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作为国家 “双一流” 建设高校,在地球科学、资源环境等领域拥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科研实力。2025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已全面启动,本文将从院系专业设置、报考条件、招生流程、培养特色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为考生提供全方位的报考指南。考生可登录考博信息网
http://www.kaoboinfo.com,获取本校考博真题等优质备考资源,助力备考。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是学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拥有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 “双一流” 学科。学院下设矿物学 - 岩石学 - 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等 10 个优势研究方向,拥有 8 名院士及 20 余位国家级人才组成的师资团队。
在博士招生专业中,地质学(070900)涵盖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等方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00)聚焦矿产普查与勘探、资源与环境遥感等领域。复试科目统一为 “地质学综合”,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普通地质学和实践地质学。学院与地科院联合培养项目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科研平台。
工程技术学院以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程为核心,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A + 学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包括 1 名院士、2 名长江学者和多名国家优青获得者。
博士招生专业包括土木工程(081400)、安全科学与工程(083700)和地质工程(085703)等。其中,岩土工程方向复试科目为 “高等岩土力学”,安全工程方向注重现代安全管理与应急管理研究。学院与 30 余家科研院所及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学校资源优势,在矿物材料、纳米功能材料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材料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 0.36%。学院拥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家优青等高层次人才,科研平台包括国家专业实验室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博士招生专业为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0)和材料与化工(085600),研究方向涵盖矿物材料、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等。复试科目为 “材料科学综合”,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材料制备化学和纳米材料与技术。
信息工程学院聚焦地学信息工程特色,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博士点,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学院实验设施先进,建有北京市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多个科研实验室。
博士招生专业包括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0)和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00),遥感图像分析与应用、人工智能与地学知识工程等方向深受考生关注。复试科目根据研究方向设置,如人工智能方向考 “人工智能基础综合”。
-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以地下水科学为特色,拥有地质学、水利工程等博士点,水文地质学方向复试科目为 “水文地质学综合”。
- 能源学院:聚焦油气资源与新能源研究,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00)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82000)专业复试注重盆地综合地质学和开发工程专业课。
- 珠宝学院:国内首个开设宝石学博士点的学院,地质学(070900)宝石学方向复试科目为 “专业综合”,需加试珠宝首饰评估和地球科学概论。
-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0)专业注重生态文明与地学思政融合,复试科目为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2025 年博士招生采用直接攻博、硕博连读和 “申请 - 考核” 制三种方式:
- 直接攻博:面向校内外推免生,2024 年 9 月报名,需具备优秀本科成绩和科研潜力。
- 硕博连读:本校在读硕士申请,2025 年 3-5 月选拔,要求课程成绩优秀且科研能力突出。
- 申请 - 考核制:主要招生方式,网上报名时间为 2024 年 12 月 9 日至 2025 年 1 月 9 日,需提交材料并通过资格审核和综合考核。
以 “申请 - 考核” 制为例,考生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 学历要求: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报到前取得双证)、已获硕士 / 博士学位者,国(境)外学历需教育部认证。
- 外语水平:英语六级(学术学位)/ 四级(专业学位)≥425 分,或托福≥72 分、雅思≥5.5 等;小语种也有相应等级要求。
- 科研能力: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或出版专著、获得专利等。
- 推荐意见:至少两名报考学科领域内教授的书面推荐信。
材料清单包括申请表、成绩单、科研成果证明、外语水平证明、研究设想等,同等学力考生还需提交副高职称证书和学术论文。报考专项计划(如少数民族骨干、海南专项)需额外提交相应材料。
选拔分为资格审核和综合考核两个阶段:
- 资格审核:学院对考生材料进行评估,确定进入综合考核名单。
- 综合考核:包括专业笔试、面试(科研能力、学术潜力考查),部分专业需加试实践环节。
录取遵循 “择优录取、保证质量” 原则,拟录取名单公示 7 日无异议后上报审批。考生可登录考博信息网http://www.kaoboinfo.com获取更多备考资料,提升综合考核竞争力。
- 申请 - 考核制博士:学制 4 年,最长学习年限 6 年。
- 硕博连读:硕士一年级申请学制 5 年,其他年级申请学制 4 年。
- 直接攻博:学制 6 年,最长学习年限 8 年。
海南专项博士研究生第一学年在本部学习,其余时间在海南研究院开展科研,校本部不提供住宿。
- 学费标准:全日制 10000 元 / 生 / 年,非全日制 30000 元 / 生 / 年(材料与化工专业待定)。
- 奖助政策: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科技创新扶持奖励基金等,覆盖全部博士生。海南专项学生还可享受崖州湾科技城的津贴和奖励。
学校拥有 2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多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 “111” 引智基地,支持学生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每年选送数十名研究生赴海外联合培养,与美国、加拿大等国高校建立长期合作项目。
海南专项由海南研究院负责,2025 年计划招收博士约 15 名,依托海洋学院、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等开展培养。学生第一学年在本部学习,之后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开展科研,享受食宿保障和专项津贴。招生专业包括地质学、地质工程、海洋科学等,对接深海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国家需求。
该计划单独下达招生指标,报考条件适当放宽,外语和科研要求可根据生源情况调整。录取考生需签订定向协议,毕业后回定向地区服务。
学校设立地学大数据(0709J8)、碳中和与高质量发展管理(1201J7)等交叉学科博士点,打破学科壁垒。与地科院、自然资源部等单位联合培养,为学生提供跨单位科研机会。
- 报考类别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录取后不得更改,定向考生需签订协议。
- 体检在拟录取后进行,不合格者取消录取资格。
- 雄安新校区建设可能影响住宿政策,以最新通知为准。
- 所有招生信息以学校研究生院网站(https://bm.cugb.edu.cn/yjsyzsb/)发布为准,考生需密切关注。
- 校研招办:010-82322323,yzb@cugb.edu.cn
- 各学院联系方式:
-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付老师,010-82322002
- 工程技术学院:苏老师,010-82322583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宋老师,010-82322972
- 信息工程学院:薛老师,010-82323183
- 海南研究院:谢老师,0898-8827340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5 年博士招生为广大学子提供了聚焦地学前沿、服务国家战略的深造平台。考生需根据自身科研兴趣和专业背景,选择合适的学院与方向,提前准备申请材料,关注各环节时间节点。如需获取更多本校考博真题及备考资料,可登录考博信息网
http://www.kaoboinfo.com,祝各位考生备考顺利,成功圆梦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