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21年大理大学《卫生综合》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大纲
大理大学 2021 年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353 科目名称:卫生综合 一、目标要求 “卫生综合”是报考我校“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科学 学位和“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包 括《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和《卫生统计学》三个科目, 每科 100 分,共计 300 分。考查的目的在于考核考生是否掌 握三个科目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是否具有 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二、试卷结构 (一)时间及分值 本试卷考试时间 3 小时,满分 300 分。 (二)内容结构 《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和《卫生统计学》每个科 目 100 分。 (三)题型结构 1、《环境卫生学》:名词解释,约 30 分;填空题,约 30 分,简答题,约 40 分。 2、《社会医学》:名词解释,约 40 分;简答题,约 40 分;案例分析题,约 20 分。 3、《卫生统计学》:名词解释,约 30 分;简答题,约 40 分;案例分析题,约 30 分。 三、考试范围 (一)《环境卫生学》 1、参考书 《环境卫生学》(第 8 版),杨克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7 年版。 2、考查范围 (1)环境卫生学概念,研究对象,任务与内容;全球 性环境问题。 (2)环境基本构成及生态学基础,环境中有害因素对 机体作用特征;健康效应谱;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环境与 健康关系研究方法;健康危害度评价概念、作用、基本步骤。 (3)大气特征及卫生学意义;大气污染来源、转归及 其影响因素;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几种主要大气污染 物来源及其危害;大气卫生标准概念、基准与标准区别与联 系;制订大气卫生标准原则、依据及方法;大气污染对健康 影响调查、监测目的和意义。 (4)水资源种类及卫生学特征;评价指标;水污染危 害;水污染自净;水体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水体卫生 防护;水体污染卫生学调查。 (5)饮用水污染与疾病;饮用水化学性污染对健康影 响;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及其制定依据;集中式给水与分散 式给水;水源选择原则,水质处理与卫生防护;饮用水卫生 调查、监督和管理。 (6)土壤卫生学重要意义,土壤化学特征及背景值; 土壤污染来源、方式、自净;土壤重金属、农药及生物性污 染对水体健康危害;制订土壤卫生标准原则及研究方法。 (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概念、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 常见化学地方病和生物地方病流行病特征及诊断、预防及治 疗。 (8)环境污染性疾病概念、特点,公害病及其特点; 常见环境污染性疾病。 (9)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要求;住宅平面配置和居室 卫生要求;室内小气候对健康影响及其卫生学要求;室内空 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 (10)环境质量评价概念、目的和种类,评价内容与方 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评价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目的, 内容和程序,评价方法;环境健康影响评价含义、程序、方 法。 (11)家用化学品概念、分类;家用化学品对健康影响; 家用化学品安全性评价与卫生标准;家用化学品卫生监督。 (12)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概念及其特征、分类和分级;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危害、应急准备、应急处理。 (13)自然灾害识别;自然灾害对人群健康危害以及环 境卫生应急处置。 (二)《社会医学》 1、参考书 《社会医学》(第 5 版),李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年版。 2、考查范围 (1)社会医学的概念与性质、研究对象与内容、基本 任务。 (2)医学模式的概念,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生物-心 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布鲁姆的环境健康医学模式, 拉隆达和德威尔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恩格尔的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积极 健康观。 (3)社会决定因素的概念。 (4)经济发展的内涵及衡量指标;健康的内涵及衡量 指标;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作用;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5)文化的概念、构成及特点;文化影响健康的模式 及特点。 (6)人格、认知、压力、健康相关行为等概念。 (7)社会医学的相关研究方法、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 定性研究的概念及特点、定性研究的方法、定量研究的概念 及特点、定量研究的方法、问卷的类型、问卷的一般结构、 问卷设计的原则及步骤、问卷评价指标。 (8)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分类及研究方法;卫生服 务需要及利用的测量与分析。 (9)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10)生命质量的概念与内容。 (11)社会卫生状况的涵义、社会卫生状况评价的主要 内容及程序。 (12)卫生政策的概念,主要功能及基本特点;卫生政 策制定的原则及执行;全球卫生策略的基本内容,初级卫生 保健的内涵、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 (13)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对象及全科医学;社区卫 生服务的特点及内容。 (14)社会病的特点、种类。 (15)慢性病的概念、社会危害;慢性病的三级预防、 筛查及防控管理。 (三)《卫生统计学》 1、参考书 《卫生统计学》(第 8 版),李晓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7 年版。 2、考查范围 (1)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资料类型;卫生统计中 的基本概念(随机变量、样本与总体、频率与概率、资料类 型、误差); (2)集中趋势指标(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与离散程度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 异系数)的意义用途及计算方法。 (3)资料分布类型(正态分布、二项分布、Poisson 分 布)的特点。 (4)统计表及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制作要求及原则。 (5)绝对数、相对数的概念和类型(率、构成比、比);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事项;率的标准化意义。 (6)抽样误差概念,均数的抽样误差计算;置信区间 概念、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的区别、总体均数置信区间的估计 方法和计算;标准误与标准差的区别与联系。 (7)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聚;t 检验的前提条件、 步骤及其类型;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区别与联系;假设检 验有关概念(如 I、II 类错误)及注意事项。 (8)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完全随机设计 资料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适用的资料类型、总变异 分解(包括自由度的分解)、方差分析的步骤、方差分析结 果表;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方法的选择。 (9)χ2 检验的基本用途、原理、应用条件;χ2 检验 计算公式条件(四格表资料、配对设计资料、行×列表资料); 不满足应用条件时的解决办法;使用χ2 检验的注意事项。 (10)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方法的区别和联系;秩和 检验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11)线性相关的概念,相关系数的意义及计算;简单 回归的概念,回归系数与常数项的意义;相关与回归的区别 与联系。 (12)统计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大理大学 2021 年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353
科目名称:卫生综合
一、目标要求
“卫生综合”是报考我校“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科学 学位和“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包 括《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和《卫生统计学》三个科目, 每科 100 分,共计 300 分。考查的目的在于考核考生是否掌 握三个科目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是否具有 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学位和“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包 括《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和《卫生统计学》三个科目, 每科 100 分,共计 300 分。考查的目的在于考核考生是否掌 握三个科目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是否具有 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括《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和《卫生统计学》三个科目, 每科 100 分,共计 300 分。考查的目的在于考核考生是否掌 握三个科目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是否具有 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每科 100 分,共计 300 分。考查的目的在于考核考生是否掌 握三个科目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是否具有 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握三个科目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是否具有 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二、试卷结构
(一)时间及分值
本试卷考试时间 3 小时,满分 300 分。 (二)内容结构
(二)内容结构
《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和《卫生统计学》每个科 目 100 分。
目 100 分。
(三)题型结构
1、《环境卫生学》:名词解释,约 30 分;填空题,约 30 分,简答题,约 40 分。
分,简答题,约 40 分。
2、《社会医学》:名词解释,约 40 分;简答题,约 40 分;案例分析题,约 20 分。
分;案例分析题,约 20 分。
3、《卫生统计学》:名词解释,约 30 分;简答题,约 40 分;案例分析题,约 30 分。 三、考试范围 (一)《环境卫生学》 1、参考书 《环境卫生学》(第 8 版),杨克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7 年版。 2、考查范围 (1)环境卫生学概念,研究对象,任务与内容;全球 性环境问题。 (2)环境基本构成及生态学基础,环境中有害因素对 机体作用特征;健康效应谱;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环境与 健康关系研究方法;健康危害度评价概念、作用、基本步骤。 (3)大气特征及卫生学意义;大气污染来源、转归及 其影响因素;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几种主要大气污染 物来源及其危害;大气卫生标准概念、基准与标准区别与联 系;制订大气卫生标准原则、依据及方法;大气污染对健康 影响调查、监测目的和意义。 (4)水资源种类及卫生学特征;评价指标;水污染危 害;水污染自净;水体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水体卫生 防护;水体污染卫生学调查。 (5)饮用水污染与疾病;饮用水化学性污染对健康影 响;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及其制定依据;集中式给水与分散 式给水;水源选择原则,水质处理与卫生防护;饮用水卫生 调查、监督和管理。 (6)土壤卫生学重要意义,土壤化学特征及背景值; 土壤污染来源、方式、自净;土壤重金属、农药及生物性污 染对水体健康危害;制订土壤卫生标准原则及研究方法。 (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概念、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 常见化学地方病和生物地方病流行病特征及诊断、预防及治 疗。 (8)环境污染性疾病概念、特点,公害病及其特点; 常见环境污染性疾病。 (9)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要求;住宅平面配置和居室 卫生要求;室内小气候对健康影响及其卫生学要求;室内空 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 (10)环境质量评价概念、目的和种类,评价内容与方 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评价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目的, 内容和程序,评价方法;环境健康影响评价含义、程序、方 法。 (11)家用化学品概念、分类;家用化学品对健康影响; 家用化学品安全性评价与卫生标准;家用化学品卫生监督。 (12)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概念及其特征、分类和分级;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危害、应急准备、应急处理。 (13)自然灾害识别;自然灾害对人群健康危害以及环 境卫生应急处置。 (二)《社会医学》 1、参考书 《社会医学》(第 5 版),李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年版。 2、考查范围 (1)社会医学的概念与性质、研究对象与内容、基本 任务。 (2)医学模式的概念,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生物-心 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布鲁姆的环境健康医学模式, 拉隆达和德威尔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恩格尔的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积极 健康观。 (3)社会决定因素的概念。 (4)经济发展的内涵及衡量指标;健康的内涵及衡量 指标;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作用;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5)文化的概念、构成及特点;文化影响健康的模式 及特点。 (6)人格、认知、压力、健康相关行为等概念。 (7)社会医学的相关研究方法、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 定性研究的概念及特点、定性研究的方法、定量研究的概念 及特点、定量研究的方法、问卷的类型、问卷的一般结构、 问卷设计的原则及步骤、问卷评价指标。 (8)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分类及研究方法;卫生服 务需要及利用的测量与分析。 (9)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10)生命质量的概念与内容。 (11)社会卫生状况的涵义、社会卫生状况评价的主要 内容及程序。 (12)卫生政策的概念,主要功能及基本特点;卫生政 策制定的原则及执行;全球卫生策略的基本内容,初级卫生 保健的内涵、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 (13)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对象及全科医学;社区卫 生服务的特点及内容。 (14)社会病的特点、种类。 (15)慢性病的概念、社会危害;慢性病的三级预防、 筛查及防控管理。 (三)《卫生统计学》 1、参考书 《卫生统计学》(第 8 版),李晓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7 年版。 2、考查范围 (1)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资料类型;卫生统计中 的基本概念(随机变量、样本与总体、频率与概率、资料类 型、误差); (2)集中趋势指标(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与离散程度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 异系数)的意义用途及计算方法。 (3)资料分布类型(正态分布、二项分布、Poisson 分 布)的特点。 (4)统计表及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制作要求及原则。 (5)绝对数、相对数的概念和类型(率、构成比、比);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事项;率的标准化意义。 (6)抽样误差概念,均数的抽样误差计算;置信区间 概念、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的区别、总体均数置信区间的估计 方法和计算;标准误与标准差的区别与联系。 (7)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聚;t 检验的前提条件、 步骤及其类型;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区别与联系;假设检 验有关概念(如 I、II 类错误)及注意事项。 (8)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完全随机设计 资料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适用的资料类型、总变异 分解(包括自由度的分解)、方差分析的步骤、方差分析结 果表;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方法的选择。 (9)χ2 检验的基本用途、原理、应用条件;χ2 检验 计算公式条件(四格表资料、配对设计资料、行×列表资料); 不满足应用条件时的解决办法;使用χ2 检验的注意事项。 (10)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方法的区别和联系;秩和 检验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11)线性相关的概念,相关系数的意义及计算;简单 回归的概念,回归系数与常数项的意义;相关与回归的区别 与联系。 (12)统计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3、《卫生统计学》:名词解释,约 30 分;简答题,约 40 分;案例分析题,约 30 分。
分;案例分析题,约 30 分。
三、考试范围
(一)《环境卫生学》
1、参考书
《环境卫生学》(第 8 版),杨克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7 年版。
社,2017 年版。
2、考查范围
(1)环境卫生学概念,研究对象,任务与内容;全球 性环境问题。
性环境问题。
(2)环境基本构成及生态学基础,环境中有害因素对 机体作用特征;健康效应谱;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环境与 健康关系研究方法;健康危害度评价概念、作用、基本步骤。 (3)大气特征及卫生学意义;大气污染来源、转归及 其影响因素;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几种主要大气污染 物来源及其危害;大气卫生标准概念、基准与标准区别与联 系;制订大气卫生标准原则、依据及方法;大气污染对健康 影响调查、监测目的和意义。
机体作用特征;健康效应谱;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环境与 健康关系研究方法;健康危害度评价概念、作用、基本步骤。 (3)大气特征及卫生学意义;大气污染来源、转归及 其影响因素;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几种主要大气污染 物来源及其危害;大气卫生标准概念、基准与标准区别与联 系;制订大气卫生标准原则、依据及方法;大气污染对健康 影响调查、监测目的和意义。
健康关系研究方法;健康危害度评价概念、作用、基本步骤。 (3)大气特征及卫生学意义;大气污染来源、转归及 其影响因素;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几种主要大气污染 物来源及其危害;大气卫生标准概念、基准与标准区别与联 系;制订大气卫生标准原则、依据及方法;大气污染对健康 影响调查、监测目的和意义。
(3)大气特征及卫生学意义;大气污染来源、转归及 其影响因素;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几种主要大气污染 物来源及其危害;大气卫生标准概念、基准与标准区别与联 系;制订大气卫生标准原则、依据及方法;大气污染对健康 影响调查、监测目的和意义。
其影响因素;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几种主要大气污染 物来源及其危害;大气卫生标准概念、基准与标准区别与联 系;制订大气卫生标准原则、依据及方法;大气污染对健康 影响调查、监测目的和意义。
物来源及其危害;大气卫生标准概念、基准与标准区别与联 系;制订大气卫生标准原则、依据及方法;大气污染对健康 影响调查、监测目的和意义。
系;制订大气卫生标准原则、依据及方法;大气污染对健康 影响调查、监测目的和意义。
影响调查、监测目的和意义。
(4)水资源种类及卫生学特征;评价指标;水污染危 害;水污染自净;水体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水体卫生 防护;水体污染卫生学调查。
害;水污染自净;水体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水体卫生 防护;水体污染卫生学调查。
防护;水体污染卫生学调查。
(5)饮用水污染与疾病;饮用水化学性污染对健康影
