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简称 "中国水科院")作为国家级综合性水利水电科研中心,2025 年计划招收 74 名博士研究生,涵盖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两类。本文将从培养目标、招生计划、报考条件到录取流程进行系统解析,为考生提供精准报考参考。
中国水科院拥有 1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 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及 4 个国家级研究中心,科研仪器设备达 1.8 万余台套,覆盖水文学与水资源、水生态环境、防洪抗旱等 17 个学科 103 个专业方向。导师团队包括 127 名博士生导师,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 1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3 人,形成了以院士领衔、创新团队为核心的导师阵容。
学院与河海大学、天津大学开展联合培养,2025 年计划与河海大学联合培养 4 人,为考生提供跨院校学术资源。在读研究生 520 余人,依托 36 万平方米科研办公场地,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全链条培养体系。
- 涵盖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传统优势学科
- 与河海大学联合培养 4 人,实行双导师制
- 培养目标:掌握坚实理论基础,具备独立科研能力的学术领军人才
- 聚焦土木水利行业重大工程需求
- 招生方向包括水利工程管理、水资源高效利用等
- 培养目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领军人才
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计划为准
- 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过硬,无违法违纪记录
- 学历要求:
- 已获硕士学位或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前需取得学位)
- 境外学位需通过教育部认证
- 同等学力考生需满足:获学士学位 6 年以上,副高及以上职称,发表 2 篇核心期刊论文或省部级科研奖励
- 英语水平证明(CET-4/6≥425 分、托福≥50 分等)
- 硕士阶段以第一作者发表 SCI/EI 或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1 篇
- 定向考生需在报考领域工作满 3 年
- 网报时间:2024 年 11 月 20 日 - 12 月 20 日
- 材料邮寄截止:2024 年 12 月 22 日 17:00
- 初试时间:2025 年 1 月 18-19 日(学术学位)
- 网报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单位盖章)
- 两位正高级职称专家推荐书(手签)
- 硕士课程成绩单(院校盖章)
- 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提供学生证)
- 英语水平证明复印件
- 科研成果证明(论文、专利、获奖证书等)
- 博士阶段研修计划(不少于 3000 字)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 20 号中国水科院新主楼研究生院 604 室
- 邮编:100048
- 电话:010-68786212 / 68786582
-
初试科目:
- 外国语(笔试)
- 数学(根据专业选择)
- 专业课 2 门
-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 2 门硕士主干课程
-
成绩构成:
- 总成绩 = (初试成绩 / 3×70% + 复试成绩 ×30%)×3
- 复试成绩 = 外语口语 30% + 专业综合面试 70%
-
材料审核(占比 20%):
- 学习经历(20 分)
- 科研成果与工程实践(40 分)
- 专家推荐与研究计划(40 分)
-
综合考核:
- 专业基础知识面试(100 分,占 40%)
- 专业综合能力面试(100 分,占 40%)
- 考核内容包括工程案例分析、前沿技术应用等
- 非定向就业:需转入人事档案,毕业自主择业
- 定向就业:签订三方协议,档案保留在原单位
- 基本学制:3 年(最长不超过 6 年)
- 学费标准:5000 元 / 年
- 奖助体系: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新生入学奖励(总分前 3 名)
- 定向考生需提交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及社保缴费记录
- 材料弄虚作假者取消报考资格,已录取者取消学籍
- 联合培养考生需同时关注合作高校报名要求
-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