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原著》硕士研究生考研大纲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22年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原著》硕士研究生考研大纲

考研试卷库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西南政法大学2012考博报名/考试地点变更
普通文章 武汉科技大学2012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
普通文章 考博顺利通过考试须知
普通文章 【考博】博士生入学考试十大必杀技-考博
普通文章 考博成功的因素-考博信息网
普通文章 考博专业课复习应当如何进行-考博信息网
普通文章 考博选择专业与学校的原则和策略-考博信
普通文章 考博要做的准备工作有哪些-考博信息网
普通文章 重庆大学2012年“申请-考核制”考博招生
普通文章 【考博】博士生导师的选择和首次联系-考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系2012
普通文章 华南师大光学、光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
普通文章 关于报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12年硕
普通文章 广西中医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公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桂林医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艺术学院2012拟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
2022年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原著》硕士研究生考研大纲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原著”考试大纲

本大纲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原理两部分。考试形式为笔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考试大纲

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科马克思主义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是大学哲学系本科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属专业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课程选读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代表性的著作、手稿等文献,主要包括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一编“哲学”(节选)、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要求学生了解各个文献的历史背景、中心思想、主要观点、叙述风格、说理过程、内在逻辑,学习和掌握有关重要知识、重要概念、重要判断、优良学风、思想方法、辩论技巧、方法论意义,帮助形成较强的哲学知识基础、思辨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所选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相关历史背景、思想渊源、文献构成、论题焦点、思想内容、主要观点、内在逻辑,学会阅读文献、辨别文献、利用文献的习惯和能力,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为一个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卷面满分为150分,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

(一)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1.社会历史背景

 

2.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

 

3.主要思想内容

 

(1)批判从“天国”转向“人世”(第1-7段)

(2)批判由德国现存制度转向国家哲学和法哲学(第8-23段,)

(3)如何批判德国的法哲学和国家哲学(第24-26段,)

(4)哲学与人的解放(第27-49段)

4.要点解析

 

1、马克思关于“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内涵及意义

2、哲学与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

(二)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 “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

1.社会历史背景

 

(1)社会历史前提

(2)思想理论前提

2.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

 

3.主要思想内容

 

(1)内容概述与写作意图

 

(2)“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详解(对古典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异化观;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关系)

 

4.要点解析

 

(1)马克思的异化观及其历史合理性

(2)私有财产的历史根据及其扬弃

(三)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社会历史背景

 

2.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

 

3.主要思想内容

 

(1)彻底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第1~10条)

 

(2)确立科学的实践观(第1~11条)

 

(3)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第11条)

 

4.要点解析

 

(1)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与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的差异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根本任务

(3)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意义

(四)马克思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1.社会历史背景

 

2.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

 

3.主要思想内容

 

(1) [Ⅰ](第1片段,前一部分:介绍了青年黑格尔派研究方法的错误,说明了本书写作的背景、目的和必要性;后一部分:黑格尔哲学两派对德国的批判的局限性及其根源;(2)第2片段:人类历史的前提;(3)第3片段:分工和所有制;(4)第4片段:考察意识和存在关系的方法。)

 

(2)[Ⅱ](第1片段:关于“人”的“解放”;实践;人的社会活动的四个方面或四个要素;意识、语言和分工;异化及其扬弃。第2片段:社会历史观——市民社会。第3片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本质及其革命意义;世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本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源。)

 

4.要点解析

 

(1)生产力与交往形式

(2)人们的社会存在与他们的意识

(3)世界历史理论和共产主义

(五)马克思 《共产党宣言》

 

1.历史背景

 

2.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3.主要思想内容

 

4.序言的主要内容

(1)指明了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即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2)阐明了《宣言》的任务

(3)阐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

(4)根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情况、新经验,对《宣言》思想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5)提出了《宣言》不叫“社会主义宣言”而称为“共产主义宣言”的理由

5.正文部分的主要内容

 

(1)资产者和无产者:用阶级斗争学说分析阶级社会的发展问题、提出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对历史的基本看法;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资产阶级的形成、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局限性,资产阶级的形成、发展;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所起的革命作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限性;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斗争历程和历史使命,无产阶级是同资产阶级一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过程;无产阶级的特点和历史使命

(2)无产者和共产党人: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奋斗目标,共产党的性质、共产党的特点、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驳斥资产阶级对消灭私有制的污蔑、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对待私有制的态度;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任务的步骤、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

(3)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反动的社会主义,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4)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思想;论证了共产党人同资产阶级民主政党的又联合又斗争的统一战线策略;提出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

6.要点解析

 

(1)《宣言》中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然性的思想

(2)《宣言》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宣言》中的社会主义本质思想

(4)、《宣言》中的策略思想

按实际保留的章节调整相关内容

 

(六)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一编 哲学》(节选)

 

1.社会历史背景

 

2.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3.主要思想内容

 

(1)“第九章 道德和法。永恒真理”:杜林在真理、道德问题上的观点,杜林在思维和语言关系上的观点;杜林的真理论和道德论;批判杜林的真理论,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批判杜林的个人思维至上性,论述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关系、批判杜林的永恒真理,阐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批判杜林的真理和谬误的对立,阐述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批判杜林的道德论,阐述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批判杜林的道德永恒性;批判杜林的超阶级的道德观

(2)“第十章 道德和法。平等”:批判杜林的平等观,批判杜林建构平等理论的方法、批判杜林的“平等公理”、批判杜林所谓不平等起源于暴力的谬论、揭露杜林平等观的自相矛盾;论述平等观念的历史发展,平等的阶级内容和意义、平等的历史发展;无产阶级平等观的根本要求