响;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及其制定依据;集中式给水与分散 式给水;水源选择原则,水质处理与卫生防护;饮用水卫生 调查、监督和管理。 (6)土壤卫生学重要意义,土壤化学特征及背景值; 土壤污染来源、方式、自净;土壤重金属、农药及生物性污 染对水体健康危害;制订土壤卫生标准原则及研究方法。 (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概念、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 常见化学地方病和生物地方病流行病特征及诊断、预防及治 疗。 (8)环境污染性疾病概念、特点,公害病及其特点; 常见环境污染性疾病。 (9)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要求;住宅平面配置和居室 卫生要求;室内小气候对健康影响及其卫生学要求;室内空 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 (10)环境质量评价概念、目的和种类,评价内容与方 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评价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目的, 内容和程序,评价方法;环境健康影响评价含义、程序、方 法。 (11)家用化学品概念、分类;家用化学品对健康影响; 家用化学品安全性评价与卫生标准;家用化学品卫生监督。 (12)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概念及其特征、分类和分级;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危害、应急准备、应急处理。 (13)自然灾害识别;自然灾害对人群健康危害以及环 境卫生应急处置。 (二)《社会医学》 1、参考书 《社会医学》(第 5 版),李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年版。 2、考查范围 (1)社会医学的概念与性质、研究对象与内容、基本 任务。 (2)医学模式的概念,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生物-心 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布鲁姆的环境健康医学模式, 拉隆达和德威尔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恩格尔的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积极 健康观。 (3)社会决定因素的概念。 (4)经济发展的内涵及衡量指标;健康的内涵及衡量 指标;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作用;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5)文化的概念、构成及特点;文化影响健康的模式 及特点。 (6)人格、认知、压力、健康相关行为等概念。 (7)社会医学的相关研究方法、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 定性研究的概念及特点、定性研究的方法、定量研究的概念 及特点、定量研究的方法、问卷的类型、问卷的一般结构、 问卷设计的原则及步骤、问卷评价指标。 (8)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分类及研究方法;卫生服 务需要及利用的测量与分析。 (9)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10)生命质量的概念与内容。 (11)社会卫生状况的涵义、社会卫生状况评价的主要 内容及程序。 (12)卫生政策的概念,主要功能及基本特点;卫生政 策制定的原则及执行;全球卫生策略的基本内容,初级卫生 保健的内涵、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 (13)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对象及全科医学;社区卫 生服务的特点及内容。 (14)社会病的特点、种类。 (15)慢性病的概念、社会危害;慢性病的三级预防、 筛查及防控管理。 (三)《卫生统计学》 1、参考书 《卫生统计学》(第 8 版),李晓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7 年版。 2、考查范围 (1)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资料类型;卫生统计中 的基本概念(随机变量、样本与总体、频率与概率、资料类 型、误差); (2)集中趋势指标(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与离散程度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 异系数)的意义用途及计算方法。 (3)资料分布类型(正态分布、二项分布、Poisson 分 布)的特点。 (4)统计表及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制作要求及原则。 (5)绝对数、相对数的概念和类型(率、构成比、比);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事项;率的标准化意义。 (6)抽样误差概念,均数的抽样误差计算;置信区间 概念、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的区别、总体均数置信区间的估计 方法和计算;标准误与标准差的区别与联系。 (7)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聚;t 检验的前提条件、 步骤及其类型;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区别与联系;假设检 验有关概念(如 I、II 类错误)及注意事项。 (8)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完全随机设计 资料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适用的资料类型、总变异 分解(包括自由度的分解)、方差分析的步骤、方差分析结 果表;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方法的选择。 (9)χ2 检验的基本用途、原理、应用条件;χ2 检验 计算公式条件(四格表资料、配对设计资料、行×列表资料); 不满足应用条件时的解决办法;使用χ2 检验的注意事项。 (10)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方法的区别和联系;秩和 检验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11)线性相关的概念,相关系数的意义及计算;简单 回归的概念,回归系数与常数项的意义;相关与回归的区别 与联系。 (12)统计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响;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及其制定依据;集中式给水与分散 式给水;水源选择原则,水质处理与卫生防护;饮用水卫生 调查、监督和管理。
式给水;水源选择原则,水质处理与卫生防护;饮用水卫生 调查、监督和管理。
调查、监督和管理。
(6)土壤卫生学重要意义,土壤化学特征及背景值; 土壤污染来源、方式、自净;土壤重金属、农药及生物性污 染对水体健康危害;制订土壤卫生标准原则及研究方法。 (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概念、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 常见化学地方病和生物地方病流行病特征及诊断、预防及治 疗。
土壤污染来源、方式、自净;土壤重金属、农药及生物性污 染对水体健康危害;制订土壤卫生标准原则及研究方法。 (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概念、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 常见化学地方病和生物地方病流行病特征及诊断、预防及治 疗。
