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委党校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经济学说史
[2002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经济学说史 试卷] 一、解释题(要求内容要全面、准确。每题 5 分,共 20 分。) l、斯密的教条 答:斯密认为,工资、利润和土地不仅成为一切收人的源泉,而且成为一切可交换价值 的三个根本源泉,三种收人决定价值。 2、“纯产品”学说 答:“纯产品”学说,实际上是重农学派的剩余价值理论,确认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过 程而在生产过程产生的。 3, 戈森定律 答:指戈森提出的两个规律,第一个是效用递减规律,第二个是边际效用相等规律。 4, 凯恩斯革命 答:指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注重和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宏观调控,是对过去资本主义 自由竞争、国家不干预经济的革命。 二、辨析题(要求先回答对错,再说明理由。每题 10 分,共 40 分。) l、从经济学说史发展的阶段性来看,以流通领域为其研究对象的重商主义构成了资产 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前史。 答:正确。到了 17 世纪,由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 展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主体,流通变为生产的一个要素。由此导致了重商主义 的瓦解和以资本主义生产为研究对象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2, 威廉•配弟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其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科学 地解决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问题。 答:错误。威廉•配弟的巨大历史功绩,在于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根源归于劳 动、从而奠定了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但他的失误则在于没有能够科学在解决生产商 品的劳动二重性问题。 3,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认为,人口是以算术级数增加,而生活资料是以几何级数增长, 因此,人口的增加赶不上生活资料的增长。
上一篇文章: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民法与民事诉讼法 下一篇文章: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国民经济管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