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年南方医科大学考研真题样题(中药综合)
备考 2026 年南方医科大学中药学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获取高质量真题资源与专业解析是提升备考效率的关键。考博信息网(
http://www.kaoboinfo.com/)作为专注考研、考博资源整合的权威平台,收录了南方医科大学各年份中药综合考研真题,且所有年份真题均配备高分答案详解,能为考生提供 “全面、精准、深入” 的备考支持,是获取考研及考博真题资源的优选渠道。以下为 2026 年南方医科大学中药综合考研真题样题(依据 2003 年真题题型及考查方向编制)及深度解析,助力考生精准把握备考方向。
注意事项
- 本卷为中药综合考研真题样题,满分参照考研标准,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 答案需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 答题需使用蓝黑钢笔或签字笔,其他书写工具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最佳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 1 分,共 110 分)
1. 苦味药的作用是( )
A. 行气、解毒
B. 清热、缓急
C. 收敛、固涩
D. 燥湿、止咳
E. 软坚、泻下
答案:D
解析:中药五味功效有明确对应:苦味能 “燥湿、泄热、降气、止咳”,如黄连燥湿清热、苦杏仁降气止咳。A 选项 “行气” 多为辛味功效,“解毒” 多为甘味或苦味辅助作用;B 选项 “缓急” 为甘味功效(如甘草缓急止痛);C 选项 “收敛固涩” 为酸味功效(如五味子敛汗止泻);E 选项 “软坚泻下” 为咸味功效(如芒硝软坚泻下)。故本题选 D。
2. 桂枝是治疗哪一病证之要药( )
A. 风热表证
B. 风寒表证
C. 风寒表实证
D. 风寒表虚证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D
解析:桂枝性温味辛甘,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其核心特点是 “发汗力缓,善调和营卫”。风寒表虚证(如桂枝汤证)的病机为 “营卫不和”,表现为发热、汗出、恶风,桂枝通过调和营卫(与白芍配伍)治疗该证;风寒表实证(无汗、恶寒重)以麻黄为要药;风热表证需辛凉解表药(如薄荷、金银花)。故本题选 D。
3. 祛风湿兼可解表的药物是( )
A. 秦艽
B. 桑枝
C. 防己
D. 独活
E. 威灵仙
答案:D
解析:独活性温味辛苦,归肾、膀胱经,既能祛风湿、止痹痛(治下半身风湿痹痛),又能解表散寒(治风寒夹湿表证,如独活寄生汤中用其解表祛风湿)。A 选项秦艽祛风湿、清虚热,无解表作用;B 选项桑枝祛风湿、利关节,专攻上肢痹痛;C 选项防己祛风湿、利水消肿,偏治湿热痹痛;E 选项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善治骨鲠,均无解表功效。故本题选 D。
4. 既能清实热又能退虚热的药物是( )
A. 石膏
B. 黄芩
C. 知母
D. 苦参
E. 栀子
答案:C
解析:知母性寒味甘苦,归肺、胃、肾经,其核心功效为 “清热泻火(清实热,治肺热、胃火)、滋阴润燥(退虚热,治阴虚潮热盗汗)”,如白虎汤中用其清阳明实热,知柏地黄丸中用其退阴虚虚热。A 选项石膏仅清实热(肺热、胃火),无滋阴退虚热作用;B 选项黄芩清上焦实热(肺热、心火),无退虚热功效;D 选项苦参清热燥湿、杀虫,主治湿热证;E 选项栀子清三焦实热,均不具备退虚热作用。故本题选 C。
5. 能引火归元的药物是( )
A. 附子
B. 干姜
C. 牛膝
D. 肉桂
E. 黄柏
答案:D
解析:“引火归元” 指将上浮的虚火(如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的面红、咽痛)引回肾中,为肉桂的特有功效。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尤善温补肾阳、引火归元(如肾气丸中用肉桂配六味地黄丸,引虚火归元)。A 选项附子温阳散寒力强,无引火归元作用;B 选项干姜温中散寒,主治中焦寒证;C 选项牛膝能引血下行,非引火归元;E 选项黄柏清热燥湿、退虚热,为寒性药,与 “引火归元” 功效相反。故本题选 D。
6. 既能清热凉血又能活血散瘀的药物是( )
A. 玄参
B. 生地黄
C. 地骨皮
D. 牡丹皮
E. 益母草
答案:D
解析:牡丹皮性寒味苦辛,归心、肝、肾经,功效为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既能治热入血分证(如温病发斑),又能治瘀血证(如经闭、痛经),如牡丹皮散中用其活血凉血。A 选项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无活血作用;B 选项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仅凉血不活血;C 选项地骨皮清虚热、凉血止血,无活血功效;E 选项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虽活血但清热凉血作用弱,且主治妇科瘀血证,非通用清热凉血药。故本题选 D。
7. 牛黄的功效是( )
A. 平肝息风,清热解毒
B. 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C. 清热息风,化痰开窍
D. 息风止痉,祛风止痛
E.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
答案:C
解析:牛黄性寒味苦,归心、肝经,核心功效为 “清热息风、化痰开窍、清热解毒”。其 “清热息风” 治高热惊厥,“化痰开窍” 治中风昏迷、癫痫,“清热解毒” 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A 选项 “平肝息风” 多为平肝潜阳药(如石决明)功效,牛黄以 “清热息风” 为主;B 选项缺少 “清热” 核心,牛黄主治热证所致的风证;D 选项 “祛风止痛” 为天麻、川芎等药功效;E 选项 “消痈排脓” 为金银花、连翘等药功效。故本题选 C。
8. 熟地黄的功效是( )
A. 既能补气又能补血
B. 既能补血又能滋阴
C. 既能滋阴又能凉血
D. 既能凉血又能活血
E. 既能破血又能养血
答案:B
解析:熟地黄由生地黄炮制而成,性微温味甘,归肝、肾经,功效为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是补血滋阴的要药,如四物汤中用其补血,六味地黄丸中用其滋阴。A 选项 “补气补血” 为当归、黄芪配伍功效(如当归补血汤),熟地黄无补气作用;C 选项 “滋阴凉血” 为生地黄功效,熟地黄炮制后寒性减弱,无凉血作用;D 选项 “凉血活血” 为牡丹皮、赤芍功效;E 选项 “破血养血” 为桃仁、红花配伍功效,熟地黄无破血作用。故本题选 B。
9. 藿香最善治( )
A. 胃热呕吐
B. 胃虚呕吐
C. 湿浊呕吐
D. 食积呕吐
E. 胃寒呕吐
答案:C
解析:藿香性微温味辛,归脾、胃、肺经,核心功效为 “化湿、止呕、解暑”,其止呕作用专为 “湿浊中阻所致的呕吐” 而设,如藿香正气散中用其治湿浊呕吐。A 选项胃热呕吐需清热止呕药(如竹茹);B 选项胃虚呕吐需益气止呕药(如人参、生姜);D 选项食积呕吐需消食止呕药(如莱菔子);E 选项胃寒呕吐需温中止呕药(如干姜、生姜)。故本题选 C。
10. 功效与原生药不同的炮制品是( )
A. 炙黄芪
B. 煅石膏
C. 炮附子
D. 醋柴胡
E. 盐黄柏
答案:B
