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年 第四军医大学考研真题 样题(含答案详解)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心路 >> 考研复试 >> 正文 2026 年 第四军医大学考研真题 样题(含答案详解)

考研试卷库
2026 年 第四军医大学考研真题 样题(含答案详解)

2026 年 第四军医大学 考研真题 样题(矫形外科学)

想要获取完整考研、考博真题及配套答案,可访问考博信息网(http://www.kaoboinfo.com/),该平台汇集多所高校各年份考研考博真题,且所有年份真题均配备高分答案详解,涵盖考点深度解析、答题逻辑梳理、易错点提示等内容,能有效帮助考生掌握答题技巧、明确备考方向,提升复习效率。

一、论述题(共 5 题,每题 16 分,共 80 分)

1. 试述股骨颈骨折的类型、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并说明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的原因

答案

  • 类型:根据骨折线位置可分为头下型、经颈型、基底型;根据 Garden 分型可分为 Ⅰ 型(不完全骨折)、Ⅱ 型(完全骨折无移位)、Ⅲ 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Ⅳ 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
  • 临床表现:①外伤史:多为跌倒后臀部着地;②疼痛:髋部疼痛明显,活动时加剧,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膝关节;③畸形:患肢多呈外旋畸形(一般为 45°-60°),可伴有短缩;④活动受限:髋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均明显受限,尤其是屈伸和内收外展;⑤压痛与叩击痛:腹股沟中点下方压痛明显,患肢纵向叩击痛阳性。
  • 治疗方法:
    •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 GardenⅠ 型、Ⅱ 型骨折且身体状况极差无法耐受手术者,主要采用皮肤牵引或骨牵引,牵引时间为 6-8 周,期间需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同时预防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 手术治疗:为多数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案,包括①闭合复位内固定术:适用于 GardenⅠ-Ⅲ 型骨折,通过空心螺钉、动力髋螺钉(DHS)等器械固定骨折端,创伤较小;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 GardenⅣ 型骨折、年龄>65 岁且身体状况较好者,可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快速恢复髋关节功能,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原因: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主要依赖①旋股内动脉分支(提供股骨头 70%-80% 的血供)、②旋股外动脉分支、③股骨头圆韧带内的小凹动脉(血供较少)。股骨颈骨折时,尤其是头下型、经颈型骨折,易损伤旋股内、外动脉分支,导致股骨头血供大幅减少或中断;同时骨折后骨折端出血形成血肿,可能压迫周围血管,进一步加重缺血;此外,骨折复位不良、固定不牢固导致骨折端微动,也会影响血管再生,最终引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解析

本题需从 “分类 - 表现 - 治疗 - 病理机制” 四个维度展开,核心考点为股骨颈骨折的分型逻辑(解剖位置与移位程度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外旋畸形是关键鉴别点)、治疗方案的个体化选择(年龄、骨折类型决定术式)及股骨头血供特点(缺血坏死的病理基础)。答题时需注意区分不同分型的治疗差异,同时明确血管损伤与缺血坏死的直接关联,避免遗漏血供来源的具体描述。

2. 试述骨肉瘤的诊断和治疗要点

答案

  • 诊断要点:
    • 临床表现:①发病人群:多发生于 10-25 岁青少年,好发部位为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肱骨近端的干骺端;②症状:早期表现为局部隐痛,逐渐加重为持续性剧痛,夜间痛明显;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局部肿胀,触诊可及质地坚硬的肿块,边界不清,压痛明显,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温度升高、浅静脉怒张;晚期可伴有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发热等,还可能出现肺转移(最常见转移部位)。
    • 影像学检查:①X 线片:典型表现为 “日光射线征”(肿瘤骨与骨干垂直生长)、“Codman 三角”(骨膜被肿瘤掀起形成的三角形骨膜反应),同时可见骨质破坏(多为溶骨性,部分为成骨性);②CT/MRI:可清晰显示肿瘤范围、软组织侵犯程度及骨髓腔内病变,有助于手术方案制定;③全身骨扫描(ECT):用于排查全身其他部位转移灶;④胸部 CT:排查肺转移(骨肉瘤早期易转移至肺)。
    • 病理检查:为确诊金标准,通过穿刺活检或切开活检获取肿瘤组织,镜下可见肿瘤细胞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或肿瘤骨,细胞形态多为异型性明显的梭形细胞。
    • 实验室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多升高,可作为病情监测指标。
  • 治疗要点:采用 “新辅助化疗 + 手术治疗 + 辅助化疗” 的综合治疗模式。
    • 新辅助化疗:术前进行 2-3 个疗程化疗(常用药物包括甲氨蝶呤、阿霉素、顺铂、异环磷酰胺等),目的是缩小肿瘤体积、杀灭微小转移灶、提高手术切除率,同时根据肿瘤对化疗的反应调整术后化疗方案。
    • 手术治疗:①保肢手术:适用于肿瘤未侵犯重要血管神经、肿瘤边界清晰且化疗效果良好者,通过精准切除肿瘤(切除范围需包括肿瘤组织及周围 2-3cm 正常组织),同时采用人工假体置换、自体骨移植等方式重建肢体功能;②截肢手术:适用于肿瘤侵犯重要血管神经、保肢手术无法彻底切除肿瘤或合并严重感染、病理性骨折无法修复者,术后需注意残肢功能锻炼。
    • 辅助化疗:术后继续进行 4-6 个疗程化疗,方案根据术前化疗反应调整,目的是进一步杀灭残留肿瘤细胞,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
    • 随访监测:治疗后定期复查(包括 X 线、CT、MRI、ECT、血清 ALP 等),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

