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论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解析: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二者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具体作用如下: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前提。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失去一方,另一方就无法存在。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相互依存,没有无产阶级的劳动,资产阶级就无法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制度也无法维持。
②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为事物发展提供了转化的可能性和道路。矛盾双方包含着相互转化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对立面转化。例如,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时,通过社会革命,旧的生产关系可转化为新的生产关系,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③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矛盾双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相互吸收对方的有利因素,推动自身发展。例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 在事物量变阶段,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使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为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例如,在企业竞争中,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等斗争形式,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导致行业内企业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② 在事物质变阶段,斗争性突破事物的度,促成事物的根本质变。当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达到临界点时,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彻底分离,实现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转化。例如,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质变。
(3)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割,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制约着斗争性。
结合实际来看,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矛盾,如改革与稳定的矛盾。改革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对旧体制的突破),稳定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社会秩序的维持)。只有在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通过改革实现更高层次的稳定,才能推动国家发展。这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坚持 “两点论” 与 “重点论” 的统一,实现事物的协调发展。
论述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说明如何正确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
答案解析: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体现,是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同时其影响具有双重性,需要正确引导和规范。
(1)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① 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通过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中,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生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人工智能的应用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② 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促使生产关系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例如,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现代科技革命则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③ 推动社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例如,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得益于科技进步,知识型劳动者在社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④ 促进文化教育和思想观念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革新,提高了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促进了思想解放。
⑤ 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科学技术在医疗、交通、通信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延长了寿命,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
(2)科学技术社会影响的双重性及负面效应: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
① 生态环境问题。工业技术的发展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气候变化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例如,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
② 社会伦理问题。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引发了诸如基因编辑、人工智能伦理、隐私保护等一系列伦理争议,挑战着传统的伦理观念和社会秩序。
③ 社会分化问题。科技发展带来的利益分配不均可能加剧社会贫富差距,数字鸿沟使不同群体在获取科技成果方面存在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不平等。
④ 安全风险问题。核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滥用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如核战争威胁、人工智能失控等,对人类社会构成潜在威胁。
(3)正确看待科学技术社会影响的途径:
① 坚持科学技术的人文导向。在发展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应始终以人类的福祉为出发点,注重科技与人文的融合,确保科技发展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和道德伦理要求。
② 强化政府的监管和引导职能。政府应建立健全科技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强对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监管,防范科技负面效应的产生和扩散。
③ 提高公众的科技素养和责任意识。通过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对科技的认知和理解,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参与到科技监督和管理中来。
④ 推动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面对科技发展带来的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建立全球科技治理体系,共同应对挑战,实现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并非万能。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通过合理的引导和规范,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