解析:煅制为矿物药常用炮制方法,可改变药效:生石膏性寒,功效为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石膏性微寒,功效变为 “收敛生肌、收湿止血”,用于溃疡不敛、湿疹瘙痒,与原生药功效差异显著。A 选项炙黄芪(蜜炙)增强补气作用,与原生药(黄芪补气)功效方向一致;C 选项炮附子(炮制后)降低毒性,保留温阳散寒功效;D 选项醋柴胡(醋炙)增强疏肝解郁作用,与原生药(柴胡疏肝)功效方向一致;E 选项盐黄柏(盐炙)增强滋阴降火作用,与原生药(黄柏清热燥湿、退虚热)功效方向一致。故本题选 B。
11. 下列哪项不是温热性所表示的作用( )
A. 温里
B. 开窍
C. 补火
D. 温经
E. 回阳
答案:B
解析:温热性药的功效多为 “温里、补火、温经、回阳”,如附子回阳救逆、肉桂补火助阳、干姜温里散寒、桂枝温经通脉。B 选项 “开窍” 功效与药性无直接关联:开窍药中,麝香(温性)、冰片(寒性)均能开窍,说明开窍是 “功效类型”,而非温热性专属作用。故本题选 B。
12. 用药时应加以注意或禁止的是( )
A. 相畏
B. 相须
C. 相使
D. 相恶
E. 相杀
答案:D
解析:中药 “七情” 中,相恶指 “一种药物能降低另一种药物的功效”,如人参恶莱菔子(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用药时需注意避免配伍,或调整用量。A 选项相畏(如半夏畏生姜,生姜降低半夏毒性)、E 选项相杀(如生姜杀半夏毒性)均为减毒配伍,可安全使用;B 选项相须(如石膏配知母,增强清热作用)、C 选项相使(如黄芪配茯苓,增强补气利水作用)均为增效配伍,是临床常用方法。故本题选 D。
13. 能疏散风热,又清热解毒的药是( )
A. 薄荷
B. 蝉蜕
C. 菊花
D. 桑叶
E. 葛根
答案:C
解析: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归肺、肝经,功效为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既能治风热表证(如感冒发热),又能治热毒证(如咽喉肿痛、痈肿)。A 选项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无清热解毒作用;B 选项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息风止痉,无清热解毒功效;D 选项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无清热解毒作用;E 选项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主治风寒表证或风热表证兼项背强痛,无清热解毒功效。故本题选 C。
14. 大苦大寒,善清心、胃火,除中焦湿热的药是( )
A. 黄连
B. 黄芩
C. 黄柏
D. 栀子
E. 黄精
答案:A
解析:黄连性寒味苦,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其药性 “大苦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力强,尤善清 “心、胃之火” 及 “中焦湿热”,如清胃散中用其清胃火,黄连解毒汤中用其清心火,葛根芩连汤中用其除中焦湿热。B 选项黄芩善清上焦肺热;C 选项黄柏善清下焦湿热、肾火;D 选项栀子清三焦火,无 “专清中焦” 特点;E 选项黄精性平味甘,为补益药(补气养阴),与 “大苦大寒” 药性相反。故本题选 A。
15. 性温而善祛风湿止痛兼发表的药是( )
A. 独活
B. 秦艽
C. 防己
D. 木瓜
E. 蚕砂
答案:A
解析:独活性温味辛苦,归肾、膀胱经,功效为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既能治下半身风湿痹痛,又能治风寒夹湿表证(发表作用)。B 选项秦艽性微寒,祛风湿、清虚热,无发表作用;C 选项防己性寒,祛风湿、利水消肿,主治湿热痹痛;D 选项木瓜性温,舒筋活络、和胃化湿,无发表作用;E 选项蚕砂性温,祛风湿、和胃化湿,无发表功效。故本题选 A。
16. 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安神的药是( )
A. 猪苓
B. 泽泻
C. 车前子
D. 薏苡仁
E. 茯苓
答案:E
解析: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脾、肾经,功效为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既能治水肿、小便不利(利水渗湿),又能治脾虚泄泻(健脾),还能治心悸失眠(安神),如五苓散中用其利水,归脾汤中用其健脾安神。A 选项猪苓仅利水渗湿,无健脾安神作用;B 选项泽泻利水渗湿、泄热,无健脾安神功效;C 选项车前子利水渗湿、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无健脾安神作用;D 选项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无安神功效。故本题选 E。
17. 治疗亡阳证兼气脱者,常用与附子配伍的药物是( )
A. 党参
B. 当归
C. 人参
D. 黄芪
E. 西洋参
答案:C
解析:亡阳证的病机为 “阳气衰竭”,常兼 “气脱”(表现为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呼吸微弱),需 “回阳救逆 + 益气固脱”。附子能回阳救逆,但无补气作用;人参能大补元气、固脱,与附子配伍(如参附汤),可增强回阳救逆之力,同时益气固脱,针对亡阳兼气脱证。A 选项党参补气力弱,不适用于气脱重症;B 选项当归补血,无回阳益气固脱作用;D 选项黄芪补气升阳,无回阳救逆功效;E 选项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药性偏凉,不适用于亡阳证(需温热药)。故本题选 C。
18. 能理气健脾,又燥湿化痰的药是( )
A. 青皮
B. 苍术
C. 枳壳
D. 橘皮
E. 香附
答案:D
解析:橘皮(陈皮)性温味辛甘,归脾、肺经,功效为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是理气健脾的要药,如二陈汤中用其燥湿化痰,平胃散中用其理气健脾。A 选项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无健脾化痰作用;B 选项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为化湿药,无理气作用;C 选项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无健脾化痰功效;E 选项香附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宽中,无健脾化痰作用。故本题选 D。
19. 既消食除胀,又降气化痰的药是( )
A. 苏子
B. 陈皮
C. 莱菔子
D. 白芥子
E. 鸡内金
答案:C
解析:莱菔子性平味辛甘,归肺、脾、胃经,功效为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既能治食积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消食除胀),又能治痰壅咳喘(降气化痰),如三子养亲汤中用其降气化痰。A 选项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无消食除胀作用;B 选项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无消食除胀功效;D 选项白芥子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无消食作用;E 选项鸡内金消食健胃、涩精止遗,无降气化痰功效。故本题选 C。
