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西师范大学715文艺理论基础考研大纲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20年江西师范大学715文艺理论基础考研大纲

考研试卷库
2020年江西师范大学715文艺理论基础考研大纲

2020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715文艺理论基础

适用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 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 导论 约10

第二部分 文学活动 约30

第三部分 文学创造 约40

第四部分 文学作品 约50

第五部分 文学消费与接受 约20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四小题,每小题5分,共20

简答题(简述题):    二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

辨析题(分析比较):  二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

论述题(分析综合题):二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文艺理论基础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三门专业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其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部分:导论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的形态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2.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

第二部分:文学活动

第一章 文学作为活动

1.活动与文学活动

2.文学活动的构成

3.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第二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1.文学的含义

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3.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第三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1.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2.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

3.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发展

第三部分:文学创造

第一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1.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

2.文学创造的主体与客体

3.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

第二章 文学创造过程

1.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2.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3.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第三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1.艺术真实

2.情感评价

3.形式创造

第四部分:文学作品

第一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与体裁

1.文学作品的类型

2.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

第二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1.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2.文学典型

3.意境

4.文学意象

第三章 叙事性作品

1.叙事界定

2.叙述内容

3.叙述话语

4.叙述动作

第四章 抒情性作品

1.抒情界定

2.抒情构成

3.抒情方式

第五章 文学风格

1.风格的诸种观念和理论

2.风格的定义和内涵

3.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

4.文学风格与文化

第五部分:文学消费与接受

第一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1.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

2.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

第二章 文学接受过程

1.文学接受的发生

2.文学接受的发展

3.文学接受的高潮

第三章 文学批评

1.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

2.文学批评的模式

3.文学批评的实践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材》(修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四、样卷

2020江西师范大学****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科目:文艺理论基础

注:考生答题时,请写在考点下发的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其他答题纸上的一律无效。

(本试题共1页)

 

一、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艺术生产

2、文学创造的主体

3、叙述视角

4、心理学批评

二、简答(每题15分,共30分)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处于怎样的关系之中及位置如何?

2、文学形象有哪些基本特征?

三、辨析(每题20分,共40分)

1、能否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就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直接相加”?为什么?

2、意象与意境是相同的。对否?为何?

四、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

1、有种说法,认为“圆形人物”(个性化、复杂化的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往往高于“扁形人物”(类型化、单一化的人物)形象。结合有关文学理论和联系作品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2、谈谈你对文学消费的二重性理论的理解,并结合这一理论的内容,对当今我国文学消费现状作些简要分析与评价。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