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武汉工程大学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大纲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20年武汉工程大学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大纲

考研试卷库
2020年武汉工程大学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大纲

武汉工程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旨在考察考生理解和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发展趋势情况,领会和总结公共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训练思维,学会运用公共管理原理来识别和分析公共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提升公共事务管理水平与服务品质。

二、考试要求

一方面,要反映教学大纲内容,突出重点与难点;另一方面,力争做到具体化、规范化。对学生能力要求上分为识记、理解掌握和应用三个层次。其中,识记是要求学生知道本课程相关概念、方法和原理;理解掌握是在识记的基础上,能比较全面地把握,实现知识的体系化;应用是要求学生能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原理及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参考教材

教材:

《公共管理学》,汪大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2014年11月第7次印刷

参考用书:

1、《公共管理学(第二版)》,蔡立辉、王乐夫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3月第二版

2《公共管理导论(第四版)》,欧文•E•休斯著,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四版

3、《公共管理学》,黄健荣,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四、考试形式

闭卷

五、说明

1、命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试卷试题的组配考虑试题的内容和知识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

2、题型: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或综合应用题)。

3、考试采用笔试闭卷形式,时间为180分钟。

六、考试内容(知识要点)

第一章  导论

教学目的】

1.        了解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B途径的公共管理、P途径的公共管理以及公共物品、公共部门的含义;

2.        理解当代公共管理兴起的主要原因、历史背景;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范式;

3.        掌握公共管理的内涵及其与传统的公共行政的区别、联系;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

【重点】

1.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2.        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研究对象和内容

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4.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难点】

1.        公共行政、公共管理的历史演进过程及其理论流派

2.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联系与区别

3.        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治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服务性与共治性

【教学目的】

认识并掌握公共管理的属性——公共性、服务性与共治性。

【重点】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难点】

公共管理的共治性

 

第三章 公共管理的主体

【教学目的】

1.        认识并掌握公共管理主体的类型与作用;

2.        认识不同类型公共管理主体的结构特征及其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3.        理解公共管理主体间实现互动合作以改善公共事务管理的途径;

4.        认识全球化时代公共管理主体如何变革以回应挑战。

【重点】

1.        公共管理主体的类型与作用

2.        不同类型公共管理主体的结构特征及其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难点】

公共管理主体间实现互动合作以改善公共事务管理的途径

 

第四章 公共管理的环境与内容

【教学目的】

1.认识并理解公共管理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特征;

2.了解风险社会对公共管理的现实要求;

3.掌握公共管理的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与民主化的时代背景;

4.掌握如何处理常态管理与危机管理的关系。  

【重点】

1.        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民主化

2.        常态管理与危机管理的关系

【难点】

1.        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环境的互动关系

2.        风险社会的涵义

3.        如何做好危机管理

 

第五章 公共管理的战略

【教学目的】

1.        认识并理解公共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

2.        掌握公共管理战略的实现途径。 

【重点】

1.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兴起

2.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实施

【难点】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过程

 

第六章 公共管理的政治与法律基础

【教学目的】

1.        理解公共管理的政治基础;

2.        掌握如何对公共管理活动进行政治控制;

3.        理解公共管理的法律基础;

4.        掌握公共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重点】

1.        公共管理的政治控制 

2.        参与式治理

3.        公共管理的法制化

【难点】

1.        公共管理的宪政价值

2.        公共管理的法律逻辑

3.        行政法与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公共管理的资源

【教学目的】

1.        认识并掌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与方法;

2.        了解财政资源管理的内涵与职能,掌握公共财政管理的要素与过程、方法与工具;

3.        认识知识、信息与公共管理的关系,掌握公共部门的知识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与主要内容;

4.        认识公共管理的信任资源与舆论资源。

【重点】

1.        人力资源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特点

2.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内容

3.        财政资源管理的内涵与功能

4.        财政资源管理的要素与过程

5.        公共部门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

【难点】

1.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2.        财政资源管理的方法与工具

3.        公共部门知识管理的过程

 

第八章 公共管理的过程

【教学目的】

1.        认识和了解公共问题的识别过程;

2.        掌握公共管理运作方案的制定程序;

3.        掌握公共管理的实施与执行;

4.        认识公共管理的评估、纠正和监督机制;

5.        了解公共管理的解决机制。

【重点】

1.        公共问题的识别

2.        公共管理的过程

【难点】

1.        公共管理运作方案的设计    

2.        公共管理的解决机制

 

第九章 公共管理的工具

【教学目的】

1.        了解公共管理工具的性质;

2.        掌握公共管理工具的主要类型;

3.        理解选择公共管理的工具的依据。

【重点】

公共管理工具的主要类型——财政性工具、民营化、放松管制、分散决策、社区治理、流程再造、公私伙伴关系、听证会

【难点】

1.        公共管理工具的性质

2.        选择公共管理工具的依据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