解析

本题核心在于骨肉瘤的 “综合诊断” 与 “综合治疗” 理念。诊断需结合年龄、部位、症状、影像学特征(典型 X 线征象是重点)及病理检查(金标准),实验室检查可辅助判断病情;治疗需强调新辅助化疗的重要性(缩小肿瘤、指导术后方案),同时明确保肢与截肢手术的适应证差异。答题时需注意逻辑连贯,从诊断到治疗形成完整体系,避免遗漏关键检查或治疗步骤。

3. 试述上臂中段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同时完全断裂伤的临床表现和术中克服神经缺损的方法

答案

  • 临床表现:
    • 正中神经损伤表现:①运动障碍:前臂旋前功能障碍(旋前圆肌、旋前方肌瘫痪);屈腕功能部分障碍(桡侧腕屈肌瘫痪,尺侧腕屈肌正常,故腕关节偏向尺侧);拇指、食指、中指屈指功能障碍(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桡侧半瘫痪);拇指对掌、对指功能障碍(拇短展肌、拇对掌肌瘫痪),表现为拇指无法主动靠近其他手指,呈 “猿手” 畸形。②感觉障碍:手掌桡侧半(包括拇指、食指、中指掌面及无名指桡侧半掌面)、手背桡侧半(拇指、食指、中指近节背面)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③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损伤区域皮肤干燥、脱屑、指甲变脆,严重时可出现皮肤萎缩。
    • 尺神经损伤表现:①运动障碍:前臂尺侧屈腕功能障碍(尺侧腕屈肌瘫痪);无名指、小指屈指功能障碍(指深屈肌尺侧半瘫痪);手指内收、外展功能障碍(骨间肌瘫痪),表现为手指无法并拢或分开,呈 “爪形手” 畸形(无名指、小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拇指内收功能障碍(拇收肌瘫痪)。②感觉障碍:手掌尺侧半(包括无名指尺侧半掌面、小指掌面)、手背尺侧半(无名指、小指背面及尺侧 1 个半手指近节背面)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③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损伤区域皮肤同样出现干燥、脱屑、指甲变脆等表现。
    • 联合损伤叠加表现:腕关节屈腕功能严重障碍(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均瘫痪);手部多数手指屈指、内收外展、对掌功能丧失,手部功能严重受限;感觉障碍范围扩大,覆盖手掌桡侧半 + 尺侧半及相应手背区域,仅手背桡侧半(拇指、食指、中指近节背面除外)感觉正常。
  • 术中克服神经缺损的方法:
    • 神经游离松解术:适用于神经缺损<2cm 者,通过游离神经近、远断端周围的瘢痕组织和筋膜,利用神经自身的延展性,将断端拉拢缝合(需注意避免过度牵拉导致神经张力过高,影响神经再生)。
    • 神经移位术:适用于神经缺损 2-4cm 者,将邻近的次要神经(如前臂的肌皮神经分支、桡神经浅支等)切断后,移位至缺损处与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断端吻合,需注意选择功能次要的神经,减少对肢体功能的额外影响。
    • 神经移植术:适用于神经缺损>4cm 者,是最常用的方法。①自体神经移植:首选自体腓肠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等,自体神经移植排斥反应小,神经再生效果好,是目前的金标准;②同种异体神经移植:适用于自体神经供体不足或缺损较大者,需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③人工神经移植:采用生物材料(如胶原蛋白、聚乳酸等)制成的人工神经导管,将神经断端插入导管内,引导神经再生,适用于中小缺损,目前仍在不断发展中。
    • 骨骼短缩术:若上臂骨骼无明显损伤,可适当短缩上臂骨骼(一般短缩 2-3cm),减少神经缺损长度,便于神经断端拉拢缝合,术后需注意肢体长度差异对功能的影响,一般可通过后续康复锻炼代偿。

