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专业介绍 >> 正文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考研试卷库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含 6
个二级学科),一级学科硕士点(含 6个二级学科),以及工程力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硕士点。
我院有 5个实验中心、1个研究中心、9个研究所。学院现有教职工近 2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士 3
人、双聘院士 2人、特聘院士 2人,长江学者 1人、其他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 3人、国家学科
专业指导委员会顾问及委员 1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3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1人,教授 51人、
副教授 70人、博士学位 90人,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 60余人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在校研究生 800
余人,本科生 2000余人。有国家特色专业 2个、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省名牌专业 2个、省重点学
科 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1个、国家精品课程 2门、省重点课程 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5门、
省级教学团队 5 个、部优秀课程 3 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1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个、省
重点实验室 2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9 个,近几年主持 973 项目、13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
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科研项目 18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 7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千
余篇。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带头人周福霖教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土木工程
学院名誉院长。担任国际减震学会(ASSISi)主席、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隔震技术顾问、国际
地震工程学会(IAEE)单位成员代表、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IABSE)成员、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
灾分会常务理事和结构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土木建筑水利学部常委、国家汶
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广州市科协主席。曾主持过中国国家科学
基金研究项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中美科技合作项目、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科学技术研
究开发项目等 11 项。曾担任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隔震技术顾问,主持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IDO)隔震国际学术会及中-美国际隔震减震控制学术会议,并担任会议学术委员会执行主席。
近年来,出版著作 5部,发表论文近 200篇,曾获得建设部劳动模范、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广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优秀教师、广东省首届“南粤创新奖”、 广州十大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等
多个光荣称号, 2015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招生单位名称: 土木工程学院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0-39366956
专业目录及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考核科目 博士生导师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 1001 初选审核
周福霖、徐建、郝洪、谢礼立、崔杰、
防护工程 不区分研究方向 2001 专业测试 周云、傅继阳、谭平、马玉宏、贺鹤鸣、
3001 学术报告 吴成清、郭兴蓬
周福霖、徐建、杜彦良、郝洪、周云、
谭平、何正铭、傅继阳、张永山、薛松
1001 初选审核 涛
081402 结构工程 不区分研究方向 2001 专业测试
吴玖荣、刘坚、徐忠根、焦楚杰、
3001 学术报告 任凤鸣、张亚芳、文桂林、汪大洋、刘
彦辉、李俊、邓军
1001 初选审核 杜彦良、刘爱荣、张俊平、吴旷怀、邓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不区分研究方向 2001 专业测试
江东、邓军
3001 学术报告
081403 市政工程 不区分研究方向  1001 初选审核
2001 专业测试
3001 学术报告  荣宏伟、赫俊国、牛利、韩冬雪、胡春
闫兵、方茜、王平山
081404 供热、供燃气、
 不区分研究方向
通风及空调工程  1001 初选审核
2001 专业测试
3001 学术报告
吴会军、丁云飞、周孝清
1001 初选审核
081401 岩土工程 不区分研究方向 2001 专业测试
崔杰、童华炜
3001 学术报告
博士生导师简介
周福霖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
一级攀峰重点学科带头人。是我国著名工程结构与工程抗震、隔震与减震控制领域的专家。兼
任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隔震技术顾问,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国际隔震减震
与控制学会(ASSISI)主席。为创立我国“隔震、消能和减震控制技术体系”作出了奠基性的
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建设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广东省科技 进步奖一等奖
10多个奖项。曾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奖章、建设部劳动模范、广东省有突出贡
献专家、广东省首届南粤创新奖个人奖等 10多项光荣称号。
郝 洪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0-2001年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讲师,高级讲师,副教授。
2002-2013年在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结构动力学首席教授,大学教授委员会成员。2003-2010年任
大学结构学科负责人。2014年起任澳大利亚 Curtin大学结构力学首席教授,JohnCurtin杰出
教授, 2018 年 3 月起担任广州大学教授。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学者合作研
究基金(杰 B),2006-2008 年担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天津大学讲座教授。2010 年
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目前任国际防护工程协会主席,国际地震工程协会职委,澳大利亚国
家代表, 澳大利亚结构健康监测协会顾问,曾担任澳大利亚地震工程协会主席,澳大利亚工程
师协会西澳分会结构委员会理事,澳大利亚国家研究基金专家组成员。是《国际防护结构杂志》
及《国际工程结构全寿命性能杂志》主编,也是 10个国际国内杂志的编委。是美国土木工程师
协会,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及国际工程结构管理协会会士,澳大利亚技术科学及工程院院士。
2018 年入选澳大利亚皇冠学者 Laureate Fellow. 长期从事结构抗爆、抗震与健康监测的研究
工作,主持完成或在研国家级基础研究项目 50多项(包括澳大利亚、新加坡, 北大西洋公约组
织、日本文部省,新西兰及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累积获得科研经费超过 2000万澳元。
已发表 400多篇国际期刊论文,SCI收录 480多篇,并做大会主题报告 60多次。研究成果被广
泛引用,并被收录到结构动力学的教材中;部分成果被北约组织的《军火库设计规范》所采纳。
发表的期刊论文 SCI 引用 6000 多次。Scopus 引用 8400 多次,SCI 个人 H 因子 43, Scopus H
因子 47,GoogleScholar引用 11900多次,H因子 57,是世界上土木工程 100位高被引学者之
一。
杜彦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型工程结构状态监测与安全控制专家。