染对水体健康危害;制订土壤卫生标准原则及研究方法。 (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概念、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 常见化学地方病和生物地方病流行病特征及诊断、预防及治 疗。
(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概念、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 常见化学地方病和生物地方病流行病特征及诊断、预防及治 疗。
常见化学地方病和生物地方病流行病特征及诊断、预防及治 疗。
疗。
(8)环境污染性疾病概念、特点,公害病及其特点; 常见环境污染性疾病。
常见环境污染性疾病。
(9)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要求;住宅平面配置和居室 卫生要求;室内小气候对健康影响及其卫生学要求;室内空 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
卫生要求;室内小气候对健康影响及其卫生学要求;室内空 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
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
(10)环境质量评价概念、目的和种类,评价内容与方 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评价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目的, 内容和程序,评价方法;环境健康影响评价含义、程序、方 法。
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评价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目的, 内容和程序,评价方法;环境健康影响评价含义、程序、方 法。
内容和程序,评价方法;环境健康影响评价含义、程序、方 法。
法。
(11)家用化学品概念、分类;家用化学品对健康影响; 家用化学品安全性评价与卫生标准;家用化学品卫生监督。 (12)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概念及其特征、分类和分级;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危害、应急准备、应急处理。
家用化学品安全性评价与卫生标准;家用化学品卫生监督。 (12)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概念及其特征、分类和分级;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危害、应急准备、应急处理。
(12)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概念及其特征、分类和分级;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危害、应急准备、应急处理。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危害、应急准备、应急处理。
(13)自然灾害识别;自然灾害对人群健康危害以及环 境卫生应急处置。 (二)《社会医学》 1、参考书 《社会医学》(第 5 版),李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年版。 2、考查范围 (1)社会医学的概念与性质、研究对象与内容、基本 任务。 (2)医学模式的概念,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生物-心 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布鲁姆的环境健康医学模式, 拉隆达和德威尔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恩格尔的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积极 健康观。 (3)社会决定因素的概念。 (4)经济发展的内涵及衡量指标;健康的内涵及衡量 指标;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作用;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5)文化的概念、构成及特点;文化影响健康的模式 及特点。 (6)人格、认知、压力、健康相关行为等概念。 (7)社会医学的相关研究方法、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 定性研究的概念及特点、定性研究的方法、定量研究的概念 及特点、定量研究的方法、问卷的类型、问卷的一般结构、 问卷设计的原则及步骤、问卷评价指标。 (8)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分类及研究方法;卫生服 务需要及利用的测量与分析。 (9)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10)生命质量的概念与内容。 (11)社会卫生状况的涵义、社会卫生状况评价的主要 内容及程序。 (12)卫生政策的概念,主要功能及基本特点;卫生政 策制定的原则及执行;全球卫生策略的基本内容,初级卫生 保健的内涵、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 (13)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对象及全科医学;社区卫 生服务的特点及内容。 (14)社会病的特点、种类。 (15)慢性病的概念、社会危害;慢性病的三级预防、 筛查及防控管理。 (三)《卫生统计学》 1、参考书 《卫生统计学》(第 8 版),李晓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7 年版。 2、考查范围 (1)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资料类型;卫生统计中 的基本概念(随机变量、样本与总体、频率与概率、资料类 型、误差); (2)集中趋势指标(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与离散程度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 异系数)的意义用途及计算方法。 (3)资料分布类型(正态分布、二项分布、Poisson 分 布)的特点。 (4)统计表及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制作要求及原则。 (5)绝对数、相对数的概念和类型(率、构成比、比);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事项;率的标准化意义。 (6)抽样误差概念,均数的抽样误差计算;置信区间 概念、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的区别、总体均数置信区间的估计 方法和计算;标准误与标准差的区别与联系。 (7)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聚;t 检验的前提条件、 步骤及其类型;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区别与联系;假设检 验有关概念(如 I、II 类错误)及注意事项。 (8)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完全随机设计 资料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适用的资料类型、总变异 分解(包括自由度的分解)、方差分析的步骤、方差分析结 果表;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方法的选择。 (9)χ2 检验的基本用途、原理、应用条件;χ2 检验 计算公式条件(四格表资料、配对设计资料、行×列表资料); 不满足应用条件时的解决办法;使用χ2 检验的注意事项。 (10)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方法的区别和联系;秩和 检验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11)线性相关的概念,相关系数的意义及计算;简单 回归的概念,回归系数与常数项的意义;相关与回归的区别 与联系。 (12)统计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13)自然灾害识别;自然灾害对人群健康危害以及环 境卫生应急处置。
