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年 上海海事大学考研真题 样题(含答案详解)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心路 >> 考研复试 >> 正文 2026 年 上海海事大学考研真题 样题(含答案详解)

考研试卷库
2026 年 上海海事大学考研真题 样题(含答案详解)

2026 年上海海事大学考研真题样题(运筹学)

备考上海海事大学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通过考博信息网(http://www.kaoboinfo.com/) 获取考研、考博真题下载资源,该平台整合了多所高校运筹学专业历年真题及配套高分答案详解,为备考提供权威素材支撑。上海海事大学运筹学考研真题始终围绕线性规划、决策理论、图论、对策论、存贮论等核心模块命题,且所有年份真题均配备逻辑清晰的高分答案详解,能帮助考生精准把握命题规律、梳理答题思路。以下为 2007 年运筹学考研真题样题及深度解析,供 2026 年考生参考练习。

一、名词解释(每题 8 分,共 40 分)

1. 线性规划

  • 答案: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研究 “在资源约束下实现目标最优” 的核心分支,指在一组线性约束条件(如资源限量、生产工艺要求)下,寻求线性目标函数(如最大化利润、最小化成本)最优解的数学方法。其标准形式包含三要素:决策变量(待确定的未知量,如产品产量)、线性目标函数(目标与决策变量呈线性关系)、线性约束条件(含等式或不等式约束)。例如某工厂生产两种产品,需在原材料、设备工时约束下,确定产量使利润最大,即可通过线性规划建模求解。线性规划的求解方法主要有图解法(适用于 2 个决策变量)、单纯形法(适用于多变量),其最优解若存在,必在可行域的顶点处取得,是解决生产计划、资源分配等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 解析:答题需涵盖 “定义 - 三要素 - 求解方法 - 应用场景”,重点突出 “线性” 这一核心特征(目标与约束均为线性),避免混淆 “线性规划” 与 “非线性规划”,体现其在优化问题中的基础地位,符合运筹学核心概念的考查要求。

2. 效用曲线

  • 答案:效用曲线是决策理论中描述 “决策者对风险态度” 的曲线,以 “收益(或损失)” 为横轴,“效用值(决策者对收益的主观评价)” 为纵轴,反映不同决策者在面对风险时的偏好。根据曲线形状,决策者可分为三类:
  1. 风险厌恶型:效用曲线为上凸曲线,决策者对收益的边际效用递减,更偏好确定收益(如选择 “确定获得 100 元” 而非 “50% 概率获得 200 元”);
  2. 风险中立型:效用曲线为直线,决策者对收益的边际效用不变,仅以期望收益为决策标准(如选择期望收益更高的方案);
  3. 风险偏好型:效用曲线为下凸曲线,决策者对收益的边际效用递增,更偏好高风险高收益(如选择 “50% 概率获得 200 元” 而非 “确定获得 100 元”)。
    效用曲线可通过 “对话法”(向决策者提问确定效用值)绘制,是解决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关键工具,例如企业投资决策中,可通过效用曲线判断决策者对不同投资方案的偏好,选择符合其风险态度的最优方案。
  • 解析:需明确 “定义 - 曲线类型与风险态度 - 绘制方法 - 应用”,重点区分三类决策者的曲线特征,结合决策案例说明,避免仅描述曲线形状,体现其在风险决策中的实用价值,符合决策理论的考查重点。

3. 对偶定理

  • 答案:对偶定理是线性规划中的核心定理,指每个线性规划问题(原问题)都对应一个唯一的对偶问题,且二者的最优解存在紧密关联。对偶定理的核心结论包括:
  1. 弱对偶性:原问题的任意可行解目标函数值,不超过其对偶问题的任意可行解目标函数值(若原问题最大化,对偶问题最小化);
  2. 强对偶性:若原问题存在最优解,则对偶问题也存在最优解,且二者最优目标函数值相等;
  3. 互补松弛性: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最优解满足 “原问题某约束紧(等号成立)则对偶问题对应变量非零,原问题某变量非零则对偶问题对应约束紧”。
    例如原问题为 “最大化利润 = 3x₁+2x₂,约束 2x₁+x₂≤4,x₁+x₂≤3”,其对偶问题为 “最小化成本 = 4y₁+3y₂,约束 2y₁+y₂≥3,y₁+y₂≥2”,若原问题最优解为 x₁=1、x₂=2(利润 7),则对偶问题最优解为 y₁=1、y₂=1(成本 7),符合强对偶性。对偶定理不仅可用于验证原问题解的最优性,还能通过对偶变量(影子价格)分析资源的边际价值,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
  • 解析:答题需涵盖 “定义 - 核心结论 - 案例 - 应用”,重点解释弱对偶性、强对偶性的内涵,结合具体线性规划案例说明,避免仅罗列定理条文,体现其在线性规划求解与资源分析中的作用,符合线性规划理论的考查要求。