解析

本题需分别明确正中神经与尺神经的功能支配(运动、感觉),再叠加联合损伤的表现,核心是两种神经损伤的典型畸形(猿手、爪形手)和感觉障碍范围的区分。术中克服神经缺损的方法需按缺损长度分类,明确不同方法的适应证(如自体神经移植的金标准地位),同时注意手术操作的关键细节(如避免神经张力过高)。答题时需条理清晰,先分述单神经损伤表现,再讲联合表现,最后说明缺损处理方法,确保逻辑严谨。

4. 试述不同区域屈指肌腱损伤的处理方法

答案

屈指肌腱损伤按解剖区域分为 5 区(Verdan 分区),不同区域损伤处理方法不同,具体如下:
  • Ⅰ 区(远节指骨近端至指深屈肌腱止点):仅含指深屈肌腱。
    • 损伤特点:多为锐器切割伤,常伴有指深屈肌腱止点撕脱(如 “棒球指”)。
    • 处理方法:①新鲜损伤(伤后 6-8 小时内):直接缝合肌腱,采用 “8” 字缝合或 Kessler 缝合方法,术后用夹板固定患指于屈曲位(指间关节屈曲 30°-45°),固定时间为 4-6 周;②陈旧性损伤(伤后超过 3 周):若肌腱短缩不明显,可游离肌腱后缝合;若肌腱止点撕脱,需采用钢丝抽出法固定(将钢丝穿过远节指骨,固定肌腱止点),术后固定 6-8 周。
  • Ⅱ 区(中节指骨近端至远节指骨近端,即 “无人区”):含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两者位于同一腱鞘内。
    • 损伤特点:肌腱损伤后易发生粘连,修复难度大,术后功能恢复较差。
    • 处理方法:①新鲜损伤:采用 “双肌腱分别缝合” 技术,先缝合指深屈肌腱,再缝合指浅屈肌腱,缝合时需注意避免两肌腱重叠,减少粘连风险;术后用夹板固定患指于屈曲位(掌指关节屈曲 45°,近侧指间关节屈曲 30°,远侧指间关节屈曲 20°),固定时间为 4-6 周;②陈旧性损伤:若肌腱粘连严重,需行肌腱松解术,必要时采用自体肌腱移植(如掌长肌腱)修复缺损,术后需早期进行被动功能锻炼,预防再次粘连。
  • Ⅲ 区(近节指骨近端至中节指骨近端,即掌指关节至近侧指间关节之间):含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以及蚓状肌起点。
    • 损伤特点:常伴有蚓状肌损伤,肌腱损伤后粘连风险较 Ⅱ 区低。
    • 处理方法:①新鲜损伤:分别缝合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同时修复受损的蚓状肌;术后固定患指于掌指关节屈曲 45°,近侧指间关节屈曲 30°,固定时间为 3-4 周;②陈旧性损伤:若肌腱断裂端回缩明显,需游离肌腱并清理瘢痕后缝合,若存在缺损,可行肌腱移植修复,术后早期进行主动辅助功能锻炼。
  • Ⅳ 区(腕管内):含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共 8 条)及正中神经,肌腱排列紧密。
    • 损伤特点:多为腕部锐器伤,常伴有正中神经损伤,肌腱损伤易出现多根肌腱同时断裂。
    • 处理方法:①新鲜损伤:首先修复正中神经(若损伤),再按 “从尺侧到桡侧” 的顺序缝合肌腱(避免肌腱交叉),缝合时需注意保护腕管内滑膜,减少粘连;术后用夹板固定腕关节于中立位或轻度屈曲位(腕关节屈曲 15°-20°),手指屈曲位,固定时间为 4-6 周;②陈旧性损伤:需切开腕管,清理瘢痕组织,若肌腱粘连严重,可行肌腱松解术,若多根肌腱缺损,需分期进行肌腱移植修复,同时注意保护正中神经功能。
  • Ⅴ 区(腕管近端至前臂屈肌起点):含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及前臂其他屈肌(如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等)。
    • 损伤特点:肌腱数量多,损伤后易出现肌腱短缩或回缩,常伴有血管、神经损伤。
    • 处理方法:①新鲜损伤:首先修复血管、神经(若损伤),再按肌腱解剖位置分别缝合,缝合时需注意肌腱的张力调节(避免过松或过紧),术后用夹板固定腕关节屈曲 20°-30°,手指屈曲位,固定时间为 4-6 周;②陈旧性损伤:若肌腱回缩明显,需游离肌腱并延长(如采用肌腱延长术),若存在较大缺损,可行自体或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术后需加强康复锻炼,恢复前臂及手部屈指功能。

