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黑龙江大学721无机化学考研大纲
1 【无机化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无机化学是高等院校类各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原子结构与 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理论、酸碱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化合 物以及元素部分等。要求考生牢固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理论、酸碱平 衡、氧化还原反应、配合物及结构理论等基本原理的基础知识;掌握重要元素化合物 的主要性质、结构;掌握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的能力;掌握无机 化学有关的科学实验技能。 (二)、考试内容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1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的描述 薛定鄂方程;波函数和原子轨道;几率密度和电子云;波函数的空间图象;四个量子 数的意义与取值。 1.2 核外电子的排布 多电子原子的能级;Pauling 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屏蔽效应;钻穿效应;核外电子排 布原则。 1.3 元素周期系 原子核外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族,元素周期律。 1.4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 二、化学键理论概述 2.1 离子键 离子键理论;离子基本特征:半径、电荷与构型;离子晶体的晶格能的计算。 2.2 共价键理论 价键理论;轨道杂化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3 键理论理论 改性共价键理论,能带理论。 2 2.4 分子间作用力 三种范德华力,氢键;离子极化,分子的偶极矩,极化率。 三、酸碱电离平衡 3.1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 pH 值;同离子效应、多元酸的电离 平衡;缓冲溶液。 3.2 盐的水解 各种盐的水解,影响水解因素。 3.3 电解质溶液理论和酸碱理论的发展 离子强度、活度和活度系数;电离理论,质子理论,电子理论,软硬酸碱理论。 四、沉淀-溶解平衡 4.1 溶度积 摩尔溶解度与溶度积,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溶度积原理,沉淀-溶解平衡移动,影 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4.2 沉淀生成的计算与应用 4.3 沉淀的溶解和转化 沉淀在酸中的溶解,沉淀的转化。 五、氧化还原反应 5.1 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 氧化数,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电极电势,标准氢电极和标准电极电势;氧化还原 方程式配平。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还原电对。 5.2 电池反应的热力学 电动势和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的关系;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Nerst 方程式,判断氧 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 5.3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沉淀的生成对电极电势的影响。求平衡常数和溶度积常数;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程度。 3 六、配位化合物 6.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定义、组成、命名、类型、空间结构和异构现象。 6.2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价键理论要点及其应用。 6.3 晶体场理论 晶体场理论要点、6 配位不同配体场 d 轨道能级分裂;晶体场稳定化能。 6.4 配合物的稳定性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配合平衡的移动。 七、硼族元素 7.1 硼单质及其化合物 硼单质的性质与制备;硼的氢化物,含氧化物,卤化物。氢桥键。缺电子体系。 7.2 铝单质及其化合物 含氧化物,卤化物;铍和铝的相似性、斜线关系(对角线)。 八、碳族元素 8.1 碳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碳元素的单质、同素异形体;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 8.2 硅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硅元素的单质的性质和制备;二氧化硅;含氧酸及其盐;卤化物和氢化物。 8.3 锡、铅 锡、铅元素单质的性质;氧化物;含氧酸或氢氧化物;卤化物和硫化物。 九、氮族元素 9.1 氮的单质 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制备。 9.2 氮的成键特征 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 9.3 氮的氢化物 氨的制备、结构、性质;联氨、羟氨、叠氮酸。 9.4 氮的含氧化合物 4 氮的氧化物、亚硝酸及其盐、硝酸及其盐。 9.5 磷单质 磷的成键特征和价键结构、同素异形体及其化学性质。 9.6 磷的其化合物 氢化物、磷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磷的卤化物和硫化物。 9.7 砷、锑、铋 砷、锑、铋的单质,氢化物,砷、铋含氧化合物,砷、铋卤化物和硫化物。 十、氧族元素 10.1 氧及其化合物 氧单质、氧的成键特征、氧的结构、臭氧的结构;氧化物、水;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 过氧化氢的性质和用途,过氧化氢的制备。 10.2 硫及其化合物氧、臭氧 单质硫;同素异形体,硫的成键特征;硫化氢和硫化物;硫的含氧化合物,硫的含氧 酸的衍生物。 十一、卤 素 11.1 卤素单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卤素单质的制备。 11.2 卤化氢和氢卤酸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卤化氢的制备 11.3 卤化物 金属卤化物制备和性质。 11.4 卤素的含氧化合物 卤素的氧化物制备和性质,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含氧酸的氧化还原性,影响含氧酸 的氧化能力强弱的因素。 十二、S 区元素 12.1 S 区元素及化学性质,酸碱性的判断,对角线规则。 十三、铜副族和锌副族 13.1 铜副族元素 5 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铜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13.2 锌副族元素 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锌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十四、铬副族和锰副族 14.1 铬副族元素 铬副族概述;铬的重要化合物。 14.2 锰副族元素 锰副族概述;氧化数是+6 的锰的化合物;氧化数是+3 的锰的化合物;氧化数是+2 的 锰的化合物。 14.3 无机物的颜色 物质显色的若干规律;物质呈色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十五、铁系元素和铂系元素 15.1 铁系元素 铁系元素概述;铁系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铁的重要化合物;钴、镍的化合物;铁、 钴、镍的低氧化态配合物 。 15.2 过渡金属通性 过渡金属单质的某些物理性质、电离势、过渡金属的氧化态及其稳定性;过渡金属及 其化合物的磁性;过渡金属离子及其化合物的颜色。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80 分钟 2.满分:150 分 3.题型结构:1)填空题 (20 分), 2)选择题 (20 分), 3)方程式(30), 4)简答题 (50 分), 5)计算题 (30 分)。 参考书目:无机化学(第三版),上下册,吉林大学 武汉大学 南开大学 宋天佑、程 鹏、王杏乔、徐家宁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 6 月。 |
上一篇文章: 2019年黑龙江大学722有机化学考研大纲 下一篇文章: 2019年黑龙江大学720数学分析考研大纲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