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辽宁大学《国际关系综合》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研大纲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21年辽宁大学《国际关系综合》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研大纲

考研试卷库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西南政法大学2012考博报名/考试地点变更
普通文章 武汉科技大学2012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
普通文章 考博顺利通过考试须知
普通文章 【考博】博士生入学考试十大必杀技-考博
普通文章 考博成功的因素-考博信息网
普通文章 考博专业课复习应当如何进行-考博信息网
普通文章 考博选择专业与学校的原则和策略-考博信
普通文章 考博要做的准备工作有哪些-考博信息网
普通文章 重庆大学2012年“申请-考核制”考博招生
普通文章 【考博】博士生导师的选择和首次联系-考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系2012
普通文章 华南师大光学、光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
普通文章 关于报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12年硕
普通文章 广西中医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公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桂林医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艺术学院2012拟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
2021年辽宁大学《国际关系综合》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研大纲

辽宁大学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17                   

科目名称:国际关系综合

满分:150分

一、考察目标

本科目是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外交学四个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共用考试科目。通过对本科目的考试,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已基本具备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外交学专业四年制本科毕业生所掌握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是否已经具备继续从事相关专业硕士阶段学习的基本条件。

二、考试大纲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

导论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二、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方法

三、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四、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

第一章 古代希腊政治思想

第一节 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

第二节 城邦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三节 智者和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第五节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第二章 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

第一节 希腊化和罗马帝国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 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波利比阿和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 罗马法学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第五节 罗马基督教政治思想

第三章 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第一节 5-10世纪西欧的政治状况和政治观念

第二节 教权和王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

第四节 城市的兴起和反对教会统治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 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第一节 16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路德和加尔文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 布丹的政治思想

第五节 法国反暴君派的政治思想

第五章 17世纪欧洲大陆政治思想

第一节 17世纪欧洲大陆的社会和思想状况

第二节 格劳秀斯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 普芬道夫的政治思想

第六章 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和政治思想概况

第二节 霍布斯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弥尔顿和哈灵顿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 洛克的政治思想

第七章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第一节 18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

第二节 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卢梭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八章 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

第一节  18世纪的美国社会和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 潘恩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杰斐逊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 汉弥尔顿的政治思想

第九章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政治思想

第一节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特点

第二节 康德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洪堡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 黑格尔的政治思想

第十章 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第一节19世纪法国社会和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  孔斯坦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社会主义各派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 孔德的政治思想

第五节 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

第十一章19世纪英国政治思想

第一节 19世纪英国社会和政治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 柏克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边沁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 密尔的政治思想

第五节 斯宾塞的政治思想

(二)国际关系史

导言

第一编威斯特伐利亚:现代国际关系的缘起

第一章现代世界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1500年前后的世界

第二节走出中世纪——西欧的兴起

第三节现代国际关系的孕育

第二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产生

第二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多极“均势”格局 

第三节17—18世纪的欧洲与世界 

第二编从维也纳到凡尔赛一华盛顿:“均势”格局的兴衰

第三章维也纳体系

第一节维也纳体系的产生

第二节维也纳体系的多极“均势”格局 

第三节维也纳体系的衰落 

第四节“欧洲体系”的全球扩张

第四章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

第一节大陆联盟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大陆联盟体系的调整与解体

第三节欧洲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

第五章从多极均势到两极对抗

第一节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战前危机

第二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六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第一节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二十年危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动荡

第三节两极对抗格局的形成 

第三编雅尔塔:美苏主导下的两极世界

第七章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二战的全面爆发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第二节全球战略主导权的转移 

第三节美苏与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第八章冷战:两极对抗下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冷战的起源与东西方阵营的激烈对抗

第二节美苏关系的缓和、冲突与僵持和东西方阵营的分化

第三节新中国外交

第四节冷战中的第三世界

第九章缓和:由两极到多元化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与中、美、苏战略大三角

第二节苏联的战略扩张与美苏争夺的新态势 

第三节多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 

第四编全球化时代:转型中的国际关系

第十章冷战的终结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

第一节雅尔塔体系的崩溃与冷战的终结 

第二节全球化时代的来临

第十一章美国霸权与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冷战后美国霸权的增长

第二节“多强”力量变迁与对外关系 

第三节冷战后的第三世界

结语

(三)当代中国外交

绪论

一、当代中国外交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二、当代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

三、当代中国外交的根本立场

四、当代中国外交的主要目标

五、当代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六、学习当代中国外交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确立独立自主新型外交

第一节独立自主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

第二节建立和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

第三节应对西方国家对华包围和孤立

第二章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一节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二节妥善处理同亚洲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

第三节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努力

第四节促成万隆会议 发展同民族主义国家关系

第三章同时应对美苏战略压力与争取“中间地带”的战略观点

第一节中苏关系恶化

第二节中印边境武装冲突

第三节援越抗美的战略方针

第四节争取“两个中间地带”的努力

第五节扭转极左思潮对中国外交的冲击

第四章 “一条线”战略与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

第一节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与中美关系解冻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

第三节与西方国家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第四节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第五章不结盟、全方位和平外交的确立

第一节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

第二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第三节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调整

第四节全方位和平外交政策的实施

第五节 “一国两制”构想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第六节参与多边外交 维护世界和平

第六章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

第一节冷战后中国外交面临的新形势

第二节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的确立

第三节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的实施与成效

第七章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出新安全观

第一节新安全观与推动建立伙伴关系

第二节稳定中美关系大局

第三节化解矛盾 稳定周边

第四节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 开展多边外交

第五节维护国家统一 反对外来干涉

第八章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一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第二节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及其战略取向

第三节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第九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一节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

第二节维护国际安全 建设持久和平

第三节应对金融危机 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节合作处理全球性问题 推进全球治理

第十章新时代中国外交总体布局

第一节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促进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

第三节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第四节积极参与和引导多边外交历程

第五节中国外交领域的拓展与深化

结束语: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中国外交的主题

(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家关系

(四)、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五)、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