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正在贬值,读研不值!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资讯 >> 正文 研究生正在贬值,读研不值!

考研试卷库
研究生正在贬值,读研不值!

 调查:社会对研究生的认同度正在降低

  分析:贬值是因研究生质量“缩水”?

  如同一根持续了近十年的“大阳线”,突然折了腰。2007年全国考研报名仅有128.2万人,同比只增长了0.5%。而在过去数年里,增长率几乎一直维持在20%以上。考研人数增长明显放缓,考研热正在降温。

  新闻调查:研究生正在贬值……

  一年又一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于昨日落下帷幕。今年四川省有46065名考生报名参考,比去年减少了1163人,出现了10年来的首次减少。如同牛了三四年的股市,突然遭遇熊市,考研热的降温说明了什么?记者昨日走访了大量市民、企业、大学生及大学教授,发现“研究生”这个曾是社会精英的代名词也在慢慢发生变化……

  市民:不再是高学历代表

  记者昨日就研究生在市民心中的地位,随机采访了街头市民。“你没听说哇,现在研究生与白菜同价!”在城南冻青树菜市买菜的范先生摇摇头,“我不觉得研究生有啥子了不起的,绝对不是嫉妒心理,我身边有好多读了研的人,也不咋的!”采访中,与范先生持有一样态度的人还有很多。

  接受记者采访的近百名市民普遍表示,随着社会上的研究生越来越多,认同度也大打折扣,如果说在十年前研究生的认同度为100%,那到如今可能只有40%左右。

  企业:跟本科生区别不大

  “前几天,我们这里才走了一个研究生。”东风大桥某单位一办公室主任轻描淡写地说,前几年,单位特别引进了几名研究生,主要是来做科研。后来每年都要招聘两到三名研究生,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他们的能力并不见得很优秀。“在我们单位,研究生的待遇比本科生高,但如果研究生在做事中没有充分体现自身价值,我们宁可要一个本科生。”该主任坦言。记者了解到,大多数企业都期望员工文凭越高越好,但在现实工作中,录取和考核一个员工的优劣,主要还是看员工自身的工作能力,而随着近年来研究生的增多,研究生与其他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员工的差异也越来越不明显。

  学生:能先工作就不读研

  四川大学财税系2003级的小杜,今年以年级第一的成绩保送了该专业的研究生,但是小杜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她决定放弃读研,先工作。小杜说,读书就是为了更好地找工作,但是现在有工作让自己做,读书可以向后推几年。小杜说,现在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用人单位也很重经验,所以她决定早点工作积攒经验。另外,读研一年8000元的费用也是让她放弃读研的原因之一。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小杜这样的情况还不少。西南石油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的小谢也是因为想先工作,保研后主动放弃了读研资格。

  扩招之惑

  翻两番的“研”掉价了?

  “你以为老师都有两桶不同的水,给本科生浇一桶,给硕士生浇另外一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说,目前,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与本科生大同小异,很多学生都在重复听自己本科时已了解的知识,甚至还有那些早已熟悉的调侃。

  从2000年起,硕士研究生开始大幅扩招,年增幅30%以上,2004年起增幅放缓,到2005年,扩招比例在15%左右。在研究生的数量上,中国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几年来,全国高校招生人数由1998年的200万人飙升至2001年的460万人,翻了一番多,到如今几乎又翻了一番。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考研就成为了高校毕业生们的优先选择。

  社会需求量研究生趋饱和

  成都某高校硕士生导师李先生指出,一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有一定比例的,从技工、民工、服务员到硕士、博士都适用这个原则。“物以稀为贵,如果一个岗位供应的人才太少,那么就是一个技工也可以很吃香。如果一个岗位供应的人才超过了需求,出现了人才剩余,那么即便是硕士生、博士生,其人才价值也会降低,随之而来的是硕士生的就业认同感下降,本科生读研热情降低、考研人数减少。”

  大幅度扩招质量跟不上?

  研究生大量扩招,而高校师资却跟不上,这又出现了研究生质量缩水的情况。李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说,以前自己只带一两个研究生,近几年扩招后,他带的研究生最多的时候达到了17个。如果研究生不努力与导师沟通,那一年之内是难得一见的,研究生很容易成为“没人管”的学生,学习质量“缩水”是必然的。

  就业之惑

  为就业的“研”读亏了?

  3年前,很多本科生因为“就业恐惧”而选择了考研。但是3年之后,硕士学位拿到手,不少人却发现自己的境遇没有丝毫改变,就业仍旧不理想。

  避就业压力他们去考研

  原本不愿意考研的学生,从就业市场回来以后,便一头扎进了“考研大军”。这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以想通过考研来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就业砝码。读完研究生就业一样难

  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硕士生的数量大大增多。正如当年高考扩招,导致本科文凭含金量下降一样,硕士文凭也将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其中原因有二:首先,研究生的专业方向更加精深,造成就业面狭窄。尤其是本科直接考上硕士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在用人单位看重工作经验的今天,这无疑是一个不利条件。其次,用人单位要聘用硕士生,就要付出比本科生更高的报酬,这就大大增加了成本。所以在学历与能力方面,用人单位越来越理智,本科生能干的工作就尽量不用硕士生。

  收费之惑

  全自费的“研”太贵了?

  读研自费,犹如一场“高投入”的风险投资,那些抱着为了更好就业心态的人,如果面对的产出是“不好就业”,“薪酬接近本科生”,他们还会考么?

  收费改革后读研划不着?

  据介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明年将在包括北大、清华、浙大、复旦等在内的17所高校进行试点,进入这些高校的研究生将不再区分公费和自费,而是对其中的优秀者以奖助学金的方式进行资助。这样一来,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研者必须慎重选择了。上海大学新闻专业的一位女同学原本一心备考,但得知收费改革的消息后,就不得不打消了念头。“家里实在没有钱再供我上学了,现在必须找工作。”

  读研自费,这使得考研犹如一项“高投入”的“风险投资”,但“产出”如何呢?“研究生也不好就业”、“研究生薪酬已接近本科生”等情况,都证明了这样一个答案:在学历和“学力”、文凭和能力的较量中,最终胜出的必定是后者。考研从来不是规避就业风险的“温床”。

  “高投入,低产出”的投资是谁也不会叫好的。

  收费是其次促学生“研究”

  北大校长许智宏也表示,导致部分考生放弃的原因可能是误读了关于硕士研究生收费的种种说法。事实上,收费并不是改革的本质,改革是为了让现在读研的学生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不论是当助教、助管,还是参与科研项目,学生都要目标明确且全情投入。

  华东师大研招办的有关负责人表示,报考人数的增减由多种因素决定。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学校的投入将大大增加,优秀的学生可获得高于学费的奖助学金,所以对报考人数的增减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

  高层吹风

  教育部:考研趋向理性

  持续多年的考研热在今年似乎没有进一步升温。2007年全国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报名人数与上年基本持平,在四川、上海等地甚至有所滑落。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说,考生群体对接受研究生教

  育的选择趋于理性。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