曾任石家庄铁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现任河北省大型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土木工程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兼任国家铁路局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土木工程学会
常务理事等。长期从事交通工程领域安全监测与可靠性评价研究,率先将智能结构理论与方法
融入交通工程安全保障技术领域,围绕国家高速铁路、重载铁路、高原高寒铁路、既有线提速
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建设,开展了大型桥梁、多年冻土路基、大型工程
结构和长大隧道施工装备状态监测与安全控制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取得了多项
创新性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 1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
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7项、技术发明一等奖 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 2项,
作为主研人,参加青藏铁路工程和我国第一条采用 TBM 施工的秦岭特长隧道工程科技攻关,分
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重大工程一等奖,授权国家专利 20余项;出版专著
/教材9部,发表论文 180余篇。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教学
名师和河北省突出贡献奖、河北省巨人团队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徐建 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振动控制和结构抗震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
册结构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主要成就和贡献包括:在工业工程振动控
制领域,创新发展了复杂结构多元振动控制理论,建立了从精密装备微振动到大型装备强振动
控制系列技术,构建了涵盖“动力输入-控制技术-振动评价”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并主编了系列
核心国家标准,突破了长期制约我国高端装备精准高效振动控制的瓶颈。在工业建筑抗震领域,
创新发展了基于动态多目标和复合层级防倒塌抗震设防理论,建立了既有建筑抗震性能多层次
评价和多目标提升技术,解决了工业工程输变电关键设备抗震性能考核与评价的技术难题,负
责编制了工业建筑“设计-鉴定-加固”系列国家和行业标准,为减轻地震灾害起到重要保障作
用。在多源振动控制领域,建立了古建筑抗震与振动控制“多道防线”设计方法,并正在致力
于地铁上盖建筑和特殊工业装备等振震双控技术研究及标准的主编。在新型砌体结构领域,针
对基本力学性能、配筋砌体及抗震性能的薄弱环节进行性能提升,是国家标准主要制定者。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6 项,全国优秀工程建设标准设计
金奖和银奖 2项,全国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二等奖 6项。主编国家标准 11部,以第一作者出版
著作 17 部,是 23项授权发明专利的第一发明人。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建设
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委员会
主任委员,《建筑结构学报》编委会副主任等。
崔 杰 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防灾减灾,岩土工程。1999 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期间(1992.101994.02)赴匈牙利布达佩斯特工业大学作为访问学者(国家教委)。在工程力
学研究所工作期间,曾任研究室副主任,科研计划处副处长、处长。2005年 4月调入广州大学
工作,历任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任工程抗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土木工程学院。发表
论文和报告共近百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部级一、三等奖各一项。曾赴匈牙利、
美国、日本、台湾、马其顿(前南斯拉夫)、香港、加拿大以及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
地区进行学术交流。2012 年认定为广州市杰出专家,2004 年获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2012 年
入选国家基金委第 14 届土木学科专家委员会成员。1999 年入选为中国地震局跨世纪科技人才
人选,2004年入选中国地震局百人计划人选。
童华炜 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
工程专业教授,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全国建设监理行业优秀
专家。1983 年 7 月至 1994 年 8 月在西安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现长安大学)建筑工程系任教。
1994年 9月至今,在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含原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土木系)任教至今。2002
年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担任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环境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建设科技委员会岩土工程专业专家。
周 云 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结构隔震与消能减震控制理论与设计方法、结构抗
震与加固改造、高层与高耸结构风振控制。现任广州大学副校长、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研究中
心主任。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研发计划等项目三十余项;在国内外
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360余篇;研究开发隔震和消能减震装置 50余种,获国家发明专
利、新型实用专利 40余项;主编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标准化协会标准《屈
曲约束支撑技术规程》,参加《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等 6 个规范或规程的编写;出
版《耗能减震加固技术与设计方法》、《粘滞阻尼减震结构设计》等著作 8 本, 出版研究生、
本科生教材 6本;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6项,市科技进步奖 4项。先后被评为南粤教书育
人优秀教师、广州市劳动模范、广州市优秀专家、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
象先进个人;2011年入选广州市“121人才梯队工程”后备人才;2012年被认定为广州市高层
次人才。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副主任
(兼秘书长)及国际结构控制协会中国分会等多个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土木工程学报》、
《建筑结构学报》等 8学术刊物编委。
傅继阳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工程结构抗风与健康监测。2002 年 7 月参加工
作,2004年 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广州大学–淡江大学工程结构灾害与控制联合研
究中心主任、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科技处处长、校长助理、副校长,广州市科技创
新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2016年 10月至今任广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建立了强/台风
作用下大型复杂结构的风场特性与结构风致响应的多点同步监测系统;提出了大跨屋盖结构的
风效应准确评估方法及其有效气动抗风措施;提出了考虑风速风向联合分布的超高层建筑结构
抗风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基于风振性能的超高层建筑结构多水准抗风优化设计体系。多项创
新成果成功应用到多个大型实际工程中,大大提高了大型复杂结构的抗风安全性并有效降低了
其工程造价。主持各类项目 30余项,其中国家基金 7项(杰出青年基金 1项,优秀青年基金 1
项、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 1 项),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国家基金重大研
究计划重点项目等重点重大项目的研究;发表论文 150余篇,其中 SCI收录 51篇,SCI论文他
