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勤,女,研究员,鱼病学专家。现任中国水科院珠江所所长、院首席科学家。为农业部第八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计划课题、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等重大课题10余项。获科研奖励12项,其中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院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著作5部;获发明专利授权3项;获国家审定水生实验动物剑尾鱼品系1项、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疫苗产品1项、新兽药文号渔药产品7项。为2001年农业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4年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2008年中国水科院突出贡献奖专家。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0-81616813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朗兴渔路1号 珠江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80
E-mail:wushuqin001@21cn.com
网址:http://www.prfri.ac.cn
姜兰,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水产动物疾病及防治研究。长期从事水产动物疾病及防治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省部级科技计划 “草鱼出血病防治技术研究”、 “草鱼出血病细胞弱毒疫苗研究”、 “草鱼出血病细胞弱毒疫苗工厂化生产技术的研究”、 “加洲鲈鱼病害防治研究”、“淡水养殖鱼类细菌疫苗工厂化生产的研究”、 “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研究”、“水产动物口服疫苗研究”、“罗非鱼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草鱼出血病弱毒疫苗安全评价规范》等多项科研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水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0-81617531,13926083337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朗兴渔路1号 珠江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80 E-mail:jianglan2@tom.com
网址:http://www.prfri.ac.cn
罗建仁,男,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开展观赏鱼繁育、鱼类种质资源保护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持构建了广东省淡水鱼种质资源库,培育繁殖出我国第一窝美丽硬仆骨舌鱼(金龙鱼)。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名贵观赏鱼鉴赏与养护》(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第一版),《水产生物繁育技术》(化工出版社2009第一版)等。致力我国观赏鱼行业标准化工作,组建了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观赏鱼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6/SC8)并任主任委员。主要社会学术职务还有:中国水产学会观赏鱼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渔业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种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等。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0-81616133(办)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朗兴渔路1号 珠江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80
E-mail:fishlo@163.net
网址:http://www.prfri.ac.cn
白俊杰,白俊杰,男,1957年1月生,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2000年上海水产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和大连水产学院硕士生导师。第三、四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动物分会理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水产生物技术学科委员会副主任,水科院热带亚热带鱼类育种与养殖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产生物技术与鱼类遗传育种。研究成果《红尼罗罗非鱼选育研究》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淡水白鲳推广技术》获广东省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三等奖,《红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研究》获佛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九五”期间主持的农业部“九五”重点渔业科技项目《鱼生长激素基因在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和应用》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加州鲈优良品种培育》,国家科技基础项目子专题《珠江水产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与共享》、农业部“948”项目《罗非鱼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国家863计划《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的培育》,以及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等。以主要作者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60多篇,其中SCI论文13篇。指导培养的研究生20多人。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0-81616129,手机 13611416828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朗兴渔路1号 珠江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80 E-mail:jjbai@163.net
网址:http://www.prfri.ac.cn
谢骏,男,中国水科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养殖与营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理学博士,兼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热带亚热带鱼类选育与养殖重点开放实验室”任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产动物健康养殖研究,研究内容为华南地区水产养殖模式、集约化水产精准养殖技术和水产品品质改良技术与理论研究等。近5年先后主持承担国家高新863、“十一五”支撑计划等13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54篇,参与2本专著的编写工作,获得省部级成果5项,参加国际会议和交流5次,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申请专利3项。现为中国水科院水产养殖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理事,第六届广东海洋学会理事,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0-81616178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朗兴渔路1号 珠江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80 E-mail:xj007@tom.com
网址:http://www.prfri.ac.cn
叶星,女,博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生物技术学科带头人。水科院学术委员会水产生物技术学科委员、院应用基因组研究中心学术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水产生物技术研究,主要方向包括生长与免疫相关基因与基因工程、分子标记及应用、病原分子与基因疫苗研制等。完成国家与省部多个项目,获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水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及三等奖2项。近五年发表学报论文(含SCI收录)70多篇。参与编写专著五部。主持完成1项、参与2项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目前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科研项目,包括“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现代农业产业(罗非鱼)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农业部行业科研专项、省农业重大攻关项目、省农业重点项目等多项。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0-81617091(办);13622802086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朗兴渔路1号 珠江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80 E-MAIL: gzyexing@163.com
