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2017年政治学综合考研大纲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考研试卷库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辽宁大学2017年政治学综合考研大纲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理工大学各学院博士生导师联系方式
普通文章 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录取研究生学费标准
普通文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2016年硕士博士研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张文忠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阎国栋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新新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丽丹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宏印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传英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苏立昌教授简介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系2012
普通文章 华南师大光学、光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
普通文章 关于报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12年硕
普通文章 广西中医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公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桂林医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艺术学院2012拟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

辽宁大学2017年政治学综合考研大纲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试行)
I.考试科目:政治学综合
II.考试目的:本试卷由两大部分综合而成,第一部分为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二部分是中国
政治制度史。政治西方思想史主要考核学生对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以及
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知识的把握,考核学生对西方主要政治理论的起源与嬗变的梳理
能力,考核学生对西方政治思想发展中重要思想家的思想和学说的批判分析能力,从而能
够比较客观地理解西方现代政治模式的历史演进;中国政治制度史考核学生是否掌握中国
政治制度史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是否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以及是否把
握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考生学习政治学理论的能力和兴趣。
III.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IV.题型范围:基本概念、简答题、分析题、论述题
V.适用对象:参加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
VI.考试时长: 180 分钟
VII.考试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 古代希腊政治思想
1.西方政治思想产生的背景
2.古希腊城邦和城邦制度
3.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
4.泰勒斯等早期思想家的政治观
5.毕达哥拉斯论正义、和谐和秩序
6.赫拉克利特的贤人治国论与法制主张
7.德谟克利特的国家起源论与民主政治观
8.智者的政治思想
9.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
10.柏拉图《理想国》、《政治家》及《法律篇》的城邦政治学说
1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的城邦政治学说
二、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
1. 罗马法学政治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
2. 伊壁鸠鲁的政治思想
3. 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
4. 波利比阿的政治思想
5. 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6. 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对政治哲学的影响
三、 神权政治论
1.基督教的产生及早期基督教的政治思想
2. 奥古斯丁的神权政治思想
3.教权和王权斗争中的教权派的政治思想
4.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
