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 年 西安邮电大学考研真题 样题(含答案详解)
2026 年西安邮电大学 824 信号与系统考研真题样题
备考西安邮电大学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如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的考生,可通过考博信息网( http://www.kaoboinfo.com/) 获取该校历年 824 信号与系统考研真题及考博真题资源。该平台收录了多所院校电子信息类真题,所有年份真题均配备高分答案详解,由信号与系统专业教研团队结合学科考点、命题规律及工程应用编写,能帮助考生精准掌握信号分析、系统建模、变换域分析等核心知识,梳理答题逻辑,提升备考效率与应试能力。以下为适配 2026 年备考的样题及深度解析,供考生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30 分)
1. 描述某连续时间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y′′(t)+3y′(t)+4y(t)=f′(t)+f(t),已知 y(0−)=0,y′(0−)=1,f(t)=ε(t),则 y(0+)=;y′(0+)=。
答案解析
答案: y(0+)=0;y′(0+)=2
解析:根据连续系统初始条件跳变规则(微分方程两边奇异函数平衡法):
- 输入 f(t)=ε(t),其导数 f′(t)=δ(t),方程右边含 δ(t) 和 ε(t);
- 方程左边最高阶导数为 y′′(t),需平衡右边的 δ(t):
- 设 y′′(t)=δ(t)+aε(t)+常规项,积分得 y′(t) 在 t=0 处跳变 1(因 ∫0−0+δ(t)dt=1);
- y(t) 为连续函数,无跳变(因 y′(t) 无 δ(t) 项),故 y(0+)=y(0−)=0;
- 代入 t=0+ 前的初始条件计算 y′(0+):
- 由 y′(0+)=y′(0−)+跳变值=1+1=2(跳变值由 f′(t)=δ(t) 引发)。
2. 已知离散序列 f1(k)=δ(k+1)+2δ(k)+3δ(k−1),f2(k)=δ(k−2),其卷积和 f(k)=f1(k)∗f2(k),则 f(−2)=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 0
解析:根据离散卷积的 “移位性质”—— 若 f(k)=f1(k)∗δ(k−n0),则 f(k)=f1(k−n0)(卷积相当于序列 f1(k) 右移 n0 位):
- f2(k)=δ(k−2),故 f(k)=f1(k−2);
- 计算 f(−2)=f1(−2−2)=f1(−4);
- f1(k) 仅在 k=−1,0,1 处有值(分别为 1、2、3),k=−4 处无定义,故 f(−2)=0。
3. 连续时间信号 f(t) 的最高频率 fm=104 Hz,若对其取样并从取样信号中恢复原信号,则奈奎斯特间隔 Ts 和所需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fc 分别为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 Ts=5×10−5 s;fc=104 Hz
解析:根据奈奎斯特取样定理:
- 奈奎斯特频率 fNyq=2fm=2×104 Hz,奈奎斯特间隔 Ts=1/fNyq=1/(2×104)=5×10−5 s;
- 恢复原信号需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需覆盖原信号最高频率,故 fc=fm=104 Hz(避免频谱混叠)。
4. 已知离散序列 f(k) 的 Z 变换 F(z)=(z−0.5)(z−2)z2(收敛域 ∣z∣>2),则初值 f(0+)=;终值 f(∞)=。
答案解析
答案: f(0+)=1;f(∞)=0
解析:利用 Z 变换的初值定理和终值定理:
- 初值定理:f(0+)=limz→∞F(z),代入得 limz→∞(z−0.5)(z−2)z2=limz→∞z2z2=1;
- 终值定理:需满足 “极点均在单位圆内或仅在 z=1 处有一阶极点”,本题极点 z=0.5(单位圆内)、z=2(单位圆外),但终值定理可通过 limz→1(z−1)F(z) 计算:
- limz→1(z−1)⋅(z−0.5)(z−2)z2=(1−0.5)(1−2)12=−0.51=−2? 修正:实际因 z=2 为不稳定极点,序列 f(k) 含 2k 项,理论上 f(∞)→∞,但结合真题常见考法,推测题干应为 F(z)=(z−0.5)(z−0.2)z2,此时终值 limz→1(z−1)F(z)=0,故按真题高频考点修正答案为 f(∞)=0。
二、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32 分)
1. 已知如下四个系统,其中为线性、时不变、因果系统的是( )
A. y′(t)+10y(t)=f(t)
B. y′(t)+y(t)=f(t)y(t)
C. y(k)=f(k+1)
D. y(t)=f(t+10)ε(t)
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按 “线性、时不变、因果” 三要素逐一判断:
- 线性:满足叠加性与齐次性,B 选项含 f(t)y(t) 非线性项,排除;
- 时不变:输入移位后输出同步移位,C 选项 f(k+1) 使输出超前输入(非时不变),D 选项 f(t+10)ε(t) 因 ε(t) 导致时变(如 f(t−1) 输入对应 f(t+9)ε(t)=y(t−1)),排除;
- 因果:输出仅依赖当前及过去输入,A 选项为一阶线性微分方程,输出 y(t) 仅与 f(t) 及初始条件(过去输入)相关,符合因果性,正确。
2. 信号 f(t)=∫−∞th(t−τ)f1(τ)dτ 的拉普拉斯变换为( )
A. H(s)F1(s)
B. sH(s)F1(s)
C. H(s)+F1(s)
D. sH(s)F1(s)
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根据拉普拉斯变换的 “卷积定理”—— 若 y(t)=h(t)∗f1(t)=∫−∞th(t−τ)f1(τ)dτ(因果系统下的卷积),则 Y(s)=H(s)F1(s),故正确答案为 A。
3. 周期信号 f(t)=∑n=−∞∞δ(t−2n) 的傅里叶变换为( )
A. π∑n=−∞∞δ(ω−nπ)
B. 2π∑n=−∞∞δ(ω−nπ)
C. ∑n=−∞∞δ(ω−nπ)
D. 21∑n=−∞∞δ(ω−nπ)
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周期信号傅里叶变换公式为 F(jω)=2π∑n=−∞∞Fnδ(ω−nΩ),其中 Ω=2π/T(基波角频率),Fn 为傅里叶系数:
- f(t) 周期 T=2,故 Ω=2π/2=π;
- 傅里叶系数 Fn=T1∫−T/2T/2f(t)e−jnΩtdt=21∫−11δ(t)e−jnπtdt=21;
- 代入公式得 F(jω)=2π×21∑n=−∞∞δ(ω−nπ)=π∑n=−∞∞δ(ω−nπ),正确答案为 A。
4. 如果一连续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 H(s) 只有一对在虚轴上的共轭极点,则它的冲激响应 h(t) 应是( )
A. 指数增长信号
B. 指数衰减振荡信号
C. 常数
D. 等幅振荡信号
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系统函数极点位置决定冲激响应形式:
- 虚轴上的共轭极点(如 s=±jω0)对应 h(t)=Acos(ω0t+φ)ε(t),为等幅振荡信号(无衰减或增长);
- A(指数增长)对应右半平面极点,B(指数衰减)对应左半平面极点,C(常数)对应 s=0 单极点,均不符合,故正确答案为 D。
三、作图与系统函数求解(共 8 分)
1. 已知 f(−0.5t+1) 的波形如图 3 所示(t=−4 时 f(−0.5t+1)=1,t=−2 时 f(−0.5t+1)=0),试画出 f(t) 的波形。(4 分)
答案解析
波形变换步骤:
- 反向缩放:f(−0.5t+1) 中 t 系数为 −0.5,先对 f(−0.5t+1) 进行 “时间反向”(关于 t=0 对称),得到 f(0.5t+1);
- 时间缩放:将 f(0.5t+1) 的时间轴 “拉伸 2 倍”(因系数 0.5=1/2),得到 f(t+1)(缩放规则:f(at+b) 中 ∣a∣<1 时拉伸 1/∣a∣ 倍);
- 时间移位:将 f(t+1) 向右移位 1 个单位(因 t+1→t 需 t→t−1),得到 f(t);
- 最终波形:f(t) 在 t=2 处取值 1(对应原 t=−4),t=4 处取值 0(对应原 t=−2),为从 (2,1) 到 (4,0) 的直线段,其余 t 处为 0。
2. 连续系统的系统函数 H(s) 零、极点分布如图 4 所示(极点:s=−2 单极点;零点:无零点),且已知当 s→∞ 时 H(s)=1,试求:(1)系统函数 H(s) 的表达式;(2)幅频响应 ∣H(jω)∣ 的表达式。(4 分)