引 237次;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项(排第 2)、二等奖 2项(分别排第 1和第 2),广
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排第 1)等多项奖励;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广东省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广州市创新领军人才百人计划等。
谢礼立 男,汉族,1939年 3月生,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
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地震工程联合会会长,广州大
学双聘院士,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等十余个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6-201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1987年至 1996年连续 9年被聘为联合国国际特设
专家组专家和联合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先后被选为国际地震工程协会(IAEE)副主席、
国际强地震学学会主席;1987-2001 年被国际地震学组织选为《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
学会 (IASPEI) 》执行主席,是该组织成立 100 年以来,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从
事工程领域研究的科学家被当选为该组织执行主席。2008 年在第 14 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上当
选为国际世界地震工程协会的终身名誉理事,这是国际地震工程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和终身荣
誉,也是我国迄今为止被该协会选为名誉理事的唯一中国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为地震工程与安全工程、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工程抗震设防标准等,先后在
国内外发表论著 400余篇。在国际上第一个提出“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统一抗震设计谱”,
“广义概念设计”,“抗震韧性城市”等理论和技术方法。主编我国第一部基于性态的抗震设
计国家推荐标准《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已于 2004年正式批准颁布执行。曾获
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2015年“建筑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方法及应用”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谭 平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工程结构抗震与减震控制,土木工程实验技术。
现任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兼任国际减震学会(ASSISI)副主席,国际橡胶与
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兼秘书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技术推广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
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随机振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力学
学会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结构振动委员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村
镇绿色建筑综合防灾专业委员会委员,《建筑结构学报》、《振动工程学报》、《自然灾害学
报》编委。5年来主持国家 135重点研发专项等基金项目 10多项,人才计划 7项。发表论文 200
多篇,授权发明专利 37项,联合主编国际标准 1部,参编国内标准 8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奖 2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4 项。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
百千万人才工程与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等人才工程,2017年入选国家级特殊支持领军人
才。
马玉宏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广州市杰出专家,广州市岭南英杰工程第一梯队后备人才,现任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副
主任。研究方向为工程结构隔震设计理论、工程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结构工程地震
风险分析及韧性城市研究等。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科基金、973、科技支撑计划、省自科基金
等项目 2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 2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100余篇;获
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排名 3),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5 项,市级一等奖 1 项;
出版《地震灾害风险分析及管理》、《基于性态的抗震设防及设计地震动》2部专著,参编《建
筑弹性滑板支座》、《建筑隔震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 3 部,组织编写企业规程《核电站隔震
设计规程》。参编研究生教材《防灾减灾工程学》,申请或参与申请专利 20余项。
焦楚杰 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科技部核心专家、中国建筑业协会理事。
研究方向:混凝土材料与结构性能、复杂工程结构的计算与监测。主持科研项目 32项:包括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项:“CFRP-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柱受压试验研究”(2017 年)、“钢
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抗冲击试验与抗爆炸仿真”(2014年)、“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的抗冲击性
能”(2012年)、“活性粉末混凝土冲击本构关系和高压状态方程”(2007年),以及广东水利
科技重点项目“河湖水系生态堤岸的植生混凝土成套技术”(2017年)等。在《JournalofWuhan
UniversityofTechnology-MaterialsScienceEdtion》、《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
《建筑结构学报》、《建筑材料学报》、《工程力学》、《兵工学报》、《防护工程》、《中
国科学基金》、《建筑结构》、《混凝土》等 SCI、Ei、核心刊物和论文集上发表论文 136篇。
出版专著 1部《钢纤维混凝土动力特性》(科学出版社)。获发明专利 5项、实用新型专利 10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项。获广东省、广州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各 1 项。科研成果“高性能纤
维混凝土的制备技术、性能与工程应用”经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指导访问学者、博士后、
博士生、硕士生 57人。
贺鹤鸣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第六
批引进领军人才。曾先后任职于美国国家实验室以及法国原子能委员会 (CEA)。在核废料减容
减害和永久安全处置及防护工程,以及先进钍基核燃料材料及高性能混合氧化物(MOX)核燃料
研发等领域做出了众多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并获得多项国际奖项。回国后任职于国家电投集
团(原国家核电)公司,作为负责人承担“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高
性能事故容错核燃料芯块研发”和“高稳定性多元合金金属核燃料”研发工作,旨在为我国现
有的商用核反应堆和新型第三代核反应堆核电站研发自主化的、具有抵抗严重事故能力的自主
化高性能核燃料及相应的先进制造技术和关键设备。2017年作为特聘教授加入广州大学,拟开
展液态废物的直接固化及防灾减灾和工程防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张永山 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结构计算分析,减震控制。曾任工程力学教研室
副主任、主任,抗震中心副主任。现任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有:“钢
筋混凝土带暗支撑剪力墙力学性能机理研究”,“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性能及应用研究”,“钢