网址:http://www.prfri.ac.cn
朱新平,男,博士,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为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兼任农业部水产种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副主任及技术负责人、全国水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遗传育种学科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计量评审员、中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协审专家。近五年,承担或参加“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撑计划、省级及地方渔业科技项目课题共11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授权1项;发表CSCD论文44篇,其中含SCI 4篇,EI 1篇;完成制订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8项、地方标准10项;参编著作4部;培养硕士研究生15名。2004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二完成人,2008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0-81616509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朗兴渔路1号 珠江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80 E-MAIL: zhuxinping_1964@yahoo.com.cn
网址:http://www.prfri.ac.cn
郑光明,男,研究员,农业部水产种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副主任/质量保证负责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学科带头人,国家计量双认证评审员,观赏鱼分技术委员会委员、无公害农产品检查员。上海海洋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硕士生导师。招生专业:水产养殖。研究方向:水产生物技术、水产种质资源学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和部标准,国家科技平台子专题等30项目,参加国家支撑计划、国家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973子专题等36项,发表论文共50多篇,编著1本,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1项。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0-81616509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朗兴渔路1号 珠江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80
E-mail:zgmzyl@tom.com
网址:http://www.prfri.ac.cn
卢迈新,男,研究员。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养殖与病害研究室主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水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委员会委员、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观赏鱼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评审委员会委员。珠江水产研究所水产养殖学科首席科学家。招生专业:水产养殖。研究方向:鱼类选育种、水产健康养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1项;水科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3项。近年发表论文60多篇,参编著作4部,编制农业部行业标准、省市地方标准15项。目前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现代农业产业(罗非鱼)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农业部行业科研专项、省农业重大攻关项目等国家、省部级课题10多项。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0-81617843(办公室);手机:13602883539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朗兴渔路1号 珠江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80
E-mail:mx-lu@163.com
网址:http://www.prfri.ac.cn
王广军,男,1973年生,山东梁山人,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珠江水产研究所成果处副处长,广东科普讲师团讲师。研究方向:水产动物健康养殖,主要从事利用生态养殖技术降低水产养殖污染方面的研究;以控制氮磷的排放为核心,研究不同混养比例和模式作用下对水生动物的生长、食物利用率、废物输出以及水生植物对水产养殖废物的利用。现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科技专项、广东省科技厅田园科技服务计划等项目多项,参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国家支撑计划、国家863项目等。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著作一部,参编著作两部。曾获各类成果奖励9项,其中省部级奖励4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3项、其他奖励2项。现为广东海洋学会海洋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0-81616178,手机 13434137145
通讯地址:地址:广州市荔湾区西朗兴渔路1号,珠江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80
E-mail: wgj5810@163.com gjwang@prfri.ac.cn
网址:http://www.prfri.ac.cn
赖子尼,女,珠江流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水产养殖环境调控与修复技术。近期主要科研成果:先后主持(或参加)项目28项,其中:国家级主持3项,参加4项;省部级主持7项,参加5项;其他9项。获科技成果4项,其中: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2),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优秀监测成果二、三等奖(第一获奖者)各一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一项(第1完成人),鉴定(验收)17项(第1完成人9项)。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学报、核心期刊35篇,SCI论文2篇,EI论文2篇。广东省水产学会资源与环境学会、中国海洋学会赤潮研究与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0-81616887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朗兴渔路1号 珠江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80
E-mail:znlai01@163.com
网址:http://www.prfri.ac.cn
李新辉,男, “农业部珠江中下游渔业资源与环境重点野外观测试验站” 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分子生物学、渔业资源与生态。先后主持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科技部、农业部、环保部和广东省项目10项,水科院基金及横向项目20多项。近年建立了以周年漂流性仔鱼动态监测为对象的珠江鱼类资源动态变化研究平台,从形态、分子角度研究珠江中下游鱼类群落结构及其生态服务功能、渔业资源变动与评估、鱼类群落对水坝及其他环境胁迫因素影响的响应、基于漂流性仔鱼的江河生态信息解析等研究。在工程影响渔业资源与生态评估、保护区规划与建设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获科技进步水科院一等奖、二等奖、广东省二等奖、教育部一等奖各1项,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近年5年领导的研究团队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论文4篇,CSCD论文8篇。主持完成农业部行业标准、广东省地方标准3项,编著1部。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0-81611961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朗兴渔路1号 珠江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80
E-mail:lxhui01@yahoo.com.cn,lxhui01@tom.com
网址:http://www.prfri.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