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
《互联网信息实务》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及要求
本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行为、传播模式、传播生态的发展、变
迁的认识与了解,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的实务模式、传播理论的创
新应用以及传播研究方法的更新,着重考察考生对互联网传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当下性、
现实性和发展性和本土性的认识。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界定与构成
主要内容:
1. 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历史与发展
2. 数字化:(数字原住民、数字鸿沟)
3. 网络化:从互联网、万维网到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知识谱系
4. 超文本与超媒体
第二部分:网络社会
主要内容:
1. 网络社会的界定
2. 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传播(CMC)
3. 文化界面
4. 互联网媒体(国际与本土)发展
第三部分:交互与传播
主要内容:
1. 交互:内涵与外延
2. 交互传播的文化实践
3. 分享:传播模式与传播特征
4. 社交媒体(国际与本土)发展
第四部分:移动与传播
主要内容:
1. 移动互联网的界定与特征
2. 智能手机的传播赋权
3. “应用”的媒介生态
4. 移动传播(国际与本土)的产业实践
第五部分: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与内容生产、分享
主要内容:
1. UGC 的概念、拓展与延伸
2. 视听 UGC 的类型、模式与本土发展
3. 传播关系的重构与技术赋权
4. 新传播受众/用户的重新界定
第六部分:网络伦理与网络法规
主要内容:
1. 网络伦理的组成
2. 网络法规的(国际与本土)发展
三、试题类型
主要题型为简答题和综合论述题。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笔试,不可借助任何辅助工具。笔试时间为三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