管混凝土短柱隔震装置性能及应用研究”,“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算法研究”,“橡胶垫隔震
结构动力分析软件的设计开发”,“高层隔震结构抗倾覆装置机理及应用研究”,“核岛厂房
三维隔震动力模型与响应控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40多篇,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1项,实用
新型专利 4项。
吴玖荣 工学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研究方
向:工程结构抗风,结构健康监测,结构抗风优化设计方法,高层与高耸结构风振控制。广东
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现任广州大学—淡江大学工程结构灾害与控制联合研究
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风工程、工程结构安全评定与健康监测研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高层建
筑和大跨结构风效应的原型实测,高层建筑和大跨结构的抗风优化设计方法研究,结构动力特
性识别及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高层建筑结构风致振动理论及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应用于结构
风效应研究,以及基于振动测试的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等,公开发表包括 SCI和 EI检索在内的学
术论文近 60余篇,研究成果“大型复杂结构的风效应与健康监测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教育
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排名第三),“大跨屋盖结构风效应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
广东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排名第二),“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大震失效分析、
评价及控制的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排名第五),“拱结
构稳定性及优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排名第四)。
刘坚 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广东省、湖北省科技咨询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
员、广东省钢结构协会会员等。现任广东省复杂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钢结构
系列教学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两门省级课程负责人。研究方向:新型钢管(约束)再生砼结
构强震下受力机理及抗震性能;钢结构高等分析理论及工程应用;钢与砼混合结构分析理论、
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半刚性连接钢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及智能计算模型;新型钢与砼组合结构
受力机理与计算理论;新型复杂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静动力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钢管约束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砼核心筒混合结构的损伤破坏机理与动力性能研究》
(5167816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A030313267)等十余项省部级及以上纵向项目。主
持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07010107)、广州市教育局科研项目《半刚性连接智能模型研究
及其在钢结构二阶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广州大学重点科技平台培育项目、广州大学重点产
学研项目等其它纵横向项目三十余项。公开发表学术九十余篇,其中部分论文被 SCI、EI 三大
检索工具收录。已申请专利十四项,其中发明专利八项,实用新型专利六项,获授权专利五项。
出版学术专著《钢结构高等分析的二阶非弹性理论及应用》(科学出版社)等。获得 2018广东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广东省土木建筑领域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7)、中国标准科技
创新奖二等奖(2018)。
徐忠根 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钢结构稳定,结构振动,试验方法。现于广州大
学土木工程学院工作,主持完成 4 项参加完成 7 项与 IEC 接轨的国家标准 GB/T 2423.56-2006
宽带随机振动(数字控制)和导则等;主持机械行业标准"压剪试验机 技术条件"(已于 2010 年
秋审查完毕,正在报批);参加完成机械行业标准 GB/T 25917-2010 轴向加力疲劳试验机动态
力校准;参加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CECS126:2001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并发表多项专利:
一种矩形钢管柱的钢框架梁柱节点,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ZL 2007 20052417.8;一种振动设
备隔振基础,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ZL 2007 20058807.6;新型建筑物隔震结构,实用新型专
利,专利号 ZL 2007 20050018.8;一种矩形钢管柱的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发明专利,专
利号 ZL 2007 1 0028454.X。
文桂林 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结构 CAE 与振动控制;特种装备设计;非线性动
力学与控制。现任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杰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具有
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持了国家杰
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 863 计划、探月工程型号合同项目、企业
合作项目等,在研的国家自科基金项目“月壤取芯动态过程复杂接触力学机理及实验研究”。
主持研制的月球车受邀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周年成就展”。发表学术论文 100余篇,
SCI 论文 80 余篇,获发明专利 15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教育部通用汽车
中国高校汽车领域创新人才二等奖。Email:glwen@gzhu.edu.cn
刘爱荣,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
州市“羊城学者首席科学家”, 广州市优秀专家,广州市优秀女科技工作者。现任广州大学-
淡江大学工程结构灾害与控制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重点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带
头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项,广东省和广州市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10余项;获
教育部、广东省科技进步奖 6项、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项、广州市教学成果优秀奖 1项;
发表学术论文 150余篇,其中被 SCI收录 60余篇、EI收录 8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 30余件、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6项;主编教材 1部。
荣宏伟 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污水处理工艺理论与技术、给水处理工艺理论与技
术。现任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给排水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水质安
全及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水工业分会水系统智能化技术研究会理事、广东省
土木建筑学会给排水专业委员会常务委。近年来负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国家水体污
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 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4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1项、