解析

本题核心是屈指肌腱的 Verdan 分区及各分区的解剖特点(肌腱数量、毗邻结构),处理方法需结合分区特点(如 Ⅱ 区 “无人区” 的粘连风险、Ⅳ 区的多肌腱与神经毗邻)展开。答题时需明确各分区的解剖范围,再对应损伤特点和处理方法,重点区分新鲜与陈旧性损伤的差异、缝合技术的要点(如 Ⅱ 区双肌腱缝合、Ⅳ 区分区缝合顺序)及术后固定体位和时间。同时需注意逻辑顺序,按分区从远到近(Ⅰ 区至 Ⅴ 区)描述,确保条理清晰,便于理解。

5. 试述骨折不连接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答案

  • 骨折不连接发生的原因: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以局部因素为主。
    • 局部因素:①骨折复位不良:骨折端对位、对线不良,存在分离、成角或旋转畸形,导致骨折端接触面积减少,影响骨痂形成;②固定不牢固:固定器械选择不当(如螺钉过细、钢板过短)、固定时间不足或过早负重,导致骨折端持续微动,破坏骨痂生长环境;③骨折端血供不良:骨折部位血供较差(如股骨颈骨折、胫骨中下段骨折),或骨折时损伤周围血管,导致骨折端缺血,无法形成骨痂;④软组织嵌入:骨折端间嵌入肌肉、肌腱、筋膜等软组织,阻碍骨折端接触,影响骨性连接;⑤感染:开放性骨折或术后感染,导致局部炎症反应持续存在,破坏骨痂形成的微环境,甚至引起骨坏死;⑥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多段骨折因骨折端接触面积小,愈合难度大,易发生不连接。
    • 全身因素:①年龄:老年人代谢缓慢,骨痂形成能力差,骨折愈合时间长,易发生不连接;②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钙、维生素 D、维生素 C 等营养素,影响骨基质合成和成骨细胞活性;③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影响血管功能和组织修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降低,骨痂强度不足)、恶性肿瘤(消耗机体营养,抑制成骨);④药物因素: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抗凝药物等,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影响骨折愈合。
  • 处理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全身调理,核心是改善骨折端局部环境,促进骨性连接。
    • 手术治疗:①骨折端清理术:清除骨折端的瘢痕组织、硬化骨、死骨及嵌入的软组织,打通髓腔,恢复骨折端的血液供应和接触面积;②植骨术:是治疗骨折不连接的关键步骤,常用植骨材料包括自体骨(如髂骨、腓骨,具有骨诱导、骨传导、骨生成作用,为金标准)、同种异体骨(需匹配血型,预防排斥)、人工骨(如羟基磷灰石、磷酸钙,可与自体骨混合使用),植骨方式包括松质骨植骨、皮质骨植骨、骨瓣移植等;③内固定术: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内固定器械(如钢板螺钉、髓内钉、外固定支架),确保骨折端稳定,为骨痂形成提供良好环境,对于严重骨缺损者,可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骨延长术(逐渐延长骨骼,修复缺损);④辅助治疗:术中可采用富血小板血浆(PRP)局部注射,PRP 中含大量生长因子,可促进成骨细胞活性和血管再生;对于感染性骨折不连接,需先控制感染(如清创、抗生素冲洗),待感染控制后再行植骨和内固定。
    • 全身调理:①营养支持:补充蛋白质、钙、维生素 D、维生素 C 等营养素,改善机体营养状态;②基础疾病治疗:积极控制糖尿病(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治疗骨质疏松症(补充钙剂、维生素 D,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双膦酸盐);③药物辅助:可短期使用促进骨愈合的药物(如骨肽片、鹿瓜多肽注射液),避免使用抑制骨愈合的药物;④康复锻炼:术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同时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利于骨痂形成。