20. 白及最善治疗( )
A. 衄血
B. 尿血
C. 咳血
D. 崩漏下血
E. 肠风下血
答案:C
解析:白及性微寒味苦甘涩,归肺、肝、胃经,功效为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其止血作用 “尤善治肺胃出血”,如咳血(肺出血)、吐血(胃出血),临床常用白及粉单用或配伍治疗肺结核咳血。A 选项衄血(鼻出血)常用白茅根、侧柏叶;B 选项尿血常用小蓟、蒲黄;D 选项崩漏下血常用艾叶、阿胶;E 选项肠风下血(便血)常用地榆、槐花。故本题选 C。
21. 治头痛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瘀、血虚均可选用的药是( )
A. 川芎
B. 白芷
C. 菊花
D. 羌活
E. 天麻
答案:A
解析:川芎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功效为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其 “祛风止痛” 作用广泛,被誉为 “治头痛要药”,无论头痛属风寒(配防风、细辛)、风热(配菊花、薄荷)、风湿(配羌活、独活)、血瘀(配桃仁、红花)、血虚(配当归、白芍),均可配伍使用。B 选项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前额痛),主治风寒、风热头痛;C 选项菊花善治风热、肝阳头痛;D 选项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后头痛),主治风寒、风湿头痛;E 选项天麻善治肝阳上亢、风痰头痛,均无 “通治各类头痛” 特点。故本题选 A。
22.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半夏的功效( )
A. 祛风止痉
B. 消肿止痛
C. 降逆止呕
D. 消痞散结
E. 燥湿化痰
答案:A
解析: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归脾、胃、肺经,功效为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能 “消肿止痛”(治痈肿痰核)。A 选项 “祛风止痉” 为天南星、天麻等药功效,半夏无此作用。B 选项消肿止痛(外用)、C 选项降逆止呕(治呕吐)、D 选项消痞散结(治胸脘痞闷)、E 选项燥湿化痰(治湿痰、寒痰)均为半夏核心功效。故本题选 A。
23. 鳖甲的功能是( )
A. 清热解毒
B. 纳气定喘
C. 收敛固涩
D. 利尿通淋
E. 软坚散结
答案:E
解析:鳖甲性寒味咸,归肝、肾经,功效为 “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其 “软坚散结” 作用常用于治癥瘕积聚、久疟疟母,如鳖甲煎丸中用其软坚散结。A 选项清热解毒为金银花、连翘等药功效;B 选项纳气定喘为补骨脂、蛤蚧等药功效;C 选项收敛固涩为五味子、山茱萸等药功效;D 选项利尿通淋为车前子、滑石等药功效。故本题选 E。
24. 白芍的功能是( )
A. 补血活血润肠
B. 补血通经活络
C. 养血滋阴生精
D. 养血敛阴平肝
E. 补血益气安神
答案:D
解析: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功效为 “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核心是 “养血敛阴 + 平肝”。A 选项补血活血润肠为当归功效;B 选项补血通经活络为鸡血藤功效;C 选项养血滋阴生精为熟地黄功效;E 选项补血益气安神为当归、黄芪配伍(如归脾汤)功效。故本题选 D。
25. 善治骨蒸潮热无汗的药物是( )
A. 青蒿
B. 麻黄
C. 牡丹皮
D. 银柴胡
E. 地骨皮
答案:C
解析:骨蒸潮热指 “热自骨内向外透发”,多为阴虚内热所致,牡丹皮性寒味苦辛,能 “清热凉血、退虚热”,尤善治 “无汗骨蒸”(如青蒿鳖甲汤中用其退虚热),其机理为 “凉血活血,使无汗之热从血分透出”。A 选项青蒿善治 “有汗骨蒸”,需配伍鳖甲;B 选项麻黄为解表药,无退虚热作用;D 选项银柴胡善治小儿疳积发热;E 选项地骨皮善治阴虚发热、盗汗,无 “专治无汗骨蒸” 特点。故本题选 C。
26. 我国第一部药典性本草著作是( )
A. 《神农本草经》
B. 《本草纲目》
C. 《开宝本草》
D. 《新修本草》
E. 《证类本草》
答案:D
解析:《新修本草》(唐显庆年间编修)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性著作,收载药物 844 种,图文并茂。A 选项《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非药典性;B 选项《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编著的综合性本草,非药典;C 选项《开宝本草》是宋代官修本草,晚于《新修本草》;E 选项《证类本草》是宋代唐慎微编著的综合性本草,非药典性。故本题选 D。
27. 善清下焦湿热的药物是( )
A. 龙胆草
B. 黄柏
C. 黄连
D. 苦参
E. 夏枯草
答案:B
解析:黄柏性寒味苦,归肾、膀胱经,功效为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其 “清热燥湿” 作用专于 “下焦”,主治下焦湿热证(如淋证、带下、脚气),如三妙丸中用其清下焦湿热。A 选项龙胆草善清肝胆湿热(中焦);C 选项黄连善清中焦湿热、心胃火;D 选项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清热范围广,无 “专清下焦” 特点;E 选项夏枯草清肝泻火、散结消肿,无清热燥湿作用。故本题选 B。
28. 杜仲具有的作用是( )
A. 补肝肾,固精明目
B. 补肝肾,安胎
C. 补肝肾,益精血
D. 补肝肾,引血下行
E. 补肝肾,续筋接骨
答案:B
解析:杜仲性温味甘,归肝、肾经,功效为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是治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的要药,尤善 “安胎”(治肝肾不足所致的胎动不安),如杜仲丸中用其安胎。A 选项补肝肾、固精明目为枸杞子功效;C 选项补肝肾、益精血为何首乌(制)功效;D 选项补肝肾、引血下行为牛膝功效;E 选项补肝肾、续筋接骨为续断功效。故本题选 B。
29. 善治厥阴头痛的药物是( )
A. 白芷
B. 羌活
C. 吴茱萸
D. 柴胡
E. 蔓荆子
答案:C
解析:厥阴头痛指 “巅顶头痛”(头顶痛),为厥阴经循行部位(足厥阴肝经达巅顶)。吴茱萸性热味辛苦,归肝、脾、胃、肾经,功效为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善治厥阴头痛(配生姜、人参,如吴茱萸汤)。A 选项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前额痛);B 选项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后头痛);D 选项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侧头痛);E 选项蔓荆子善治风热头痛、头风痛,均不主治厥阴头痛。故本题选 C。
30. 既宣通鼻窍又温肺化饮的药物是( )
A. 干姜
B. 辛夷
C. 苍耳子
D. 细辛
E. 白芷
答案:D