建设部科技计划 3 项、广东省教育厅科技创新项目 1 项、广州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项目 1
项,广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项,广州市属高校科技计划项目 1项。发表学术论文 60余篇,
主编著作 1 部,参编著作 2 部;获国家发明专利 5 项;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
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项,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项,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4项;指导
的 6名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
方茜 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现任广州大学土木工
程学院市政工程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处理工艺理论与技术、水污染控制理论与应
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主要科研及教学成果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
科技计划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州科技计划项目2项、广州市教育局项目
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水专项1项、国
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广东省科
技厅科技攻关重点引导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SCI 10余篇、
Ei 收录1篇,核心期刊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负责主持省级教研课题1项、校级教研
课题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省部级教研课题2项,其中1项为部级课题,国家精品课程、国
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水质工程学》主讲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以第一作者公开
发表教研论文3篇,其中2篇核心;参编教材2部。属于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及校级重点培养
教师、广东省和广州市科技咨询专家、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作为主要参加人(前3名)获
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作为
主要参加人(前5名)获得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广州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获广州大学教学优秀奖一等奖和二等奖;指导本科生获得
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奖1项、广州大学本科毕
业设计创新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牛利 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特殊计划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芬兰 ÅBO 科技大学兼职教
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化学传感分析、材料电化学、光谱电化学及分析仪器化设计等。设计合
成多种新型基于碳纳米、离子液体、金属纳米粒子及导电聚合物为主体的纳米结构复合材料,
面向环境水体及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发多种电分析化学传感器件,结合电子工程和软件工程技术,
研制多种新型分析检测/监测仪器设备。近年来已在 J. Am. Chem. Soc., Angew.Chem.Int.Ed.,
Adv.Mater., Anal.Chem.,等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科研论文 200余篇,他引 9000 余次,申请及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40 余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 50 余次(详见
http://lniu.ciac.jl.cn)。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及地方
科研项目。
韩冬雪 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行业联合会理事,中国
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电化学、光电化学传感器件的构
建及其在环境水体分析、污水处理、生物抗氧化容量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多年来一直围绕电化
学及光电敏感材料的设计构建、光电化学传感及光电催化体系展开系统研究工作,开发多种电
化学及光电化学传感分析系统及分析仪器,应用领域涉及环境水质分析及处理、食品分析、光
催化太阳能转换储能等多个方向。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 SCI 论文 90 余篇,论文他引 3800
余次。申请及授权专利 1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中
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及多项省部级地方项目,获省部级科研奖励一等奖及二等奖各一项。
胡 春,女,博士、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1),
广州大学引进领军人才。现任广州大学大湾区环境研究院院长、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教
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界面微观过程与水净化研究所所长(团队负责人)。兼任广州大学科学
技术协会副主席、广东省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环
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土木建筑与环境学报》编委等。曾担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境研究中心催化净化研究组组长(2005-2017)、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第八届学位委员
会委员(2012-2018)、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6-2017)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是水污染控制环境化学,在水体污染物的安全转化和水安全输配方面取得了重要
科学创新和技术突破,提出了基于固液界面氧化还原反应过程调控理论,实现了水质安全转化
与输配,其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Environ. Sci. &
Technol.、J. Am. Chem. Soc.、Appl. Catal. B: Environ.、Water Res. 等领域顶尖学术期
刊发表论文 15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 10的论文 30余篇,论文 SCI他引 7400余次,H因子为 45。
2014-2018 连续 5 年为中国高被引学者。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
计划、科技部 973计划和 863项目等十余项国家级课题。曾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2018)、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5)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7)。已经培养硕士、博
士研究生 42名,多名同学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和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
等荣誉。
吴会军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建筑节能研究院副院长,兼任
全国暖通空调学会青年委员、空调模拟专委会顾问委员,广东省建筑热工与低碳控制工程中心
主任,广东省制冷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暖通空调学会委员,广州市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
2000年获清华大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06年~2008年香港理工大学
博士后、研究员,2009年被引进到广州大学并破格晋升为研究员。主要从事建筑热工与节能、
绝热材料与空调节能等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研重点项目、广东省杰出