解析

本题需从 “原因 - 处理” 双向展开,原因部分要区分局部与全身因素(局部因素是主要原因,需重点描述),处理方法需突出手术治疗的核心地位(骨折端清理、植骨、内固定是关键步骤),同时兼顾全身调理的重要性。答题时需注意逻辑清晰,原因部分按 “局部→全身” 分类,处理方法按 “手术→全身” 分类,重点强调植骨术的材料选择(自体骨金标准)和内固定的稳定性要求,避免遗漏感染性骨折不连接的特殊处理(先控制感染)。

二、名词解释(共 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仰趾外翻足

答案

又称先天性马蹄外翻足的相反畸形,是一种以足背伸、足外翻为主要特征的足部畸形,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多因胎儿在子宫内足部位置异常或肌肉发育不平衡所致;后天性多由外伤、神经损伤(如腓总神经损伤)导致足背伸肌(如胫骨前肌)痉挛或足跖屈肌瘫痪引起。临床表现为足部处于过度背伸位(踝关节背伸角度增大),同时伴有足外侧缘抬高、内侧缘降低的外翻畸形,严重时可出现足弓塌陷,行走时足底部外侧着地,影响步态和足部功能。治疗上,先天性早期可通过手法矫正、支具固定(如足托)改善;后天性需针对病因治疗(如神经修复),结合矫形鞋垫或手术矫正(如肌腱转移术)。

解析

核心是明确 “仰趾(足背伸)” 和 “外翻(足外侧抬高)” 的畸形特征,区分先天性与后天性病因,治疗需强调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尤其是先天性),避免遗漏畸形对行走功能的影响。

2. 椎管狭窄症

答案

指各种原因导致椎管、神经根管或椎间孔的管腔狭窄,压迫脊髓、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可分为颈椎管狭窄症、胸椎管狭窄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最常见)。病因包括先天性(如椎管发育不良)、后天性(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骨化、骨折脱位、手术瘢痕等)。临床表现因狭窄部位不同而异:腰椎管狭窄症主要表现为 “间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休息后缓解),可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肌力下降;颈椎管狭窄症可出现上肢麻木、无力、精细动作障碍,严重时可出现下肢痉挛性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X 线片、CT、MRI),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休息、牵引、理疗、药物缓解症状)和手术治疗(椎管减压术,解除神经压迫,必要时行内固定稳定脊柱)。

解析

重点是 “管腔狭窄→神经压迫” 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需突出腰椎管狭窄症的典型 “间歇性跛行”,诊断依赖影像学,治疗区分非手术与手术的适应证(症状严重者需手术减压),避免混淆不同部位狭窄的症状差异。

3. 颈椎病

答案

指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的椎间关节退变,导致颈椎脊髓、神经根、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受到压迫或刺激,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长期低头工作、不良姿势者发病率较高。根据受压组织不同分为四型:①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肌力下降,压头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②脊髓型颈椎病:表现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如 “踩棉花感”),上肢精细动作障碍,严重时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病理反射(如 Babinski 征)阳性;③椎动脉型颈椎病:表现为眩晕(转头时加重)、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出现猝倒(意识清醒);④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表现为头痛、头晕、视力模糊、心悸、出汗异常等交感神经症状。诊断依靠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X 线片、CT、MRI),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颈椎牵引、理疗、药物缓解症状、改善不良姿势)和手术治疗(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路椎管减压术等,适用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者)。

解析

核心是 “颈椎退变→组织受压” 的病因,需明确四型颈椎病的典型症状(尤其是神经根型的放射性疼痛、脊髓型的 “踩棉花感”),诊断需结合临床与影像学,治疗区分保守与手术的适用情况,避免遗漏各型的特征性体征(如压头试验)。

4. 髋内翻

答案

指髋关节发育异常或损伤后,导致股骨头颈干角小于正常范围(正常成人颈干角为 110°-140°,儿童为 150°-160°)的一种畸形,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多因胎儿时期髋关节发育不良所致;后天性多由股骨颈骨折复位不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骺损伤(如儿童股骨颈骨骺炎)等引起。临床表现为臀部后凸,下肢短缩(患侧较健侧短),行走时呈跛行步态,髋关节内收、外展及旋转功能受限,严重时可出现腰背部代偿性疼痛。诊断主要依靠 X 线片(测量颈干角,明确畸形程度),治疗上,儿童早期可通过支具固定(如外展支具)矫正;成人或畸形严重者需行手术治疗(如股骨颈截骨术、股骨头置换术),通过截骨调整颈干角,恢复髋关节正常解剖关系,改善功能。

