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一、历史沿革
本系拥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半导体芯片系统设计与工艺、材料物理与化学3个研究生专业。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最早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91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下设的二级学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本系已形成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及学术生态环境。
二、教学与研究基地
本学科是我国重要的现代微电子学、固体电子学与系统集成及其应用技术研究基地之一。目前本学科已拥有教育部敏感陶瓷工程研究中心、电子信息功能材料教育部国防重点实验室、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北京生物芯片国家工程中心(与清华大学等共建)、教育部财政部“面向群体人才创新互动式培养实验区及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光电信息存贮研究部等人才培养基地。
三、学科特色
本学科建立以来,紧密联系学科前沿研究热点,以及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始终坚持“理工结合”、“产学研结合”“多学科交叉结合”,逐步形成了以信息材料为基础,器件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系统应用为方向,以国防和军工特色带动工程应用研究的高度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优势。
在近50年的学科发展历程中,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项目等,直接服务国家、国防和区域经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成果。目前科技成果产业化相关产值超过9亿元,已获得很好的社会、经济效果。集成电路领域的科研成果、科研实力和规模化的人才培养能力将对武汉新芯12吋/65nm半导体制造项目、Foxconn公司以及其它著名的国际半导体与IT产业在武汉地区的群集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招生专业及师资队伍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现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半导体芯片系统设计与工艺、材料物理与化学3个工学研究生招生专业和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组成。现有教授22人,副教授21人,高级工程师3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19人,49人拥有博士学位,25人拥有国外学习研究经历,并每年选派2-3名中青年教师赴国际著名大学和企业进行合作研究。已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有国际化研究视野的中青年人才队伍。
五、学术交流
坚持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有效地开阔科学研究的视野,推动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每年选派2-3名中青年教师赴国际著名大学和企业进行合作研究,互动学习,造就一支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队伍。
六、科学研究
近5年来,我系承担科学研究项目400余项,研究经费达1.528亿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7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973、863计划项目17项,纵向国防科研项目51项,国际合作项目8项。共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274篇,EI收录40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2项,已授权专利64项。
本学科紧密围绕电子信息领域学术前沿、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需求,长期致力于信息材料与器件、系统集成的研究,发展出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为适应国家发展三大战略需求,一直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国家领导人多次来考察和指导工作。主要研究方向: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嵌入式系统
电子功能陶瓷材料、元器件及无源集成
高速、高密度信息存储材料与器件
微波材料与微波器件、微波组件技术
磁性材料和吸波材料设计与制备
新型微纳MOS器件与功率半导体器件
七、毕业生就业
我系研究生素以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著称,无论是出国留学和读博深造,还是进入研究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都受到普遍好评。以2009年为例,硕士毕业生总人数140人,其中到三资企业(如GE、oracle、TI、华为、中兴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就业102人,占当年硕士毕业生总人数(下同)72.9%;到国内著名学术、科研设计单位(如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29所等)15人,占10.7%;出国留学(如密西根州立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9人,占6.4%;继续攻读国内博士学位7人,占5.0%;考取公务员及到事业单位7人,占5.0%。
八、拟招生计划
学术型研究生接收推免生比例为20%左右,集成电路专业学位研究生接收推免生比例为15%左右;博士招生计划中,拟接收硕博连读生比例为15%左右。
九、专业学位资助体系
专业学位资助标准按学校相关文件精神执行。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