青年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计划、广东省教育厅重大项目等 20 余项研究课题,发表研究论文
110余篇,其中包括 InternationalJournalofHeata n dMassTrasnfer、Energya n dBuildings、
AppliedEnergy、SolarEnergy等国际权威期刊论文近 30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 1)、
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 2)、广州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第 2)等科技奖励。入选中国制冷学
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广东省杰青、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州市羊城学者、
广州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
张亚芳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大学绿色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曾受邀在香港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工作。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曾任广东省人民
政府、教育部、科技部“省部级科技特派员”。先后主持承担了包括 4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
上项目在内的共 25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100余篇,其中
被 SCI、EI检索近 4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 1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项,参与申请专利多项。
近年主要研究方向为纤维增强混凝土破裂过程与破坏机理的细观力学研究和岩土工程的灾害防
治。
任凤鸣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组合构件和混合结构的性能分析与设计方
法研究、减震控制和结构优化设计的相关研究。现任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土木工程
专业负责人。主要科研成果:作为主持人于 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189 在
研),2015 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578165 在研)、2012 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项目(51278130 已结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51210105016
已结题),2011 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108095 已结题),同时还获得了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和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
资助。以第一作者在《Engineering Structures》,《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TheStructuralDesignofTalla n dSpecialBuildings》,《AdvancedScience
Letters》、《土木工程学报》、《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工业建筑》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了学术论文共 30余篇,
获得三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
丁云飞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粤优秀教师,广州市教学名师,主要从事空调系统
运行优化与节能控制、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
会理事、国家节能专家库专家、中国化工暖通设计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暖通空调及净化设备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业清洁设备分会委员、广东省绿色建筑评审专家、广东省暖通空调学会委
员、广州市标准化委员会专家、广州市建筑节能科技协会理事。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 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1项,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 3项,广东省省部产学研项目
1 项,广州市科技攻关重点引导项目 1 项,广州市节能专项资金项目 3 项,参与国家 863 计划
项目 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项,近年来获国家专利优秀奖 1项,广东省优秀咨询成果
一等奖 1项,发表科研论文 70篇,其中被 SCI、EI、ISTP收录 15篇,拥有专利 6项,软件版
权 1项。
赫俊国 教授,博士生导师,市政工程专业,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入选中国青年创业导
师、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研究方向:给水处理工艺强化与应急、污水处理及其资源
化、城市水健康循环、污泥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课题、国家十一.五~十三.五重大水专项等科研课题 30 余项,技术成果在地表水处理
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黑臭水体治理中成功应用。发表论文 150 余篇,
SCI/EI文章近百篇,编写书籍 4部,申请/授权专利 30余项,参编 4项省部级标准。获得省部
级以上奖励 7 项。主要社会兼职: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资格考试专
家组专家;《给水排水》杂志编委;中国工程建筑标准化协会城市给排水委员会委员;中国土
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协材料与设备委员会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水系统分会常务理事。
吴成清 教授、博导。近 20 年来一直致力于防护工程领域研究,近些年主持或以研究骨干
人员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项目、澳大利亚国家重点研究科技
攻关项目 1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逾 3000万元。目前,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燃
(油)气爆炸灾害安全性基础研究”)课题 1项、澳大利亚及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 1项。
出版学术著作 3部,在国际权威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 200余篇,其中 SCI检索期刊
论文 160余篇 ,EI检索期刊论文 40余篇,SCI总引用次数 806次, 他引次数 492次(在 Google
Scholar 检索平台,发表论文被引用次数 1877 次,H 指数 23; 在 Scopus 检索平台,被引用次
数 1375 次,H 指数 20。由于结构抗爆抗冲击领域研究人员较少,该指数(23/20)有很高的指标
意义)。目前担任国际防护工程联合会澳大利亚分会主席、2 个国际重要期刊的特邀编辑、美
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期刊 Journal of Perfo rmance of Constructed Facilities副主编
以及 20多个国际期刊特约审稿人。申请人迄今已担任知名国际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或执行委员
会主席 5 次,并作特邀报告 20 余次。研究成果被国际学术组织及政府所采纳,例如北约组织
(NATO)委员会 AC/258抗爆设计规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抗爆抗冲击
新结构体系;爆炸荷载下工程结构响应规律及动态破坏机理;工程结构抗爆加固与减爆技术。
何正铭 教授、博导,香港、英国及澳洲注册专业工程师。本硕博毕业于香港大学,2007-2013
年任职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助理教授,2013-2018 年任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土木工程系高级
讲师,2018 年 11 月至今任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结构工程”方向学术带头人。主要
研究方向为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以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发表论文 100 余篇,其中在
《EngineeringStructures》,《Thin-walledStructures》,《JournalofConstructionalSteel
