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专业自建立以来,已走过40余年的辉煌历程。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伴随中国和首都经济的快速发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金融学科建设获得了突破性进展。2006年金融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金融学科顺利跻身北京市重点学科行列。经过多年建设,本专业逐渐形成了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发展战略和办学宗旨,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本专业在坚持以服务首都经济发展、为首都培养高层次金融人才为重点的同时,还确立了服务全国金融业发展的目标,不断为国内各地区输送高质量金融人才;同时,本专业积极推进研究生招生、培养的国际化进程,每年都招收一定数量的国外或境外考生。
根据国内外金融学科发展的状况和国内金融业需求的变化,本专业适时调整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使培养方案不断趋于完善。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理论与政策专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国际金融专题、公司金融理论与实务、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投资银行专题、金融市场专题、金融工程学、西方金融学说、保险市场专题、金融风险管理等。金融学院设有现代化的数字化金融实验室,拥有良好的金融试验教学环境和条件。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副教授15名。教师中绝大部分具有博士学位;50%以上的教师有金融业的从业经历和实践经验。此外,本专业还聘请国内外20多名专家学者作为客座教授。近五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北京市教委及横向课题50多项,出版专著40余部,教材近20部。有的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地处北京,是北京市属重点高等院校之一,因此,本专业不仅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而且作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在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将北京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目标的情况下,本专业必将得到北京市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这就预示着本专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汇集了作为金融监管部门的“一行三会”以及国内外各大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总部和分支机构,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数量非常庞大,因此,本专业学生拥有光明的就业前景。本专业历届毕业生绝大部分都实现了在北京就业的愿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专业正敞开怀抱,随时准备接纳国内外优秀考生和有志青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可以圆你金融家梦的地方!
院系:金融学院(008)
专业名称:金融学(含保险)(020204)
研究方向
|
导师
|
招生
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1 货币理论与金融监管
0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03金融市场与金融工程
04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
05保险理论与实务
|
李树生教授
李新副教授
周晔副教授
祁敬宇副教授
蒋三庚教授
王曼怡教授
李树生教授
谢太峰教授
王苹副教授
梁万泉副教授
吴世亮教授
谢太峰教授
龙 菊教授
徐洪才教授
方兴副教授
巩云华副教授
王曼怡教授
刘妍芳副教授
黄静茹副教授
龙 菊教授
刘妍芳副教授
|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3数学(三)
④901经济学
复试专业课:专业综合(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保险学)
|
初试用书:
《政治经济学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刘英骥著)
《经济学教程》经济日报出版社(张连城著)
复试用书:
《货币银行学》中国金融出版社(夏德仁主编);
《国际金融》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王曼怡主编);
《保险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第二版(庹国柱主编)
|
注:同等学力考生加试“金融市场学”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