解析:细辛性温味辛,有小毒,归肺、肾、心经,功效为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既能宣通鼻窍(治鼻塞流涕、鼻渊),又能温肺化饮(治寒饮咳喘),如小青龙汤中用其温肺化饮。A 选项干姜温肺化饮、温中散寒,无宣通鼻窍作用;B 选项辛夷、C 选项苍耳子、E 选项白芷均能宣通鼻窍,但无温肺化饮功效。故本题选 D。
31. 被誉为 “气中之血药,妇科之主帅” 的药物是( )
A. 当归
B. 乌药
C. 香附
D. 川芎
E. 青皮
答案:D
解析:川芎辛温行散,既能活血,又能行气,被誉为 “气中之血药”(活血兼行气);其能活血调经、祛风止痛,广泛用于妇科瘀血证(如经闭、痛经、产后腹痛),故有 “妇科之主帅” 之称。A 选项当归为 “补血圣药”,活血兼补血,无 “气中之血药” 美誉;B 选项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无活血作用;C 选项香附为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专于行气调经),无活血作用;E 选项青皮疏肝破气,无活血及妇科主帅特点。故本题选 D。
32. 既利水渗湿又泻热的药物是( )
A. 泽泻
B. 茯苓
C. 猪苓
D. 薏苡仁
E. 茵陈蒿
答案:A
解析:泽泻性寒味甘淡,归肾、膀胱经,功效为 “利水渗湿、泄热”,既能治水肿、小便不利(利水渗湿),又能泄肾与膀胱之热(治下焦湿热证,如淋证、遗精)。B 选项茯苓性平,利水渗湿、健脾安神,无泻热作用;C 选项猪苓仅利水渗湿,无泻热功效;D 选项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清热排脓非直接泻热;E 选项茵陈蒿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无 “利水渗湿 + 泻热” 的通用作用。故本题选 A。
33. 龟板与鳖甲共有的功效是( )
A. 滋阴潜阳
B. 软坚散结
C. 养血补心
D. 固精止血
E. 益肾健骨
答案:A
解析:龟板性寒味咸甘,功效为 “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固精止血”;鳖甲性寒味咸,功效为 “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二者共有的功效是 “滋阴潜阳”,均用于治阴虚阳亢所致的头晕目眩、潮热盗汗。B 选项软坚散结为鳖甲特有;C 选项养血补心、D 选项固精止血、E 选项益肾健骨为龟板特有。故本题选 A。
34. 有理气安胎之功的药物是( )
A. 香附
B. 砂仁
C. 白术
D. 川断
E. 黄芩
答案:B
解析:砂仁性温味辛,归脾、胃、肾经,功效为 “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其 “安胎” 作用为 “理气安胎”,主治气滞所致的胎动不安(如妊娠呕吐、脘腹胀满),常与紫苏梗配伍。A 选项香附疏肝理气,无安胎作用;C 选项白术补气健脾安胎(补气安胎),非理气安胎;D 选项川断补肝肾、强筋骨、安胎(补肝肾安胎);E 选项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清热安胎),均非理气安胎。故本题选 B。
35. 具有制酸止痛之效的药物是( )
A. 海螵蛸
B. 龙骨
C. 桑螵蛸
D. 金樱子
E. 覆盆子
答案:A
解析:海螵蛸(乌贼骨)性温味咸涩,归脾、肾经,功效为 “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其 “制酸止痛” 作用专为 “胃酸过多所致的胃痛、反酸” 而设,临床常用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B 选项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无制酸作用;C 选项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D 选项金樱子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E 选项覆盆子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均无制酸止痛功效。故本题选 A。
36. 取药材的氯仿滤液 2 滴于载玻片上,待干,再滴加 10% 的盐酸苯肼试液 1 滴,加盖玻片镜检,可见杆状结晶。该药材是( )
A. 黄连
B. 丁香
C. 厚朴
D. 肉桂
E. 儿茶
答案:C
解析:该鉴别反应针对厚朴中的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木脂素类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溶于氯仿,与盐酸苯肼试液反应生成杆状结晶,为厚朴的专属鉴别反应。A 选项黄连主要含小檗碱,与盐酸苯肼无此反应;B 选项丁香主要含丁香油酚,鉴别反应为 “异羟肟酸铁反应”(显红色);D 选项肉桂主要含桂皮醛,鉴别反应为 “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黄色沉淀);E 选项儿茶主要含儿茶素,鉴别反应为 “三氯化铁反应”(显蓝黑色)。故本题选 C。
37. 全草类药材中,其小叶夹小型叶,即小叶大小不等,无柄,此药材应为( )
A. 仙鹤草
B. 石韦
C. 穿心莲
D. 益母草
E. 佩兰
答案:A
解析:仙鹤草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其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 5~7 片,小叶大小不等,无柄,符合 “小叶夹小型叶、无柄” 特征。B 选项石韦为蕨类植物,叶为单叶,无小叶;C 选项穿心莲为单叶对生,无小叶;D 选项益母草为单叶对生,下部叶掌状 3 裂;E 选项佩兰为单叶对生,叶缘有锯齿,均无 “小叶大小不等、无柄” 特征。故本题选 A。
38. 某药材少许置于白瓷板上,滴加浓硫酸 1 滴,则现蓝色,渐变为紫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或棕色,该药材是( )
A. 黄芪
B. 天麻
C. 西红花
D. 穿心莲
E. 青黛
答案:E
解析:青黛主要含靛蓝、靛玉红等成分,与浓硫酸反应时,靛蓝先显蓝色,渐变为紫色,最后变为红褐色,为青黛的专属鉴别反应。A 选项黄芪主要含黄芪甲苷,与浓硫酸反应无此颜色变化;B 选项天麻主要含天麻素,鉴别反应为 “碘试液反应”(显紫红色);C 选项西红花主要含胡萝卜素类成分,鉴别反应为 “水试”(水浸液呈黄色,不显红色);D 选项穿心莲主要含穿心莲内酯,与浓硫酸反应无此颜色变化。故本题选 E。
39. 下列哪种药材用温水浸泡体积可膨胀 10-15 倍( )
A. 乳香
B. 没药
C. 儿茶
D. 蟾酥
E. 哈蟆油
答案:E
解析:哈蟆油为蛙科动物中国林蛙雌蛙的输卵管,其主要成分含蛋白质、脂肪,用温水浸泡后会吸水膨胀,体积可达原体积的 10~15 倍,质地柔软,呈棉絮状,为哈蟆油的重要鉴别特征。A 选项乳香、B 选项没药为树脂类药材,温水浸泡不膨胀;C 选项儿茶为煎膏类药材,温水浸泡溶解,不膨胀;D 选项蟾酥为动物分泌物,温水浸泡溶解,无膨胀特性。故本题选 E。
40. 龙胆的 “筋脉点” 是指( )
A. 韧皮部束
B. 木质部束
C. 维管束
D. 纤维束
E. 石细胞群
答案:B
解析:龙胆为龙胆科植物的干燥根及根茎,其横切面特征为 “木栓层薄,皮层窄,韧皮部宽广,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其中 “木质部束” 在断面呈点状分布,俗称 “筋脉点”。A 选项韧皮部束位于形成层外侧,不称 “筋脉点”;C 选项维管束包括韧皮部和木质部,范围过广;D 选项纤维束、E 选项石细胞群在龙胆中不明显,非 “筋脉点”。故本题选 B。