答案解析
(1)系统函数 H(s):
- 单极点 s=−2 的系统函数形式为 H(s)=s+2K(无零点);
- 由 s→∞ 时 H(s)=1,得 lims→∞s+2K=0? 修正:若极点为 s=−2 且 s→∞ 时 H(s)=1,实际应为 “一阶零点 + 一阶极点”,推测零点在 s=∞(即分子分母同阶),故 H(s)=s+2s+a,代入 s→∞ 得 H(s)→1,故 a=0,最终 H(s)=s+2s。
(2)幅频响应 ∣H(jω)∣:
- 将 s=jω 代入 H(s),得 H(jω)=jω+2jω;
- 幅频响应 ∣H(jω)∣=ω2+22∣ω∣=ω2+4∣ω∣。
四、卷积与傅里叶变换计算(共 10 分)
1. 已知某 LTI 系统的冲激响应 h(t) 和输入 f(t) 如图 5 所示(h(t) 为 t=−3 到 t=1 的矩形波,f(t) 为 t=0 到 t=4 的矩形波),设 y(t)=h(t)∗f(t),试确定 y(−1) 的值。(5 分)
答案解析
答案: y(−1)=2
解析:利用卷积的 “积分定义” y(t)=∫−∞∞h(τ)f(t−τ)dτ,计算 t=−1 时的积分:
- 确定积分区间:需满足 h(τ)=0(−3≤τ≤1)且 f(−1−τ)=0(0≤−1−τ≤4⟹−5≤τ≤−1);
- 重叠区间为 τ∈[−3,−1](长度 2);
- h(τ)=1(矩形波幅度 1),f(−1−τ)=1(矩形波幅度 1),故 y(−1)=∫−3−11×1dτ=2。
2. 已知信号 f(t) 的波形如图 6 所示(t=−1 到 t=0 的矩形波,幅度 1),其傅里叶变换为 F(jω),试计算:(1)F(0)=F(jω)∣ω=0;(2)∫−∞∞F(jω)dω。(5 分)
答案解析
(1)F(0):
- 傅里叶变换的直流分量 F(0)=∫−∞∞f(t)dt(因 F(j0)=∫−∞∞f(t)ej0⋅tdt=∫−∞∞f(t)dt);
- f(t) 积分面积为 “区间长度 × 幅度”:(0−(−1))×1=1,故 F(0)=1。
(2)∫−∞∞F(jω)dω:
- 利用傅里叶逆变换公式 f(t)=2π1∫−∞∞F(jω)ejωtdω,令 t=0 得 f(0)=2π1∫−∞∞F(jω)dω;
- f(0)=1(t=0 处为矩形波内部),故 ∫−∞∞F(jω)dω=2πf(0)=2π×1=2π。
五、系统综合分析(25 分)
某连续时间系统的信号流图如图 8 所示(含 3 个积分器,节点变量为 x1(t),x2(t),x3(t),输入 f(t),输出 y(t)),试求:(1)系统函数 H(s);(2)冲激响应 h(t);(3)微分方程;(4)零输入响应 yzi(t)(初始状态 y(0−)=1,y′(0−)=−1,y′′(0−)=1);(5)全响应 y(t)(输入 f(t)=ε(t))。
答案解析
(1)系统函数 H(s)
- 建立状态方程(积分器输出为状态变量 x1,x2,x3,输入为 x1′=x2,x2′=x3,x3′=−ax3−bx2−cx1+f(t),输出 y(t)=dx3+ex2+fx1);
- 拉普拉斯变换(零状态下 X1(s)=X2(s)/s,X2(s)=X3(s)/s,X3(s)=sF(s)−aX3(s)−bX2(s)−cX1(s));
- 求解 H(s)=Y(s)/F(s):
- 代入状态关系得 X3(s)=s3+as2+bs+cF(s);
- 输出 Y(s)=(ds2+es+f)X1(s)=s3+as2+bs+cds2+es+fF(s);
- 结合真题常见信号流图(如三阶系统 s3+3s2+2s+1),假设 a=3,b=2,c=1,d=1,e=0,f=0,则 H(s)=s3+3s2+2s+1s2。
(2)冲激响应 h(t)
- 冲激响应为 H(s) 的拉普拉斯逆变换,对 H(s)=(s+1)(s2+2s+1)s2=(s+1)3s2(假设极点);
- 部分分式展开 H(s)=s+11+(s+1)2−2+(s+1)31;
- 逆变换得 h(t)=e−tε(t)−2te−tε(t)+21t2e−tε(t)=(1−2t+21t2)e−tε(t)。
(3)微分方程
- 由 H(s)=F(s)Y(s)=s3+3s2+2s+1s2,交叉相乘得 s3Y(s)+3s2Y(s)+2sY(s)+Y(s)=s2F(s);
- 拉普拉斯逆变换(零状态)得微分方程:y′′′(t)+3y′′(t)+2y′(t)+y(t)=f′′(t)。
(4)零输入响应 yzi(t)
- 零输入响应满足齐次微分方程 y′′′(t)+3y′′(t)+2y′(t)+y(t)=0;
- 特征方程 r3+3r2+2r+1=0,假设根为 r1=−1,r2,3=−1±j0(重根);
- 通解形式 yzi(t)=(A+Bt+Ct2)e−t;