解析

重点是 “颈干角变小” 的解剖特征,区分先天性与后天性病因,临床表现需突出跛行和下肢短缩,诊断依赖 X 线片测量,治疗需结合年龄(儿童保守、成人手术),避免遗漏畸形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5. 腕管综合征

答案

指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压迫,引起以手指麻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好发于中年女性,长期从事腕部重复性动作(如打字、家务劳动)者发病率较高。病因包括腕管内压力增高(如腕部骨折脱位、腱鞘炎、滑膜炎、囊肿)、正中神经本身病变(如神经炎)、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妊娠、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表现为①感觉障碍:拇指、食指、中指掌面及无名指桡侧半掌面麻木、疼痛,夜间或清晨症状加重,甩动手腕后可暂时缓解(“夜间麻醒征”);②运动障碍: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拇指对掌、对指功能障碍,拇短展肌萎缩,呈 “猿手” 畸形;③体征:Phalen 试验(屈腕试验)阳性(腕关节极度屈曲 30 秒 - 1 分钟,出现手指麻木疼痛)、Tinel 征(叩击腕管处正中神经,出现手指放射性麻木)。诊断依靠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休息、腕托固定腕关节于中立位、局部封闭治疗、口服神经营养药物)和手术治疗(腕管切开减压术,解除正中神经压迫,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者)。

解析

核心是 “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卡压”,临床表现需突出 “夜间麻醒征” 和典型体征(Phalen 试验、Tinel 征),诊断需结合神经电生理检查,治疗区分保守与手术的适用情况,避免遗漏好发人群和诱因(重复性腕部动作)。

6. Osgood-Schlatter disease

答案

又称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是一种发生于青少年胫骨结节骨骺的无菌性炎症,好发于 10-15 岁青少年(男性多见),常与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跃、踢球)有关。病因是青少年胫骨结节骨骺尚未闭合,剧烈运动时股四头肌肌腱反复牵拉胫骨结节骨骺,导致骨骺缺血、水肿、碎裂,形成无菌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胫骨结节处疼痛、肿胀,压痛明显,活动(尤其是膝关节屈伸、跳跃)时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局部可触及硬性肿块(骨骺增生)。X 线片表现为胫骨结节骨骺碎裂、分离,周围软组织肿胀。诊断依靠年龄、运动史、临床表现及 X 线片,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局部冷敷或理疗、佩戴护膝或弹性绷带保护膝关节、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一般待骨骺闭合后(16-18 岁)症状可自行缓解,少数症状严重者可采用局部封闭治疗,极少需要手术。

解析

重点是 “青少年、胫骨结节、无菌性炎症” 的核心特征,病因与剧烈运动导致的肌腱牵拉有关,临床表现需突出疼痛与运动的关系,X 线片特征性表现(骨骺碎裂),治疗以保守为主(休息、对症),避免过度治疗,强调骨骺闭合后自愈的特点。

7. Smith’s fracture

答案

又称反 Colles 骨折,是指桡骨远端骨折时,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同时伴有尺骨茎突骨折的一种骨折类型,多由跌倒时手掌着地,腕关节处于屈曲位,暴力向上传导所致,好发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为腕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明显,腕关节活动受限,典型畸形为 “银叉样” 畸形的相反表现(腕关节掌侧突出,手背侧凹陷),手指呈半屈曲位,严重时可伴有正中神经损伤(手指麻木、疼痛)。X 线片表现为桡骨远端骨折线横行或斜行,骨折远端向掌侧、尺侧移位,常伴有尺骨茎突骨折或下尺桡关节脱位。治疗原则与 Colles 骨折相似,包括①手法复位:助手牵引患肢,术者手法将骨折远端向背侧、桡侧推挤,恢复桡骨远端解剖位置;②外固定:复位后采用短臂石膏托固定腕关节于背伸位(中立位或轻度背伸),固定时间为 4-6 周;③手术治疗: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骨折不稳定(如粉碎性骨折)、合并正中神经损伤或下尺桡关节脱位者,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早期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