41. 既有石细胞又有晶纤维的药材是( )
A. 甘草
B. 黄芪
C. 厚朴
D. 黄柏
E. 石菖蒲
答案:D
解析: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其横切面特征为 “皮层有石细胞群,韧皮部有晶纤维(纤维束周围含草酸钙方晶)”,是既有石细胞又有晶纤维的典型药材。A 选项甘草有晶纤维,但无石细胞;B 选项黄芪有石细胞(老根中),但无晶纤维;C 选项厚朴有石细胞,无晶纤维;E 选项石菖蒲有纤维束,无晶纤维和石细胞。故本题选 D。
42. 确定种子类粉末药材的重要标志是( )
A. 淀粉粒
B. CaC₂O₄结晶
C. 糊粉粒
D. 蛋白质
E. 脂肪油
答案:C
解析:糊粉粒是种子类药材特有的贮藏蛋白质颗粒,存在于胚乳或子叶中,如小麦、玉米、扁豆等种子的粉末中均可见糊粉粒,是鉴别种子类药材的重要显微特征。A 选项淀粉粒广泛存在于根、茎、叶、果实类药材中,非种子类专属;B 选项 CaC₂O₄结晶在多种药材中存在(如大黄、人参);D 选项蛋白质、E 选项脂肪油在动物药、植物药中均有,无专属鉴别意义。故本题选 C。
43. 哪项不是北细辛的主要性状特征( )
A. 数棵为一小把,常卷成团
B. 根茎圆柱形,有环节,粗糙
C. 根细长,断面黄白色
D. 根茎上生叶 3-5 片,无柄,心形
E. 辛香,味辛辣,麻舌
答案:D
解析:北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的干燥全草,其性状特征为 “根茎横生,圆柱形,有环节,粗糙(B 正确);数棵为一小把,常卷成团(A 正确);根细长,断面黄白色(C 正确);叶通常 2 片,生于根茎顶端,有长柄,心形或肾形(非 3~5 片、无柄,D 错误);气辛香,味辛辣、麻舌(E 正确)”。故本题选 D。
44. 取药材粉末 0.5g,加水 3-4ml,加 5% 硫酸 1 滴,微热数分钟,滤过,取滤液 1 滴于玻片上,加碘化铋钾试液 1 滴,即显混浊,放置后,置显微镜下观察,有石榴红色的球晶或方晶产生。该药材是( )
A. 乌头
B. 川贝母
C. 厚朴
D. 丁香
E. 槟榔
答案:E
解析:该鉴别反应针对槟榔中的 “槟榔碱”(生物碱类成分):槟榔碱溶于水,加硫酸加热后稳定,与碘化铋钾试液(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生成石榴红色球晶或方晶,为槟榔的专属鉴别反应。A 选项乌头主要含乌头碱,与碘化铋钾反应生成棕色沉淀;B 选项川贝母主要含生物碱,反应无石榴红色结晶;C 选项厚朴主要含木脂素,与碘化铋钾无反应;D 选项丁香主要含丁香油酚,与碘化铋钾无反应。故本题选 E。
45. 具有强心成分的动物药是( )
A. 蟾酥
B. 附子
C. 蜈蚣
D. 全蝎
E. 僵蚕
答案:A
解析:蟾酥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干燥分泌物,主要含 “蟾毒配基类” 成分(如蟾毒灵、华蟾毒精),此类成分具有强心作用(类似强心苷),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是具有强心成分的动物药。B 选项附子为植物药(毛茛科),含乌头碱,无强心作用;C 选项蜈蚣、D 选项全蝎、E 选项僵蚕均为动物药,但主要含蛋白质、氨基酸,无强心成分。故本题选 A。
46. 立方体相邻晶面上的条纹互相垂直,指的是( )
A. 朱砂
B. 磁石
C. 自然铜
D. 方解石
E. 炉甘石
答案:C
解析:自然铜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其晶体结构为立方体,相邻晶面上的条纹互相垂直,是自然铜的重要鉴别特征(手标本或显微镜下可见)。A 选项朱砂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晶体为菱面体或板状;B 选项磁石为氧化物类矿物尖晶石族磁铁矿,晶体为八面体;D 选项方解石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晶体为菱面体,条纹平行;E 选项炉甘石为碳酸盐类矿物菱锌矿,晶体为菱面体,均无 “立方体相邻晶面条纹垂直” 特征。故本题选 C。
47. 无香气的皮类药材是( )
A. 五加皮
B. 香加皮
C. 厚朴
D. 地骨皮
E. 棕榈皮
答案:D
解析: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其性状特征为 “外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粗糙,易成鳞片状剥落;内表面黄白色至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气微(无香气),味微甘而后苦”。A 选项五加皮有特异香气;B 选项香加皮有特殊香气;C 选项厚朴有浓厚的香气;E 选项棕榈皮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干燥叶鞘纤维,非皮类药材(皮类药材指茎皮或根皮)。故本题选 D。
48. 商品药材 “筋条” 是指三七的哪个部位( )
A. 芦头
B. 地上茎
C. 侧根
D. 须根
E. 表面疙瘩
答案:C
解析: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商品规格分为:主根(三七头子)、侧根(筋条)、须根(绒根)、根茎(剪口)。“筋条” 特指三七的侧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 2~6cm,直径 0.3~1cm。A 选项芦头指根茎顶端的茎基;B 选项地上茎非三七药用部位;D 选项须根为绒根;E 选项表面疙瘩为三七主根表面的瘤状突起。故本题选 C。
49. 莲须的入药部位是( )
A. 花冠
B. 雄蕊
C. 花柱
D. 柱头
E. 花粉
答案:B
解析:莲须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雄蕊,入药部位为雄蕊(包括花丝和花药)。A 选项花冠为花瓣,如红花入药部位为花冠;C 选项花柱为雌蕊的一部分,如玉米须入药部位为花柱;D 选项柱头为雌蕊顶端部分,如西红花入药部位为柱头;E 选项花粉为花药中的粉末,如松花粉入药部位为花粉。故本题选 B。
50. 枸杞子来源茄科哪种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 )
A. 枸杞
B. 西北枸杞
C. 宁夏枸杞
D. 毛蕊枸杞
E. 土库曼枸杞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国药典》规定,枸杞子的来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品质最佳,为正品枸杞子。A 选项枸杞、B 选项西北枸杞、D 选项毛蕊枸杞、E 选项土库曼枸杞虽同属茄科,但非枸杞子正品来源,果实较小,有效成分含量较低。故本题选 C。
51. 边条红参是指( )
A. 一般红参
B. 支根较长的红参
C. 蒸煮过的支根
D. 蒸煮过的须根
E. 蒸煮过的主根
答案:B
解析:红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栽培品经蒸制后的干燥根和根茎,商品规格分为:主根(红参主根)、边条红参(支根较长的红参,通常支根长于主根直径的 2 倍以上)、红参须(须根)。A 选项一般红参指主根;C 选项蒸煮过的支根表述不精准,边条红参特指 “支根较长” 的支根;D 选项蒸煮过的须根为红参须;E 选项蒸煮过的主根为红参主根。故本题选 B。
