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21年江汉大学《发展心理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研大纲
2021年江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发展心理学编号827一、考试性质发展心理学是江汉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专业课选考科目之一,主要考究具备学士学位和符合我校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相关条件的人员。考试要求考生达到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及以上水平,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专业学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专业素养和培养潜质,以利于高等院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确保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二、评价目标考生应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各个年龄阶段特别是儿童青少年阶段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基本规律,能够运用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认识和分析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与相关问题。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180 分钟,3 小时2.试卷满分:150 分3.考试形式:闭卷、笔试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简答题选择题分析题10 分(共 5 题,每小题 2 分)80 分(共 8 题,每小题 10 分)20 分(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40 分(共 2 题,每小题 20 分)1 四、考试内容一、发展心理学概述(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2. 生命全程发展的心理年龄特征(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四)发展心理学的历史l.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2.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五)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l.研究原则2.研究设计3.常用方法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四)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五)生态系统理论三、胎儿的生理心理发展(一)胎儿的发育(二)胎儿心理机能的形成(三)影响胎儿身心发展的因素1. 遗传2. 环境3. 母体因素(四)胎教四、婴儿的心理发展(一)婴儿的生理发展2 1.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2.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3. 婴儿身体各部分的发展(二)婴儿动作的发展1.动作发展的规律2.动作发展的顺序3.动作发展的意义(三)婴儿认知的发展1.婴儿感觉、知觉的发展2.婴儿注意的发展3. 婴儿记忆的发展4. 婴儿思维的发展(四)婴儿言语的发展1. 言语发展理论2. 前言语的发展3. 词汇的获得4. 语法的获得(五)婴儿气质的发展1.婴儿气质类型学说2.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3. 气质对早期教养和发展的意义(六)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1.婴儿的情绪发展2.婴儿的依恋3.早期的同伴交往4. 婴儿自我的发展五、幼儿心理发展(一)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1.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2.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二)幼儿的游戏3 1.游戏理论2.游戏种类及其发展(三)幼儿言语的发展1.词汇的发展2.语法的掌握3.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四)幼儿认知的发展1.记忆的发展2.思维的发展(五)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1.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2.幼儿道德认知发展3.侵犯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4.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化5.同伴关系和社会技能训练六、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一)童年期儿童的学习1. 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点2. 童年期儿童的学习障碍(二)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发展1.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2.童年期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3.童年期儿童概念的发展4.童年期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5. 童年期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三)童年期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1.童年期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2.童年期儿童的社会性认知3.童年期儿童的人际关系(四)童年期儿童品德的发展1. 童年期儿童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4 2. 童年期儿童道德动机的发展3. 童年期儿童品德心理特征的发展七、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青少年身心发展l.青少年身体发展的一般特点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二)青少年思维的发展l.青少年思维的基本特征2.青少年逻辑思维的发展3. 青少年思维监控的发展4. 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三)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发展1.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2.青少年情绪的发展3. 青少年道德的发展4.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四)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1.成瘾行为2.内部失调3. 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八、成年早期的心理发展(一)成年早期的基本问题1. 成年早期的一般特征2. 成年早期的发展课题(二)认知发展1.智力发展2.思维优势(三)自我形成l.自我意识发展2.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九、成年中期的心理发展5 (一)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二)成年中期的智力发展(三)成年中期的人格发展(四)家庭与职业1. 家庭2. 职业十、成年晚期的心理发展(一)老年心理发展观(二)成年晚期认知发展的退行性变化1. 感知觉的退行性变化2. 记忆的减退3. 思维的变化4. 智力的变化(三)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的一般特点(四)成年晚期的个性与社会性1. 个性的变化2. 自我概念的变化3. 人际关系与社会支持(五)成年晚期的心理卫生五、参考书目《发展心理学》(第二版),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6
2021年江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发展心理学编号827一、考试性质发展心理学是江汉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专业课选考科目之一,主要考究具备学士学位和符合我校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相关条件的人员。考试要求考生达到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及以上水平,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专业学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专业素养和培养潜质,以利于高等院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确保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二、评价目标考生应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各个年龄阶段特别是儿童青少年阶段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基本规律,能够运用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认识和分析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与相关问题。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180 分钟,3 小时2.试卷满分:150 分3.考试形式:闭卷、笔试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简答题选择题分析题10 分(共 5 题,每小题 2 分)80 分(共 8 题,每小题 10 分)20 分(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40 分(共 2 题,每小题 20 分)1 四、考试内容一、发展心理学概述(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2. 生命全程发展的心理年龄特征(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四)发展心理学的历史l.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2.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五)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l.研究原则2.研究设计3.常用方法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四)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五)生态系统理论三、胎儿的生理心理发展(一)胎儿的发育(二)胎儿心理机能的形成(三)影响胎儿身心发展的因素1. 遗传2. 环境3. 母体因素(四)胎教四、婴儿的心理发展(一)婴儿的生理发展2 1.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2.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3. 婴儿身体各部分的发展(二)婴儿动作的发展1.动作发展的规律2.动作发展的顺序3.动作发展的意义(三)婴儿认知的发展1.婴儿感觉、知觉的发展2.婴儿注意的发展3. 婴儿记忆的发展4. 婴儿思维的发展(四)婴儿言语的发展1. 言语发展理论2. 前言语的发展3. 词汇的获得4. 语法的获得(五)婴儿气质的发展1.婴儿气质类型学说2.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3. 气质对早期教养和发展的意义(六)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1.婴儿的情绪发展2.婴儿的依恋3.早期的同伴交往4. 婴儿自我的发展五、幼儿心理发展(一)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1.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2.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二)幼儿的游戏3 1.游戏理论2.游戏种类及其发展(三)幼儿言语的发展1.词汇的发展2.语法的掌握3.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四)幼儿认知的发展1.记忆的发展2.思维的发展(五)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1.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2.幼儿道德认知发展3.侵犯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4.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化5.同伴关系和社会技能训练六、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一)童年期儿童的学习1. 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点2. 童年期儿童的学习障碍(二)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发展1.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2.童年期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3.童年期儿童概念的发展4.童年期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5. 童年期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三)童年期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1.童年期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2.童年期儿童的社会性认知3.童年期儿童的人际关系(四)童年期儿童品德的发展1. 童年期儿童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4 2. 童年期儿童道德动机的发展3. 童年期儿童品德心理特征的发展七、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青少年身心发展l.青少年身体发展的一般特点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二)青少年思维的发展l.青少年思维的基本特征2.青少年逻辑思维的发展3. 青少年思维监控的发展4. 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三)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发展1.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2.青少年情绪的发展3. 青少年道德的发展4.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四)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1.成瘾行为2.内部失调3. 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八、成年早期的心理发展(一)成年早期的基本问题1. 成年早期的一般特征2. 成年早期的发展课题(二)认知发展1.智力发展2.思维优势(三)自我形成l.自我意识发展2.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九、成年中期的心理发展5 (一)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二)成年中期的智力发展(三)成年中期的人格发展(四)家庭与职业1. 家庭2. 职业十、成年晚期的心理发展(一)老年心理发展观(二)成年晚期认知发展的退行性变化1. 感知觉的退行性变化2. 记忆的减退3. 思维的变化4. 智力的变化(三)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的一般特点(四)成年晚期的个性与社会性1. 个性的变化2. 自我概念的变化3. 人际关系与社会支持(五)成年晚期的心理卫生五、参考书目《发展心理学》(第二版),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