5.5-10 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
四、 神学异端政治论
1.早期的基督教异端
2.但丁的异端政治论
3.马西略的政治思想
4.市民和农民神学异端的政治思想
五、 乌托邦主义的政治观
1.托马斯·莫尔及其《乌托邦》
2.康帕内拉及其《太阳城》
3.安德里亚和他的《基督城》
六、人道主义政治观
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政治观
2.启蒙运动时期的人道政治观
3.19 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人道主义政治观
七、 新教政治观
1.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
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
八、君主专制论及法国反暴君派的政治思想
1.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2. 不丹的政治思想
3. 浩特曼和莫耐的反暴君思想
4. 鲍埃西的反暴君思想
5. 民族国家
九、自然法与社会契约论
1. 格老秀斯的自然法学说
2. 霍布斯自然状态及《利维坦》产生
3. 斯宾诺莎的自然法思想和社会契约论
4. 洛克论自然状态的缺陷以及国家的诞生
5. 卢梭论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论
6.17 世纪英国革命和政治思想概况
7.普芬道夫的自然法理论和国家理论
十、 天赋人权论
1.格老秀斯、斯宾诺莎、洛克天赋人权思想
2.卢梭、狄德罗、杰斐逊、潘恩论天赋人权
3.《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中天赋人权的论述
十一、政治自由论
1. 斯宾诺莎的思想自由权
2. 霍布斯君主有自由和臣民不自由的思想
3. 洛克、卢梭论政治自由的思想
4. 黑格尔关于政治自由实现的条件
5. 约翰·密尔关于社会自由的思想
6. 孟德斯鸠政体和政治自由理论
7. 孔斯坦的权利与自由
十二、 社会平等论
1.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2. 卢梭社会契约论
3. 伏尔泰论奴役和不平等是社会必然现象
十三、分权制衡论与君主立宪论
1.英国的宪政传统
2.洛克的分权学说和君主立宪主张
3.孟德斯鸠三权分立论与君主立宪思想
4.汉密尔顿、麦迪逊分权制衡思想及美国联邦政府的构建
5.康德的伦理学说和国家学说
6.黑格尔国家观以及君主立宪主张
7.孔斯坦的分权思想
十四、代议制理论
1.哈灵顿的代议制理论及对理想的代议制共和国的构想
2.潘恩代议制共和政体思想
3.杰斐逊建立代议共和政府的原则和措施
4.约翰·密尔论代议制政府
5.柏克的代议制思想
十五、民主政治论
1.斯宾诺莎论民主政体
2.卢梭的人民主权论
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十六、功利主义政治观
1.爱尔维修论利益原则
2.边沁的功利主义政治观
3.约翰·密尔论功利与社会
十七、无政府主义政治论
1.普鲁东论所有权就是盗窃及其无政府主义的主张
2.巴枯宁论自由的至上性及国家的本质和弊病
十八、实证主义的社会政治观
1.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政治观
2. 斯宾塞的生物社会学
十九、唯意志论的人生观和权力观
1. 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和悲观主义人生观
2.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和超人思想
第二部分 中国政治制度史
绪论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方式
第一章 前封建时代和封建时代
第一节 前封建时代
一、国家起源的假说
二、中国的国家起源
第二节封建时代的过渡一一夏
一、国家形态
二、王权
三、服内与服外
四、阶级与阶层
五、宗教与意识形态
第三节 封建时代的确立——商
一、王族宗法制的确立
二、分封
三、官制
四、兵制
五、礼仪与宗教
第四节 封建制的盛世——西周
一、严密的宗法制度
二、分封
三、朝见盟会制度
四、官制
五、意识形态、礼仪与教育
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二章 “官僚”帝国的时代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
第一节 官僚制帝国时代的过渡一一春秋战国
一、礼崩乐坏——宗法政治秩序的崩溃
二、在宗法政治框架内秩序重整的努力
三、士阶层的兴起与新型官制的出现
四、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
五、战争形式的改变与军制的变化
六、政治文化:从百家争鸣到一家独尊
第二节 法家帝国——秦
一、皇帝制度的确立
二、铲平贵族政治实行社会等级流动化
三、皇帝制度的特点
四、郡县制与官僚金字塔
五、“以吏为师”的政治文化
第三节 王霸之道——两汉
一、郡县制的最终确立
二、皇帝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三、官僚体系
四、礼仪制度
五、司法制度
六、汉代的乡里结构
七、汉代的选举制度
八、汉代的意识形态与学校制度
九、汉代的监察制度
十、官员的任用规则与考核制度
十一、汉朝的兵制
十二、政治运作的机制与过程
第三章 贵族与皇权
——三国、魏晋南北朝
第一节 三国、贵族政治浮出水面
一、作为传统意识形态的经学的衰落
二、地方来强与官僚的高度结合
三、农民变成了来强的依附者
四、三国政府对来强贵族的依赖
五、来强的军事化与兵役制度的变化
第二节 九品中正制和“户调式”与门阀政治
一、九品中正制
二、户调式
第三节 门阀政治阴影下的西晋分封复古
一、分封
第四节 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与职能分工
一、中书省的出现
二、门下省,从侍从到谏议
三、尚书省分工的细化