(3)“第十一章  道德和法。自由和必然”:揭露杜林在法学上的狂妄和无知,杜林的自吹和基本主要观点、揭露杜林在法学方面的超阶级性、揭露杜林在法学上的无知;批判杜林关于自由和必然关系的谬论,论述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杜林的互相矛盾的自由定义、道德和法与自由和必然的关系、论述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批判杜林的历史虚无主义和庸俗人生哲学,批判杜林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杜林的庸俗人生哲学

(4)“第十二章  辩证法。量和质”:批判杜林否定矛盾的观点,论述矛盾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杜林否定矛盾的主要观点、对杜林否定矛盾观点的批判、“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的论断、论证矛盾存在的客观普遍性;批判杜林攻击《资本论》中个别和一般的辩证法思想,杜林对马克思《资本论》的攻击、反驳杜林对《资本论》的攻击;三、批判杜林对质量互变规律的攻击,论述质量互变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杜林的错误观点、澄清杜林对《资本论》的歪曲、论证质量互变规律的客观普遍性

(5)“第十三章 辩证法。否定的否定”:批判杜林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攻击,指出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杜林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攻击、批判“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所有制”、驳斥杜林把辩证法当作单纯的证明工具、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论证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否定之否定过程的普遍性、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外力作用下的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在肯定和否定的绝对对立中思维、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否认否定形式的多样性。

要点解析

1.恩格斯是怎样评价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

2.恩格斯对自由和必然的关系做了哪些方面的阐述?

3.恩格斯是怎样批判杜林否认矛盾的观点的?

思考题

 

1.杜林的“原则在先”与我们党提倡的“坚持原则”有何不同?

(七)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导读与要点解析

 

1.社会历史背景

 

2.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

 

3.主要思想内容

 

(1)黑格尔哲学评述:黑格尔哲学的两重性;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黑格尔哲学学派的解体和费尔巴哈哲学的产生

(2)关于费尔巴哈主义的基本内核的阐述:哲学的基本问题;旧唯物主义的缺陷;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及其原因。                  

(3)对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费尔巴哈唯心主义道德的哲学;费尔巴哈停留在唯心史观的原因。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的必然性及由此引起的哲学变革: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确立及其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

4.要点解析

 

(1)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

(2)黑格尔哲学方法和体系的矛盾

四、掌握重点:

(一)   哲学批判与宗教批判的关系

(二)   哲学与人的解放

(三)   异化劳动理论

(四)   哲学与实践

(五)   现实的人

(六)   意识形态的社会历史性

(七)   资本主义在历史上地位

(八)   反动的社会主义

(九)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十)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十一)              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宗教观

五、主要参考资料:

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16),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39-53),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54-61),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62-135),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48-307),人民出版社1995

6.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一编“哲学”(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343-677),人民出版社1995

7.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11-258),人民出版社1995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大纲

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大学哲学系本科学生的最基本课程之一,也是大多文科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唯物史观等几大部分。要求考生熟悉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原理、有较强的哲学思辨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要求考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写作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本质和功能;

2.  哲学和世界观、方法论;

3.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二)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2.  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时空观;

3.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4.  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5.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6.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证明;

7.  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错误。

(三)   意识的起源、本质与作用

1.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2.  意识的结构和作用;

3.  意识的能动性;

4.  意识的社会性;

5.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四)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1.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2.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3.唯物辩证法是普遍规律和范畴的科学体系;

4、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五)   对立统一规律

1.  矛盾及其属性;

2.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

3.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关系;

4.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5.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6.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7.  内因和外因;

8.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六)   量变质变规律

1.  质、量、度;

2.  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3.  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4.  局部性部分质变和阶段性部分质变;

5.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七)   否定之否定规律

1.  肯定和否定;

2.  扬弃;

3.  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4.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5.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6.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7.  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八)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  原因和结果;

2.  因果联系的特点与复杂性;

3.  必然性和偶然性;

4.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5.  内容和形式;

6.  本质和现象。

(九)   认识的本质、过程、基础和结构

1.  认识和认识论;

2.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其特点与关系;

3.  认识的两次飞跃;

4.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5.  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6.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7.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

8.  真理的本质;

9.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及其辨证关系;

1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1、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十)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1.  马克思主义以前旧历史观的缺陷及其根源;

2.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4.  社会意识的结构和相对独立性;

5.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6.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的钥匙;

7.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8.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

9.  社会形态的本质及其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辨证关系;

10.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的结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哲学学说,也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的哲学方法论。

(十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行机制

1.       生产力;

2.       生产关系;

3.       生产方式;

4.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5.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6.       经济基础;

7.       上层建筑;

8.       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9.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总体运动;

10.   社会形态及其更替。

(十二)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

1、  阶级的实质;

2、  阶级斗争的本质与根源

3、  阶级斗争是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  阶级分析方法;

5、  国家的起源;

6、  国家的实质;

7、  社会革命的实质、根源与作用。

     (十三)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1、  社会进步的涵义、依据和标志;

2、  社会进步的曲折性和反复性;

3、  人的本质;

4、  人的价值;

5、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和条件。

四、掌握重点

(十二)              哲学的定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十三)              世界观的涵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十四)              哲学基本问题。

(十五)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十六)              意识的起源、本质与作用。

(十七)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基本范畴。

(十八)              认识的本质、基本过程;真理及其标准。

(十九)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十)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包含的各基本知识点。

(二十一)       真理与价值。

(二十二)       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五、主要参考书目

[1] 北京大学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2] 袁贵仁等编《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 肖前李秀林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编制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编制日期:2018年9月15日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