境卫生应急处置。
(二)《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第 5 版),李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年版。
(1)社会医学的概念与性质、研究对象与内容、基本
任务。
(2)医学模式的概念,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生物-心 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布鲁姆的环境健康医学模式, 拉隆达和德威尔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恩格尔的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积极 健康观。
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布鲁姆的环境健康医学模式, 拉隆达和德威尔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恩格尔的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积极 健康观。
拉隆达和德威尔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恩格尔的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积极 健康观。
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积极 健康观。
健康观。
(3)社会决定因素的概念。
(4)经济发展的内涵及衡量指标;健康的内涵及衡量 指标;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作用;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5)文化的概念、构成及特点;文化影响健康的模式 及特点。
指标;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作用;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5)文化的概念、构成及特点;文化影响健康的模式 及特点。
(5)文化的概念、构成及特点;文化影响健康的模式 及特点。
及特点。
(6)人格、认知、压力、健康相关行为等概念。 (7)社会医学的相关研究方法、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
(7)社会医学的相关研究方法、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
定性研究的概念及特点、定性研究的方法、定量研究的概念 及特点、定量研究的方法、问卷的类型、问卷的一般结构、 问卷设计的原则及步骤、问卷评价指标。 (8)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分类及研究方法;卫生服 务需要及利用的测量与分析。 (9)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10)生命质量的概念与内容。 (11)社会卫生状况的涵义、社会卫生状况评价的主要 内容及程序。 (12)卫生政策的概念,主要功能及基本特点;卫生政 策制定的原则及执行;全球卫生策略的基本内容,初级卫生 保健的内涵、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 (13)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对象及全科医学;社区卫 生服务的特点及内容。 (14)社会病的特点、种类。 (15)慢性病的概念、社会危害;慢性病的三级预防、 筛查及防控管理。 (三)《卫生统计学》 1、参考书 《卫生统计学》(第 8 版),李晓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7 年版。 2、考查范围 (1)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资料类型;卫生统计中 的基本概念(随机变量、样本与总体、频率与概率、资料类 型、误差); (2)集中趋势指标(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与离散程度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 异系数)的意义用途及计算方法。 (3)资料分布类型(正态分布、二项分布、Poisson 分 布)的特点。 (4)统计表及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制作要求及原则。 (5)绝对数、相对数的概念和类型(率、构成比、比);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事项;率的标准化意义。 (6)抽样误差概念,均数的抽样误差计算;置信区间 概念、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的区别、总体均数置信区间的估计 方法和计算;标准误与标准差的区别与联系。 (7)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聚;t 检验的前提条件、 步骤及其类型;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区别与联系;假设检 验有关概念(如 I、II 类错误)及注意事项。 (8)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完全随机设计 资料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适用的资料类型、总变异 分解(包括自由度的分解)、方差分析的步骤、方差分析结 果表;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方法的选择。 (9)χ2 检验的基本用途、原理、应用条件;χ2 检验 计算公式条件(四格表资料、配对设计资料、行×列表资料); 不满足应用条件时的解决办法;使用χ2 检验的注意事项。 (10)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方法的区别和联系;秩和 检验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11)线性相关的概念,相关系数的意义及计算;简单 回归的概念,回归系数与常数项的意义;相关与回归的区别 与联系。 (12)统计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定性研究的概念及特点、定性研究的方法、定量研究的概念 及特点、定量研究的方法、问卷的类型、问卷的一般结构、 问卷设计的原则及步骤、问卷评价指标。 (8)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分类及研究方法;卫生服 务需要及利用的测量与分析。
及特点、定量研究的方法、问卷的类型、问卷的一般结构、 问卷设计的原则及步骤、问卷评价指标。 (8)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分类及研究方法;卫生服 务需要及利用的测量与分析。
问卷设计的原则及步骤、问卷评价指标。 (8)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分类及研究方法;卫生服 务需要及利用的测量与分析。
(8)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分类及研究方法;卫生服 务需要及利用的测量与分析。
务需要及利用的测量与分析。
(9)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10)生命质量的概念与内容。
(10)生命质量的概念与内容。
(11)社会卫生状况的涵义、社会卫生状况评价的主要 内容及程序。
内容及程序。
(12)卫生政策的概念,主要功能及基本特点;卫生政 策制定的原则及执行;全球卫生策略的基本内容,初级卫生 保健的内涵、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