第五节 地方官制与行政区划的演变
一、地方行政区的增加
二、地方官制的变化
三、北朝的乡里制度
第六节 军队私人化的走向
一、士家制
二、军队私有化
第七节 门阀政治的政治文化与门阀政治的未路
一、门阀政治文化
二、门阀政治末路
第四章 考试帝国——隋唐
第一节 隋朝的创制
一、隋朝开创者对于制度建设的贡献
第二节 三省六部和集体宰相体制
1、唐代实行了宰相集中议事制
2、辅政制度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第三节 科举制度
一、科举制度的科目
二、科举取士的过程
三、唐朝科举考试的隐性制度因素
四、科举与学校
五、唐代科举制度的评价
第四节 唐代的官吏任用考核制度
一、官员的任用和任用方式
二、官员的考核
第五节 隋唐时期的监察体系
一、监察制度的设置
二、隋唐监察制度的特点
第六节 府兵制及其畸变
一、府兵制在唐初,还是比较有效的
二、募兵制
第七节 隋唐的地方政府体制
一、从州县两级架构到道、州、县三级架构
二、地方政府机构
第八节 隋唐的司法制度
一、法律内容
二、司法原则
三、司法过程
第九节 中唐决策机制的变化以及宦官专机的原因
一、非体制因素的体制化,宦官与内宠的影响
二、体制内因素的畸变:翰林学士参政
第五章 军阀政体——五代十国
第一节 武化结构与秩序
一、藩镇集团维系内部的制度形式
第二节 失掉了文治精神的文官体系
一、五代十国的政治制度,其官僚体系的基本架构
二、文官的两个作用
第三节 缺乏道德维系导致的制度性动荡
一、五代时期是文治精神坠落的时代,也是儒学传统被唾弃之时
二、五代的士大夫从没有“忠”的概念
三、牙兵已经成了军阀们的祸患
第六章 精致繁复的网状王国
——两宋
第一节 繁复的中央行政机构
一、宰相及其官属
二、三司使
三、三省六部
四、枢密院
五、宋代中央官制的特点
第二节 宋代的地方官制
一、路
二、府、州、军、监
三、县、镇、寨
第三节 宋代的科举与学校制度
一、科举制度
二、学校制度
第四节 宋代官员的人事制度
一、官员任用资格
二、官员的检选任用
三、官员的考核升迁
四、官员的俸禄
第五节 宋朝的兵制
一、军队的分类和布局
二、禁军的指挥系统
三、南宋兵制的变化
第七章 草原帝国——金、元
草原帝国(上)——金朝
第一节 金朝的政府特色
一、在女真人国家的成长过程中,最先继承的是辽国的遗产
二、金朝制度的特色是经常将中央机关以“行”的名义派到地方上去
三、金朝虽然不像辽那样设置北面(总的)和南面(专门管理汉人的)两套官署,但
双轨制的痕迹一直存在
第二节 猛安谋克制度
一、猛安、谋克
二、在金朝实际上存在四等人划分
草原帝国(下)——元
第一节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
一、大都的元朝皇帝,始终具有双重身份蒙古帝国大汗和元朝的皇帝
二、忽里台大会
第二节 元朝的中央行政体系以及决策机制
一、元朝的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实行一省六部制
二、负责军政的是枢密院
三、元朝真正的决策者:一个是忽里台会议,一个是怯薛集团
第三节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统
一、行中书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二、行省之下基本上沿袭金制,设置路、府州和县三级行政区划
第四节 投下分封制度
一、投下主
二、投下主扩展的动力
第五节 社会等级与政治文化
一、元朝对社会成员划出四个等级
二、在元官吏选拔入仕途径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吏员升职
第六节 元朝的兵制
一、元朝统治者在技术层面具有超强的吸收和转化能力
二、元朝的军队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和新附军
第八章 绝对王权——明清(1860 年前)
绝对王权(上)——明朝
第一节 政治中枢的变迁
一、作为皇帝秘书班子的内阁的由来和演变
二、司礼监的权势消长与明代的宦官专权
第二节 明代的中央行政机构
一、明初废相,传统的三省六部(元代不计)变成了六部体制
二、六部直属皇帝,成为一人之下的最高的行政官职
三、通政使司
第三节 明代的地方行政体系
一、省级政府的架构及其变化
二、府、州
三、县
第四节 教育制度
一、第一级为县试
二、第二个台阶是乡试
三、第三个台阶是会试
四、最后一个台阶是殿试
第五节 明朝的兵制
一、明朝地方军(包括边防军)制及其变迁
二、明朝的中央军制
三、军事指挥体系
四、明朝兵制的检讨
第六节 明朝皇室的特务机构
一、明朝最初的特务机关是锦衣卫
二、明朝类似的特务机关还有“厂”
第七节 明朝的监察制度
一、明朝的监察机构是都察院,是跟六部平起平坐的独立机构
二、监察事务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三、明朝的监察系统,还包括六科给事中
第八节 明朝独特的宗藩制度
一、永乐以后开始对宗藩有了防范
二、到了明朝后期,可以允许一部分人自谋生计
绝对王权(下)——清朝(1860 年前)
第一节 清代的中枢决策及其机构
一、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
二、清代皇帝的决策核心地位
三、翰林院在中枢的特殊位置
第二节 清朝的皇位继承制度
一、入关之前满人政权的继承采取的是贵族推举制
二、康熙全面继承了汉人的继承制度,采取了嫡长子继承和预立太子的做法
三、雍正确立秘密建储制
第三节 清代的内务府和太监机构
一、清朝内务府来管理内延事务
第四节 清代的中央行政机构
一、清代的中央行政机构基本上承袭明制,六部直接受命于皇帝
二、六部的职能有所变化,是皇帝集权趋势所导致的
第五节 清朝的八旗绿营兵制
一、八旗兵制
二、绿营兵制
第六节 清朝的朝贡和理藩体系
一、礼和理藩院
二、清朝的少数民族政策基本上是有效的
第七节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运作
一、督抚之外,其余的省级官员、布政使和按察使跟明代相同
二、省之下,清朝继承了明代分巡道的制度
三、县是行政的基本单元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