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是湖南师范大学语言学类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核心专业科目,其真题对把握汉语史命题方向、提升学术分析与理论应用能力具有关键指导意义。考生可通过以下权威渠道获取该校全学科考博真题(含英语、汉语史、专业课等)及配套高分答案详解,为备考提供精准资源支撑:
- 考博信息网官网:http://www.kaoboinfo.com/
- 湖南师范大学历年考博真题下载专用页面:http://www.kaoboinfo.com/shijuan/school/408061_1_1202431.html
湖南师范大学 2152 汉语史考博真题覆盖 2012-2025 年关键年份,所有年份真题均配备完整、精准的高分答案详解,解析由汉语史专业教研团队编写,涵盖考点定位、文献文本解读、语言规律推导及学术观点梳理,能帮助考生高效掌握命题规律与应试策略。以下为 2016 年湖南师范大学 2152 汉语史考博真题(精选题目)及答案详解,助力考生针对性备考。

- 请结合具体语言材料,谈谈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和方言学的关系。(20 分)
- 指出普通话声母的中古来源,每个来源至少举两个字例。(20 分)
本题考查汉语史中词汇研究与方言学的交叉领域,聚焦中古近代汉语词汇与方言的相互印证、补充,是汉语史学科的特色考点。
- 方言材料为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提供活态证据
方言中保留了大量中古近代汉语的词汇成分,如粤语中的 “睇”(看)、吴语中的 “阿拉”(我们),这些词汇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不常用,但在方言中沿用,可作为研究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的活化石。通过对这些方言词汇的考察,能帮助我们确定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的具体含义、用法及演变轨迹。
- 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为方言溯源提供理论支撑
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成果,可用于分析方言词汇的历史来源。例如,通过研究《世说新语》《朱子语类》等中古近代文献中的词汇,能明确某些方言词汇是直接继承自中古近代汉语,还是在后来的语言接触中产生的,从而厘清方言词汇的历史层次。
- 两者结合推动汉语词汇史与方言史的深度研究
将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与方言学结合,可更全面地描绘汉语词汇的演变图景。比如,研究 “吃” 在中古近代汉语中的用法(如 “吃酒”“吃食”),并结合其在各方言中的读音、语义差异,能深入分析该词的历史演变与地域传播规律。
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与方言学的交叉研究,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这种跨领域的研究方法,不仅能丰富我们对汉语词汇演变的认识,也为方言的历史层次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构建完整的汉语语言史具有重要意义。
本题考查汉语语音史中普通话声母与中古声母的对应关系,是汉语史语音研究的基础考点。
- 双唇音
- 中古帮母:对应普通话 b,如 “帮(幫)”“布”;
- 中古滂母:对应普通话 p,如 “滂”“铺”;
- 中古并母:平声对应普通话 p,如 “旁”“爬”;仄声对应普通话 b,如 “棒”“步”;
- 中古明母:对应普通话 m,如 “明”“木”。
- 唇齿音
中古非母、敷母、奉母、微母:对应普通话 f(微母部分字例外,如 “微”“尾” 在普通话中声母为 w,是受后续语音演变影响),如 “非”“飞”(非母)、“敷”“夫”(敷母)、“奉”“佛”(奉母)。
- 舌尖前音
中古精母、清母、从母、心母、邪母:对应普通话 z、c、s(精母平声对应 z,如 “资”“租”;清母平声对应 c,如 “雌”“粗”;从母平声对应 c,如 “慈”“才”;心母对应 s,如 “思”“桑”;邪母对应 s,如 “词”“随”)。
- 舌尖中音
- 中古端母:对应普通话 d,如 “端”“多”;
- 中古透母:对应普通话 t,如 “透”“拖”;
- 中古定母:平声对应普通话 t,如 “堂”“台”;仄声对应普通话 d,如 “道”“杜”;
- 中古泥母、娘母:对应普通话 n,如 “泥”“年”(泥母)、“娘”“牛”(娘母);
- 中古来母:对应普通话 l,如 “来”“连”。
- 舌尖后音
- 中古知母、庄母、章母:对应普通话 zh,如 “知”“招”(知母)、“庄”“装”(庄母)、“章”“张”(章母);
- 中古彻母、初母、昌母:对应普通话 ch,如 “彻”“拆”(彻母)、“初”“叉”(初母)、“昌”“车”(昌母);
- 中古澄母、崇母、船母:平声对应普通话 ch,如 “澄”“茶”(澄母)、“崇”“床”(崇母)、“船”“唇”(船母);仄声对应普通话 zh,如 “阵”“杖”(澄母)、“状”“稚”(崇母);
- 中古审母、禅母:审母对应普通话 sh,如 “审”“山”;禅母平声对应普通话 sh,如 “禅”“船”;仄声对应普通话 zh,如 “甚”“树”;
- 中古日母:对应普通话 r,如 “日”“然”。
- 舌面音
中古见母、溪母、群母、疑母、晓母、匣母:见母对应普通话 g,如 “见”“哥”;溪母对应普通话 k,如 “溪”“科”;群母平声对应普通话 k,如 “群”“葵”;仄声对应普通话 g,如 “郡”“柜”;疑母对应普通话零声母(部分字为 n,如 “疑”“牛”),如 “仰”“业”;晓母对应普通话 h,如 “晓”“喝”;匣母对应普通话 h,如 “匣”“合”。
- 零声母
中古影母、云母、以母:对应普通话零声母,如 “影”“安”(影母)、“云”“于”(云母)、“以”“夷”(以母)。
普通话声母与中古声母的对应关系是汉语语音史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这种对应可清晰梳理汉语语音的演变脉络。掌握这些对应规律,不仅有助于解读中古文献的读音,也为研究汉语方言的语音层次提供了重要依据。
考博备考需依托权威真题资源,湖南师范大学 2152 汉语史考博真题及全学科考博资料(含英语、专业课)均配备高分答案详解,可通过以下渠道获取:
- 考博信息网官网:http://www.kaoboinfo.com/
- 湖南师范大学历年考博真题下载专用页面:http://www.kaoboinfo.com/shijuan/school/408061_1_1202431.html
建议考生结合真题及答案详解系统备考,重点掌握 “汉语史文献解读”“语音词汇语法规律梳理”“跨学科研究方法” 三大能力,同时关注汉语史前沿研究(如汉语历史语言学的新理论、新方法等),提升学术表达与问题解决能力,预祝各位考生考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