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核小体的核心功能是 “压缩 DNA 体积”—— 人类基因组 DNA 全长约 2 米,通过核小体→螺线管→超螺线管→染色体的层级折叠,可压缩至数微米,便于装入细胞核。同时,核小体的动态变化(如组蛋白修饰、DNA 甲基化)会影响基因表达:核小体紧密排列时,RNA 聚合酶难以结合 DNA,抑制转录;核小体松散时,DNA 暴露,促进转录。
错配修复
答案:错配修复是 DNA 修复机制的一种,主要修复 DNA 复制过程中因碱基错配(如 A 与 C 配对)或插入 / 缺失环形成的 DNA 损伤,通过识别错配位点、切除错误核苷酸、重新合成正确序列,保证 DNA 复制的准确性。原核生物错配修复依赖 Mut 蛋白家族,真核生物依赖 MLH1、MSH2 等蛋白。
解析:错配修复的关键是 “区分母链与子链”—— 原核生物通过 DNA 甲基化(母链甲基化,子链未甲基化)识别子链错配位点;真核生物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复制叉相关蛋白的协同作用有关。错配修复缺陷会导致基因突变率升高,例如人类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就是因 MLH1 或 MSH2 基因突变导致错配修复功能丧失,引发肿瘤。
解析:转座子是指可在基因组中自主移动的 DNA 片段,McClintock 通过观察玉米籽粒颜色的不稳定遗传,发现了 “Ac-Ds 转座系统”——Ds 因子(解离因子)可在 Ac 因子(激活因子)作用下,从一条染色体跳跃到另一条染色体,导致基因表达改变(如籽粒颜色变化)。这一发现证明基因并非固定不动,而是可移动的。
解析:Sanger 测序的核心是利用双脱氧核苷酸(ddNTP)终止 DNA 链延伸 —— 在测序反应中,ddNTP 随机掺入 DNA 链,导致不同长度的 DNA 片段生成,通过电泳分离这些片段并读取序列。该方法是目前商业测序(如基因克隆验证、小规模序列分析)的主流方法,大规模测序(如基因组测序)多基于其原理发展的高通量测序技术。
现阶段,基因治疗一般是指( )
A. 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 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
D. 向有功能缺陷的细胞补充相应功能基因,纠正或补偿其基因缺陷,达到治疗目的
答案:D
解析:目前基因治疗的主流策略是 “基因增补”,即向缺陷细胞导入正常功能基因,补偿缺陷基因的功能(如治疗腺苷脱氨酶缺乏症,导入正常 ADA 基因),而非修复或切除缺陷基因(技术难度高),也不依赖人工诱变(随机性强,风险高)。A、B 选项的技术目前尚未成熟,C 选项的诱变方法不可控,故 D 正确。
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的育种方法是( )
A. 基因工程育种 B. 杂交育种 C. 单倍体育种 D. 多倍体育种
答案:A
解析:基因工程育种可打破物种界限,将动物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并表达(如将人胰岛素基因导入烟草,使烟草表达人胰岛素);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均基于物种内或近缘物种间的基因交流,无法实现动物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故 A 正确。
下列哪个操纵子可能不含有衰减子序列?( )
A. trp 操纵子 B. lac 操纵子 C. his 操纵子 D. phe 操纵子
答案:B
解析:衰减子是原核生物中通过翻译调控转录终止的序列,主要存在于合成氨基酸的操纵子中(如 trp、his、phe 操纵子),通过前导肽的翻译状态调控衰减子结构,进而控制转录。lac 操纵子(乳糖操纵子)的调控依赖阻遏蛋白与 CAP 蛋白,无衰减子序列,其转录调控不涉及翻译与转录的偶联,故 B 正确。
核糖体大亚基上的 rRNA 分子可介导( )催化肽键的形成。
A. 肽酰转移酶 B. RNA 聚合酶 C. 氨酰 - tRNA 合成酶 D. 碱性磷酸酶
解析:阻遏蛋白在特定组织中抑制基因表达。假设实验中,缺失 C 序列(Z 因子结合位点)后,LKPI 基因在心脏细胞中从 “不表达(N)” 变为 “表达(Y)”,说明 Z 因子在心脏细胞中结合 C 序列,抑制转录,为阻遏蛋白;X、Y 因子无此抑制效果,故 Z 正确。
哪一个(些)蛋白发挥了激活蛋白作用?( )
答案:X 和 Y
解析:激活蛋白在特定组织中促进基因表达。假设实验中,缺失 A 序列(X 因子结合位点)后,肾细胞中 LKPI 基因从 “表达(Y)” 变为 “不表达(N)”;缺失 B 序列(Y 因子结合位点)后,肝细胞中从 “表达(Y)” 变为 “不表达(N)”,说明 X 在肾细胞、Y 在肝细胞中激活转录,均为激活蛋白,故 X 和 Y 正确。
哪一个实验说明仅 X 因子就足以维持 LKPI 蛋白在肾脏细胞中的表达?( )
答案:缺失 B 和 C 序列,但保留 A 序列的实验(如 experiment 4)
解析:“仅 X 因子足以维持” 意味着实验组中仅 A 序列(X 结合位点)存在,B、C 序列(Y、Z 结合位点)缺失,且肾细胞中 LKPI 仍表达(Y)。假设 experiment 4 的处理为 “缺失 B 和 C,保留 A”,结果肾细胞表达(Y),说明仅 X 因子即可激活肾细胞中的表达,故选择对应实验编号。
哪一种组织细胞中因子 Z 正常表达并结合到 DNA 上?( )
答案:D(心脏)
解析:Z 因子是阻遏蛋白,仅在不表达 LKPI 的组织中发挥作用。心脏细胞中 LKPI 不表达,说明 Z 因子在心脏细胞中正常表达并结合 C 序列,抑制转录;肝和肾细胞中 LKPI 表达,Z 因子不表达或不结合,故心脏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