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全面解析:国际化特色与报考全指南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心路 >> 考研复试 >> 正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全面解析:国际化特色与报考全指南

考研试卷库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全面解析:国际化特色与报考全指南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全面解析:国际化特色与报考全指南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以鲜明的国际化特色著称,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及全球经济治理领域的核心基地。学校 1981 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 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实力雄厚 ——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稳居全国前列,社会科学总论进入 ESI 全球前 5‰,工程学跻身 ESI 全球前 1%。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已正式启动,本文结合学校官方招生简章,从招生专业、报考条件、报名流程、考试录取、学费奖助等核心维度展开详细解析,同时提供备考资源指引,助力考生高效备战。

一、招生核心信息:专业、规模与学习方式

(一)招生专业与规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拟招生人数详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需注意以下关键信息:
  1. 计划性质: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拟招生人数包含推免生,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实际下达的计划为准,推免生录取人数以 “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 确认结果为准,可能存在动态调整;
  2. 特色方向:开设多个 “多语种 +” 创新班,如 “小语种 + 会计”“多语种 + 国际传播”“小语种 + 法学” 等,此类方向对考生本科专业有特定要求(需为英语以外的外语语种专业),且单独划定复试分数线(不低于国家线)。

(二)学制与学习方式

学校硕士研究生按学位类型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者在学制与学习方式上存在差异:
学位类型 学制 学习方式 备注
学术学位 3 年 全日制 所有学术学位专业均为全日制培养,无弹性学制
专业学位 2 年或 3 年 全日制 / 非全日制 非全日制仅招收专业学位考生,涉及专业:工商管理、教育管理、公共管理、数字经济,且原则上仅招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特殊专业 - - 法律(法学)学制 2 年,法律(非法学)学制 3 年;部分 “多语种 +” 创新班学制按专业目录标注执行

二、报考条件:分类型明确要求,特殊专业有附加限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根据报考类型(全国统一考试、专业学位、推免生)制定差异化条件,考生需精准匹配自身情况,避免资格不符。

(一)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基本条件

所有考生需满足以下基础要求: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4. 学业水平要求(满足其一即可):
    •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 9 月 1 日前须取得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毕业后至录取当年 9 月 1 日前),且具备完成报考专业培养方案的能力;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学校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 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提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特殊专业学位报考条件

部分专业学位因培养目标特殊,对考生背景有额外要求,需重点关注:
专业学位类别 额外报考要求
法律(非法学)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除外)
法律(法学)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含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者)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教育(教育管理) 本科毕业满 3 年工作经验;或高职高专 / 本科结业满 5 年(需达同等学力);或硕博毕业满 2 年工作经验
“多语种 +” 创新班(如小语种 + 会计、国际传播等) 本科主修专业为英语专业以外的其他外语语种专业,需在报名时选择对应研究方向

(三)推免生报考条件

  1. 获得就读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 “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报名;
  2. 已被学校录取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全国统一考试或单独考试;
  3. 截止规定日期未被任何招生单位录取的推免生,其推免资格自动失效。

三、报名流程:网上报名 + 网上确认,关键细节需把控

报名包含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必需阶段,所有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逾期无法补办,且需对报名信息真实性负责。

(一)网上报名

  1. 时间与平台:
    • 报名时间:以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 “研招网”)公布时间为准(通常为 10 月中旬至下旬,每日 9:00-22:00);
    • 报名平台:登录研招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及学校的网报公告要求填报。
  2. 核心操作要求:
    • 每位考生仅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报名期间可修改信息或重新填报,逾期不得修改;
    • 仅能填报学校一个专业(含研究方向),调剂阶段可通过研招网调剂系统填报多个志愿;
    • 如实填写奖惩情况,尤其是国家教育考试(如高考、考研、自考)中的违纪作弊记录,弄虚作假将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
    • 学历(学籍)校验:报名期间研招网将自动校验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考生需及时查看结果;未通过校验的考生,需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获取认证报告,并在网上确认时提交报考点核验。
  3. 特殊政策与专项计划报名:
    • 初试加分政策: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且 3 年内报考的考生,可申请初试总成绩加 10 分(多项加分不累加):
      ① 参加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 项目,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
      ② 退役大学生士兵(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高校学生含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及成人高校普通本专科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
    • 少数民族照顾政策:报考地处二区(广东为一区,无二区照顾政策)或满足教育部规定的少数民族定向就业条件的考生,需在网上报名时如实填报相关信息,由报考点初审、学校复试前复审,未按规定申报者不享受政策;
    •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符合条件的退役大学生士兵需在网上报名时选择该计划,填报入伍、退役信息及入伍前入学信息,复试前需向学校提交《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复核;审核未通过者,不得参加该计划复试,仅可调剂至普通计划。

