎样论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历史进程的?
3、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怎样论述意识形态的?
第四讲 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
一、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分析
三、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启示
(一)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二)推进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2、谈谈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对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在哪里?
3、谈谈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对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在哪里?
第五讲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的历史条件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渊源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与历史贡献
(一)科学的说明了商品二因素
(二)首创了劳动二重性理论
(三)完善了商品价值量决定的理论
(四)创立了交换价值或价值形式的理论
(五)揭示了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和价值关系的本质
3
(六)科学地阐明了价值转型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当代价值
(一)西方学者关于劳动价值论意义的争论
(二)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启示
思考题:
1、理解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2、谈谈劳动价值论的形成过程与主要内容?
3、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的实践意义?
第六讲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一)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和发展
(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主张和理论基石
(一)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
(二)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解放的物质前提
(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三、科学社会主义重点解答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二)实现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革命胜利的保证
(四)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和途径
(五)过渡时期和无产阶级政权的历史任务
四、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革命方式的主张有哪些?
3、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第七讲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一、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同时也是彻底的民主主义者
(一)19 世纪的共产主义、民主主义与自由主义
(二)马克思恩格斯从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演变
(三)共产主义者并不否定民主
二、准确理解民主的一般性与特殊性、手段性与目的性
(一)民主的多种涵义与历史演变
4
(二)民主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三)民主的手段与目的性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新型民主的双重逻辑
(一)政治民主
(二)经济民主
(三)巴黎公社与苏维埃的历史实践
四、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难题与经验教训
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理解民主的?
2、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的新型民主“新”在何处?
3、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推进民主建设?
第八讲 恩格斯晚年思想研究
一、恩格斯晚年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环境
(一)恩格斯青年、中年和晚年阶段的概述
(二)恩格斯晚年思想形成的时代环境
二、恩格斯晚年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思考——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二)过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策略的思考
(三)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思考—通过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寻
(四)对过渡时期和未来社会的一些思考
三、恩格斯晚年思想的启示意义
思考题:
1、恩格斯晚年思想与恩格斯的青年中年相比存在着发展与转变,为什么有这样的
转变?
2、如何看待恩格斯晚年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
3、如何看待恩格斯晚年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
第九讲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一、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苏俄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二)1918-1923 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二、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实施新经济政策
(二)改组工农检查院
(三)加强文化教育工作
三、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启示意义*
5
(一)方法论启示
(二)值得借鉴的改革思路
(三)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
思考题:
1、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的根本转变表现在?
2、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实质是什么?
3、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第十讲 《导言》与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
一、《导言》的写作背景
(一)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总体计划
二、《导言》的基本内容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辩证关系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三、《导言》的当代价值
思考题:
1、 马克思在《导言》中是如何论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
2、 马克思在《导言》中是如何论述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的?
3、 马克思在《导言》中是如何论述生产的?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