4. 确定型决策

  • 答案:确定型决策是决策问题的三大类型之一(另两类为风险型、不确定型),指决策者在 “未来自然状态完全确定”(如需求量、成本等参数已知且固定)的条件下,通过比较各方案的确定结果选择最优方案的决策方式。其核心特征包括:自然状态唯一、每个方案对应唯一确定的结果、决策标准为 “直接比较结果优劣”(如最大化收益、最小化成本)。例如某商店已知下月商品需求量为 100 件,现有两种进货方案(方案 1:进货 100 件,成本 500 元;方案 2:进货 120 件,成本 600 元),因需求量确定,选择成本更低的方案 1(进货 100 件),即为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的求解方法包括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图论等,适用于环境稳定、参数可精确预测的场景(如生产计划、运输路线规划),但需注意 “自然状态确定” 这一前提,若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则需转为风险型或不确定型决策。
  • 解析:需明确 “定义 - 特征 - 决策标准 - 案例 - 方法”,重点区分确定型与风险型决策的差异(自然状态是否确定),结合实际决策案例说明,避免混淆 “确定型” 与 “风险型”,符合决策理论的考查要求。

5. 连通图

  • 答案:连通图是图论中的基础概念,指无向图中 “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存在至少一条路径”(无向路径,不考虑边的方向)的图;若为有向图,任意两个顶点之间存在双向路径则称为 “强连通图”,存在单向路径则称为 “弱连通图”。其核心特征是 “顶点间无孤立节点”,例如由顶点 1-2-3-1 构成的三角形图,任意两顶点间均有路径,为连通图;若图中顶点 1-2、顶点 3-4 无任何路径连接,则为非连通图(含两个连通分支)。连通图是解决网络优化问题的前提,如最短路径问题(需图连通才能寻找两点间路径)、最小生成树问题(需图连通才能生成覆盖所有顶点的树),在运输路线规划、通信网络设计等实际问题中应用广泛,例如物流企业需确保配送网点构成连通图,才能实现所有网点的货物运输。
  • 解析:答题需涵盖 “定义 - 类型(无向 / 有向)- 特征 - 案例 - 应用”,重点区分无向连通图与有向强 / 弱连通图,结合图论问题(最短路径、最小生成树)说明应用,避免仅描述 “顶点相连”,体现其在网络优化中的基础地位,符合图论的考查要求。

二、计算题(共 100 分)

1. 课程选修问题:建立数学模型(20 分)

题目复述

某硕士需选修 2 门数学类(M)、2 门运筹学类(O)、2 门计算机类(C)课程,部分课程跨类:
  • 专属类:微积分(M)、计算机程序(C);
  • 跨类:运筹学(M/O)、计算机模拟(C/O)、预测(M/O);
  • 先修要求:计算机模拟 / 数据结构→计算机程序,管理统计→微积分,预测→管理统计。
    求最少应学几门及哪几门课程,建立数学模型。

答案与解析

(1)定义决策变量

设 

(2)目标函数(最小化选修课程数)

(3)约束条件

  1. 类别约束(每类至少 2 门)
    • 数学类(M):专属类(
    • 运筹学类(O):跨类(
    • 计算机类(C):专属类(
  2. 先修约束(选修某课程需先修课程已选)
    • 计算机模拟(
    • 管理统计(
    • 预测(
  3. 0-1 约束

(4)模型分析

通过枚举法或 0-1 规划求解,最优解为选修 
  • 数学类:
  • 先修约束:

解析

建模核心是 “定义 0-1 变量→明确目标(最少课程数)→转化约束(类别 + 先修)”,需注意跨类课程的双重计数(如运筹学同时算 M/O),先修约束通过 “选修课程≤先修课程” 的 0-1 不等式表达,体现整数规划在组合优化问题中的应用,符合运筹学建模的考查要求。

2. 线性规划对偶问题(15 分)

题目复述

写出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问题(原题未给出具体原问题,结合运筹学高频考点补充典型原问题):
原问题:

答案与解析

(1)对偶问题构建步骤

  1. 确定原问题类型:原问题为 “最大化目标 +≤约束 + 变量≥0”,对偶问题对应 “最小化目标 +≥约束 + 变量≥0”;
  2. 定义对偶变量:原问题有 2 个约束,设对偶变量 
  3. 构建对偶目标函数:对偶目标函数系数为原问题约束右侧常数,即 
  4. 构建对偶约束条件:对偶约束系数矩阵为原问题系数矩阵的转置,约束方向为≥(对应原问题最大化),右侧为原问题目标函数系数:
    • 对应 
    • 对应 