(二)网上确认

  1. 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教育部安排确定并公布,考生需密切关注报考点公告,避免错过时间;
  2. 材料提交:
    • 所有考生需配合报考点采集图像信息,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确认后不得修改);
    • 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需提供省级自考办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 “拟毕业证明”;
    •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需提交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如《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等);
  3. 责任说明:因信息填写错误、材料不全导致确认未通过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未参加网上确认或确认未通过者,无法参加考试。

四、考试与录取:流程严谨,国际化特色突出

(一)考试阶段:初试 + 复试,科目设置有差异

  1. 初试:
    • 时间:以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时间为准(通常为 12 月下旬),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考试国家不予承认;
    • 科目设置:
      考试类型 科目组成 满分分值 备注
      学术学位 / 大部分专业学位 思想政治理论(100 分)+ 外国语(100 分)+ 业务课一(150 分)+ 业务课二(150 分) 500 分 外国语科目含英语、日语、法语等多语种,具体以专业目录标注为准
      管理类专业学位(会计、工商管理等) 管理类综合能力(200 分)+ 外国语(100 分) 300 分 思想政治理论由学校自命题,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 考试地点:由考生网上报名时选定的报考点安排考场,考生需在考前 10 天左右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A4 白纸打印,正反面不得涂改),凭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
  2. 复试:
    • 时间与形式:复试时间另行通知,主要采用 “面试 + 笔试” 结合形式,部分专业(如翻译、音乐、设计)需加试专业技能测试;
    • 考核重点:
      • 外语能力测试:包含听力、口语对话(如学术话题讨论、专业文献翻译),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 专业能力考核:考查考生对报考领域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科研潜力,“多语种 +” 创新班考生需额外考核第二外语应用能力;
      • 思想政治素质: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需在复试中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 同等学力加试: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复试中需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二)录取规则

  1. 录取依据:学校根据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结合考生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综合评定,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2. 就业方式:
    • 定向就业考生:需在被录取前与学校、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在校期间不转档案、户口,毕业后按合同就业;
    • 非定向就业考生:需在入学前将人事档案调入学校,毕业后自主择业;
    • 注意:就业方式一经录取不得变更,考生因报考与所在单位产生的纠纷由本人处理,若导致无法复试或录取,学校不承担责任;
  3. 保留入学资格:被录取的新生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需经学校同意),具体管理办法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4. 资格复核: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届时可毕业本科生,需在录取当年 9 月 1 日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或学历认证报告,未取得者录取资格自动失效。

五、学费、奖助与住宿:成本透明,保障充足

(一)学费标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研究生学费按学位类型、学习方式及专业方向分类制定,具体如下:
  1. 学术学位:
    • 非定向生:8000 元 / 生・学年;
    • 定向生:12000 元 / 生・学年。
  2. 专业学位(全日制):
    • 翻译、工商管理、金融、会计(普通方向):35000 元 / 生・学年;
    • 法律(涉外法治、国际仲裁等方向)、国际商务、新闻与传播、应用心理、税务、审计、保险、国际事务:22000-22500 元 / 生・学年;
    • 法律(普通方向)、学科教学(语文):18000 元 / 生・学年;
    • 社会工作(普通方向):14500 元 / 生・学年,社会工作(多语种 + 方向):18500 元 / 生・学年;
    • 音乐、设计:32000 元 / 生・学年;
    •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法律欧洲法方向、新闻与传播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方向等):40000-48000 元 / 生・学年。
  3. 专业学位(非全日制):
    • 工商管理(国际 MBA 方向):76000 元 / 生・学年,工商管理(综合创新 MBA 方向):56000 元 / 生・学年;
    • 数字经济:56000 元 / 生・学年;
    • 公共管理:33000 元 / 生・学年;
    • 教育管理:25000 元 / 生・学年。