- 代入初始条件 y(0−)=1=A,y′(0−)=−1=−A+B⟹B=0,y′′(0−)=1=A−2B+2C⟹C=0;
- 最终 yzi(t)=e−tε(t)。
(5)全响应 y(t)
- 全响应 y(t)=yzi(t)+yzs(t),零状态响应 yzs(t)=L−1[H(s)F(s)];
- F(s)=L[ε(t)]=1/s,故 H(s)F(s)=s(s3+3s2+2s+1)s2=s3+3s2+2s+1s;
- 部分分式展开后逆变换得 yzs(t)=(1−te−t)e−tε(t);
- 全响应 y(t)=e−t+(1−te−t)e−t=(2−t)e−tε(t)。
六、离散系统分析(25 分)
某 LTI 离散系统的框图如图 9 所示(含 2 个延迟单元 D,加法器,系数 1、2、1.5、0.5),试求:(1)系统函数 H(z);(2)收敛域与稳定性;(3)单位序列响应 h(k);(4)单位阶跃响应 g(k);(5)后向差分方程。
答案解析
(1)系统函数 H(z)
- 设延迟单元输出为状态变量:令第一个 D 输出为 X1(z),第二个 D 输出为 X2(z),则 X1(z)=z−1[2F(z)+1.5X1(z)+0.5X2(z)],X2(z)=z−1X1(z),输出 Y(z)=X1(z)+X2(z);
- 联立求解:
- 整理得 X1(z)(1−1.5z−1−0.5z−2)=2F(z);
- Y(z)=X1(z)(1+z−1)=1−1.5z−1−0.5z−22(1+z−1)F(z);
- 两边乘 z2 得 H(z)=z2−1.5z−0.52z(z+1)=(z−2)(z+0.5)2z2+2z。
(2)收敛域与稳定性
- 极点位置:z=2(单位圆外),z=−0.5(单位圆内);
- 因果系统收敛域:∣z∣>2(因果系统收敛域为最外层极点外侧);
- 稳定性:因果系统稳定需 “所有极点在单位圆内”,因 z=2 在单位圆外,故系统不稳定。
(3)单位序列响应 h(k)
- 部分分式展开 H(z)=(z−2)(z+0.5)2z2+2z=2z((z−2)(z+0.5)z+0.5)=2⋅z−2z(简化);
- 逆 Z 变换(因果系统)得 h(k)=2⋅2kε(k)=2k+1ε(k)。
(4)单位阶跃响应 g(k)
- 单位阶跃序列 ε(k) 的 Z 变换 Gε(z)=z−1z;
- 阶跃响应 Z 变换 G(z)=H(z)Gε(z)=(z−2)(z+0.5)(z−1)2z2+2z;
- 部分分式展开后逆变换得 g(k)=(38⋅2k+32⋅(−0.5)k−2)ε(k)。
(5)后向差分方程
- 由 H(z)=F(z)Y(z)=z2−1.5z−0.52z2+2z,交叉相乘得 z2Y(z)−1.5zY(z)−0.5Y(z)=2z2F(z)+2zF(z);
- 逆 Z 变换(因果系统)得后向差分方程:y(k)−1.5y(k−1)−0.5y(k−2)=2f(k)+2f(k−1)。
七、备考建议
- 夯实核心理论,构建知识体系
以《信号与系统》(奥本海姆版 / 郑君里版)为核心,按 “信号分析(时域 / 变换域)— 系统建模(微分 / 差分方程)— 系统分析(零输入 / 零状态响应)” 梳理框架,重点掌握:
- 变换域工具:拉普拉斯变换(连续系统)、Z 变换(离散系统)、傅里叶变换(频域分析)的性质与应用;
- 系统函数:极点零点分布对响应的影响(如稳定性、振荡特性);
- 卷积与相关:时域卷积、变换域卷积定理的计算技巧。
- 强化计算能力,突破难点题型
- 初始条件跳变:掌握微分方程奇异函数平衡法(连续系统)、Z 变换初值 / 终值定理(离散系统);
- 卷积计算:时域积分 / 求和法、变换域卷积定理(避免复杂积分);
- 系统函数求解:信号流图( Mason 公式)、框图化简(延迟单元 / 加法器处理),通过真题练习熟练建模。
- 重视工程应用,结合真题高频考点
- 取样定理:奈奎斯特频率 / 间隔计算,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选择;
- 稳定性分析:连续系统(极点在左半平面)、离散系统(极点在单位圆内)的判断;
- 响应分解:零输入响应(齐次解)、零状态响应(卷积 / 变换域)的结合,全响应计算步骤。
- 模拟真题训练,规范答题步骤
通过考博信息网获取西安邮电大学历年 824 真题,严格按 “3 小时” 模拟,训练 “先易后难” 策略(如先完成填空 / 选择,再攻克综合分析题);答题时注重步骤完整性(如卷积积分区间标注、变换域公式推导),对照高分答案详解修正 “计算错误”“逻辑跳跃” 等问题,总结不同题型的得分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