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5级中共党史专业《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学大纲——罗平汉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5级中共党史专业《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学大纲——罗平汉

考研试卷库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5级中共党史专业《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学大纲——罗平汉

1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2015 级中共党史专业
《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学大纲
课程主持人祝彦
导言: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什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简要历程(重点掌握)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本课程的意义与方法
第一讲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与科学体系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科学体系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重点掌握)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重点掌握)
思考题:
1、 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 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 为什么必须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与毛泽东思想加以区分?
第二讲 新民主主义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一)近代中国国情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重点掌握)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三、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重点掌握)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三)民主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新民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处理私人资本主义问题的?
3、为什么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
第三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一、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二、毛泽东对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一)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重点掌握)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四)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的指导方针
(五)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
思考题:
1、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有何内存联系?
2、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哪些成果?
3、 毛泽东晚年出现严重失误原因何在?
第四讲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
(三)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重点掌握)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和重新确立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三)党的思想路线在新时期的推进
思考题:
1、 有人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始于毛、成于邓,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2、 为什么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第五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重点掌握)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思考题:
1、怎样认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统一?
3、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六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与改革开放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
(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
(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对策
二、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改革是中国的必由之路(重点掌握)
(二)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
(三)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思考题:
1、为什么说 21 世纪头 20 年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为什么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3、现阶段如何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重点掌握)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思考题:
1、为什么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2、为什么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第八讲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新时期外交战略
一、"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4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成功实践
(二)"一国两制"与两岸关系
二、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外交战略
(一)时代主题的变化与国际形势的发展
(二)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原则
(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思考题:
1、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实现台湾海峡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2、为什么我们要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
使用武力?
3、邓小平关于时代主题的判断要何历史意义?
第九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坚持党的领导(重点掌握)
(二)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重点掌握)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现阶段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主要参考书目:
1、《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2、《毛泽东文集》第一至八卷(人民出版社 1993、1999 版)
3、《邓小平文选》第一至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3、1994 年版)
4、《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 年版)
5、《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 年版)
6、《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年版
7、《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 年版)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