Research》等国际一流期刊上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 SCI论文 70余篇,WOS总引用次数超过 800
次,H 指数 20。主持并完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大利亚政府,澳大利亚昆士兰政府及企业
横向项目多项,共计主持金额高达 600 多万人民币。获澳大利亚昆士兰政府及香港政府教学及
科研类奖项十余项。
薛松涛 教授 1963年 12月生于上海,198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86年 7月从留日预校毕
业后赴日本东北大学留学。1989年 3月从东北大学工学部建筑系毕业,获工学硕士;1991年获
工学博士。从 1991年 4月起留校任东北大学助教,副教授。1996年回国任同济大学教授,1999
年获国家杰出青年资助,2009年获 JAABE最优秀论文奖。2010年任日本东北工业大学教授,系
主任,并于 2017 年任广州大学珠江学者客座教授。2018 年获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主要研究
为结构工程,结构抗震以及健康监测,发表包括 ASCE 论文集的 100 多篇论文。出版(翻译)4
部专著。主持了和正在主持日本 JST 6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重点项目 1项,国家杰出青年
科学基金 1项以及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4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 3项。
周孝清 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空调节能技术、自然通风技术、建筑蓄能技术。现
任广州大学建筑节能研究院院长,广东省建筑节能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入选学校“千
百十工程”第三批省级培养对象。现任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学会常
务理事,中国制冷学会理事、空调与热泵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建筑节能协会副理事长,广
东省制冷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土木工程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能源学会常
务理事,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顾问专家,《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编审委员会委员。
邓军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百人计划“学科带头人”。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学
士、硕士学位,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获博士学位,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客座教授。一直致力于
桥隧结构安全诊断、结构性能保持与提升、土木工程新材料等方向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获得了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等荣誉。
连续主持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桥梁结构方向的省部级和交通行业科研项目,
获得了两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近5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其中JCR一
区6篇,已发表的国际期刊论文SCI引用次数达600多次,单篇引用超过200次。主持了广东
省结构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与设计院、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建立了良好合作
关系,积极推动相关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
汪大洋 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羊城学者。现为广州大学工程力学系党支部书记、
广州大学结构力学分析与测试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建筑金属围护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
主任。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
项目、教育部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在《Thin-Walled Structures》、
《Engineering Structures》、《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土木工
程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65篇,其中SCI收录25篇、EI收录20篇,论文“Seismic
behavio rofbuckling-restrainedsteelplateshearwallwithassembledmulti-RCpanels”
被全球工程领域著名机构AIE(Advances in Engineering)遴选为关键科学文章;获授权发明专
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教辅2部,参编国家CECS规程2部、
省级规程2部,获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1项、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兼任广东
省力学学会理事及其教育与科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青年委员会委员,
为《建筑结构学报》、《振动与冲击》、《同济大学学报》、《JournalofConstructionalsteel
research》、《Thin-Walled Structures》《Annals of Nuclear Energy》等10余个知名期刊
匿名审稿人。积极与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产学研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2 项、国家
领先水平1项。
刘彦辉 男,汉族,1980年7月生,河南扶沟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兰
州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9~2011 年和 2013~2014 年分别在北京工业大学和加拿大多伦
多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多年来一直从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工程结构隔震与减震(振)控
制)的研究,目前为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工程抗震与分析研究室副主任、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
师、中国地震学会工程隔震与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抗震减灾分会减震控
制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
学会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青年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地震学会基础设施防震减灾青年委员会委
员,为广东省“千百十”培养对象、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和广州市
高层次人才(后备)。在结构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研究领域,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8
篇,其中SCI论文7篇(JCR一区6篇,三区1篇),EI收录31篇,主编著作3部,主要参与
的600m广州塔振动控制技术获2014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8,总14),主要参与的
港珠澳大桥隔减震(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 2019 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 11,总
15),以及获得了恢先地震工程学基金会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风险管理
奖学金”、国际减震学会优秀青年研究员提名奖和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新技术新人才基金优
秀指导教师奖,申请专利 17项,获授权发明专利 6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项(面
上项目 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2项(面上项目 1项,特别资助
项目 1项),人才项目 2项,作为学术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项(排名 3和排名 4)。