策制定的原则及执行;全球卫生策略的基本内容,初级卫生 保健的内涵、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
保健的内涵、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
(13)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对象及全科医学;社区卫 生服务的特点及内容。
生服务的特点及内容。
(14)社会病的特点、种类。
(15)慢性病的概念、社会危害;慢性病的三级预防、 筛查及防控管理。
筛查及防控管理。
(三)《卫生统计学》 1、参考书
《卫生统计学》(第 8 版),李晓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7 年版。
2、考查范围 (1)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资料类型;卫生统计中 的基本概念(随机变量、样本与总体、频率与概率、资料类 型、误差); (2)集中趋势指标(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与离散程度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 异系数)的意义用途及计算方法。 (3)资料分布类型(正态分布、二项分布、Poisson 分 布)的特点。 (4)统计表及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制作要求及原则。 (5)绝对数、相对数的概念和类型(率、构成比、比);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事项;率的标准化意义。 (6)抽样误差概念,均数的抽样误差计算;置信区间 概念、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的区别、总体均数置信区间的估计 方法和计算;标准误与标准差的区别与联系。 (7)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聚;t 检验的前提条件、 步骤及其类型;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区别与联系;假设检 验有关概念(如 I、II 类错误)及注意事项。 (8)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完全随机设计 资料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适用的资料类型、总变异 分解(包括自由度的分解)、方差分析的步骤、方差分析结 果表;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方法的选择。 (9)χ2 检验的基本用途、原理、应用条件;χ2 检验 计算公式条件(四格表资料、配对设计资料、行×列表资料); 不满足应用条件时的解决办法;使用χ2 检验的注意事项。 (10)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方法的区别和联系;秩和 检验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11)线性相关的概念,相关系数的意义及计算;简单 回归的概念,回归系数与常数项的意义;相关与回归的区别 与联系。 (12)统计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1)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资料类型;卫生统计中 的基本概念(随机变量、样本与总体、频率与概率、资料类 型、误差);
的基本概念(随机变量、样本与总体、频率与概率、资料类 型、误差);
型、误差);
(2)集中趋势指标(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与离散程度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 异系数)的意义用途及计算方法。
与离散程度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 异系数)的意义用途及计算方法。
异系数)的意义用途及计算方法。
(3)资料分布类型(正态分布、二项分布、Poisson 分 布)的特点。
布)的特点。
(4)统计表及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制作要求及原则。 (5)绝对数、相对数的概念和类型(率、构成比、比);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事项;率的标准化意义。 (6)抽样误差概念,均数的抽样误差计算;置信区间 概念、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的区别、总体均数置信区间的估计 方法和计算;标准误与标准差的区别与联系。 (7)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聚;t 检验的前提条件、 步骤及其类型;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区别与联系;假设检 验有关概念(如 I、II 类错误)及注意事项。 (8)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完全随机设计 资料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适用的资料类型、总变异 分解(包括自由度的分解)、方差分析的步骤、方差分析结 果表;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方法的选择。
(5)绝对数、相对数的概念和类型(率、构成比、比);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事项;率的标准化意义。 (6)抽样误差概念,均数的抽样误差计算;置信区间 概念、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的区别、总体均数置信区间的估计 方法和计算;标准误与标准差的区别与联系。 (7)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聚;t 检验的前提条件、 步骤及其类型;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区别与联系;假设检 验有关概念(如 I、II 类错误)及注意事项。 (8)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完全随机设计 资料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适用的资料类型、总变异 分解(包括自由度的分解)、方差分析的步骤、方差分析结 果表;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方法的选择。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事项;率的标准化意义。 (6)抽样误差概念,均数的抽样误差计算;置信区间 概念、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的区别、总体均数置信区间的估计 方法和计算;标准误与标准差的区别与联系。 (7)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聚;t 检验的前提条件、 步骤及其类型;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区别与联系;假设检 验有关概念(如 I、II 类错误)及注意事项。 (8)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完全随机设计 资料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适用的资料类型、总变异 分解(包括自由度的分解)、方差分析的步骤、方差分析结 果表;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方法的选择。