52. 异常维管束排成 2-4 轮的药材是( )
A. 怀牛膝
B. 川牛膝
C. 商陆
D. 何首乌
E. 红药子
答案:A
解析:怀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其横切面特征为 “木栓层薄,皮层窄,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异常维管束(同心环维管束)排成 2~4 轮”,是其重要鉴别特征。B 选项川牛膝异常维管束排成 3~8 轮;C 选项商陆异常维管束排成 3 轮(罗盘纹);D 选项何首乌异常维管束为单个或 2~3 个成束,散在;E 选项红药子异常维管束无 2~4 轮特征。故本题选 A。
53. 气清香,味微甜微辛,嚼之略带粘性的药材是( )
A. 木香
B. 白术
C. 苍术
D. 天麻
E. 牛黄
答案:B
解析: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其性状特征为 “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气清香,味微甜微辛,嚼之略带粘性”。A 选项木香气香特异,味苦辛;C 选项苍术气香特异,味辛、苦,嚼之有黏性;D 选项天麻气微,味甘;E 选项牛黄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均无 “味微甜微辛、嚼之略带粘性” 特征。故本题选 B。
54. 某药材种子扁长圆形,红棕色,密具细小疣状突起,该药材是( )
A. 砂仁
B. 白豆蔻
C. 草豆蔻
D. 栀子
E. 枸杞子
答案:C
解析:草豆蔻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种子,其种子呈扁长圆形,红棕色或灰棕色,密具细小疣状突起,符合题干描述。A 选项砂仁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深棕色或暗褐色;B 选项白豆蔻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淡棕色或类白色;D 选项栀子为果实,非种子;E 选项枸杞子为果实,呈类纺锤形或椭圆形,红色或暗红色。故本题选 C。
55. 具有由一个副卫细胞围绕保卫细胞的特异气孔的药材是( )
A. 砂仁
B. 白豆蔻
C. 母丁香
D. 石韦
E. 枸杞子
答案:A
解析: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叶的显微特征为 “气孔为直轴式,副卫细胞 1 个,围绕保卫细胞”,为砂仁的特异气孔类型。B 选项白豆蔻气孔副卫细胞 2 个;C 选项母丁香气孔无此特征;D 选项石韦气孔为不定式;E 选项枸杞子气孔为不定式,均无 “1 个副卫细胞围绕保卫细胞” 特征。故本题选 A。
56. 关于中药全蝎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头胸部和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
B. 头胸部前面有 1 对短小螯肢和 1 对长大钳肢,背面覆有梯形背甲
C. 前腹部 7 节组成,腹面有足 4 对。背面棕褐色,腹面棕黄色
D. 尾部 6 节,节上有纵沟,末节有毒钩刺
E. 气微腥,味咸
答案:C
解析: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其性状特征为 “头胸部和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A 正确);头胸部前面有 1 对短小螯肢和 1 对长大钳肢,背面覆有梯形背甲(B 正确);前腹部 7 节,背面绿褐色,腹面棕黄色,有足 4 对(足位于头胸部,非前腹部,C 错误);尾部 6 节,节上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D 正确);气微腥,味咸(E 正确)”。故本题选 C。
57. 不属于油胶树脂的树脂类中药是( )
A. 乳香
B. 没药
C. 儿茶
D. 阿魏
E. 血竭
答案:C
解析:树脂类中药按化学成分分为:油胶树脂(含树脂、挥发油、树胶,如乳香、没药、阿魏)、胶树脂(含树脂、树胶,如藤黄)、油树脂(含树脂、挥发油,如松节油)、香树脂(含树脂、挥发油、香豆素,如安息香)。儿茶为豆科植物儿茶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属于 “煎膏类” 药材,非树脂类,更不属于油胶树脂。E 选项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属于树脂类,但非油胶树脂(含树脂、少量挥发油,无树胶)。故本题选 C。
58. 机制冰片与天然冰片的主要区别是含有( )
A. 左旋龙脑
B. 右旋龙脑
C. 异龙脑
D. 合成龙脑
E. 消旋龙脑
答案:C
解析:天然冰片(右旋龙脑)主要含右旋龙脑(B 选项),几乎不含异龙脑;机制冰片(合成冰片)主要含消旋龙脑(E 选项),并含有一定量的异龙脑(C 选项),而异龙脑对皮肤有刺激性,是二者的主要区别。A 选项左旋龙脑为艾片的主要成分;D 选项合成龙脑为机制冰片的总称,非区别性成分。故本题选 C。
59. 某药材的表皮细胞多角形,其中嵌有油细胞。油细胞周围的表皮细胞平周壁常有放射状的角质层纹,一般有 6-7 个表皮细胞围绕。该药材是( )
A. 北五味子
B. 大青叶
C. 丁香
D. 细辛
E. 阳春砂
答案:A
解析: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果皮显微特征为 “表皮细胞多角形,嵌有油细胞;油细胞周围有 6~7 个表皮细胞,其平周壁呈放射状角质层纹”,为北五味子的专属显微特征。B 选项大青叶表皮细胞无油细胞;C 选项丁香表皮细胞无油细胞;D 选项细辛表皮细胞无油细胞;E 选项阳春砂表皮细胞无此特征。故本题选 A。
60. 置火中易燃烧,且发出爆鸣声和闪光的药材是( )
A. 麝香
B. 海金沙
C. 青黛
D. 血竭
E. 雄黄
答案:B
解析:海金沙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干燥成熟孢子,其性状特征为 “呈粉末状,棕黄色或浅棕黄色;体轻,手捻有光滑感,置手中易由指缝滑落;置火中易燃烧,发出爆鸣声且有闪光,无灰烬残留”,为海金沙的专属鉴别特征。A 选项麝香置火中燃烧,有爆鸣声,香气浓烈,灰为白色;C 选项青黛置火中燃烧,产生紫红色烟雾;D 选项血竭置火中燃烧,冒黑烟,有香气;E 选项雄黄置火中燃烧,产生白烟,有蒜臭味,均无 “爆鸣声和闪光” 特征。故本题选 B。
61. 有效部位是指( )
A. 需要提取的成分
B. 含量高的成分
C. 生物活性成分
D. 生物活性提取物
E. 含量高的提取物
答案:D
解析:根据《中国药典》定义,有效部位是指 “从单一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一类或数类成分组成的提取物,且该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含量应占总提取物的 50% 以上”,核心是 “生物活性提取物”(具有药理活性的一类成分混合物)。A 选项需要提取的成分范围过广;B 选项含量高的成分可能无活性;C 选项生物活性成分为 “有效成分”(单一成分),非有效部位(混合物);E 选项含量高的提取物可能无活性。故本题选 D。
62. 溶剂的极性顺序正确的是( )
A. 水 > 甲醇 > 乙酸乙酯 > 氯仿 > 石油醚
B. 甲醇 > 水 > 乙酸乙酯 > 石油醚 > 氯仿
C. 水 > 甲醇 > 氯仿 > 乙酸乙酯 > 石油醚
D. 甲醇 > 水 > 氯仿 > 乙酸乙酯 > 石油醚
E. 水 > 甲醇 > 氯仿 > 石油醚 > 乙酸乙酯
答案:A
