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学院政治-专升本函授(专升本)招生复习考试大纲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考研试卷库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武警学院政治-专升本函授(专升本)招生复习考试大纲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理工大学各学院博士生导师联系方式
普通文章 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录取研究生学费标准
普通文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2016年硕士博士研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张文忠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阎国栋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新新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丽丹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宏印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传英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苏立昌教授简介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系2012
普通文章 华南师大光学、光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
普通文章 关于报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12年硕
普通文章 广西中医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公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桂林医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艺术学院2012拟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

武警学院政治-专升本函授(专升本)招生复习考试大纲

1
政 治(专升本)
总体要求
本大纲适用于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专科起点函授招生考试,是考生备考政治科目的复习指南,也是
招生院校拟定政治试卷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主要考核以下内容:
1.考核考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水平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
问题的能力;
2.考核考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掌握情况,以及观察
和处理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3.考核考生对近一年来国内外时事政策的来了解情况。
复习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2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1.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二、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一)物质世界和实践
1.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1.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2.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2.意识的能动作用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二)真理与价值
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2.真理的检验标准
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三)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4.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2.资本主义所有制
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2.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4
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1.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2.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三)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1.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2.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4.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1.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4.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八、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1.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5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2.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3.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1.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2.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二)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6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五)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3.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3.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4.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2.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7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五、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发展才是硬道理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七、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1.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3.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2.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9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统筹区域发展
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2.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10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2.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4.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发展教育和科学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2.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十二、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二)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1.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2.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3.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11
(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3.“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1.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2.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十三、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4.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二)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1.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3.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4.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三)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12
1.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2.建设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3.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4.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十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第三部分 时事政治
一、一年来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 6 月至下年度 5 月)
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及重大方针政策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5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13
试卷内容比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约 4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约 50%
时事政治 约 10%
试卷题型比例:
选择题 约 20%
简答题 约 24%
辨析题 约 28%
材料题 约 30%
论述题 约 18%
试卷难易比例:
容易题 约 30%
中等难度题 约 50%
较难题 约 20%
样 题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写在题后括号内。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多项选择
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
A.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B.从狭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
D.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理论体系
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个命题揭示了( )。
A.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4
B.意识的自觉能动性
C.运动的绝对性
D.静止的绝对性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问题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怎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问题
4.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
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 )。
A.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性
B.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C.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性
D.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5.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还不完善
B.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
D.人口多,底子薄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7.“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 )问题提出来的。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15
D.钓鱼岛
8.十八大提出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 )。
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B.发展多种经济
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D.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是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 )。
A.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B.规定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
C.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D.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2.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是( )。
A.从总体上看,它们属于两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B.二者在发展程度和成熟程度上有重大区别
C.二者之间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D.从总体上看,它们是同属于一个类型的社会形态
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4.新时期以来,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有( )。
A.工人的岗位流动加快
B.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大,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C.进城就业的农民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D.在各类非公经济企业中就业的职工已占全部职工的一半以上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有( )。
16
A.个体户
B.自由职业者
C.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D.农民
6.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的新定位是( )。
A.第一要义是经济社会发展
B.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根本方针是统筹兼顾
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三、辨析题(每小题 8 分,共 32 分)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一切社会矛盾。
2.只要坚持实践,就能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装。
4.国家的富强主要表现为经济实力的强大,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可搞可不搞。
四、材料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材料:1914 年 1 月 5 日,安装了新的自动生产流水线的福特汽车公司董事会突然宣布:“按照‘利
润共享’原则,本公司自明日起实行 8 小时工作制度,工人每个工作日工资 5 美元!”而当时整个底特律
工人的日平均工资是 2.34 美元。高工资产生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第二天凌晨就有上万名工人聚集在公司
门口,等待分配工作。这样,成千上万的劳动者中最优秀的分子被吸收进厂,而进厂的工人只有两种选择:
要么拼命工作跟上传送带的转动速度以挣得 5 美元工资,要么被淘汰,由云集在门外的其他人代替。福特
公司的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一名工人的妻子给福特写信说:“上帝呀,我丈夫下班回家连饭都顾不上吃
就瘫倒在床上„„福特先生,你的传送带比奴隶主的皮鞭还厉害!”
请结合材料,分析福特公司生产剩余价值的方式。
17
2.材料:(1)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 8%-9%,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粗放性投入。
建国 60 多年来,我国 GDP 增长了 10 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 40 多倍。我国 GDP 每增加 1 元,消耗的能
源是世界平均值的 4 倍,日本的 6 倍。(《推进企业信息化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导刊》2010 年
9 月)
(2)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
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
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胡
锦涛:《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讲话》,2010 年 2 月 3 日)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
(2)我们应该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五、论述题(28 分)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C 4.D 5.B 6.D 7.C 8.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BCD 3.BCD 4.ABCD 5.ABC 6.ABCD
二、简答题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
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
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
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18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具体途径: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
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
表现出来。
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准
确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必须把握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其二,
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坚持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努力发展同各类国家的关系;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
义相统一的原则。
三、辨析题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世界上任何事物、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
的。那种期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这样的社会根本不存在。
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客观性。我们要敢于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而不能害怕矛盾、回避
和掩盖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并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乡差距拉大、
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反对那种以“和谐社会”之名行“遇到矛盾绕道
走”之实的错误做法。
2.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通过参加实践,才能占
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获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但是,占有了丰富的和
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未必能上升为理性认识,只是为上升为理性认识提供了一个可能性。要完成认识的根
本任务,还需要一个关键条件,既对从实践中获取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经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样一个思维过程,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参加实践是获得感性材料的根本途
径,但要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还必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3.此观点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错误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点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
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
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从第一层含
19
义讲,尽管我国的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是社会主义。从第二层含义讲,一切超越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主张也应该坚决反对。
4.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物质文明建设搞好了,只能为精神文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能更有效地促进
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但不能说物质文明建设搞好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而然就会搞好。因为,精神文明建
设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不同的内容,从而使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规律和结果。
四、材料题
1.福特公司生产剩余价值的方式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第一,福特公司用提高工
人劳动强度的方法,迫使工人更加紧张地劳动,让他们在同样长的劳动时间内比以前消耗更多的脑力和体
力,这和延长工作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同样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第二,福特公司通过不断改进技术,
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低于
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其客观后果必然导致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
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和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整个资产阶级普遍
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2.(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是化解资源环境约
束、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需要。(2)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
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
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
管理创新转变。
五、论述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3)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
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