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备 注
|
36、高效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37、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
付永胜
|
|
38、清洁能源催化材料设计
39、原子尺度功能材料结构调控
|
陈胜
|
|
40、固体推进剂
41、含能材料超细化技术及应用42、含能材料先进制造技术
|
郭效德
|
|
43、含能材料装药设计44、含能高分子材料
|
堵平
|
|
45、电磁响应纳米材料的加工与合成及其细胞行为诱导研究46、高灵敏压电感应芯片和纳米发电机的设计与制造
47、功能电纺纤维开发及在新能源、环境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
冯章启
|
|
48、功能材料设计与模拟
|
居学海
|
|
49、微纳米含能复合材料的设计、可控构筑、作用机制研究50、高性能储热材料设计与储热技术研究
|
谈玲华
|
|
51、材料科学与工程
52、含能材料资源化利用53、储氢材料利用
|
魏晓安
|
|
54、基于能源存储与转化的材料与器件55、生物功能高分子材料
56、纳米材料的表面改性与组装
|
车剑飞
|
|
57、复合固体推进剂设计与性能调控
58、微纳结构材料设计与表面修饰及其含能与储能领域应用59、特种微纳米粉体制备与应用技术及工程化与产业化
|
刘杰
|
|
60、纳米碳材料的结构调控和性能研究
61、水系金属离子电池的构建及核心材料的设计与开发62、电催化 CO2 转化技术研究
|
张文耀
|
|
63、钙钛矿光伏材料与器件64、水系储能材料
65、新型发射药功能组分和加工技术
|
周杰
|
|
66、纳米含能材料
67、固体推进剂技术68、火炸药燃烧
|
赵凤起*
|
|
69、复合材料界面设计与改性70、微细观结构与性能
|
聂福德*
|
|
|
01、催化反应及其应用研究
|
钟秦
|
|
02、基因物质及药物分子的聚合物纳米输送载体研究
03、生物相容性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及生物分子化学偶联技术
|
董伟
|
|
04、绿色合成方法05、氟化学
06、高分子固载催化剂的设计、制备与应用
|
蔡春
|
|
07、石油和煤制芳烃、氮氧化物、碳氮催化材料反应化学08、精细有机功能材料原子经济合成
|
彭新华
|
|
09、高能量密度材料分子设计10、功能染料理论计算研究
|
贡雪东
|
|
11、功能材料理论设计12、分子模拟
|
朱卫华
|
|
13、材料电化学14、能源化工
|
郝青丽
|
|
15、微生物工程16、化学生物学
17、低碳前沿技术
|
孙东平
|
|
18、有机中间体的合成及应用19、含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20、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