解析:溶剂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水(极性最大)> 甲醇 > 乙醇 > 丙酮 > 乙酸乙酯 > 氯仿 > 乙醚 > 苯 > 石油醚(极性最小)。A 选项符合该顺序;B 选项水的极性大于甲醇,石油醚极性小于氯仿;C 选项乙酸乙酯极性大于氯仿;D 选项水的极性大于甲醇,乙酸乙酯极性大于氯仿;E 选项乙酸乙酯极性大于氯仿和石油醚。故本题选 A。
63. 对于蛋白质等大分子化合物,常用哪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 )
A. 吸附色谱
B. 分配色谱
C. 离子交换色谱
D. 聚酰胺色谱
E. 凝胶色谱
答案:E
解析:凝胶色谱(分子筛色谱)的分离原理是 “根据分子大小差异分离”,凝胶颗粒有不同孔径,大分子化合物不能进入凝胶颗粒内部,洗脱速度快;小分子化合物可进入凝胶颗粒内部,洗脱速度慢,适用于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化合物的分离。A 选项吸附色谱基于吸附力差异,适用于小分子化合物;B 选项分配色谱基于分配系数差异,适用于中等极性化合物;C 选项离子交换色谱基于电荷差异,适用于离子型化合物;D 选项聚酰胺色谱基于氢键吸附,适用于酚类、黄酮类化合物。故本题选 E。
64. 用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总生物碱,所选择的树脂类型是( )
A. 大孔树脂
B. 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C. 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
D.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E. 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
答案:D
解析:生物碱多为碱性化合物,在酸性水溶液中可解离为阳离子(R-NH₃⁺),能与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阴离子(如 SO₄²⁻)结合。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如磺酸型树脂)交换能力强,不受溶液 pH 影响,能有效吸附生物碱阳离子,后续用碱液洗脱即可得到总生物碱。A 选项大孔树脂用于吸附非离子型化合物;B 选项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能力弱,适用于弱酸性化合物;C 选项、E 选项阴离子交换树脂适用于酸性化合物(如有机酸、酚类)。故本题选 D。
65. 去甲麻黄碱的碱性小于麻黄碱的原因是( )
A. 氮原子的杂化方式
B. 诱导效应
C. 共轭效应
D. 空间效应
E. 分子内氢键
答案:B
解析:麻黄碱(C₆H₅-CH (OH)-CH (NHCH₃)-CH₃)和去甲麻黄碱(C₆H₅-CH (OH)-CH (NH₂)-CH₃)的氮原子均为 sp³ 杂化(A 选项无差异),但麻黄碱的氮原子上有甲基(-CH₃),甲基为供电子诱导效应,能增加氮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增强碱性;去甲麻黄碱的氮原子上无甲基,电子云密度较低,碱性较弱。C 选项共轭效应、D 选项空间效应、E 选项分子内氢键在此二者中无显著差异。故本题选 B。
66. 确定糖与糖之间的连接位置,可用下列哪种水解方法( )
A. 酸催化水解
B. 酶催化水解
C. 乙酰解
D. Smith 降解
E. 碱催化水解
答案:D
解析:Smith 降解是一种温和的氧化水解方法,通过 “过碘酸氧化→硼氢化钠还原→稀酸水解”,能选择性断裂糖分子中的邻二醇结构,生成的产物可通过色谱分析确定糖的连接位置(如 1→2、1→3、1→4、1→6 连接)。A 选项酸催化水解易导致糖的降解,无法确定连接位置;B 选项酶催化水解仅能水解特定糖苷键(如 α- 葡萄糖苷),不能确定连接位置;C 选项乙酰解适用于难水解的糖苷键,无法确定连接位置;E 选项碱催化水解适用于酯苷、酚苷,不适用于糖与糖的连接。故本题选 D。
67. 麦芽糖酶只能水解( )
A. α- 葡萄糖苷
B. β- 葡萄糖苷
C. α- 果糖苷
D. β- 果糖苷
E. 双糖苷
答案:A
解析:麦芽糖酶是一种特异性酶,仅能水解 “α- 葡萄糖苷键”,如麦芽糖(α-1→4 葡萄糖苷)可被麦芽糖酶水解为 2 分子葡萄糖。B 选项 β- 葡萄糖苷需 β- 葡萄糖苷酶(如苦杏仁酶)水解;C 选项 α- 果糖苷、D 选项 β- 果糖苷需特异性果糖苷酶水解;E 选项双糖苷范围过广,麦芽糖酶仅水解含 α- 葡萄糖苷键的双糖。故本题选 A。
68. 1,8 - 二羟基蒽醌的 IR 光谱中,C=O 峰的特征是( )
A. 1675 cm⁻¹ 处有一吸收峰
B. 1675-1674 cm⁻¹ 和 1637-1621 cm⁻¹ 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 24-38 cm⁻¹
C. 1678-1661 cm⁻¹ 和 1626-1616 cm⁻¹ 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 40-57 cm⁻¹
D. 1650-1640 cm⁻¹ 之间有一吸收峰
E. 1616-1592 cm⁻¹ 之间有一吸收峰
答案:B
解析:蒽醌类化合物的 IR 光谱中,C=O 峰的位置受羟基取代影响:1,8 - 二羟基蒽醌因两个羟基与 C=O 形成分子内氢键,导致两个 C=O 峰分裂,分别出现在 1675-1674 cm⁻¹(游离 C=O)和 1637-1621 cm⁻¹(氢键结合 C=O),两峰间距 24-38 cm⁻¹。A 选项为无羟基取代蒽醌的 C=O 峰;C 选项为 1,4 - 或 1,5 - 二羟基蒽醌的 C=O 峰(间距 40-57 cm⁻¹);D、E 选项非蒽醌 C=O 峰特征。故本题选 B。
69. 三个生物碱 a、b、c,其极性大小是 a>b>c,进行硅胶 G 薄层层析,展开剂为氯仿:丙酮:二乙胺 (5:4:1),由此可判断它们的 Rf 值的大小是( )
A. a>b>c
B. c>b>a
C. b>a>c
D. a>c>b
E. b>c>a
答案:B
解析:硅胶 G 薄层层析为 “吸附色谱”,分离原理是 “极性大的成分吸附力强,Rf 值小;极性小的成分吸附力弱,Rf 值大”。展开剂中含二乙胺(碱性),可中和硅胶的酸性,避免生物碱与硅胶成盐,确保分离基于极性差异。已知极性 a>b>c,故吸附力 a>b>c,洗脱速度 c>b>a,Rf 值 c>b>a。故本题选 B。
70. 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 )
A. 2,7 - 二羟基蒽醌
B. 1,8 - 二羟基蒽醌
C. 1,2 - 二羟基蒽醌
D. 1,7 - 二羟基蒽醌
E. 1,4 - 二羟基蒽醌
答案:B
解析:蒽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取决于羟基的位置和数量:羟基与 C=O 形成分子内氢键时,酸性减弱;羟基位于 β 位(2,3,6,7 位)时,酸性强于 α 位(1,4,5,8 位)。1,8 - 二羟基蒽醌的两个羟基均为 α 位,且与 C=O 形成分子内氢键,酸性最弱;A 选项 2,7 - 二羟基蒽醌(β 位)酸性最强;C 选项 1,2 - 二羟基蒽醌(1 个 α 位,1 个 β 位)、D 选项 1,7 - 二羟基蒽醌(1 个 α 位,1 个 β 位)、E 选项 1,4 - 二羟基蒽醌(2 个 α 位,无氢键)酸性均强于 1,8 - 二羟基蒽醌。故本题选 B。
71. 可用 Labat 试剂鉴别的化合物是( )
A. 含有酚羟基的化合物