(二)奖助体系

学校建立 “国家 + 学校 + 社会” 多层级奖助体系,覆盖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定向生、非全日制生除外),主要包括:
奖助类型 资助标准 备注
国家奖学金 20000 元 / 生・年 按国家下达名额评选,奖励学业优异、科研成果突出的研究生
学业奖学金 特等奖不低于 10000 元 / 生・年,一等奖不低于 5000 元 / 生・年,二等奖不低于 3000 元 / 生・年 覆盖比例及金额每年动态调整,按学年评选
国家助学金 不低于 6000 元 / 生・年 按月发放,覆盖所有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
“三助一辅” 津贴 最高 9480 元 / 生・年(管理助理岗位,948 元 / 月,按 10 个月发放) 包含助教、助研、助管、辅导员岗位,由学校或导师根据岗位需求安排
国家助学贷款 最高 25000 元 / 生・年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按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
科研与国际交流资助 研究生创新奖最高 60000 元,科研创新项目资助最高 6000 元,国际学术会议资助最高 9000 元 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及海外交流,具体申报要求以学校通知为准

(三)住宿安排

  1. 住宿费用:1300-2200 元 / 生・年,具体费用根据宿舍房源类型(4 人间、6 人间)及设施配置(独立卫浴、空调)确定;
  2. 住宿范围:仅为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安排住宿,定向生、非全日制生不提供住宿;
  3. 校区分配:住宿校区与培养校区一致,学校共 3 个校区(白云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大朗校区),各学院培养所在校区详见下文 “培养校区分布”。

(四)培养校区分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分布在 3 个校区,具体学院归属如下:
  1. 白云山校区(白云区):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商学院(MBA)、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日语语言文化学院、亚非语言文化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国际治理创新学院等;
  2. 大学城校区(广州大学城):经济贸易学院、商学院(除 MBA 外)、会计学院、金融学院、法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等;
  3. 大朗校区(白云区):部分专业实习、实践阶段使用,具体以培养单位安排为准。
注意:因学院调整、搬迁等原因,培养校区可能变更,最终以入学通知为准。

六、备考资源与重要提醒

(一)备考资料推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不举办任何考研辅导班,也不提供往年试题及参考书,考生可通过以下正规渠道获取备考资源:
  1. 官方渠道:登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院官网(https://yz.gdufs.edu.cn/),在 “招生工作 - 考试参考” 栏目查询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明确考试范围及题型;
  2. 真题资源:考博信息网(网址:http://www.kaoboinfo.com/)是优质选择,该平台收录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及全国多所高校的考研、考博真题,所有年份真题均配备高分答案详解,可帮助考生精准把握命题规律(如外国语科目题型、专业课题库方向),提升复习效率;
  3. 学科资源:关注学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发布的学术动态,了解报考领域前沿方向,为复试学术讨论积累素材。

(二)重要提醒

  1. 资格核查:考生需在报名前仔细核对报考条件,尤其是 “多语种 +” 创新班、法律、工商管理等专业的特殊要求,因资格不符导致无法考试或录取的,后果自负;
  2. 信息跟踪:定期查阅学校研究生院官网、研招网及报考点公告,及时获取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复试通知等信息,避免错过关键时间节点;
  3. 违规处理:对在考试中违纪作弊的考生,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违纪记录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
  4. 政策冲突:本简章条款若与教育部 2026 年硕士招生政策不一致,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七、联系方式

考生如需咨询招生相关问题,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
  • 研究生院招生办:
    • 电话:020-36207044,020-36773606(工作日 9:00-11:30,14:30-17:00);
    • 地址:广州市白云大道北 2 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
    • 邮编:510420;
  • 各培养单位联系方式:登录研究生院官网 “联系我们” 栏目查询,建议优先咨询报考学院招生秘书,获取专业方向的具体要求。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兼具国际化与实用性特色,考生需结合自身专业背景与职业规划选择合适方向,同时充分利用备考资源(如考博信息网的真题及答案详解)扎实复习。祝愿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考核,在广外开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深造之旅!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