(2)对偶问题最终形式

(3)对偶问题验证(强对偶性)

原问题最优解通过单纯形法求得:

解析

对偶问题构建需遵循 “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对应规则”(目标方向、约束方向、变量非负性),核心是 “系数矩阵转置 + 常数项与目标系数互换”,需通过强对偶性验证正确性,体现对偶理论在线性规划中的应用,符合线性规划的考查要求。

3. 配料问题:建立线性规划模型(15 分)

题目复述

用 n 种原料 
  • 每单位产品中 
  • 原料 
  • 产品总量不低于 e。
    求总成本最低的配料方案,建立线性规划模型。

答案与解析

(1)定义决策变量

设 

(2)目标函数(最小化总成本)

(3)约束条件

  1. 成分约束(每单位产品含 
  2. 原料数量约束(原料用量不超过现有数量)
  3. 产品总量约束(总量不低于 e)
  4. 非负约束(用量非负)

(4)模型简化(可选)

可将 

解析

建模核心是 “明确原料与成分的数量关系”,成分约束需体现 “原料提供量≥产品需求总量 × 单位需求”,原料约束限制用量,总量约束确保满足需求,体现线性规划在资源配置问题中的应用,符合线性规划建模的考查要求。

4. 最短路径问题(20 分)

题目复述

求下图网络节点 1 到节点 7 的最短路径(原题图形信息缺失,补充典型网络如下:节点 1-2(2)、1-6(4);节点 2-3(7)、2-6(5);节点 3-4(1)、3-7(6);节点 4-7(5);节点 6-3(3)、6-5(8);节点 5-7(4);括号内为边权值)。

答案与解析

(1)采用 Dijkstra 算法求解(适用于非负权网络)

  1. 初始化:设节点 1 为起点,距离 
  2. 迭代计算(更新未访问节点距离)
    • 第一步(从 1 出发):
    • 第二步(从 2 出发):
    • 第三步(从 6 出发):
    • 第四步(从 3 出发):
    • 第五步(从 4 出发):
    • 第六步(从 5 出发):
  3. 最短路径与长度
    最短路径为 1→6→3→4→7,长度 13;或 1→6→3→7,长度 4+3+6=13,两条路径长度相同。

解析

Dijkstra 算法核心是 “每次选距离起点最近的未访问节点,更新其邻接节点距离”,适用于非负权网络,需逐步迭代并记录路径,体现图论在网络优化中的应用,符合图论的考查要求。

5. 矩阵对策:优超关系求解最优策略(20 分)

题目复述

支付矩阵(行玩家 A,列玩家 B):

答案与解析

(1)优超关系定义

  • 行优超:若行 i 的所有元素≥行 j 的对应元素,则行 j 被行 i 优超,可删除行 j;
  • 列优超:若列 k 的所有元素≤列 l 的对应元素,则列 l 被列 k 优超,可删除列 l(列玩家 B 最小化收益,偏好元素小的列)。

(2)第一步:行优超分析(删除被优超的行)

  • 比较行 3 与行 1:行 3 元素(3,3,4,2)均≥行 1 元素(0,3,-2,4)?行 1 第 4 列 4>行 3 第 4 列 2,不优超;
  • 比较行 3 与行 2:行 3 元素(3,3,4,2) vs 行 2(9,0,4,-1):行 2 第 1 列 9>3,第 4 列 - 1<2,不优超;
  • 比较行 4 与行 1:行 4 元素(1,4,3,4)均≥行 1(0,3,-2,4):是!行 1 被行 4 优超,删除行 1,支付矩阵变为:

(3)第二步:列优超分析(删除被优超的列)

列玩家 B 目标是最小化 A 的收益,找元素更小的列:
  • 比较列 2 与列 4:列 2 元素(0,3,4) vs 列 4(-1,2,4):列 4 第 1 列 - 1<0,第 2 列 2<3,列 2 被列 4 优超,删除列 2,矩阵变为:
  • 比较列 1 与列 3:列 1 元素(9,3,1) vs 列 3(-1,2,4):列 3 第 1 列 - 1<9,第 2 列 2<3,列 1 被列 3 优超,删除列 1,矩阵变为:

(4)第三步:再次行优超分析

  • 比较行 2 与行 1:行 2 元素(4,2)均≥行 1(4,-1):是!行 1 被行 2 优超,删除行 1,矩阵变为:

(5)求解 2×2 矩阵对策最优策略

设 A 的混合策略为 
  • A 的期望收益:
  • 最优时 
  • A 的期望收益 
  • 同理,B 的期望损失最小化,得 A 的最优策略 

(6)最终最优策略

  • 行玩家 A:以 1/4 概率选原行 2,3/4 概率选原行 3,不选行 1、行 4;
  • 列玩家 B:以 2/3 概率选原列 3,1/3 概率选原列 4,不选列 1、列 2;
  • 对策值 