B. 含有亚甲二氧基的化合物
C. 含有羰基的化合物
D. 含有羟基的化合物
E. 含有氨基的化合物
答案:B
解析:Labat 试剂(没食子酸 - 浓硫酸)可与 “亚甲二氧基(-O-CH₂-O-)” 发生反应,生成蓝绿色,用于鉴别含亚甲二氧基的化合物(如厚朴酚、细辛醚)。A 选项含酚羟基化合物用三氯化铁试剂鉴别;C 选项含羰基化合物用 2,4 - 二硝基苯肼试剂鉴别;D 选项含羟基化合物用乙酰氯 - 吡啶试剂鉴别;E 选项含氨基化合物用茚三酮试剂鉴别。故本题选 B。
72. 中药阿魏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A. 多糖类
B. 植物色素
C. 有机酸
D. 树脂类
E. 蛋白质类
答案:D
解析:阿魏为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或阜康阿魏的干燥树脂,主要化学成分是 “树脂类”(含阿魏酸、阿魏树脂醇等),其次含挥发油、树胶,属于油胶树脂类药材。A 选项多糖类、B 选项植物色素、C 选项有机酸、E 选项蛋白质类均非阿魏的主要成分。故本题选 D。
73. 下列香豆素在紫外下荧光最强的是( )
A. 5,7,8 - 三羟基香豆素
B. 线型呋喃香豆素
C. 线型吡喃香豆素
D. 6,7 - 二羟基香豆素
E. 5 - 甲氧基 - 7,8 - 二羟基香豆素
答案:A
解析:香豆素类化合物在紫外光下均有荧光,荧光强度与羟基数量和位置相关:羟基数量越多,荧光越强;7 位羟基是荧光增强的关键基团。5,7,8 - 三羟基香豆素含 3 个羟基(含 7 位羟基),荧光最强;D 选项 6,7 - 二羟基香豆素含 2 个羟基(含 7 位羟基),荧光次之;B 选项、C 选项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因取代基空间位阻,荧光减弱;E 选项 5 - 甲氧基 - 7,8 - 二羟基香豆素含甲氧基(供电子基),荧光弱于 A 选项。故本题选 A。
74. 青蒿素抗疟作用与结构中最密切的基团是( )
A. 内酯环
B. 醚基
C. 过氧基
D. 内酯羰基
E. 倍半萜
答案:C
解析:青蒿素为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其结构中含 “过氧基(-O-O-)”,是抗疟作用的关键基团:过氧基在疟原虫体内能产生自由基,破坏疟原虫的细胞膜,导致疟原虫死亡。若过氧基被还原为羟基或醚基,抗疟活性显著降低或消失。A 选项内酯环、B 选项醚基、D 选项内酯羰基、E 选项倍半萜骨架均无直接抗疟作用。故本题选 C。
75. 含皂苷的中药通常不宜制成的剂型是( )
A. 口服液
B. 注射剂
C. 冲剂
D. 片剂
E. 胶囊
答案:B
解析:皂苷具有 “溶血作用”(能破坏红细胞膜),若制成注射剂,静脉注射时可能引起溶血反应,危及生命,因此含皂苷的中药通常不宜制成注射剂。A 选项口服液、C 选项冲剂、D 选项片剂、E 选项胶囊均为口服剂型,皂苷口服后在胃肠道被破坏,无溶血作用,可安全使用。故本题选 B。
76. 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最基本的前体是( )
A. 甲戊二羟酸
B. 乙酸
C. 酪氨酸
D. 异戊二烯
E. 葡萄糖
答案:A
解析: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为 “甲戊二羟酸途径”,甲戊二羟酸(MVA)是合成萜类化合物的最基本前体:甲戊二羟酸经脱羧、脱水等反应生成异戊烯焦磷酸(IPP)和二甲基丙烯焦磷酸(DMAPP),二者再通过缩合反应生成各类萜类化合物(单萜、倍半萜、二萜等)。D 选项异戊二烯是萜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异戊二烯规则”),非生物合成前体;B 选项乙酸是脂肪酸合成前体;C 选项酪氨酸是生物碱合成前体;E 选项葡萄糖是多糖合成前体。故本题选 A。
77. 地黄、玄参等药材在加工炮制过程中逐渐变黑,提示药材中可能含有( )
A. 强心苷
B. 甾体皂苷
C. 环烯醚萜苷
D. 木脂素
E. 香豆素
答案:C
解析:地黄、玄参主要含 “环烯醚萜苷类” 成分(如梓醇、哈巴俄苷),此类成分不稳定,在加工炮制过程中易被水解,生成的苷元具有半缩醛结构,易进一步氧化、聚合,形成黑色聚合物,导致药材逐渐变黑,是其重要加工特征。A 选项强心苷、B 选项甾体皂苷、D 选项木脂素、E 选项香豆素均无此氧化变黑特征。故本题选 C。
78. 用于检识胆汁酸的颜色反应是( )
A. Emerson 反应
B. Kedde 反应
C. Libermann 反应
D. Hammarsten 反应
E. Wolff-Kischner 反应
答案:D
解析:Hammarsten 反应(20% 铬酸溶液)可与胆汁酸反应,生成紫色或蓝紫色,是检识胆汁酸的专属反应。A 选项 Emerson 反应用于检识酚羟基对位无取代的化合物;B 选项 Kedde 反应用于检识甲型强心苷(含 α,β- 不饱和内酯环);C 选项 Libermann 反应用于检识甾体类化合物(如甾体皂苷);E 选项 Wolff-Kischner 反应用于将羰基还原为亚甲基,非检识反应。故本题选 D。
79. 强心苷在提取纯化过程中,析胶的目的是( )
A. 使强心苷析出
B. 使叶绿素等亲脂性成分析出
C. 使果胶析出
D. 使蛋白质等成分析出
E. 使水溶性色素析出
答案:C
解析:强心苷提取时,原料中含有的果胶(多糖类)会使提取液黏稠,影响后续分离纯化。析胶的目的是 “去除果胶”:通过加入乙醇(使果胶沉淀)或酶(分解果胶),使果胶析出,提高提取液的澄清度,便于后续强心苷的分离。A 选项使强心苷析出需用溶剂沉淀法;B 选项使叶绿素析出需用亲脂性溶剂萃取;D 选项使蛋白质析出需用盐析法或热处理;E 选项使水溶性色素析出需用吸附法(如活性炭)。故本题选 C。
80. 测定挥发油的物理常数检查其质量,首选的指标是( )
A. 比重
B. 沸点
C. 旋光度
D. 凝固点
E. 折光率
答案:E
解析:挥发油的折光率是其重要物理常数,具有 “专属稳定性”:每种挥发油的折光率在一定温度下(通常 20℃)为固定值,且受杂质影响小,是检查挥发油纯度和质量的首选指标。A 选项比重、B 选项沸点、C 选项旋光度、D 选项凝固点也为挥发油物理常数,但受杂质影响较大(如含水分会改变比重),非首选指标。故本题选 E。
81. 麝香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也是麝香的香味成分是( )
A. 麝香酮
B. 麝香醇
C. 降麝香酮
D. 环十四烷酮
E. 3 - 甲基环十三烷酮
答案:A
解析: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其主要有效成分和香味成分是 “麝香酮(3 - 甲基环十五烷酮)”,含量约占麝香的 0.5%~2%,具有强心、兴奋中枢神经等作用,也是麝香香气的主要来源。B 选项麝香醇、C 选项降麝香酮、D 选项环十四烷酮、E 选项 3 - 甲基环十三烷酮均为麝香中的次要成分,非主要有效成分和香味成分。故本题选 A。
82. 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的结构特点是( )
A. C₈位有角甲基且为 α 构型
B. C₈位有角甲基且为 β 构型
C. C₈位无角甲基
D. C₈位有 α-H
E. C₈位有 β-H
答案:B
解析: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的基本结构为 “四环母核”,其结构特点为 “C₈位有角甲基(-CH₃),且为 β 构型(甲基位于环平面上方)”,如人参皂苷(达玛烷型)的 C₈位角甲基为 β 构型。A 选项 α 构型为羊毛脂烷型四环三萜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