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贵州师范大学723自然地理学考研大纲
新闻资讯
考研查分
调剂信息
院校信息
考研试卷
考博试卷
考研动态
同等学力
报考指南
分数线
招生简章
专业介绍
考研心路
考研故事
考研经验
考研复试
考研政治
考研英语
考研数学
专业课
法律硕士
工程硕士
会计硕士
帮助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18年贵州师范大学723自然地理学考研大纲
2018年贵州师范大学723自然地理学考研大纲
贵州师范大学 2018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初试)
(科目:723 自然地理学)
一、考查目标
《自然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是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
包括地球、地质、地壳、大气和气候、海洋和陆地水、地貌、土壤圈、生
物群落与生态系统、自然地理综合研究。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
的理解,熟悉自然地理各分支部门的研究内容,掌握环境要素在自然地理
中的地位和相互作用,熟悉考生所在地区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
然地理现象,具备解决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的能力,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综
合性与整体性。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结构
基本概念 约30%
基本原理与简要问题回答 约40%
综合论述与综合分析 约30%
(二)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三)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
简答题: 6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60 分
分析论述题:3 小题(选作 2 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绪论
理解地理环境的概念及其组成部分;了解地理学的“三分法”、“三层
次”和“三重性”;了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及其任务;了解自然
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地球
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地理意义;了解地球运动规律、产生的地
理现象及其地理意义;了解岁差、章动和极移的基本概念;理解地理坐标
的定义及其地球表面经度、纬度的划分;掌握地球的圈层构造及特征;掌
握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三)地壳
了解地壳的化学成分、矿物、造岩矿物及常见矿物;了解岩浆岩的概
念、矿物组成、产状、结构、构造及其主要类型;理解沉积岩的概念、基
本特征及主要类型;理解变质作用的概念、控制因素、类型;了解构造运
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理解地质
构造的定义、最常见的四种类型;理解板块构造学说、槽台说与地洼说、
地质力学学说的概念和理论;掌握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的概念。
(四)大气和气候
掌握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各自的作用;理解大气的结构,大气在垂直
方向上的分层及其各层次的特征;理解太阳辐射、大气能量、保温效应及
其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理解气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气温的水平分布和
垂直分布的特点;了解大气湿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湿度的变化与分布;
掌握大气水分蒸发及其影响因素、凝结和凝结条件;理解水汽地表面和大
气中的凝结现象;了解降水的形成、类型,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和降水量
的地理分布;了解大气运动的概念,作用于空气的力及其相关定义,自由
大气中的空气运动,风随高度的变化;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全球环流、
季风环流及局地环流的特性及其运动;了解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气团和
锋面、气旋、反气旋的生成、发展、结构和天气以及相关概念;了解气候
的概念,气候系统的组成及其特性;理解辐射因子、环流因子、地理因子
对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规律;了解低、中、高纬度及高地气候型的气候变化
特性;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代气候变化的原因;掌握人类活动对
气候变化的影响;理解未来气候的可能变化。
(五)海洋和陆地水
掌握地球上水的分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规律; 掌握河流、水系和
流域的概念,流域特征对河流的影响;理解河流水情要素,流速、流量的
定义;了解河川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径流的变化特点以及特征径流;
理解河流补给的形式、特点及其河流水源的定量估计;理解流域水量平衡
的概念;了解河流分类的意义、原则与我国河流的分类;理解河流与地理
环境的相互影响;理解湖泊的成因、类型、湖水的性质、水文特征及其变
化规律;理解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总矿化度和硬度,岩石的水
理性质,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地下水按埋藏条件的分类及其变化规律。
(六)地貌
理解地貌的成因,基本地貌类型以及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掌握
风化作用的概念、类型,风化壳的基本特征、类型及其分布;了解块体运
动的基本概念,崩落与崩塌、滑落与滑坡、蠕动有关的重力地貌单元的特
点、形成过程;理解流水作用的类型和基本特征,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
貌、河流地貌单元的特点、形成过程及其演变规律;了解准平原与山麓面
的特点、形成过程和变化规律;掌握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岩性与构造
条件、水动力条件以及地表、地下喀斯特地貌特点;掌握喀斯特地貌发育
的环境条件、过程及其演变规律,喀斯特地貌的地域分异特征;了解风沙
作用的形式,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单元的特点、形成过程及其演变规律。
(七)土壤圈
掌握土壤及其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土壤的形态特征、物质组成及其相互联系与作用机制;了解成土因素
学说,成土因素对土壤的形成作用;理解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主要成土
过程;了解土壤的分类、分布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土壤的水平、垂直分
布规律;了解土壤的地域分布规律、耕作土壤分布规律,世界土壤分布特
征;理解各种土壤类型的基本特征;掌握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及其利用和保护。
(八)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了解生物圈的概念,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动
物界的基本特性;理解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掌握生态因子与生物之
间的关系及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理解种群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生物群
落的概念、种类组成、群落的外貌与植物的生活型特性、群落的结构、群
落环境、生物群落的动态、群落的分类;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组分、结
构和功能;掌握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与生态平衡;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主
要特征与分布规律,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了解水域生态系统的主要
特征与类型;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生态农业;理解城市生态系
统的主要特征;理解生物多样性概念及其价值;掌握全球生物多样性概况
及受威胁现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及其方法。
(九)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了解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地理耗散结构;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组
成与能量基础,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理解地域分异规律的概念,
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形成背景及本质含义;理解非地带性规律的范畴及其含
义;掌握地域分异的尺度,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掌握自然区划的概
念、原则、方法及等级系统;理解土地的含义与土地的分级,土地的分类;
掌握土地评价的概念、对象、原则与方法;理解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反馈;掌握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主要参考书
1、伍光和,王乃昂,胡双熙,田连恕,张建明编著,自然地理学(第
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上一篇文章:
2018年贵州师范大学724教育技术基础考研大纲
下一篇文章:
2018年贵州师范大学722分析化学考研大纲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网站地图
|
购买指南
考博
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
咨询
QQ 33455802
邮箱:
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