被国内外 20 余个期刊聘为审稿专家,包括《Engineering Structures》、《Earthquake
Engineering a n d Engineering Vibration》、《Construction a n d Building Materials 》等
6个 SCI期刊,《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建筑结构学报》、《中国公路学报》、《振动工程
学报》、《工程力学》等 8个 EI期刊。
张俊平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既有桥梁评估方法;桥梁结构振动控制。获
教育部、广东省、四川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6 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2 项,获广东省教
学成果一等奖 3项,发表论文 160多篇(其中 SCI/EI收录 60多篇),出版教材著作 3部,获
国家发明专利 10余项。并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1项,其它省部
级及横向项目 40多项。
邓江东 博士,博士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项,省自然科
学基金项目 2 项,市校级项目多项。参与多项横向工程课题的研究工作。近期主要进行结构抗
震方向的研究。招生专业: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
吴旷怀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交通土建工程系主任,兼任中
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分会理事、广东省公路学会理事。研究方向:(1)路基路面工程材料与结
构设计理论(2)大跨度钢桥面铺装技术。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
项、广州市重大科技专项等科研项目 28项。承担道路工程设计、监测、研究咨询等社会服务项
目 3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国际会议发表科研论文 100余篇,SCI\EI收录 26篇。获省部级、
广州市科技进步奖 2项。申请专利 40余项,专利授权 31项。主编完成广东省地方标准 2部,
参编行业标准 1部,主编省级工法 1项。出版教材著作 3部。曾获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大学
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李俊 博士,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防护工程研究中心成员,广州大学
-科廷大学土木工程结构多灾害监测和防护联合研究中心成员。主要从事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结
构性能评估和数据分析的科学研究及应用,研究兴趣包括:结构动力性能监测,有限元模型修
正,结构损伤识别,人工智能技术及信号处理等。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 10余项,发表 SCI
收录期刊学术论文 84 篇,受邀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 10 余次。担任中国振动工程学
会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智能结构健康监测协会(ISHMII)青年委员
会联合主席等。
闫兵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199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先后
在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曾在美国制药公司(Novartis和
BMS)以及科研院所(St.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主要从事分析化学,组合
化学,化学生物学及新药研发工作。目前团队主要研究水体与大气中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
机污染物与微纳米污染的复合污染、健康效应及相关的分子机制。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
划纳米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课题,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项目。在 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Proc. Natl. Acad.
Sci.U.S.A.,JACS,ACSNano,NanoLetters等杂志上发表论文 225篇,发表论文被引用 8200
多次,H-index 49,获发明专利 13 项,撰写或编辑英文专著 11 部。担任 Ecotoxicology a n d
Environmental Safety 主编,NanoImpact 副主编,美国化学会 ACS Combinato rial Science
(前 J Comb Chem)编委(1999-2005)及副主编(2005-2011)。
王平山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资源环保类),并获湖南省“百
人计划”、湖南省“湖湘高层次人才”、湖南省“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湖南省“国家级
领军人才”及长沙市高新区“555 人才计划”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烟气及 PVC 行业合成
气脱汞材料的研制与工程化应用、放射性核废水处理材料、环境有机大分子材料及应用。发表
了近 100 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包括多家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如:科学《Science》、自然-化学
《 Nature Chemistry》 、 自 然 -通 讯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美 国 化 学 会 志
《 J. Am. Chem. Soc.》 、 德 国 应 用 化 学 《 Angew. Chem. Int. Ed.》 、 先 进 材 料
《Advanced Materials》、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英国皇家
化 学 会 化 学 通 讯 《 Chem. Commun.》 、 有 机 快 报 《 o rg. Lett.》 、 材 料 化 学 杂 志
《J. Mater. Chem.》等高影响因子的国际权威刊物上,得到了国际学术界和学术媒体的高度
评价,包括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美国科学日报
《Science Daily》、法国的研究《Research》及自然-材料子刊《Nature Materials》等杂
志的专门转载报道。获得多项中国、美国、欧洲及国际专利,高分子重金属处理材料已在多家
大型央企进行了工业化试验及应用,形成了系列产品,可同时对工业废水、放射性核废水、工
业废气和废渣中的重金属进行综合治理,对有色冶炼企业含汞烟气治理及污染物减排达到了国
际领先水平。参与及主持了 20余项国内外科研及创新项目,包括:科技部创新基金、环保部对
外合作基金、湖南及长沙市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南大学特聘教授基金、美国自然
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基金、美国自然科学基金、欧洲原子能委员会基金、五矿集团有色冶炼工业
烟气脱汞项目等。
郭兴蓬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在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日本国立新潟大学
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方向为:腐蚀电化学、缓
蚀剂原理与应用、腐蚀监测技术、海洋腐蚀与防护、油气田腐蚀与防护等。主持 973 及重大专
项子课题 2项、863计划 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项、国际合作 4项、以及校企合作项目 10
余项,在 Co rrosion Science、Electrochimica Acta、J. Electrochemical Society、中国腐
蚀与防护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 200篇(其中 SCI论文 1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 15项、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3项。201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缓蚀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材料化学与服役失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担任
《Co rrosion Communications》《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表面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腐蚀与防护》等期刊编委。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