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年北京工业大学考博真题 样题
考博资源>>北京工业大学考博专区: 历年真题、试题答案详解下载
2012 年北京工业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 简答题
- 流动性陷阱
答案解析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宏观经济现象,指当利率降低到极低水平时,人们预期利率不会再下降,债券价格不会再上升,此时人们会愿意持有大量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等金融资产。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失效,因为无论中央银行增加多少货币供应量,人们都会将其以现金形式持有,无法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例如,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利率极低,人们对未来经济前景悲观,就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此时需要依靠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
- 判断通货膨胀的性质
答案解析
通货膨胀的性质可从多个维度判断:
- 按成因划分: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导致物价普遍上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生产成本(如工资、原材料价格)上升推动物价上涨;结构性通货膨胀是由于经济结构失衡,部分部门物价上涨带动整体物价水平上升。
- 按表现形式划分:公开型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明显、持续上涨;隐蔽型通货膨胀是由于政府价格管制等原因,物价表面上未上涨,但实际存在商品短缺、黑市交易等现象,货币购买力下降。
- 按严重程度划分:温和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率在 10% 以内)、奔腾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率在 10%-100% 之间)、恶性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率超过 100%)。判断通货膨胀的性质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如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需抑制总需求,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需控制生产成本等。
- 封闭状态下,生产能力可控下,政府支出和收税相等,对收入的影响
答案解析
在封闭经济、生产能力可控(即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存在闲置资源)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和税收相等时,属于平衡预算的情况。根据平衡预算乘数原理,平衡预算乘数等于 1,即政府支出增加多少,税收也增加多少,国民收入会增加与政府支出增加额相等的数额。
具体来说,政府支出增加会通过乘数效应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而税收增加会减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减少消费,抑制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但由于政府支出的乘数效应大于税收的乘数效应(政府支出乘数为 1/(1 - β),税收乘数为 -β/(1 - β),其中 β 为边际消费倾向),当政府支出和税收增加额相等时,国民收入的增加额等于政府支出的增加额,即平衡预算乘数为 1。例如,政府支出增加 100 亿元,同时税收增加 100 亿元,国民收入会增加 100 亿元。这一结论表明,在经济存在闲置资源时,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也能对国民收入产生扩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