(6)抽样误差概念,均数的抽样误差计算;置信区间 概念、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的区别、总体均数置信区间的估计 方法和计算;标准误与标准差的区别与联系。 (7)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聚;t 检验的前提条件、 步骤及其类型;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区别与联系;假设检 验有关概念(如 I、II 类错误)及注意事项。 (8)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完全随机设计 资料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适用的资料类型、总变异 分解(包括自由度的分解)、方差分析的步骤、方差分析结 果表;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方法的选择。
概念、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的区别、总体均数置信区间的估计 方法和计算;标准误与标准差的区别与联系。 (7)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聚;t 检验的前提条件、 步骤及其类型;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区别与联系;假设检 验有关概念(如 I、II 类错误)及注意事项。 (8)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完全随机设计 资料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适用的资料类型、总变异 分解(包括自由度的分解)、方差分析的步骤、方差分析结 果表;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方法的选择。
方法和计算;标准误与标准差的区别与联系。 (7)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聚;t 检验的前提条件、 步骤及其类型;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区别与联系;假设检 验有关概念(如 I、II 类错误)及注意事项。 (8)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完全随机设计 资料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适用的资料类型、总变异 分解(包括自由度的分解)、方差分析的步骤、方差分析结 果表;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方法的选择。
(7)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聚;t 检验的前提条件、 步骤及其类型;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区别与联系;假设检 验有关概念(如 I、II 类错误)及注意事项。 (8)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完全随机设计 资料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适用的资料类型、总变异 分解(包括自由度的分解)、方差分析的步骤、方差分析结 果表;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方法的选择。
步骤及其类型;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区别与联系;假设检 验有关概念(如 I、II 类错误)及注意事项。 (8)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完全随机设计 资料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适用的资料类型、总变异 分解(包括自由度的分解)、方差分析的步骤、方差分析结 果表;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方法的选择。
验有关概念(如 I、II 类错误)及注意事项。 (8)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完全随机设计 资料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适用的资料类型、总变异 分解(包括自由度的分解)、方差分析的步骤、方差分析结 果表;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方法的选择。
(8)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完全随机设计 资料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适用的资料类型、总变异 分解(包括自由度的分解)、方差分析的步骤、方差分析结 果表;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方法的选择。
资料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适用的资料类型、总变异 分解(包括自由度的分解)、方差分析的步骤、方差分析结 果表;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方法的选择。
分解(包括自由度的分解)、方差分析的步骤、方差分析结 果表;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方法的选择。
果表;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方法的选择。
(9)χ2 检验的基本用途、原理、应用条件;χ2 检验 计算公式条件(四格表资料、配对设计资料、行×列表资料); 不满足应用条件时的解决办法;使用χ2 检验的注意事项。 (10)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方法的区别和联系;秩和 检验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11)线性相关的概念,相关系数的意义及计算;简单 回归的概念,回归系数与常数项的意义;相关与回归的区别 与联系。 (12)统计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9)χ2 检验的基本用途、原理、应用条件;χ2 检验 计算公式条件(四格表资料、配对设计资料、行×列表资料); 不满足应用条件时的解决办法;使用χ2 检验的注意事项。 (10)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方法的区别和联系;秩和 检验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计算公式条件(四格表资料、配对设计资料、行×列表资料); 不满足应用条件时的解决办法;使用χ2 检验的注意事项。 (10)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方法的区别和联系;秩和 检验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不满足应用条件时的解决办法;使用χ2 检验的注意事项。 (10)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方法的区别和联系;秩和 检验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10)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方法的区别和联系;秩和 检验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检验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11)线性相关的概念,相关系数的意义及计算;简单 回归的概念,回归系数与常数项的意义;相关与回归的区别 与联系。
回归的概念,回归系数与常数项的意义;相关与回归的区别 与联系。
与联系。
(12)统计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