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信息
(含学科优势、培养特色、导师团队及招生计划)
一、学院概况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1920 年,老校长陈望道翻译我国首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2014 年正式建院,2016 年入选全国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 年 “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科入选国家 “双一流”,2023 年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位列第一梯队。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覆盖 7 个二级学科和习近平教育重要论述研究方向,同时依托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开展中共党史等研究。
二、学科优势
(一)学科布局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 7 个二级学科及习近平教育重要论述研究方向。
- 政治学一级学科:涵盖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2 个二级学科。
(二)平台支撑
拥有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峰学科等 10 余个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与教学平台,深度融合多学科资源,赋能学科发展。
三、培养特色
(一)课程与教学
- 开设近 90 门本研课程,建成国家精品课程 1 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1 门、上海市精品课程 3 门。
-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 1 项,教学团队获评 “国家优秀教学团队”。
(二)科研与实践
- 近五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7 位专家 26 篇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单位录用,部分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
- 研究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获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 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 篇,发表 C 刊论文 54 篇,国际学术会议报告 41 人次。
四、导师团队
学院现有教职工 88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25 人,包括:
- 国家级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 1 人、国家级特聘教授 4 人、“万人计划” 领军人才 2 人、教学名师 1 人。
- 行业专家:全国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 3 人、中央马工程主要成员 4 人、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 1 人。
- 青年骨干: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 人、上海市中青年拔尖人才 8 人等。
五、国际交流
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等项目,年均 30 余名学生赴境外交流,合作高校包括耶鲁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香港大学等海内外知名学府。
六、招生计划与专业方向
(一)总体计划
- 拟招收博士研究生 42 人(含直博生 4 人、硕博连读生 8 人),实际招生数根据生源及计划调整。
- 学制:普通招考 / 硕博连读生 4 年,直博生 5 年。
(二)专业及研究方向
▶ 030200 政治学(学术学位)
- 招生计划:2 人
- 研究方向:
01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导师:郭定平及博士生指导小组)
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导师:郭定平及博士生指导小组)
▶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学位)
- 招生计划:27 人(已招直博生 2 人)
- 研究方向:
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师:马拥军、刘华初、谌中和等)
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导师:张东辉、邹诗鹏等)
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导师:李冉、张新宁、宋道雷等)
0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导师:李冉、张新宁等)
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博士生指导小组)
06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导师:郭丽双、夏巍等)
07 思想政治教育(导师:高国希、董雅华、叶方兴等)
08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导师:朱鸿召、杨德山等)
- 备注:08 方向望道研究院拟招 1 人,咨询邮箱:wdyjy@fudan.edu.cn
▶ 030700 中共党史党建学(学术学位)
- 招生计划:13 人(已招直博生 2 人)
- 研究方向:
01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研究(导师:刘红凛、高晓林、阚道远等)
02 中共党史研究(导师:杨德山、杨宏雨、肖存良等)
03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研究(导师:刘红凛、高晓林、薛小荣等)
04 党的法规制度研究(导师:刘红凛、刘志刚、张春满等)
05 党务工作理论与实践(博士生指导小组)
七、报考须知
- 招生方式:普通招考实行 “申请 - 考核” 制,选拔办法详见复旦大学研招网及学院官网。
- 专项计划:高校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另行公布。
- 联系方式:
- 电话:021-65643040
- 地址:上海市邯郸路 220 号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