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大学发展经济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大纲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新疆农业大学发展经济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大纲

考研试卷库
新疆农业大学发展经济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大纲

新疆农业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大纲


 

《发展经济学》考试大纲

命题方式

招生单位自命题

科目类别

初试

满分

50

考试性质
《发展经济学》是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定的农业硕士考试科目。本课程的考试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及分析掌握的程度,考察考生运用上述知识和理论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所面临的各种经济发展的能力和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了解和把握程度,并由此判断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力。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发展经济学导论

考试内容:

发展的基本概念,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起源与发展,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流派及主要代表人物、代表观点、理论贡献与局限性,发展经济学的性质、特点及研究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起源、发展及其理论流派;

2.理解新古典主义学派的发展理论、贡献与局限;

3. 理解激进主义学派的发展理论、贡献与局限

4. 理解并掌握发展的内涵、度量及其与增长的区别和联系;

5. 掌握发展中国家的内涵及特征。

二、发展的基本理论

考试内容: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二元经济发展理论。

考试要求:

1.    理解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主要观点、理论贡献及局限性;

2.    理解产业结构演化视角下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3.    理解主导产业演化视角下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4.    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

5.    理解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模型的主要内容、理论贡献及局限性;

6.  理解托达罗模型的主要内容、政策含义。

三、经济发展的要素

考试内容: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人口、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知识、技术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考试要求:

1.    理解资本形成的来源与机制;

2.    理解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3.    理解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政策含义;

4.    理解并掌握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5.    理解技术进步的含义及其对经济的增长的影响机制

6.    理解技术引进的方式、类型及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中存在的问题;

7.    理解熊彼得创新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政策含义;

8.    了解发展中国家创新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发展中国家缺乏创新机制的原因;

9.    理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10.   理解并掌握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原则,并分析实现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四、经济发展的路径

考试内容:

农业和经济发展,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城市化理论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轨迹, 经济发展中的路径依赖及中国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考试要求:

1.    理解农业对经济发展中的主要贡献

2.    理解现代农业的内涵及特征

3.   理解工业化的内涵、发动条件及一般模式;

4.  理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及特点、成就和不足;

5.  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特征及推动策略;

6.  理解并掌握城市化的含义和测度;

7.  掌握人口转移城市化理论中的刘易斯模型、费景汉-拉尼斯模型与托达罗模型的主要观点、理论贡献及局限性;

8.  理解中国城市化进程轨迹,并与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进行比较,分析其特殊性;

9. 理解路径依赖的概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运行机理;

10.  理解发展极理论的形成、发展、基本内容及政策含义;

11.理解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和规律。

五、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考试内容:

市场化改革,政府治理与经济发展,收入分配与贫困。

考试要求:

1.    理解发展中国家市场化的演进路径;

2.    理解中国市场化的模式、战略选择及其内在规定性;

3.    理解市场化进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分析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4.    理解制度和制度变迁的概念、分类;

5.    理解政府治理的必要性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6.    理解收入分配的类型及测度,分析收入分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7.    理解贫困的性质、分类和度量;

8.  理解阿玛蒂亚·森的贫困理论,从权利、自由与贫困的关系中分析贫困的成因;

9.  了解中国的反贫困战略。

主要参考书目

1.郭熙保,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

2.何炼成,发展经济学中国:中国经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

《管理学》考试大纲

命题方式

招生单位自命题

科目类别

初试

满分

50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管理与管理者

管理的含义与必要性;

管理的特性;

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要素;

管理学的重要性。

二、管理思想的演进

中外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法约尔和韦伯的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其现实意义。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霍桑实验及梅奥的结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X-理论—Y-理论等;

管理科学理论、管理理论的丛林阶段、最近20年来管理学的趋势、以及管理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

三、管理的道德与社会责任

管理道德的理念、管理道德与经济效益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四、决策

决策的含义和特征;

决策的类型与基本特点;

决策的影响因素;

决策的过程;

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的理论假设;

决策的主要方法。

五、组织

组织的含义和特征;

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部门化、集权与分权等;

组织结构类型:直线制、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等;

组织文化的含义、类型和功能。

六、领导

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和联系;

领导方式及其理论:对人的关系和对任务的关心、管理方格理论、权变理论等;

领导者与权力:权力的含义与分类;权力的来源;

激励的含义及激励理论: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的要点及其应用;

沟通的含义和作用:沟通的特点、沟通过程、沟通的障碍及克服、倾听的作用。

七、控制

控制的含义、步骤及其重要性;

控制的类型:各种控制的内容、方法和优缺点等;

控制的有效前提和要求

控制的过程:制订标准、衡量绩效和采取行动

控制的方法:财务控制、预算控制、审计控制等。

八、综合分析能力

运用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结合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农业政策学》考试大纲

命题方式

招生单位自命题

科目类别

初试

满分

50

适用专业(层次) 适用管理学学科、经济学学科的研究生初试

考试要求 本门课程考核要求学生掌握农业政策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理论体系、理论的分析与实际能力。

 

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

总学时数

讲授学时

教学要求

第一部分 农村政策学

一、导言

1

1

B

1.农业政策概述

 

 

 

2.农业政策与经济理论

 

 

 

3.农业政策的分析方法

 

 

 

二、中国农村宏观经济政策

1

1

B

1.中国农村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2.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政策

 

 

 

3.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

 

 

 

4.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

 

 

 

5.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

 

 

 

三、农业组织政策

2

2

A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

 

 

 

2.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3.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规定

 

 

 

四、农产品流通政策

2

2

A

1.农产品流通政策的目标

 

 

 

2.农产品国内价格政策

 

 

 

3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

 

 

 

4.农产品市场结构政策

 

 

 

五、农业结构政策

2

2

A

1.农业区域结构政策

 

 

 

2.农业部门结构政策

 

 

 

3.农业规模经营政策

 

 

 

六、农业土地政策

2

2

B

1.农业土地政策目标

 

 

 

2.农业土地所有、使用和流转政策

 

 

 

3.耕地保护的法律规定

 

 

 

七、农业投入政策

2

2

B

1.农业投入概述

 

 

 

2.农业财政政策

 

 

 

3.农业信贷政策

 

 

 

八、农村劳动力政策

2

2

B

1.农村劳动力政策概述

 

 

 

2.农村劳动力就业及转移政策

 

 

 

3.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政策

 

 

 

九、农业科学技术政策

2

2

C

1.农业科学技术政策概述

 

 

 

2.农业科技发展政策

 

 

 

3.农业技术推广政策

 

 

 

十、农业环境政策

2

2

B

1.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目标

 

 

 

2.农业资源保护的政策

 

 

 

3.农业环境保护的政策

 

 

 

十一、农村社会政策

2

2

A

1.农村社会保障政策

 

 

 

2.农村扶贫政策

 

 

 

3.大学生村官政策

 

 

 

十二、WTO与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

2

2

B

1.WTO农业协议概述

 

 

 

2.WTO农业协议的内容

 

 

 

3.中国农业政策的调整

 

 

 

执行课程教学大纲的几点说明

1、本大纲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性质的教学对象因材施教,内容、方式应做适当调整。

2、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多种途径、不同教学手段的采用进行教学。

3、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重点讲授与自主学习、预习与复习、练习与作业、提问与讨论、实习与调研等形式结合起来,督促与帮助学生掌握理论体系及其应用。

4、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变动要相互结合进行调整。课程实习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进行或分散进行。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