解析

优超关系求解的核心是 “逐步删除被优超的行 / 列,简化矩阵”,2×2 矩阵对策通过 “期望收益相等” 求解混合策略,体现对策论在竞争决策中的应用,符合对策论的考查要求。

6. 存贮论:期望费用计算(20 分)

题目复述

零件订购价 26 元 / 件,订货费 150 元 / 次,年保管费 1 元 / 件,缺货费 80 元 / 件,年初存贮量 10 件,年需求量概率分布:
需求量 D(件) 40 50 60 70 80
概率 P (D) 0.2 0.3 0.3 0.1 0.1
求期望费用(假设不允许补货,一次订货)。

答案与解析

(1)存贮模型类型:单周期存贮模型(报童模型),年初订货后不补货,计算期望总费用(订货费 + 购货费 + 保管费 + 缺货费)。

(2)定义决策变量

设年初订货量为 

(3)费用构成

  1. 订货费:150 元(固定,与 Q 无关);
  2. 购货费:26Q 元(订货量 × 单价);
  3. 保管费:若 
  4. 缺货费:若 

(4)期望费用公式

其中:

(5)确定最优订货量范围(先计算临界值)

单周期模型临界值 
  • 缺货成本 
  • 临界值 
需求量累积概率:
  • 累积概率≥0.9877 对应 

(6)计算 Q=70 时的期望费用(S=80)

  1. 订货费 + 购货费:150 + 26×70 = 150 + 1820 = 1970 元;
  2. 期望保管费:
  3. 期望缺货费:
  4. 总期望费用:1970 + 24 + 0 = 1994 元。

(7)验证 Q=60(S=70)的期望费用(对比)

  • 订货费 + 购货费:150 + 26×60 = 150 + 1560 = 1710 元;
  • 期望保管费:
  • 期望缺货费:
  • 总期望费用:1710 + 15 + 80 = 1805 元?(此处修正:临界值计算错误,重新计算临界值)

(修正)临界值重新计算

单周期模型中,若考虑购货费,临界值应为 

解析

存贮论计算核心是 “确定模型类型(单周期)→计算临界值→确定最优订货量→计算期望费用”,需区分保管费与缺货费的计算逻辑,体现存贮论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符合存贮论的考查要求。

三、备考建议与真题使用指南

  1. 运筹学备考:构建 “模块 - 方法 - 应用” 三维知识体系
    从 2007 年真题可见,考查重点围绕 “线性规划(建模、对偶)”“图论(最短路径)”“对策论(矩阵对策)”“存贮论(期望费用)”“决策理论(确定型决策、效用曲线)”,备考时需:
    • 按 “模块” 梳理核心方法:如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对偶理论,图论的 Dijkstra 算法,对策论的优超关系,存贮论的单周期模型;
    • 强化 “建模能力”:针对实际问题(配料、课程选修),掌握 “定义变量 - 目标函数 - 约束条件” 的建模流程,避免仅记忆公式;
    • 提升 “计算能力”:通过真题练习线性规划求解、最短路径迭代、期望费用计算,确保步骤规范、结果准确。
  2. 答题技巧:掌握 “建模规范 - 计算步骤 - 结果验证” 的答题法
    • 名词解释:按 “定义 - 核心特征 - 方法 - 应用”,如 “线性规划” 需突出线性约束与目标;
    • 计算题(建模):按 “变量定义 - 目标函数 - 约束条件 - 说明”,确保约束逻辑清晰,变量含义明确;
    • 计算题(求解):按 “方法选择 - 步骤迭代 - 结果验证”,如 Dijkstra 算法需逐步记录节点距离,矩阵对策需验证优超关系;
    • 结果分析:对求解结果进行简要说明(如最短路径的实际意义、最优订货量的合理性),体现对问题的理解。
  3. 真题演练:结合高分答案详解优化答题规范
    通过考博信息网(http://www.kaoboinfo.com/)下载上海海事大学运筹学历年真题,按 “3 小时限时答题” 模拟考试,完成后对照高分答案详解:
    • 检查 “建模逻辑”:如约束条件是否完整,变量定义是否准确;
    • 优化 “计算步骤”:如 Dijkstra 算法是否遗漏节点,期望费用是否正确计算概率加权;
    • 提升 “结果呈现”:如矩阵对策需明确最优策略的概率,最短路径需写出具体路径。
如需获取更多上海海事大学运筹学考研真题及高分答案详解,可访问考博信息网(http://www.kaoboinfo.com/)下载,该平台资源覆盖多年份、多专业,能为 2026 年考研备考提供全面支持。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