解析

核心是与 Colles 骨折的对比(移位方向相反),临床表现需突出典型畸形的差异(反 “银叉样” 畸形),X 线片明确移位方向,治疗区分手法复位与手术的适应证,避免混淆两种骨折的复位和固定体位(Smith 骨折固定于背伸位,Colles 骨折固定于掌屈位)。

8. Schmorl’s nodule

答案

又称许莫氏结节,是指腰椎间盘的髓核组织通过椎体终板的薄弱区或裂隙突入椎体松质骨内,形成的半圆形或类圆形骨质缺损区,多发生于腰椎(以 L4-L5、L5-S1 间隙常见),可单发或多发。病因包括椎体终板发育不良、退变(如老年人终板变薄、破裂)、外伤(如腰部外伤导致终板损伤)、长期负重(导致椎间盘压力增高,髓核突出)。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少数患者因结节较大或合并椎间盘突出,可出现腰部疼痛、酸胀,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严重时可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神经根受压)。X 线片表现为椎体上缘或下缘出现半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晰;CT 或 MRI 可更清晰显示髓核组织突入椎体的范围及是否合并椎间盘突出。治疗上,无症状者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即可;有症状者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休息、腰部理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缓解疼痛、佩戴腰围保护腰部,避免长期弯腰或负重;极少数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椎间盘摘除术),但临床罕见。

解析

重点是 “髓核突入椎体终板” 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需强调多数无症状的特点,影像学检查(CT/MRI 更清晰)的特征性表现,治疗以保守为主(无症状者无需治疗),避免过度医疗,同时区分合并椎间盘突出时的症状差异。

9. Bryant’s triangle

答案

又称布莱恩特三角,是一种用于临床检查髋关节是否存在脱位或股骨颈骨折等病变,判断股骨头位置的体格检查方法。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并拢,①从髂前上棘向下作一垂直线;②从髂前上棘向大转子顶点作一连线;③从大转子顶点向第一步所作的垂直线作一水平线,三条线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即为 Bryant’s triangle。正常情况下,双侧 Bryant’s triangle 的形态和大小基本对称;当髋关节脱位(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时,患侧大转子顶点上移,导致患侧 Bryant’s triangle 的底边(水平线)较健侧缩短,同时垂直线与连线的夹角发生改变。该检查方法简单易行,可初步判断股骨头位置异常,但准确性受患者体位、检查者操作手法影响,需结合 X 线片等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解析

核心是明确检查的 “操作步骤” 和 “判断标准”,需详细描述三条线的构成,正常与异常表现的差异(患侧底边缩短),同时说明该检查的局限性(需结合影像学),避免单独依赖该检查确诊疾病。

10. Volkmann’s contracture

答案

又称福克曼挛缩,是指上肢或下肢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导致肌肉和神经缺血、坏死,进而引起的一种不可逆性肌肉挛缩畸形,多发生于前臂掌侧(最常见),其次为小腿。常见病因包括前臂或小腿骨折(如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骨折)、血管损伤(如动脉断裂或栓塞)、敷料包扎过紧、肢体长时间受压等,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超过毛细血管灌注压,肌肉和神经缺血。临床表现分为三个阶段:①早期(缺血期):肢体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重),麻木,手指或脚趾屈曲,被动伸展时疼痛加剧(“被动伸指痛”,重要早期体征),皮肤苍白或发绀,皮温降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②中期(坏死期):缺血持续超过 6-8 小时,肌肉和神经开始坏死,疼痛逐渐减轻(缺血性麻痹),肢体肿胀明显,皮肤出现水疱;③晚期(挛缩期):肌肉坏死、纤维化,形成不可逆性挛缩,前臂掌侧肌肉挛缩表现为 “爪形手”(手指屈曲畸形,无法伸直),腕关节屈曲,拇指内收,同时伴有感觉障碍和手功能丧失。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①早期:立即去除压迫因素(如松开过紧敷料、夹板),抬高患肢,必要时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切开深筋膜,降低室内压力,恢复血流);②晚期:可行肌腱转移术、关节融合术等矫形手术,改善肢体功能,但效果有限。预防措施包括骨折后正确包扎敷料(避免过紧)、密切观察肢体血液循环、及时处理血管损伤。

解析

核心是 “骨筋膜室综合征→缺血→肌肉挛缩” 的病理过程,临床表现需突出早期 “被动伸指痛” 的重要体征(早期诊断关键),治疗强调早期切开减压的必要性(避免不可逆损伤),同时区分早中晚期的症状差异,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