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双胞胎”论文究竟谁抄袭谁(组图)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资讯 >> 正文 调查:“双胞胎”论文究竟谁抄袭谁(组图)

考研试卷库
调查:“双胞胎”论文究竟谁抄袭谁(组图)

两篇公开发表的文章在关键词、参考文献上完全一致。 张巍亮 图“双胞胎”论文究竟谁抄袭谁

东方早报记者顾文剑李淑平 贾霜霜实习生潘瑜婷

两篇在不同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的论文,因行文结构和论述内容近乎一致而引发了“抄袭”和“剽窃”的质疑。昨日,论文发表者所涉及的两所上海高校均对此作出回应,并对“抄袭”行为予以了否认。

于是,两篇论文为何如此相似就成为疑问。

两篇论文相似甚多

两篇引发争议的论文分别是《一个单向卫星信息发布平台的安全方案》和《Ku波段多媒体证券信息单向卫星发布平台的安全方案》,前者的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系的刘兰娟,后者的作者则是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刘刚和杨丽萍。根据发表期刊上的记载,刘兰娟为副教授、在职博士生,而其主研方向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信息资源管理,据悉,刘兰娟的另一身份为“校长助理”。

早报记者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也查找到了这两篇文章,《一个单向卫星信息发布平台的安全方案》于2005年1月发表于《计算机工程》(半月刊),其定稿日期是2004年7月19日;《Ku波段多媒体证券信息单向卫星发布平台的安全方案》作者是刘刚、杨丽萍,发表在《计算机辅助工程》(季刊)2004年12月,收稿日期为2004年9月7日。

记者经比对发现,两篇文章在关键词、参考文献上完全一致。文中5个小标题中的4个完全一样,且小标题下文章内容在逻辑结构、架设结构以及措辞上也存在“惊人相似”。同时,文章所引用的图表,部分参数以及论文方案的总结阐述也大同小异。

一方承认朋友找来资料

两篇文章缘何“如此相似”,早报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事件中的当事人刘兰娟和杨丽萍两位老师已知晓此事。杨丽萍老师直言,自己也希望搞清楚,两篇论文为何“相似”。

按照海事大学方面的说法,《Ku波段多媒体证券信息单向卫星发布平台的安全方案》的主要作者是刘刚,当时为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在职硕士研究生,毕业已至少3年,文中的另一作者杨丽萍则是刘刚的导师,目前仍在学校任职。

杨丽萍称,在职研究生撰写的论文在论题选择上,一般倾向于与自己所从事的项目背景相关联。最让杨丽萍感到蹊跷的是,刘兰娟所从事的研究课题与刘刚的项目背景中,双方似乎并没有什么往来,就这点而言,剽窃和抄袭似乎不存在操作上的可能。

被卷入风波的刘刚昨晚表示,该论文的确是自己在上海海事大学就读在职硕士时所发表。刘刚说,撰写时因工作业务较繁忙,因此数个热心朋友找来一些资料,随后撰写而成。

学术委员会可以裁定

“一般情况下,判定抄袭者是以公开发表日期为准,后发表的为抄袭者。但也不排除文章在公开发表前就已经被抄袭。”上海交通大学熊丙奇教授分析说,要判定到底谁抄袭谁,只能交由专门的学术委员会做鉴定。

 回应  

 上海财大:成稿时间早于对方

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干春晖表示,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基本排除刘兰娟抄袭对方论文的可能性。“刘兰娟所发表论文的定稿时间为2004年7月19日,而刘刚和杨丽萍论文的收稿时间为2004年的9月7日,而修回时间则是2004年的11月26日。”

在干春晖看来,这种时间上的差异则意味着两篇论文的最终成稿时间上,刘兰娟所撰写的论文要早于对方,所以不能得出刘兰娟抄袭的结论。

海事大学:公开发表时间较早

昨晚,上海海事大学也对此事展开了调查,“就论文发表的时间看,刘刚撰写的论文要早些。”大学宣传部彭东凯部长表示,“在文章发表前,杨丽萍老师对该论文予以了查阅和检索,并未发现有同类文章在刊发之前予以发表。”

彭东凯就此认为,从法律意义上而言,论文应以公开发表的时间为准,因此海事大学方面没有“进一步展开调查的必要”。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