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2025 年博士招生目录及学科介绍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招生简章 >> 正文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2025 年博士招生目录及学科介绍

考研试卷库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2025 年博士招生目录及学科介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2025 年博士招生目录及学科介绍

(A + 学科・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哲学研究重镇)

一、学院概况

历史沿革:

 
  • 前身为 1956 年成立的哲学系,2006 年建院,是新中国首批哲学院系之一,首批文科博士培养单位。
  • 现设 4 个学系,覆盖 9 个二级学科,2022 年新增 “应用伦理” 专业硕士点,形成完整学科体系。

 
学科地位:

 
  • 哲学学科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第四 / 五轮学科评估均获A+(与北大并列),入选教育部 “一流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 基地” 及上海市高峰学科。
  • 累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5 项,研究生教育质量连续两年居复旦前列。

二、师资力量

  • 教师规模:69 人,含文科资深教授 2 人、长江学者 6 人、青年长江学者 3 人,省部级人才荣誉 58 人次。
  • 学术带头人:
    • 马克思主义哲学:吴晓明(国务院学位委员)、邹诗鹏
    • 中国哲学:林宏星、何俊
    • 外国哲学:刘放桐、莫伟民、孙向晨
  • 国际师资:定期邀请海外学者开设密集课程,如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美国乔治城大学专家。

三、2025 年博士招生信息

专业代码: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学位)

招生计划:6 人

 
  • 已招直博生:2 人(含卓博学员)
  • 研究方向:
    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吴晓明、邹诗鹏、吴猛)
    02.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思想研究(吴晓明)
    03. 《资本论》及其手稿研究(王金林、吴猛)
    04.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吴晓明、邹诗鹏、吴猛)
  • 备注:实行双导师制,强调与中国思想传统、当代激进哲学交叉研究。

专业代码:010102 中国哲学(学术学位)

招生计划:10 人

 
  • 已招直博生:3 人(含卓博学员)
  • 研究方向:
    01. 中国经学与经学史(郭晓东)
    02. 先秦哲学(林宏星、何俊、郭晓东)
    03. 宋明儒学(林宏星、何俊)
  • 特色项目:
    • 08 方向 “PPL 项目” 仅招卓博计划直博生,聚焦中西比较哲学。

专业代码:010103 外国哲学(学术学位)

招生计划:7 人

 
  • 研究方向:
    01. 外国哲学史(刘放桐、莫伟民、佘碧平)
    02. 现代外国哲学(刘放桐、莫伟民、徐英瑾)
    05. 德国哲学(孙向晨、林晖、邓安庆)
    06. 法国哲学(莫伟民、佘碧平)
  • 国际合作:与巴黎高师、柏林自由大学联合培养,年均 20 余名学生海外交流。

专业代码:010104 逻辑学(学术学位)

招生计划:2 人

 
  • 研究方向:
    01. 数学哲学(郝兆宽)
    02. 模型论(姚宁远)
  • 学科交叉:与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协同研究。

专业代码:010105 伦理学(学术学位)

招生计划:5 人

 
  • 研究方向:
    01. 西方伦理学(邓安庆、罗亚玲)
    02. 应用伦理学(邓安庆、王国豫)
    05. 科技伦理学(王国豫、尹洁)
  • 实践平台:依托复旦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对接科技伦理、生命伦理前沿领域。

专业代码:010106 美学(学术学位)

招生计划:4 人

 
  • 研究方向:
    01. 美学与艺术哲学(潘公凯、沈建平、孙斌)
    04. 笔墨学研究(潘公凯、林晖)
  • 学术资源:与上海美术馆、朵云书院合作,强化艺术批评与教育实践。

专业代码:010107 宗教学(学术学位)

招生计划:5 人

 
  • 研究方向:
    01. 宗教哲学(王新生、刘平、郁喆隽)
    03. 中国宗教史(郁喆隽)
    04. 佛教(傅新毅)
  • 国际合作:与哈佛大学神学院、牛津大学宗教系建立联合研究项目。

专业代码: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学术学位)

招生计划:6 人

 
  • 研究方向:
    01. 科学哲学与科学思想史(刘闯、黄翔)
    03. 科学、技术与社会(黄翔、王国豫)
    10. 技术哲学(王国豫、杨庆峰)
  • 跨学科优势:与复旦大数据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共建研究基地。

专业代码:0101Z1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学位)

招生计划:4 人

 
  • 研究方向:
    01. 国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汪行福、王凤才、张双利)
    02.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汪行福、王凤才)
  • 学术特色:聚焦当代英美 / 德法马克思主义,与巴黎高师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合作。

专业代码:019902 ★人类学(学术学位)

招生计划:3 人

 
  • 研究方向:01. 哲学人类学与民族理论
  • 培养目标:结合哲学理论与田野调查,培养跨学科研究人才。

四、报考关键信息

  1. 招生计划调整:实际录取数根据教育部计划及生源动态调整,卓博计划、专项计划优先保障。
  2. 选拔方式:
    • 普通招考实行 “申请 - 考核” 制,需提交研究计划、两封专家推荐信,院系审核材料后组织面试。
    • 硕博连读生需通过校内选拔,直接攻博生从推免生中选拔。
  3. 学制与学费:
    • 普通招考 / 硕博连读:4 年,学费 1 万元 / 年
    • 直接攻博:5 年,学费按国家规定执行
  4. 重要时间节点:
    • 报名:2024 年 12 月 1-31 日(研招网)
    • 材料提交:2025 年 1 月中旬(以院系通知为准)
    • 复试:2025 年 3-4 月,含专业笔试与综合面试
  5. 联系方式:
    • 电话:021-65648470(招生办)、021-65642675(研究生秘书)
    • 邮箱:fudan_philosophy@fudan.edu.cn
    • 官网: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五、学科特色与学术资源

(一)培养模式创新

  • 双导师制:每位博士生配备正副导师,覆盖学术指导与职业规划。
  • 跨学科课程:开设 “哲学与认知科学”“科学哲学与人工智能” 等交叉课程,允许选修其他院系(如计算机、生命科学)课程。
  • 国际密集课程:每年开设 3 门以上海外学者课程(如哈佛大学 Michael Sandel 讲授《政治哲学》)。

(二)科研平台

  • 重点基地: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 复旦应用伦理研究中心
  • 学术期刊:主办《复旦哲学评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支持博士生发表论文。

(三)国际交流

  • 合作院校:与 20 余所海外高校(如剑桥大学、芝加哥大学)签订交换协议,提供 “中国哲学与文化” 英文硕士项目。
  • 学术会议:承办世界哲学大会、国际分析哲学研讨会等,博士生可获资助参与并发表报告。

六、毕业生发展前景

  • 学术路径:约 60% 毕业生进入高校(如北大、清华、复旦)或科研机构,年均 10 人获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 职业发展:
    • 党政机关:宣传部、统战部等(选调生专项通道)
    • 企业:华为、腾讯等科技公司(伦理合规、战略研究岗位)
    • 文化机构:博物馆、出版社、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薪资水平:毕业起薪中位数 18 万元 / 年,学术路径初期薪资约 12-15 万元 / 年。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